第273章 【光独照在孩子的路】(求订阅)

京城,兴华胡同。

《潜伏》的文学研讨会在京城,又或者说在整个文学圈都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在这寒冷的冬季如同烧起了一把名为信仰的火,这把火滚烫无比,让整个冬季都不一样。

但是真正对林有成而言,不一样的还是这个冬季结束,他的大女儿林兆喜这新一年将要参加中考,也就是下学期就要参加中考。

林有成并没有太关注《潜伏》的受欢迎和外界的讨论,现在他更关注的是后面的中考。

这个时候的中考也是需要填志愿的,因为需要决定是考中专,还是高中,这是两条不同的路。

在这个时候,中考考试的难度不亚于今天的高考。尤其是对于农村学子而言,不是所有的应届毕业生都能参加中考,学校参加中考是有名额的,有些时候即便农村毕业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学校可能依旧不会让学生参加中考,因为学校很清楚地知道去了也考不上,白白浪费了名额,也就会让学生选择留级级。

可以说,现在初三毕业班留级生非常普遍,留级两三年属于正常,留四五年很不少,极端的例子有留八年的,搁在以后是不可想象的。

其实这也都是因为大家都想着去考中专,毕竟考上了就意味有了工作,真正地跳出了农门。至于读高中倒不是很热门,因为三年高中读下来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

1989年的中考将要在七月份举行,也就是意味着林兆喜也要参加中考。

不过,很显然林兆喜并不会知道,她的父亲把她们兄弟姐妹带到京城给他们创造了怎样的条件,至少并不会面临比德城要严苛的升学率。

现在林兆喜姐弟所在的兴华中学,条件那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要知道现在兴华中学的操场跑道铺着一圈圈红色的软塑胶,道旁是一簇簇低矮小树丛,也就是冬青,还有教学楼是一排排的红墙塑窗。

现在这个时候,凡是成绩好的农村初中生填中考志愿时,老师和家长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高度一致的决定:报考中专或中师。至于城里的学生也有很多会选择报考中专或中师。

现在大多数家长更倾向于中师,他们的理由是中师毕业当老师教书好,受人尊重,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却没有大风大浪。其实真正说起来,相较于城里学生,农村学子之所以看好中专中师,并不是不想读高中考大学,而是听从了父母和老师经过反复的成本核算后作出的决策。

现在都认为,一旦考上中专或中师,不但读书期间享受国家补助,三年毕业后,国家还会分配一份稳当而体面的工作,这近乎触手可及的希望,犹如吹糠见米,心里踏实,倘若上高中,根本无法预料漫长的日子会有哪些变数,要担多少的风险,高中三年要花多少钱耗多少粮,会不会被一些吊儿郎当的人给裹坏了,考得上考不上大学还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若考不上,还要复读补习多少年?况且,早毕业早工作就要早领工资。可以说,在“节约成本,避免夜长梦多”的思想指导下,大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专或中师。因为中专中师不能兼报,只能选报其一,大多数首选中师,并不是向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争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是中师比中专录取分数要低一些。

说明白点,报考中师要保险些。

当然,林兆喜现在是不需要考虑节约成本,早工作早领工资,她已经很清楚自己要考高中,要考大学,而且还是父亲说的那所医科大学。

林兆喜的班主任自然也会问林兆喜这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如何考虑的。

毕竟参加中考的名额也是要经过筛选、预选层层闯关后才能进入最后的中考角逐。筛选是在五月中旬与初中毕业考试同题同卷一次进行。虽然,筛掉的是少数同学,他们经过这一筛,对升学“望洋兴叹”,不存幻想,和同窗好友分道扬镳,各奔东西,音信杳无,几乎永无再见的机会。

筛选上线的同学集中学习一个月后参加预选。中师、中专、中技预选与初中升高中、职中考试同卷进行。预选是一次残酷的“厮杀”。

刷!刷!刷!刷刷刷!一大片一大片的学子在预选这一关被无情地碾压。

有的班级甚至有的学校惨遭“全军覆灭”的命运。每年应届生、补习生共有四千多人,闯过预选这一关的仅有五百余人。

最后一关中考,预选上线的同学进行最后“决战”,能够过关斩将成功升入中专、中师、中技的仅有一百二三十个。

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疏导人才拥堵的状况,在之后的1990年,中师招生改革,应、往届生按比例录取,当年录取六层应届生、四层往届生。应届生的录取比例逐年增加。一直到1993年,中师一律招收应届毕业生,往届生只能报考中专,往届生的升学空间遭到空前的挤压。

这些在县城竞争厮杀那是相当残酷的。

残酷的压力,源于竞争强烈,录取名额少。每一所初中,补习班人满为患,补习生几乎和应届生一样多,不少同学不到黄河心不死,坚持长年“抗战”。每一次落榜,大多都会平添许多压力和焦虑。尤其是八十年代滞留补习班的学长,大块头儿、老气横秋、胡子巴茬成为他们身上的标签。单从年龄、身高、衣着上看,很难分清他们是老师,还是学生。

那时,国家规定超过十八岁的不能报考。如果孩子发蒙读书晚,不知不觉的就踩到了“十八岁”这根红线。所以,在考生登记表上,当年很多的学生几乎都是“年年十八岁”,“越活越年轻”。实际年龄比档案年龄大一两岁或者三五岁的比比皆是。彼此心知肚明,见怪不怪。

甚至可以说,之所以在中考这条独木桥上挤得头破血流,就是人人都不轻言放弃。有的补习几年预选不上,看到情况不对,赶快撤退,灰心丧气地退出竞争,有的预选年年上线,中考却年年落榜,心中五味杂陈,满肚子的苦水无处倒。放弃吧,担心功亏一篑;继续战斗吧,又不知何年是尽头?害怕陷入无穷无尽的青春消耗之中,成为范进的徒弟。

这一直要到1998年开始,中专、中师毕业后不再包分配,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优先选报高中。再后面2000年,中考预选取消,普高、中专、中师招生考试同步进行。

现在,中考一旦落榜,很多人对未来充满恐惧。

不过,对于林兆喜而言,她并没有恐惧,就像她的老师和她说的,她的成绩考高中不会有问题的。

另外,林兆喜的班主任也没有问林兆喜为什么没考虑报考中专,因为学校的老师也都知道林兆喜的父亲是作家林有成,家庭条件自然也不需要林兆喜早早地毕业工作。

这些都是林兆喜,还有林兆满都不会知道的,有些命运从父辈走得路就开始不一样了。

他们的路现在很显然要更好走。

当然,真正走好自己的路还是要靠自己,林有成这个做父亲的也不过是让他这盏背后的路灯变得更亮一些,让孩子们走得更好,更踏实。

“喜儿,你这放寒假要不要我给你请一个英语老师补习一下英语?”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考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五科。从1986年起,英语纳入中考,逐年以百分之三十、五十、七十计入总分。

现在,1989年将以百分之百的计入总分。

虽然说林兆喜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但是林兆喜毕竟是从德城上来的,英语底子没有那些早就接触英语的京城学生强,即便林兆喜也有努力,但并不拔尖。

因此,林有成也就问林兆喜需不需要给她请英语老师。

这并不是林有成鸡娃,而是问林兆喜的意见,看林兆喜自己是否愿意,是否需要。

林兆喜听见林有成的这个问题,自然是颇为心动,她并不认为自己的英语很糟糕,但是她也知道比起其他同学,她的英语城里还是有进步的空间。

不过,林兆喜不知道这请英语老师给她补习,不知道花费会不很大。

林兆喜有一丝顾虑,问道:“老师补习的费用会不会——?”

林有成一听林兆喜这话,直接摆了摆手,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家里的条件你也知道,现在是越来越好的。”

林兆喜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的。

“爸爸,后面给你在燕京师范大学问一下,应该会有学生愿意的。”

林有成之前也就想过,只是觉得林兆喜不需要,而林兆满则是自己不想要,更小的则是没必要。

现在,林兆喜后面就要参加中考,而英语的成绩比例又增加,林有成才会有这个想法。

林有成现在在鲁迅文学院担任讲师,也是燕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培养,在燕京师范大学请学生给林兆喜补习英语,应该问题不大,毕竟林有成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地想着让大学里面的老师来给林兆喜补习。

在林有成看来即便燕京师范大学里面的学生没有想勤工俭学的,也可以找别的大学学生,毕竟这里是京城,找一个能补习英语的老师并不难。

这就是起步的路不一样。

林兆喜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谢谢爸。”

“你和爸还说谢做什么。”

林有成伸手准备摸一下林兆喜的头,但也觉得林兆喜大了,收回了手,笑着说道:“好好学习。”

虽然林有成知道他这句叮嘱的话很多余,但是他也只能说这样的话。当然这也是林有成知道,他这话说给林兆喜听并不会让林兆喜感到压力,而是真实的鼓励。

因为林兆喜心里就一直都喜欢学习。

至于另外一位,林兆庆则不一样,虽然也学习,但是并没有像姐姐那般努力用心。

当然,也许是林兆庆已经很有心了,只是效果不明显。

不过,林有成觉得以他对林兆庆的了解,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小的,他并不认为林兆庆是会私下里自己还偷偷努力学习的主。

原谅他这个做父亲的,暂未发现林兆庆这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然,也有可能是林兆庆这一面藏得太深了,想要以后再惊艳他这个做父亲的。

“爸,你要给姐请英语补习老师啊?”

林兆庆听见这个消息,不禁问了一句。

“怎么?你也要补习英语?”

林有成眉头一挑,望着林兆庆,笑着说道:“我说起来,我觉得你也的确是应该要补习,不过不止补习英语,还要补习数学。”

“啊?爸,我不要,我的成绩这学期有进步啊!”

林兆庆连连摇头,直接拒绝道:“我学习靠自己就能行,我不要补习。”

看见林兆庆那立即摇头,非常不愿意的样子,林有成也只是笑了笑,没有想着非要给林兆满安排补习老师,毕竟学习这样的事终究还是要靠自己。

他这个做父亲的能够创造的条件够好,至于林兆满自己不愿意,他也不会强迫。

毕竟,路都是要自己走的。

当然,他这个父亲自然不可能看着走一条死胡同的路,也不会看着孩子们走进深坑里面去,他会努力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那你要是后面退步了,我可就要给你安排补习老师了。”

有的时候,也还是需要督促一下。

林有成觉得他这样应该不算鸡娃,只不过是叮嘱一两句。

听见林有成这话,林兆庆瞬间就感到一股压力,嘟囔着嘴,说道:“我会努力的。”

林有成看着林兆庆那副很有压力的表情,忍不住笑了,他这个做父亲的,还好没有一直念叨让林兆庆向姐姐好好学习,也没有拿林兆庆和林兆喜作对比,就已经够好了。

毕竟他也是第一次做父亲。

第二十三章【轰动】第246章 【稿子和院子】(求订阅)第十章【杂志社来了篇爱情】第242章 【触不到的爱情】(求订阅)第207章 【编剧的厉害】第216章 【再拿奖这件事】(求订阅)第271章 【各方的追捧】(求订阅)第244章 【拍案叫绝】(求订阅)第137章 【演员的人选】(求订阅)第214章 【红糖水】(求订阅)第三十一章【蝴蝶的扇动】第二十四章【火热滚烫的山楂树】第157章 【团长来了】(求订阅)第149章 【十月】(求订阅)第113章 【孩子的未来】(求订阅)第239章 【站在女儿这一边】(求订阅)第七十六章【还好】第七十二章【远方来的不止信】第271章 【各方的追捧】(求订阅)第198章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第105章 【敢问可有返老还童】(求订阅)第三十四章【鳏夫的第二场爱情】第六十五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第七十四章【不用担心】77.第77章 【那不是可惜】第218章 【爱情回归】(求订阅)第五章【人间烟火】第209章 【导演们】(求订阅)第119章 【风声】(求订阅)第169章 【工作调动】(求订阅)第129章 【真正的争抢】(求订阅)第209章 【导演们】(求订阅)第149章 【十月】(求订阅)第226章 【爱情本就火热】第269章 【文坛的风声】(求订阅)第230章 【他的地位】(求订阅)第161章 【战争子午线】(求订阅)第263章 【真正的浪漫主义】(求订阅)第261章 【剧本】(求订阅)第111章 【希望】(求订阅)第五十一章【算不清的数字】第七十二章【远方来的不止信】第三十五章【爱情杀人又放火】第五十八章【文学杂志上的数学证明】第228章 【父亲写的爱情小说】(求订阅)第一章【我愿意替你去死】第138章 【无处不在的风声】(求订阅)第192章 【新的一切】(求订阅)第255章 【开讲】(求订阅)第105章 【敢问可有返老还童】(求订阅)第273章 【光独照在孩子的路】(求订阅)第228章 【父亲写的爱情小说】(求订阅)第187章 【战争之后】(求订阅)第173章 【文人相轻也相敬】第141章 【远方的消息】(求订阅)第171章 【文学函授班】(求订阅)第168章 【传闻和影响】(求订阅)第206章 【天狗的人选】第200章 【海外的消息】(求订阅)第188章 【批评和热烈】(求订阅)第231章 【最佳编剧】(求订阅)第129章 【真正的争抢】(求订阅)第五十六章【验算的结果】第257章 【更不为人知的蝴蝶效应】(求订阅)第六十章【热闹与寂静】第五十五章【关于奖项】第七十三章【谁的亲人】第273章 【光独照在孩子的路】(求订阅)第173章 【文人相轻也相敬】第260章 【学生们】(求订阅)第271章 【各方的追捧】(求订阅)第199章 【研讨会】第253章 【声讨】(求订阅)第九章【等待】第207章 【编剧的厉害】第175章 【外面的惊喜】(求订阅)第260章 【学生们】(求订阅)第四十六章【大地震】第七章【心酸的父爱】第五十二章【那个数字太难算】第203章 【天狗的结局】(求订阅)第三十四章【鳏夫的第二场爱情】第九章【等待】第101章 【风起人间】(求订阅)第五章【人间烟火】第121章 【惊喜的收获】(求订阅)第203章 【天狗的结局】(求订阅)第四十八章【无法承受的重爱】第214章 【红糖水】(求订阅)第五十五章【关于奖项】第230章 【他的地位】(求订阅)第四十八章【无法承受的重爱】第142章 【岛国的飓风】(求订阅)第253章 【声讨】(求订阅)第245章 【谁能够躲过爱情的吸引力】(求订阅)第114章 【电影】(求订阅)第140章 【不为人知的风波】(求订阅)第六十一章【惊心动魄之后】第156章 【四合院】(求订阅)第172章 【最后一个战场】(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