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布局苏联

日军向鲁西八路军根据地发动进攻的事情陈锋是知道的,不过他却没有命令部队行动,至于原因吗有三个。第一个当然是因为地理位置,虽然第八战区的势力已经深入冀中地区,但是对于发生在鲁西的战事还是无能为力。尽管他可以派空降部队增援八路军,但是根据情报部门传回来的情报显示,日军这次发动的不过是一次旅团级的扫荡,为了这种规模的战斗暴露第八战区的伞兵部队显然有些得不偿失。

第二个原因是陈锋相信八路军总部能够应对这种级别的扫荡,此时八路军的实力显然不是历史上的八路军所能相比的,历史上八路军是于1939年2月由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发出整军计划的训令,分期整训部队,每期为3个月,第一期从3月1日开始,整训31个团约计10万人。其中规定山东纵队选定条件好的部队,整理3个基本团,作为山东的主力部队。

但是由于历史的改变,此时八路军的实力远远强于历史上同时期的八路军,就拿山东的八路军来说,单单一个鲁西根据地就足足有12个整编团,每个团足足2500人,另外还有多个支队,想必区区旅团规模的扫荡应该不在话下。正因为如此,在日军发动大扫荡的时候陈锋才没有动作。

另外最重要的是陈锋正在谋划一件大事,根本就没时间也没精力关心八路军的事情,相比八路军区区一个鲁西根据地的安危,这件事则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同时也关乎着他陈某人的身家性命。

要说陈锋做的这件事其实准备工作已经做了两年有余了,如果说布局的话应该是在抗战爆发前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一直没有一个好时机实施,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因此陈锋一大半的精力被这件事勾引走了。

陈锋到底有什么图谋?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就是要在秋明地区驻军了。根据苏联政府与陈锋之间的协议,作为换取陈锋所部必要时出兵中国东北的条件,苏联要把双方共同开发的秋明油田连同整个秋明地区全部交给陈锋所部,当然陈锋要一次性补偿苏联政府五千万美元的资金投入。

对于秋明地区苏联虽然也很看重,不过由于秋明地区地处西伯利亚,距离苏联的重心莫斯科太远,而且地区经济发展极其落后,对于油田开发的投入实在太大。而苏联又不是一个缺油的国家。单单一个高加索就足以满足整个苏联的工业用油了,因此秋明油田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为苏联本国提供石油,而是为苏联政府换取外汇。

总而言之。此时的秋明油田对于苏联来说并不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即便是交给中国人也没什么,根本不影响苏联经济的发展。

但是如果不同意陈锋的要求,那么关键的时候第八战区就不可能为了苏联而冒险。到时候德日两国东西夹击苏联的话,那问题可就严重了,不仅仅是秋明一个鸡肋油田保不住,甚至于还会威胁到整个苏联的国家安全。所以,出于国家领土安全考虑,苏联政府不得不将秋明油田的所有权交给陈锋。

同时,根据双方的协议。在苏联军队撤出油田之后。陈锋所不可以进驻不超过一个步兵团的部队保护油田的安全。虽然秋明油田地靠西伯利亚盆地。远离战场,但是中苏、中蒙边界却有大量的马帮土匪。如果没有军队保护的话,油田的安全就是一个问题,况且靠近油田的地方还有一个人口不足2万人的小城镇,那里住的可都是油田的工人,他们的安全必须得到保证。

其实驻军苏联的计划陈锋早就开始布局了,从他俘虏叶赫莉娜的那一刻起,这个计划就启动了。他很清楚自己一个人根本无法同苏联这个强大的国家抗衡,即便是现在他坐拥两省之地以及数十万大军,但是同样无法撼动苏联这个巨无霸。

但是为了保命,他与苏联之间的冲突甚至是战争势不可免,因此怎样解决苏联一直是陈锋心里的一个大难题。不过这个难题在他见到叶赫莉娜的那一刻起似乎有了解决的办法。

坚固的碉堡最容易的是从内部攻破,一个国家也一样,外地果然可以将其灭亡,但是自我毁灭相对来说却更容易。中国历史上名义上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有十几个,但是真正被外敌所灭亡的却仅有宋、明两朝,更多的却是被自己内部的势力所灭亡。

苏联这个强大的国家同样很难从外部攻破,即使是强如德国法西斯,依然不能令其灭亡,事实证明苏联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的任何挑战,甚至于在世界大战之后一跃成为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同样,熟知历史的陈锋更清楚,苏联最终解体正是因为它的内部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这个实际上最大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

所以陈锋认为,对付苏联只能从它的内部出击,一击必杀!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早就被人们遗忘了的群体——白俄。

白俄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群可怜的无家可归的流浪群体。它是指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俄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后离开俄罗斯的俄裔居民,几乎所有的白俄对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持反对态度。

白俄形成的原因不是陈锋关心的,陈锋只是想要利用这些原本就属于俄国的这些人完成对苏联的分裂,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收回那些被强占的土地,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保住自己的小命。

陈锋知道1917到1920年间离开俄国的人数估计在200万左右,这些人主要为效忠于沙皇的士兵和军官以及沙皇俄国政府册封的贵族以及高级官员,另外还有一些大地主大商人,这些人都是布尔什维克政府所要消灭的人。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也给中国“送”来了俄国难民——“白俄”。苏维埃政府取得俄国的国家权力之后,担心遭到清洗的白俄纷纷外逃,大多数普通白俄首先来到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然后前往土耳其以及东欧的斯拉夫国家,例如南斯拉夫王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另外一大批人则移居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波斯、德国和法国。但是大多数的政府和军队官员以及在西伯利亚及远东抗击红军的人往往和他们的家人一起移民到中国的哈尔滨、上海以及其他城市,叶赫莉娜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十月革命”后俄国发生了内战,此时的苏联人称之为卫国战争,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很长,足足三年有余,直到1922年10月,红军才取得全面胜利。由于交战的双方是由西向东交战,所以到战争末期,大部分白俄军官和士兵都被赶到了远东地区。最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最后一任首脑季捷里赫斯将军下令,所属军队向中朝边境附近撤退,并宣布让所有自愿离境者随同出国,于是白俄迁徙浪潮由此开始。

在人潮滚滚的白俄流亡者中,首批是博罗金将军率领的第一团和莫尔恰诺夫将军的第三团,夹杂着没钱的男女平民逃到了中国境内的珲春附近,总共约有七千人左右。其后,跟随而至的白俄辗转到哈尔滨和东北各地,人数多达二十万。

逃到中国的白俄有多少陈锋并不清楚,但是按照安德烈、维克多等人所说,人数至少也有七八十万,这些人绝大多数都生活在中国东北以及塞北地区,还有一部分则是生活的上海。

由于失去了国家的庇护,白俄的生活极端贫困,大部分难民大多一贫如洗,沦入社会底层。有的沦为码头搬运苦力、有的沦为雇佣兵、还有一部分人落草为寇,例如叶赫莉娜的老爹。

叶赫莉娜的父亲原本是沙皇俄国警卫骑兵师师长,中将军衔,十月革命之后他既没有追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也没有支持苏维埃政府,而是带着大批愿意追随他的士兵以及他们的家人一路向东迁徙,先是在西伯利亚呆了一段时间,随着俄国内战的不断升级,他们的临时聚集区受到了战争的波及,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迁徙,最后在中国塞北地区落了根。

由于生活所迫,叶赫莉娜的老爹只好带着他的手下落草为匪,成为塞北草原上众多马匪中的一支。要知道他们可是沙俄的近卫骑兵师的正规部队,是真正的精锐,虽然人数只有不到两千人,但是战斗力可不弱,远不是草原上的那些小股马匪所能抗衡的。

因此,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支由白俄骑兵组成的马匪就成为塞北草原上最大的几大马帮之一,而这种威势一直持续了将近十五年,直到叶赫莉娜折翼黄石崖。

第441章 反应不一(中)第327章 全歼(三)第430章 鲁西大扫荡第347章 成功购岛第691章 登陆菲律宾第182章 《察哈尔省发展纲要》(1)第119章 捧杀(二)第334章 改组省政府与大跨步发展第335章 再度扩编第633章 大东北战略——大汉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243章 宣战(2)第195章 强大的装备方阵第477章 外蒙风云(上)第611章 长沙城外的战斗第180章 货卖三家第424章 华夏军火公司的春天第664章 军政分离第504章 美国国务卿的口头声明第635章 大东北战略——远征军的同古会战第38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全歼本田联队第598章 偷袭珍珠港第73章 公祭(三)第662章 两个方案第500章 战场新变化第429章 烟俊六的决定第186章 陈锋的忧虑(1)第225章 齐聚塞北第206章 系统再奖励第574章 花园口危机第116章 改变世界的利器第622章 大东北战略——序章第610章 不听话的阿南第596章 克里姆林宫的声音第536章 大东北战略第349章 大战落幕第478章 外蒙风云(中)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52章 整合情报网第403章 意外之喜第308章 战雷(二)第195章 强大的装备方阵第615章 华盛顿会议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94章 难熬的一天第216章 徐州变局第583章 美日开战前奏(一)第104章 狡猾的后宫淳第249章 视察独立营第144章 寺内寿一的试探第694章 本土决战第342章 悲催的波兰与中原烽火起第95章 后宫淳的阴谋第41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全歼本田联队第498章 战斗升级第461章 6.8大空战(上)第607章 大本营的杀手锏第620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下)第185章 达成共识第226章 整编师第11章 决战黄石崖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189章 不能让权利失去制约第571章 海军雄起(十一)第166章 重赏第223章 亨利第323章 战事升级第494章 阿南惟几第544章 火箭筒发威与陈锋下套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620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下)第250章 陈锋的惊讶第545章 奇袭海拉尔第346章 失控的中国战场与波兰投降第418章 老蒋的塞北之行(上)第111章 日军骑兵第四旅团的末日第129章 中弹第595章 密谈第30章 兴和县保卫战之捷报第477章 外蒙风云(上)第597章 达成共识第699章 琉球登陆战第427章 恐怖的军费预算第263章 甲贺千代子第420章 1940年的发展规划第344章 会议2第645章 大东北战略——兵临伊春第352章 人口买卖第448章 连锁反应第254章 刘莉的爱情第197章 换俘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58章 移民的办法第414章 逼蒋抗日(上)第166章 重赏第267章 谍战风云(三)第391章 重创战车第三师团第320章 结盟第618章 拯救大兵麦克阿瑟(上)第114章 重伤濒死第471章 血战乌兰巴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