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争

这个腰悬长剑的男子,正是原来的扬州刺史,如今的江左都督王敦。

王敦出身琅琊王氏,靠着家族背景与自身的谋划,不断攀位,几年之前,更是得了一地刺史的职位,在扬州掌权。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在地方担任了刺史,积累了足够的资历和政绩之后,就要朝着中枢进发了。

但琅琊王氏在朝中已有布局,王敦的族兄王导,在朝中素有清名,因而王敦的主要目的,反而就是在地方经营,同时也是王氏为自己谋划新路。

扬州与青州之间,就隔着一个徐州,在商贾之路、以及诸多利益上牵连甚广,按着王氏的谋划,王敦在扬州坐稳了位置之后,巩固王家与江左的联系,便可谋取更大利益,正好当时北地出现乱局,又有诸多苗头,于是王氏思量之后,便想让王敦在扬州久留,因此为他谋划。

扬州这个地方,扼守南北要道,实际上是南国根本。

王敦倒也有手段,当了几年的扬州刺史,影响力不光只在政务层面,连兵家军事都有涉猎。

这么一做多年,眼看着就要到离任的时候了,没想到忽然天下风云变幻,各处皆有烽烟升起,这下子,扼守南北的扬州,一下子就重要起来,尤其是当北方越发呈现乱局的时候,相对稳定的江左之地,就成了十分重要的财赋来源,而扬州刺史的这个位置,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王敦果断的抓住了机会,让自己和琅琊王氏的影响力得以借此深入,更是牢牢掌握住了兵权。

如今,江左局面渐渐复杂,说是陶侃病重,江左的兵家人物逐渐凋零,更是凸显出王敦的实力。

而王敦倒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在局势最混乱的时候,居然主动离开了刺史的位子,专心执掌兵权,于是在琅琊王刘盖抵达后,王敦就正式成为了江左都督,统领南方兵马,更成为了能在琅琊王面前剑履上殿的人物。

即便面对的是江左吴地的领袖人物,王敦依旧毫无畏惧的就反驳起来。

但他的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大多数人,立刻就怒目而视。

聚集在王府之中的,实有两大群体,一部分就像是王敦这样,自北而来的士族代表,他们或者是来此地任职,或者是因北地大乱,在南方有所布局;而另一部分就是顾荣所代表的江南士族,这些世族也有分别,有南方北地的,也有当年随昭烈南来的。

在新汉一朝,南方士族本就占有莫大的势力,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实力,都凌驾于北方,但宣武皇帝为了平衡之念,迁都北方,如此一来,造就了一批崛起的北方士族,却也埋下了南北之争的种子。

天下太平的时候,南北之争是统治决策层用来相互制约的工具,现在四处烽烟,这种争端就成为了裂痕和导火索。

王敦的话,一下引爆了南方士族的傲气,个个鼓足了劲想要和这位北方士人一较高低。

“琅琊王氏,果然了不起,来了南边,还这般嚣张,不知道的,还以为尔等已经平定了那石贼了!”

“你们北方的世家,可有能拿得出手的?来我等地盘借居,也敢耀武扬威了。”

“不错,王上在场,正好做个见证,就让这北地的士族,好好说说,我大汉该怎么办,是靠着你们打回北地,还是要靠着我等再造乾坤!”

南方众人的话带有嘲讽之意,连坐在上首的琅琊王的脸色,都不由有些难看。

毕竟这位宗室不仅也是北人,其母还是琅琊王氏出身,正因如此,才会被王氏相助,从青州经徐州,抵达江左之后,还能被拥立起来。

当然,感到被冒犯的可不止琅琊王一个,也有许多北地世家的代表,主要就是青徐兖三州之人,也纷纷反唇相讥——

“哦?不知彭城陈氏算不算得北地世家?”

“刘兄此言甚是,陈氏的玄甲军,你们吴地何人可敌啊?”

“不错,匈奴尚且不是一月之敌,北地之乱,难道还会持续多久?”

北地之人一提到陈止,南方世家马上就有些哑火了,但马上又有人讽刺道,说是北地也就只能靠着陈征北来维持一点颜面了。

还有人说,陈氏之祖,曾随昭烈南渡,还是徐州为根,严格算起来,那是南方一系的,和北地关系不大。

这般吵闹起来,好好的一场议事,转眼就变成了南北矛盾的大爆发。

经验不足的琅琊王,也顾不上不快,急切的想要平息争吵,只是他虽然出声,却是止不住众人之言。

就在这时候。

“诸位,诸位误会了,我这族弟着实不会说话,他却不是看低南地诸公,实在是心急国事,况且匈奴国的情况,到底是个什么局面,咱们也得弄清楚啊。”

王敦的族兄王导开口说话了,但琅琊王的话,都没有劝下众人,何况王导。

果然,其人开口,亦无效果。

但这位琅琊士人却不焦急,反而说道:“我这边有个消息,说是匈奴国崩,玄甲军平定并州,占据了北地两州,这两州北临草原大漠,有七品义从为辅,诸多部族臣服,到时再定平州,玄甲军便彻底巩固了边疆,坐拥三州,为天下最强之势,便是现在,又有哪家敢言能胜玄甲,更关键的是,那位陈征北,乃是王上的老师……”

安静!

王导说前面那些事的时候,许多消息不通的世家之人也大为惊讶,但有人早已知晓,并未做出什么反应,可等听到了最后,一个个却都停下了动作,露出了惊讶表情的看着琅琊王。

原本的争吵,顿时不见踪影。

王敦撇了撇嘴,露出一点嫉妒的意思。

王导微微一笑,看了一眼被众人盯的有些不自在的琅琊王,继续道:“诸位也该知道,征北将军与先皇关系亲近,却不知道,在见先皇之前,将军先是和王上有交情的,更在青州收了王上为学生,这个关系摆在此处,未来玄甲军自可为我等助力,哪里需要分什么南北啊!”

听得此言,众人彼此对视,对待琅琊王的态度,居然恭敬了一些。

就在这时,消息传来,并州匈奴国崩,刘聪、刘粲父子皆沦为阶下囚,这堂中顿时更安静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选择第五百零八章 这从何算起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风将起第四十章 此时内外皆尴尬第九百一十七章 汉殇(下)宗乱之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东海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十年未有之大败!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间多有后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将军府,而不知朝廷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曜归国,以陈为仇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鲜卑来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运筹,生死不能由己第八百九十二章 惊骇之闻!第三十一章 祸心露端倪,一宴欲扬名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就击溃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来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当为郡守,敌入尚书台第五十七章 铜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河边新城疑扎根,车上书册源雕版第四百五十八章 白纸出坊,求书上门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个够!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来! 今夜有事,只有这一小章第一百八十章 当除祸根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败!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胡商使者不绝音,馆外知是张君来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几人来第七十二章 穿街拜老再抽签第七十章 笔走龙蛇言莫赌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让!第一千零八章 论天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第三百一十五章 陈止的衙门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四百七十八章 译二十经,惊闻评人!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变幻皆从权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陈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即得十城,亦非冠军敌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四十九章 观望间今是昨非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陈侯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七百九十章 局连环,一动皆动第四百一十八章 坞堡不藏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华夏绝嗣,七年又三天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马入冀,群贼退避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纳传谱,贫僧明法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六百九十章 退与请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陈氏不知玄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陈者富贵第六百六十章 渐有人来投第七百七十八章 劝谏反在谋中乱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诸官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东第一百四十四章 陈止问农,本末倒置 还债3/50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礼成,朝立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书生宣,粗汉亦可谈大势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县,再活捉陈止!第四百四十二章 无此助力,陈止如何成事第六百一十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六十八章 《陈氏通典》之始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计大妙!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坏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压陈,愤而出声第二十四章 尽在掌握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乱!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坏事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乌合之众,有令难行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来太守不体恤兵力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绝彭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圣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无法,防而无用第四十一章 汝子吾养之,汝勿虑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贼尚且不敢攻幽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世家皆囚,二臣恸哭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谋划者,各怀鬼胎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内乱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绝彭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争睹而生敬畏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龙崩第九十无章 品第五百四十三章 当与陈亲善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万般皆空第二百二十九章 演戏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六百六十章 渐有人来投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