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石乡的变化

吃过饭后不久,司机老周准时将车开到了秦爱民家楼下,原本秦爱民是想让老周一块进去吃饭的,但老周是死活不愿意,最后老周只能开车去了市里,然后在市里找地方吃了顿饭之后再赶过来接秦爱民。

不过这一次随秦爱民一同离开的还有卓若雨。

从最初的局促过后卓若雨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只不过原本打算在秦爱住上几天的卓若雨饭后却是坚决不愿留下来了,显然是感觉到了秦母的诡异态度了,这一点让卓若雨多少是有些无语。

两人一路并没有太深的沟通,因为两人都觉自己两人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方展,卓若雨是觉得自己年岁比秦爱民大上许多,而秦爱民则是顾忌对方的家世跟学历。

说实话,对于中国男人来说,娶一个学历比自己高上太多的老婆是很有压力感的,特别是对方还是一名博士,而且还是医学博士。

将卓若雨送进了她租住的房子之后秦爱民才再次赶回大石乡,如今的大石乡与年前相比又有了许多的不同,第一街道上明显的脏‘乱’了许多。

这一点倒不是大石乡乡政fǔ无所作为,而是不管秦爱民再如何的三令五申,这环境卫生还是搞不上去,哪怕秦爱民安排工作人员上街打扫过之后,小半天之后也还是会恢复原样,因为乡里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那个卫生意识,而安排乡里的工作上员上街扫马路也总不是个事,最后只能在罗天林的建议下听之任之。

第二则是人明显的比以往多了许多,哪怕如今已经是年三十。

对于大石乡的百姓来说,如今的乡街上可不是一般的热闹,第一随着农贸市场的建立,已经开始有人在周边的马路两侧建设房屋,虽然都只是些一两层的红砖屋,但用来住人,以及开铺面那却是合适不过,无外乎就是万来块红砖,然后再加上请个十来个泥瓦匠不过就是大半个月的工夫。

总之像这种房屋,只要工钱足够,材料又备足,在如今的大石乡想要建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随着乡水泥厂建成,这老百姓的思维似乎也开始出现了变化,虽然不是人人都能进水泥厂工作,但看着邻里乡亲富了起来,周边的人总会更多几分压力,于是原本一些平日里窝在自己村里不怎么出‘门’的老爷们也开始想办法了,毕竟靠自家的那几分山地,一年到头的收益也实在太低了。

不怕穷,最怕自己比别人穷,这是秦爱民这小半年的另一番感受。

但由此带来的后果也让秦爱民很是头痛,第一就是治安问题,这也是秦爱民三令五申却一直没有改善的坏现象。

随着秦爱民的车进入乡里,周围的人群明显有了一些变化,特别是那些高声大嚷的,似乎随着秦爱民的车出现,忽然就有了一些收敛。

对于这一点秦爱民是十分自得的,虽然他很少下村组,但随着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秦爱民在大石乡里的威信是与日俱增,而这个对于开展乡里工作那是至关重要的,最少只要秦爱民出面处理个什么事,大石乡上下就没有一个不给面子的。

包括像处理一些村组之间的各种纠纷,一般只要秦爱民出面不管是村干部,还是纠纷双方总得多少收敛一些,包括这乡街道上的各种打架斗殴,以及各种商户之间的纷争。

这同行是冤家可绝不是假话,所以这几月秦爱民是处理了好几起家长理短的糊涂案。

这所以说是糊涂案是因为这种事情根本就没法分个是非黑白对错,只能凭着一张老脸协调,当然,也凭乡长的身份。

刚一进入乡街道,一辆军绿‘色’的上面刷有公安字样的北京吉普就出现在了秦爱民的视线内,同时也看到了裹着军绿大衣站在车旁的马德利。

看到冻得都快缩成一团的马德利,秦爱民的心头不由的生出一丝钦佩,说实话,随着大半年的‘交’往,秦爱民对于马德利的观感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虽然很多方面他还是有些不习惯,但最少对于马德利的工作态度,秦爱民是肯定的。

秦爱民直接让老周停了车,然后从车上走了下去。

看着秦爱民钻出了车,马德利立马迎了过来。

看着马德利冻得通红的鼻子,秦爱民不由笑着摇了摇头道:“老马,你这工作是不是太敬业了,这年三十的还不回去。”

马德利这半年虽然跟秦爱民打过不少次的‘交’道,但事实上也是不远不近的纯工作‘交’往,因为不管是马德利还是秦爱民,都对对方的一些脾‘性’有些不感冒。

按马德利的说法是秦爱民书生气太重,不痛快,跟他‘交’往太累,而秦爱民对马德利的观感则是匪气太重,而且嘴上没把‘门’,这一点倒跟秦松有些相似,但另外一点则是最让秦爱民受不了的,那就是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套路工作,根本就不管上面是如何安排的。

就像秦爱民让马德利抓赌,马德利就明显是‘阴’奉阳违,而秦爱民让乡派出所对前来购买山货的客商睁只眼闭只眼却总听到乡派出所对这些客商敲诈勒索的消息。

当然,说是敲诈也不全对,毕竟最后乡派出所是开具了罚款凭证的,但这个说法事实上对于乡政fǔ来说,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按秦爱民,或者说是大石乡政fǔ的意思,这前来购卖山货野味的客商就得通融,像什么野猪,野鸟之类的哪怕上了保护动物名录也得全当没看见。

毕竟野猪野鸟之类的虽然确实是保护动物,也许对于城里人来说这些东西也确实卖不了几个钱,反倒破坏生态环境,违反国家法规。

但对于秦爱民或者是大石乡乡政fǔ来说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对于绝大部份猎杀野猪野鸟的乡里老百姓而言,一头野猪就是一个娃一年或者大半年的学费,而一只野鸟也许就是一个月的盐钱。

至于说什么野猪野鸟打光了怎么办,这对于秦爱民来说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如今大石乡的百姓实在是太穷了,有这一点总比没有来得好。

而且一个家庭最因难的就是最贫困的时期,只要过了这个时期,总能让家庭慢慢的好起来。

所以秦爱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管不顾,但却注意引导,就像现在的农贸市场,在生意红火,客商多了起来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心思灵泛的走出山村开始在市场里做点小生意,而这对于秦爱民来说就是至半重要第一步。

只要老百姓愿意放弃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那迟早可以在外面走出一番‘门’路来,对于秦爱民来说,他最怕的就是乡里的那种故土难离的心态,那才是真正要命的。

毕竟只要出了村,在乡里如今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活,包括乡里的那些石灰厂,采石厂,以及如今正红火起来的建房大业。

虽然这些工作比起水泥厂来说工钱还是远远不如,但总比在家里种着那点山地强。

但马德利却总不按乡里的意图办事,这一点不光秦爱民恼火,就是马如涛在乡里的会议上也是连发批评,但可惜的是马德利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不过秦爱民有一点也必须承认,在其它方面马德利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不管是乡里的各种案件,还是需要乡派出所负责的地方,马德利都是尽职尽责。

与秦爱民笑眯眯的握了握手之道,马德利直接笑着道:“你这个大乡长年三十都不能休息,我这种做小啰啰又怎敢放松。”

这句话其实是一句恭维话,但经过马德利的嘴说出来却总让人感觉不对味,对此秦爱民是不止一次的感叹过语言的艺术,最少这话在自己口中说出来就绝不是这个效果。

秦爱民笑着摇了摇头,他也早已经习惯了马德利的这张嘴,按罗天林的说法,在大石乡,杨大庆是死的都能说成活的,而马德利是活的也能让他说死。

秦爱民看了看一片泥泞的街道,但却没有回到车上,而是笑着对马德利道:“如果马所长有时间,我俩一块在乡里走走?”

马德利一听这话,直接便点了点头,“行啊,能跟大乡长套套近乎,今后我在乡里腰杆子也能硬几分。”

秦爱民这一次干脆没有理会对方,直接让老周开车回了乡,然后就在乡里的街道上走动了起来。

大石乡的街道现在应当是有三条,一条是与农贸市场相连的那一条新建的水泥路,另一条则是原本通往乡里别的村子的一条山村公路的入口,而那边也是乡里几所学校的所在,也算是大石乡最古老的街道,据说在解放前,这里就形成了这么一条小街。

至于最后一条则是那条817国道,也曾是整个大石乡曾经最热闹的街道,但随着秦爱民当上乡长,特别是随着水泥厂建成,这条街道已经被秦爱民下令清理过了无数次。

所以随着占街叫卖的杜绝,这条街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冷清了下来,当然冷清并不表明没落,而是显得更加的有续了一些,而且随着车辆的增多,小半年下来道路两旁出现了好几家临街饭店跟汽车修理厂,反倒多了几分别样的繁荣。

算起来大石乡的变化应当是从秦爱民当上乡长之后才开始展现,因为年初杨大庆跟余国民时期更多的还是积累,虽然那时在两人的领导下已经开始发力,但成绩还没有出现。

但之后随着水泥厂生意的红火,前来的车辆越来越多,外加数十座石灰厂采石厂的建立,老百姓忽然之间开始有了钱,这大石乡的街道立马就开始了大变样。

特别是当时秦爱民大笔一挥给所有学校加盖一座楼,在上百泥瓦匠的映衬下,乡街道的繁荣立马走进了一条快车道,毕竟这百好几十的泥瓦匠也不是成天都呆在工地上的,而且作为泥瓦匠毫无疑问称得上是当时整个大石乡最富有的一批人,于是自然也就拉到了乡街道上的消费力,于是在一连串的变化下便变成了如今的大石乡。

这种连锁反应在初期绝对是没有人想得到的,但事后回想起来却总有几分水到渠来,鬼使神差的顺畅,而这一连串的变化也就成了秦爱民如今最大的政绩。

毕竟谁都知道如今大石乡是由秦爱民在主导。

与前几天相比,乡街道上的人流明显下降了十数倍,毕竟今天是年三十,很多商铺都提早打了烊,至于农贸市场里则已经只剩下了少少几家正在收拾的摊位。

不过秦爱民也发现了好几处诡异的红火点,那就是几家位于隐蔽角落里的野味摊。

事实上大石乡也就那屁大一个地方,任那里有什么变化都逃不脱乡政fǔ的眼睛,更何况秦爱民还称得上是大石乡土生土长的干部,于是这几家野味摊是什么样的情况,秦爱民是十分的清楚。

很简单,这几家野味摊就是专卖野猪等保护动物的地方,显然这生意哪怕到了年三十也依然红火,因为秦爱民发现‘门’口停着好几辆吉普跟小货车。

说到这也不得不说到马德利,马德利虽然经常抓前来购买野味的客商,但却绝不动在乡里卖野味的摊点跟百姓,甚至是视而不见。

不过一旦这些客商运着野味离开,马德利就会隔三差五的去拦车检查。

对于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秦爱民不知道,但乡派出所因此罚没了不少罚款秦爱民是知道的。

所以看着这几个摊点生意红火,秦爱民干脆没有靠近,毕竟有些事情默许可以,但见到了不管不顾还是有些不好。

马德利虽然嘴臭,但不得不说也是一个人‘精’,看着这一幕他也没有多说,对于乡里的变化乡政fǔ都一清二楚,对于他这个派出所所长来说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这点情况都掌握不住,那他就只能干脆把下面的人全撤了得了。

第50章 司机第17章 优生优育第15章 周小霞第16章 聂小梅第14章 自建水泥厂第13章 周华强第42章 纸醉金迷第1章 吞毒第18章 为了儿子第48章 钱!!!第58章 大石乡发展规划第12章 找车第45章 挖人(二)第65章 产量第65章 产量第75章 年终大会第40章 奠基仪式(三)第21章 厂长的人选(上)第43章 敢想就要敢干第29章 省城行(下)第54章 峰回路转(下)第5章 两难的选择第33章 利益(上)第33章 时代的春风第15章 医院探望第1章 政府也愁没钱第56章 中正第25章 背后的商机(中)第67章 大手笔第34章 火热的过去第5章 两难的选择第11章 秦爱党第63章 逃婚第46章 峰回路转(一)第11章 大侄子秦松第36章 敢想就要敢干第40章 奠基仪式(三)第45章 奠基仪式(上)第39章 奠基仪式(二)第10章 年中一顿酒第36章 敢想就要敢干第8章 纺织厂第25章 背后的商机(中)第25章 背后的商机(中)第49章 中正第20章 罗天林的机会第19章 优生优育行动第50章 司机第40章 奠基仪式(三)第64章 租房第36章 敢想就要敢干第68章 药监第61章 电的问题第58章 乡长的无奈(上)第53章 乡长的无奈(三)第15章 万元户第40章 奠基仪式(三)第1章 政府也愁没钱第46章 奠基仪式(中)第80章 过年第78章 养殖蓝图第21章 厂长的人选(上)第38章 奠基仪式(一)第48章 钱!!!第54章 峰回路转(下)第17章 聂小梅第1章 政府也愁没钱第49章 中正第49章 中正第55章 钱!!!第59章 乡政府会议第69章 产量第22章 钱(下)第4章 郑市长第1章 政府也愁没钱第41章 火热的过去第17章 优生优育第10章 秦松(二)第20章 白条第37章 地方保护主义第54章 大石乡发展规划第68章 药监第7章 “做”账是门艺术第71章 遍地水泥厂第28章 省城行(中)第9章 领导说话的艺术第19章 糖果厂第69章 产量第6章 人生靠赌第60章 借调第23章 厂长的人选(下)第62章 过去的感情第49章 中正第33章 时代的春风第37章 地方保护主义第59章 乡长的无奈(中)第13章 周华强第60章 租房第29章 风潇潇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