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这幅作品不值这个价

刘墉的书法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

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

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这个就是和宰相刘罗锅中的有点不一样了,可以说,刘墉除了大老婆,至少有三个小老婆,而且是那种红袖夜添香的小老婆,个个都算是文化人。林黛玉一般的才女。

而鉴别刘墉的作品真伪代笔,除要辨别整体风格外,可注意图章,如署名“石庵”二字并钤长方“石庵”压脚印或盖有“飞腾绮丽”印者,皆为其姬妾代笔。

因此,王海东看到那印章之后,根本就不用再去仔细的看就知道这是刘墉的小老婆代写的无疑了。

当下下他说道这里也是哈哈大笑:“这刘墉倒也是妙人,自己的小老婆代些了,却也不欺瞒后人,倒是让我敬佩的很,比那些让自己的亲人弟子代笔倒是装作是自己写的人要强上百倍了。梁大爷你不会是让我鉴定这书法是谁些的吧。”

只要是对刘墉的书法稍微有点研究的人都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因此,这卷大轴是刘墉的小老婆代写的,那这一点基本上算是无疑了。

梁满仓尴尬地说:“这幅当然不是了。这书法不是刘墉写的,这一点我们掌柜的也是告诉过我的。但是我奇怪的是一点,十多年前我们掌柜的去世的时候,把这大轴交给了我,告诉我一件秘密,他说这卷大轴价值是十万。”

十万,刘墉的书法作品根本就不值这个价格。

因此,王海东很是肯定地说:“不可能,就算是刘墉本人写的这幅大轴也是绝对不可能价值十万的,更何况这是他小老婆代写的,就更是不可能值当这个价格了。我估计几千块差不多,上万的话就未必了。”

刘墉的作品,而且是仿制的,王海东能够给出来一个几千块,这就已经是相当的不错的一个价格了。不要以为是个人写的书法就是能够卖到几十万上百万了,那是不可能的。刘墉本人的书法作品的行情也是高不到什么样子的地方去的,在这一点上,王海东还是相当的清楚的。

梁满仓也是有点不相信:“其实我也是这样子的怀疑的,但是当年我们掌柜在临终的时候确实是这样子的说的,而且,他不但是说的十万,而且说的还是美金,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非常郁闷的地方。”

十万美金,那就是差不多七十万人民币啊,这个价格在一般的书画作品中也算是天价了,更何况是刘墉的书法作品。

王海东连连摇头说:“那是不可能的,七十万,呵呵,就算是郑板桥的作品也未必是这个价格,两千年的时候,郑板桥的作品价格也就是在两万四左右一尺,之后价格才开始一路攀升到现在的十几万二十万一尺,这还是精品的价格。那是郑板桥的作品魅力所在。刘墉本人的就达不到这样子的价格了,他小老婆代为书写的就更是不可能这个价格了,这幅作品如果你拿出去问的话,顶多给一万多,给你两万的话,找遍整个回龙观古董市场,绝对不可能有人出这个价格的。”

这幅作品能够卖到两万就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因此,收购价格绝对不会超过一万的,这个还是熟人的价格。

不过,王海东看到梁满仓说的也是郑重其事的样子,好像不是在忽悠自己,因此,想了想还是说:“你来说说,这玩意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来历,一个古董铺子的掌柜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说这样子的一个价格的,或者是他在临死之前老糊涂了?”

做古董生意的谁不希望自己的手中能够有一件传世的珍品啊,因此,把一般的小玩意当成珍品的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的,有的玩古董的人硬是拿着一件赝品书画欺骗了自己一辈子,是自己欺骗自己的那种。

看过的人都说这作品是赝品,但是只有他自己相信自己的收藏是真迹,价值连城。王海东这个时候首先怀疑的就是那掌柜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梁满仓迟疑了一下,回想了当时的情况说:“不太可能,当时掌柜的虽然是临终前,但是神智一直是非常的清醒的,甚至是说在临终前还亲笔写下了遗书。按说这种情况算是善终了。”

有时候在诅咒一个人的时候就说他不能够善终,其实大约说的就是一个人不能够死在床上,在国人的观念中,七老八十之后,能够死在床上,这就是善终了。

梁满仓说起来当时的情况的时候,现在还是有点记忆犹新的样子。他自己当年回到村子之后,娶妻生子,绝口不提自己是古董铺子里面的学徒的事情。村子里面的人也只是知道梁满仓是在大城市干过,写写画画什么的还是相当的不错的。当时在农村能够写写画画,那就是秀才一流的存在了,相当的受到别人的尊敬的。

说在解放前农村的人十有八九不认识字的话,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村子里面的人写个信,春节的时候写幅对联什么的都是找梁满仓出面。

再后来,解放后,梁满仓的年纪越来越大,威望也越来越高,等到梁满仓四十来岁的时候,那他已经是存在里面极有名望的族老了,就算是村长支书等人有事情都要找梁满仓商量一下,谁让梁满仓有学问呢。

村子里面十有八九的孩子的名字都是梁满仓给取的,续写家谱的时候也是梁满仓这个文化人执笔。而就在这样子的时候,梁满仓遇到了自己的顾掌柜。

当时梁满仓都四十多了,顾掌柜更是六十多快七十的人了。当年顾掌柜在古董行里面可是新贵,年轻轻的就做了一个掌柜。现在他是被打成了牛鬼蛇神一流,不过看在他年纪大了,直接扔到了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完事了。若不是遇到梁满仓的话,估计这顾掌柜一条老命也未必能够坚持的下去。

但是或者是命运中的巧合,当年梁满仓讨饭到城里的时候遇到了顾掌柜被收为学徒,还不算是正式的弟子,但是好歹是救了梁满仓的一条性命了。

而在这样子的时候顾掌柜被下放到农村,却正好背分配到梁满仓的村子了。按照梁满仓在村子里面的地位,村长都要称呼一声族叔,张三郎这样子的就应该叫爷爷,太爷了。

因此,这顾掌柜在梁满仓家中也是生活的很是不错,有滋有味,后来顾掌柜也懒得回去了,决定就在梁满仓家中颐养天年,梁满仓这家伙也真的给顾掌柜养老送终,一点都不含糊。

当时顾掌柜可是被下放这里来的,也没有带什么金银财宝一类的东西。而在这样子的时候梁满仓给顾掌柜养老送终,这完全是因为当年顾掌柜对梁满仓的救命之恩,并没有图他什么。更何况顾掌柜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图的。

当年顾家倒是有可能有点东西,但是不知道顾家被抄了多少次了,那些革命小将可是不含糊。

顾掌柜十多年来也是看出来了自己的这个学徒也是老实本分的好心人,在临终的时候他才说:“满仓啊,我告诉你一件事情,其实我这一辈子,最得意的就是有一件压堂的东西,而且我敢说,我的压堂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在什么样子的地方。”

传说顾掌柜为什么能够年轻轻的在古董界立足啊,那是因为他的手中有一件别人无法比拟的压堂的东西。就像是现在王海东手中的乾隆印章和王羲之的书法是一般的道理的。

但是见到过这件东西的人却是不多,梁满仓也是听说过铺子里面有这么一件东西,但是到底是什么这个却是他一个学徒不可能知道的事情,现在听老掌柜这样子的一说,铺子里面果然是有一件这种东西的。

梁满仓虽然不过是个学徒,但也是知道一般的玩意是不配被称之为压堂的东西的。只有那种稀世之宝才能够被称之为压堂的东西。

梁满仓到底是迟疑了一下说:“老掌柜,你就别说这了,就算是你有压堂的东西,那破四旧的时候也容得下我们的铺子,怕是早就拆掉了。估计连铺子里面的老鼠都饿死了。”

这玩意还真不好说,反正当时提倡的就是革命,破四旧什么的,要是说顾掌柜有什么东西留下来,可能性不大。

第259章 悲催的宋江风第405章 吃相太难看第78章 所谓玩古董第469章 性格不同第483章 想法不同第391章 缘由第491章 提意见第405章 吃相太难看第678章 有底气第301章 不识货的大学生第284章 富豪的暗示第315章 二鬼子翻译第707章 找个靠山第342章 内讧第445章 各有办法第571章 价值不菲第67章 瓷器四绝第175章 冷静不了第351章 共同的利益第81章 赝品稿字号邮票第151章 有瓷秘色第492章 你要注意第665章 功劳第78章 所谓玩古董第473章 佩服第641章 疯狂的想法第213章 小聪明第369章 利益一致第541章 自己人第721章 真相如此第263章 不得清净第191章 因人而异第572章 寻第462章 板上钉钉第580章 一报还一报第543章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第133章 庆祝会第516章 成功和失败的学问第48张 宋仿《兰亭序》。第654章 没有办法啊第334章 物以稀为贵第109章 货真价实第267章 江流市王家第664章 惊喜第656章 责任心第104章 芙蓉起青根第507章 标杆人物第343章 鉴定费第374章 尔虞我诈第698章 如此而已第17章 无理取闹第425章 选择对了就好第334章 物以稀为贵第433章 什么叫做好领导第242章 一个赌石的问题第294章 利润第60章 清代架子床第505章 标杆人物第681章 相信自己第623章 相辅相成第207章 做赝品的学问第131章 解释清楚第14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446章 利益问题第504章 怀疑的态度第243章 你外行第58章 掏老宅子第278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86章 看开了第615章 身份第257章 不会是他吧?第15章 拍卖会上的托第541章 自己人第578章 可笑的事故第555章 必须做的改变第78章 所谓玩古董第384章 疏忽了第84章 过江龙第574章 代价第458章 利益牵扯第144章 傻眼了吧?第180章 变色龙第607章 有天赋的商人第397章 身份对等第348章 山本的愤怒第345章 内斗升级第260章 要完大家一起完第527章 眼光不同第194章 说教第17章 无理取闹第19章 一碗水端平第149章 光绪五彩大鱼缸第661章 随波逐流第673章 角度不同第508章 全力以赴第411章 舆论监督第41章 祖父的遗物第572章 寻第281章 人心不足第682章 炫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