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王居大不易

李潼这个小班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上可以说是涵盖文武。

像是王仁皎,即便不谈那有点虚的太原王氏的出身,本身还是数代府兵的关中老兵油子。桓彦范则是恩荫入仕、久在南衙卫署的禁军底层。

史思贞既是汉化的胡人代表,还是勋贵、高官之后,有一个在位的父亲,人脉路子不缺。

张嘉贞、刘幽求两人,一明经、一进士,都是科班出身的寒门士人。张嘉贞开元名相,有宰辅潜力。刘幽求先后策划、参与唐隆政变、先天政变,一肚子险计坏水。

至于挂职的王贺旺,则意味着三王有直通凤阁的渠道桥梁,象征意义很大。而张嘉贞、刘幽求,包括胡人史思贞之所以肯委身王府,李潼觉得与此关系很大。

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来推演的话,李潼精心挑选的这个班底,基本上可以凭此延伸覆及、吸取到方方面面的人力。

从这一点而言,他们兄弟出阁也是危机并存,虽然完全暴露在宿敌耳目、爪牙之下,但能够接触到的社会层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如果仍在禁中,这当中任何一个人,李潼如果想要有什么接触与实质性的发展,都非常困难。这一点,从早前内文学馆钟绍京一事就可见一斑。

你不能给人提供一个确凿可见的进步可能,又凭什么要求人家对你以礼相待?就算是一腔孤忠报效大唐,轮也轮不到你们三个孤弱少王挑三拣四!

可是现在,李唐宗室凋零过半,皇帝李旦一家被拘在禁中,废帝李显则远在房州,高宗其余几子危在旦夕。他们兄弟三人被恩许出阁,恰好赶在这样一个空窗期,我就是李家最靓的崽,谁反对?

队伍既然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团建磨合。

礼拜完毕,混个脸熟之后,然后就是群属献食献礼。对于这一个礼节,李潼兴趣不小,你来给我打工,还要先给我送礼、请我吃饭,这安排挺好。

难怪之后会有烧尾宴那种制度,人情做不到,凭啥给你升官、给你加工资?

满堂府佐,十几人众,每人所献品色即便只有三五种,也是摆满了小半个厅堂。

这其中尤以官二代史思贞献食最为显眼,单单胡饼、毕罗、蒸饼之类的面饼主食就多达五百多个,满满堆放在笼筐中,由其自家奴仆担入。还有烤全羊五头,烤鹿三头,蒸鹅、鸭脯、鱼脍之类,或大盘、或瓮盒,一应搬抬上来,整个厅堂中都充满食料香味。

眼见这一架势,满堂众人包括李潼在内,望向史思贞的眼神都有不同,我拿你当属下,你来我家炫富?继续献,说一声服算我输!

“坊野陋食,远不及禁中食料珍馐可餐,唯以量取宠,以表府士渴慕王教深情。”

史思贞真不像一个胡人,虽然狠炫了一把富,但却全无倨傲姿态,仍是恭谨知礼,这也让其他对他暗生偏见的府佐们心情好转一些。

跟史思贞相比,其他府佐所献餐食就显得寒酸许多。

特别是刘幽求,居然只献了两罐酱菜,一罐芹菜叶沤成的酱,一罐蒜酱,装在灰扑扑、人头大小两个瓦罐里。

由此可见当洛漂也是很不容易,李潼也并不觉得刘幽求是故意落他的脸,堂堂一个进士,大凡经济状况好一点都要谋求更好出路而不会委身王府,大概实在饿得不行了才召之即来。

像是四川大土豪陈子昂,当年也是寂寂无名、乏人赏识,花一百万钱买一把胡琴当众摔毁,并叫嚣我文章这么好都没人赏识,这乐工贱器有什么值得可惜!凭此奇异举动,才获得时流的关注。

甚至就连张嘉贞都因为和李峤相熟而获得李峤的引荐,才被召入王府。

至于刘幽求,只是吏部送来的守选名单里不起眼的一员,如果不是李潼认出这个名字,知道这家伙挺有作死情怀,大概连这种王府卑职都混不上,还不知要在神都洛阳漂上几年。

为了避免刘幽求尴尬,李潼又起身笑道:“诸君才力献我,不因小王等浅薄相弃,已足感怀铭记。欢聚一堂,贺此奇缘,身外惠赠,助兴而已!”

听到河东王这么说,满堂诸众神色也都有所好转,特别刘幽求更是局促大消。他们这些人委身王府,也担心府主贪鄙吝啬,只知索取而无回报,河东王不因外物多寡而高低相待,也让他们放心不少。

除献食之外,众人献礼也都各有特色,挺符合各自出身。

像是王仁皎献白狐皮十张,可见这些府兵闲来没少祸祸关中那些山林野兽。张嘉贞所献则是自己试注的《东观汉记》五卷,这正符合士人交游权贵的正确打开方式。桓彦范所献是一张卸弦的古弓,据说是当年其父东宫赠物。

史思贞进献三副上好鞍绺骑具,但这肯定不是献礼的全部。其父所任司仆卿,本职工作中很重要一项就是国之马政。李潼念念不忘弓刀戎马生涯,之所以选这个官二代,也是希望以后司仆寺给自家供马选好马。

不过在看到刘幽求的献礼之后,李潼算是明白这老小子为啥考上进士好几年还当不上官,这性子实在是不讨喜。其人所献是一卷策文集,名字很大气,叫做《陇事十略》,所论则是陇西时政问题的看法。

李潼随手一展扫了几眼策文内容,便又不动声色的卷起来,暗叹键盘侠招人恨不是没道理的,且不说你一个连官都没做上的小混子讲的有没有道理,关键是你给我这个咸鱼宗王看这个干啥?

很明显,这是打着以王府为跳板的念头,希望能假少王之手将这些方略进献给宰相。

虽然这个想法李潼也能理解,但问题是你能不能别表现这么急切?老子刚刚出阁入府,屁股都他妈的没坐热乎,你就急吼吼拿我搭桥,你是把我当跳板还是当弹簧?

心中虽然已经有些不悦,但李潼还是当着刘幽求的面,笑吟吟将他那卷定国大计递给了凤阁任事的王贺旺。

不过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这一批府佐中,别人暂且不说,刘幽求个老小子上了贼船,是绝对不会让你中途跳车的,老老实实蹲在王府给我算计阴谋吧。你就是我小夜壶,等等就安排几件脏事给你干,让你洗都洗不干净!

王贺旺接过刘幽求那陇事攻略,随便扫了几眼便也卷了起来。他任事凤阁,对于此类热衷表现上位的投书每天不知过手多少次,肯翻看几眼都是给少王面子。

察觉到刘幽求视线热切的凑上来,王贺旺便轻笑道:“志气可嘉,才略尚需琢磨。府事虽清简,也在国事中,能胜于此,不愁积事循进。能得名王青眼,无患前程。”

被王贺旺不尴不尬的敲打几句,刘幽求顿时默然,片刻后才有所回味,转头看一眼正与其他府佐谈笑风生的少王,张张嘴不知该说什么,只是默默退到了一边。

府佐所献,也不是白收的,府主还要给以赏赐,基本上以各自品阶一个月的俸料为标准,想多赏也不行,因为这些犒奖都需要记录在案,留待肃政台等有司检索案察。

这些府佐视品官没有职田和禄米这些流内官的基本待遇,俸料杂钱虽有国家供给,但较之正式的官员待遇上还是差了很大的距离。

这一部分差距,就需要他们各自供事的府主补全,因此府主慷慨与否,直接影响这些府佐们各自收入与待遇。

关于这一点,李潼也没啥好计较,他从大内抠搜出不少财货,自己又能用几多,自然散出去邀买人心,府佐并仗身诸众,各依本品给赠。

这么一散,钱就散出两百多缗,绢则六百多匹。一缗就是一贯,一千钱,时下绢合钱应该在三四百钱之间,这都是离宫之前李潼才恶补的知识。如此算来,这一次便赏出钱数四百多缗。

这么单独来看,数字倒也不算太大。但李潼身为一品郡王,俸料一年所收不过五百多缗,即便是加上手力钱、诸杂给并田邑之类,一年收成大约估数应该在三到五千缗之间。

波动之所以这么大,主要还是在于田邑收成靠天吃饭,而且永业田并赐田收入多由官市,不能私卖。换言之,如果看你不顺眼直接就给强征了,你也不敢瞪眼。

这么一算,如果月月都俸料全支,李潼一年到头啥也不剩,运气不好还要倒得几百万钱的亏空。难怪李峤建议他虚官实奴,让国家帮忙养人,自己养实在是养不起,眼下这个府佐规模已经缩小几倍都有些吃不消。

当然,账也不能这么算。且不说三王各有食邑,封国所得才是大头,单单如此大额的赏赐也不是常例,平常状态只需要支付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自有国家给予。

因此三王只要不习惯大手大脚花钱,财政状况也能得有良好运作。不过不花钱是不可能的,李潼出阁终究还是搞事情,不是为了安生过日子。

心里这么一盘算,他觉得很有必要三府财政统筹管理,就李守礼那货,给他钱也难花到正地方去,还不如留下来自己招兵买马。

亲兄弟有的时候虽然需要明算账,有的时候还是要为大局牺牲小我,反正解释权在我。

1028 佳节令时,不误教子0151 神都此夜多惊魂0820 传法远邦,教化外民0440 乱花渐欲迷人眼0292 留财不留人057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0555 一步登天,江山为靠0295 无妄之灾0268 薰莸不同器0702 群臣外授,相公珍重0415 慎之慎之,勿负乃祖0446 白刃不相饶0223 软饭香糯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607 立约结社,雇胡杀胡0434 旧案新翻,大臣难逃0765 万乘之主,任性轻国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525 悍将入城,破财免灾0591 陈兵青海,敢否一战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455 群臣唯望政事堂0415 慎之慎之,勿负乃祖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274 只待神都制命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741 北衙军事,分一杯羹0162 板荡识诚臣,入死不自知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366 鹰犬之用,饱腹则怠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274 只待神都制命0548 天家无情,势弱则弃0937 壮烈割舍,清白事唐0940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0750 庐陵奇货,群众相谋0102 少王神都行0738 行台甲壮,南衙无兵0333 党羽无数,权倾内外0834 科举糊名,公平任选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068 食心婢子0262 谋杀河东王104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0409 巨财将入,可议封禅0012 耶耶的召唤0463 诛除诸武,归政李氏0992 岐王为友,不羡知音0411 风吹鸾歌早会迎0491 趋炎附势,名门羞耻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强悍0254 邪言钻心0067 协律颂今0131 与众不同的大王0704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507 中军议事,诸将思归0806 拆门少卿,威震京畿0105 人间滋味0316 鸾台给事中0916 钦陵枭雄,不可小觑0542 乍闻故衣,姚崇震惊0847 仁愿立朝,不容孝杰0065 人情难测0537 恶贯满盈,附郭京城0113 荒园生妖异0006 人尽敌国0841 盛世浮华,蓄势待发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剑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824 祚荣落网,渤海难创0501 密令在手,谋杀怀义0288 大厦将倾,人皆待食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539 既难为敌,投身为用0013 王的起居日常0881 漕渠流脂,谷米满仓0161 宰相荐才0038 水涨船高0641 行台事繁,诸计待功0524 关陇丰储,取货助军0006 人尽敌国0679 太平阴谋,宰相忍怒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0570 土浑引贼,默啜卖命0017 兄弟殊异0040 内教坊伶人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901 禁绝胡僧,唐法入蕃0397 中使登邸,移取谱牒0691 伯玉气象,一代先河0613 谷米入仓,军食不匮0645 元振苦行,蕃国难进0073 春江花月夜0662 赤尊几重,能继统否0793 契丹暴乱,兵掠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