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7 先王回迁,陪葬乾陵

听到冯昌嗣这么说,李潼倒是愣了一愣。说实话,他对这个年轻人关注并不多,之所以将之纳入王府委为国官大农,主要还是看在薛怀义的面子上。

但冯昌嗣才力有限也是一个事实,毕竟出身的确是差了一点,才力有欠,基本的识文断字都勉强。入事王府以来,主要还是在王府读书学技,本职工作做得很少,以至于三王永业田目下主要还是司农寺在代为打理。

所以当冯昌嗣讲到薛怀义要将之召回,李潼所想更多还是薛怀义的态度问题,对于冯昌嗣这个人倒也没有多少遗憾。

可是这个年轻人如此表态,倒是大大出乎李潼的预料。

眼见大王神情错愕,冯昌嗣又叩首沉声道:“卑职所以辞征,不是胆怯、不敢征战,只是自知甚明。旧年活在白马寺,只见闲人浪戏,如今入在国中,大王不因浅薄疏远,允我从容在学,时渐有进,虽然不敢自夸,可也……”

李潼抬手打断冯昌嗣的话,又笑着说道:“昌嗣勤恳,我自看在眼中。生人志趣有异,贵在自得,你既然属意在此,偌大门庭,自能相容。人事纠纷,也无须你权思入深。我与薛师,纵是歧途,情义不断,庇你绰绰有余。”

他当然不怀疑这个年轻人是因为胆怯才不敢从军,身为薛怀义的侄子,即便从军,又哪有什么冲锋陷阵的机会,安步在稳,无患不能分功。之所以不愿追从,应该是真的叔侄之间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差别。

李潼一直觉得,一个世道有没有希望,关键还在于年轻人气象如何。年轻一代如果锐意进取、有勇劲,那也无需细问对错、不必牵挂渊博与否,二十年后,世道必不会差!

至于老家伙们,也不必标榜人生智慧有多丰富,是对的能褒扬,是错的能兜得住,那也不算虚度此生。

如果恃着年龄虚长便将少辈强削类己,那也说明这个世道已经没了前进的指望,无论你成功与否,你的人生经验只适用于你的时代背景,如果你的儿辈因循于你获得成功,世道已是一潭死水!

李潼倒不排除薛怀义是真的希望对侄子好,利用自己目下所享有的资源为之谋求一个好的出身。可问题是,他能遇到武则天,冯昌嗣未必能遇到那个能够让他无需努力就能骤显的阿姨。

无论眼下薛怀义对自己是怎样的想法与态度,李潼对薛怀义是心存一份感恩的。彼此性格志趣相差甚远,就算他想有所回报,未必符合薛怀义的心意。但既然冯昌嗣有这样的觉悟,李潼也愿意给他一份包容。

“长者是非,不是少辈能够轻论。昌嗣你既不愿求于幸功,那就要加倍努力。”

李潼稍作沉吟后,又说道:“洛南龙门乡里别业一所,我暂付于你,且学且事。循此以进,即便无望州县,自养绰绰有余。”

冯昌嗣拜谢退出,李潼却陷入了沉思。从利弊而论,眼下的他,其实已经不怎么需要仰求薛怀义的庇护。但从人情而言,薛怀义给他的帮助也实在不小。如果可以的话,李潼倒是愿意将这一份情谊维持下去,甚至不排除未来薛怀义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施以援手。

可是眼下的薛怀义风头正盛,身边最不缺便是趋炎附势之人,如果非要以此来要求李潼,李潼真是做不到。他并不是看不起薛怀义,甚至就连他奶奶武则天,都不能让他放弃掉自己的坚守而去无底线的迎合。

如果薛怀义因为这一点而对李潼心存不满或怨忿,李潼也只能在心里告憾一声,并尽自己所能的栽培一下其人托付给自己的侄子冯昌嗣。

毕竟薛怀义所处的那个位置本身就敏感且危险,本身又不是惯于韬光养晦、预谋后路的性格。甚至于就算他肯铺设后路,武则天也未必肯给他。

就像武周后期的张氏兄弟,吹着耳边风请求将李显接回,但当武则天逼杀李显嫡子李重润时,他们这一退路也就彻底断了。

隔日便是中秋大朝礼,李潼翘了好几天的班,这一天总不好缺席,于是也起了一个大早前去参加朝礼。

临节之际,本来应该是一团和气,可是这一天的朝礼,又接连发生几桩大事。

其中最令人惊诧的一桩,便是此前外派河西押引庶人韦待价的监察御史周兴于太州境内被人刺杀身亡,凶徒于驿道袭杀周兴,割首而去,自此便杳无踪迹。

当这一消息公布时,可谓举朝大哗,人人震惊不已。

且不说周兴其人此前身份、行迹如何,但今次是作为御史外派,身负皇命,居然被人截杀于途。无论凶徒行凶的原因是什么,这毫无疑问都是在挑战朝廷的权威。

神皇武则天对此也是震怒,于朝堂之上亲口宣诏,着令金吾卫将军武懿宗领衔,会同司刑寺、肃政台并文昌秋官诸有司即刻出都,彻查凶徒袭杀御史一案,同时下令河源军经略大使娄师德亲自押解罪徒韦待价等人归洛。

李潼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自然也是颇为激动,并隐隐为田大生等人担心。他倒不敢笃定是否田大生等人出手截杀的周兴,毕竟周兴这个家伙实在不讨喜,仇家遍地,今次外放,前往截杀的绝不止田大生等一行。

如果是田大生等人得手还好,知道周兴死了,或潜回神都,或就地隐藏。怕就怕周兴死在别人手里,田大生等人却还不知,仍然在沿途追踪。

看他奶奶如此愤怒、要一查到底的架势,如果田大生等人暴露了意图行踪,可就危险了。

除此之外,便是春官尚书范履冰递补拜相,西京留守格辅元则被革除相职,专守长安,原鸾台侍郎韦方质则转任司礼卿,不再入直政事堂。

这一次宰相班子的调整,可谓意义重大,因为直接造成了一个鸾台无相的真空。中枢三省,唯凤阁内史与鸾台纳言这两高官官才是真宰相,其中凤阁掌诏命,鸾台掌封驳,彼此之间相互制约。

至于其他同平章政事者,都是权宜宰相,事权方面远不如这两高官官那么重要。

这里还要说一下,原鸾台纳言邢文伟在上一次的朝会上,便已经转任成均祭酒即就是国子监长官。韦方质这一次再遭左迁,鸾台在政事堂便彻底没有了席位。

鸾台无相,意味着有诏必行,没有了再权衡商量的余地。如此一个局面,是开国以来几乎都没有发生过的情况。

如果再看一看政事堂如今的成员组成,文昌左相苏良嗣老病缠身,右相武承嗣只是神皇傀儡,凤阁内史岑长倩缄默寡言已经大失人望,新补相的杨执柔是神皇外家故亲,范履冰则为北门旧人。

如此看来,神皇武则天已经大权独揽,政事堂宰相们只是她的传声筒,已经完全丧失了制约皇权的能力。

李潼触角还远没有伸到政事堂这个层次,也难窥知他奶奶是怎样达成这样一个局面。不过在看到这一情况后,也意识到他奶奶已经在向至尊之位发起最后冲击了。

接下来两件事,都与李潼关系密切。其中第一件,是要在洛南龙门举行释经大典,所释的自然就是李潼所进献的《佛说宝雨经》。

尽管《大云经义疏》已经筹备多时,但却远不及《佛说宝雨经》这样露骨直白,所以武则天也是当机立断,将宝雨经作为造势首推佛典。

这意味着接下来李潼不能再随便旷工,必须在大典之前遴选各方进献瑞应,以为大典助势。

同时,又有诏授至今留顿在蜀中的欧阳通为司宾卿,并主持将巴州故雍王李贤灵柩迁回西京,并正式陪葬乾陵。

听到这一个消息,李潼也是愣在当场,片刻后才在礼官提醒下行出班列,叩谢皇恩,泪洒明堂。

李潼是真的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他本以为在这武周代唐的敏感时刻,他奶奶应该不会将他亡父迁回,对此也是大感意外。

别的不说,如果他是土生土长在这个世界的人,单此一点,绝对要对他奶奶感激得无以复加,甚至肝脑涂地都在所不惜。

但等不及群臣上前攀谈,已经有中使趋行上前,传神皇旨令,着河东王入见。

0749 山南房州,庐陵王城0609 洮水激战,细封覆亡0158 亲席乏人,王能补此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472 殿下所指,阔步以进0007 上阳宫官0519 会师潼关,诸将迎拜0710 顿笔书成,命系大王0988 典刑在德,不唯轻重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386 升仙太子,羽衣控鹤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348 瘦死骆驼比马大0361 唐家正统,人各有见0825 仁愿辱我,我恒辱之0901 禁绝胡僧,唐法入蕃0283 旧事重提,命门被撩0063 明月暂未有0424 君王恋权,固步自封0910 边州事繁,国力日盛0923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0236 蜀商杨丽0951 积鱼城危,军神命殒0788 诸子授首,兵出河北0722 孽情难守,一别两宽0640 玄暐横死,杀机四伏0404 人人自危,谋定相位0057 命途何艰难0587 噶尔掌国,父子为继0189 洛阳女儿,似在眼前0973 三郎行邪,亲者心痛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216 急流勇退0173 算你跑得快0246 细怜闲庭0827 大国体庞,治军尤难0180 岂能笑骂由人0149 旧事再起波澜0677 茶马商贸,西康为国0567 河谷血战,儿郎英武0406 飞钱激涨,暴利惊人0271 我与留守俱过客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571 通鼓扰敌,河谷惊魂0919 贼占西康,大战在即0077 永昌元年0373 君恩浩大,九死难报0770 社稷存续,天命有归0382 太平荐才,姑侄渐远0448 魏王归世,阔坊造邸0012 耶耶的召唤0978 封衙锁库,勾检察奸0365 群僚入庙,参佐代王1023 台臣夜访,或谋不轨0382 太平荐才,姑侄渐远0068 食心婢子1011 中兴雄主,难免舐犊0700 雍王献货,且入宫库0988 典刑在德,不唯轻重0623 贼王狡猾,反复无常0154 宰相入刑0967 学士思苦,有家难归0462 天子难挟,黄雀在后0066 犹歌前代功德0077 永昌元年0483 兄弟益封,煊赫无双0395 王戏闲苑,殿中选妃0291 献业求命0169 酷吏授首0611 金城聚货,飞钱入胡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隐恶0904 口嫌体正,从良实难0446 白刃不相饶0862 雷霆雨露,并非当然0146 好狗恋旧槽0467 攸宁命绝玄武门0168 大凶出洛,人共杀之0354 西园选士,勇卒归都0513 桀骜不驯,当弃则弃0957 六尺之勇,何惧踏营0425 祸延深宫,三思杀女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891 仁皎落魄,见笑人间0790 孝杰一生,唯恐负义0533 老物不器,能杀乡贼0078 死而无憾0885 邪缘不断,和亲不成0434 旧案新翻,大臣难逃0567 河谷血战,儿郎英武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118 从子昌嗣0325 独枝孤标,圣皇加恩0847 仁愿立朝,不容孝杰0908 凡所兴世,必有明君0633 社稷之喜,君王之忧0230 过平康款辔1039 浴血杀敌,英姿壮否0923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