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一支穿云箭

离开仁寿殿的时候,李潼又多了一个职衔,那就是崇文馆学士。当然正式给授,还要等到凤阁出敕。

武承嗣与李潼一同退出了仁寿殿,并往政事堂而去,一路上频频侧目望向少王,终于有些忍不住,凑过来说道:“大王所居麟台、馆阁,俱是士林美称,寻常士类白首储才不能得一。大王年未弱冠,却能并领诸事,即便不论齿幼行薄,学术无修,情伤物谤,非一身能够承受。”

李潼听到这话后,笑眯眯对武承嗣拱手道:“君恩重授,辞则不恭。小王伏而受命,心中也是难免惶恐。但闻右相良教,倒也渐归坦然。神皇临朝,群众争进,在上有亲恩提攫,在朝则故义扶助,才器草草,寄望众助。自以右相为前驱表率,拾阶踵行,不致踏错。”

你这老舔狗还有脸说我,就你这逼样都能当宰相,老子还有什么好怕的?气死你!

“言是门义叙私,但既然已经侧立事中,衔恩不负之外,也要记得黠才不可轻恃,世道尤尚恭谨。”

武承嗣板着脸敲打几句,自觉挽回了一些刚才在殿中拙于应对的窘迫,之后脸色稍显和缓,又说道:“编著大事,群才广用。大王未必能有博采之识,你是神皇恩宠的少幼,如果久劳无功,难免让人见笑圣恩错给,稍后我会荐举几个良才,若能礼引善用,无患为人所非。”

李潼闻言后只是呵呵笑应,他也明白这种事情若完全将武家人排斥在外是有些不现实,若旗帜鲜明的抗拒武家人插手,武承嗣反应如何还是其次,怕是引起他奶奶的不悦。

他是不怎么担心与武家同场竞争,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的资望虽然不够主持大事,但武家人若加入进来的话,兴许还能让人觉得这个大王还是不错的。

见李潼如此识趣,武承嗣心里才好受一些。他对少王虽有提防、抵触,但也不像武三思那样强烈的厌恶,毕竟所处层面不一样。

身为政事堂宰相,武承嗣是要更清楚眼下重点还在于神皇大事,其他都是微末小节。待到大事克定,武氏显为国宗,少王再怎么跳又能如何?

两人随着中官引领,很快便抵达了禁中的政事堂。

这会儿政事堂中,气氛很是微妙,在堂三名宰相中,唯范履冰一人对事情比较热心,提出几种解决的方案,但应者乏乏,包括事主杨再思都显得不怎么积极,只作恭待宰相裁议的态度,气得范履冰横眉怒目,就差直接呵斥他不想干就滚!

眼见少王与武承嗣同行进入,沈君谅精神顿时一振,连忙起身相迎。

然而杨再思动作却比他还要快,已经抢步行到少王面前,脸上笑容灿烂,不见丝毫被戏耍的气闷,举手说道:“大王雅兴戏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李潼见杨再思笑得灿烂,也是觉得这家伙真是一个奇才,这样的没脾气,让人打脸都打得没意思。

他要彻底搞掉来子珣,还要靠杨再思这个宪台长官搞点落井下石,倒也没必要把关系搞得太僵,于是便笑语道:“执宪何尝不是雅兴盎然,倒让小王无所适从,唯奔求君上,乞请指点。”

说话间,他又望向随后行来的沈君谅,上前作揖:“大监将外台付我,小王实在不能独支。未来大事加重,还请大监庇护提携。”

沈君谅见少王神态轻松,便猜到事态发展并不坏,再听到这话,心里已经咯噔跳了一跳。

这时候,武承嗣已经先一步走进了政事堂,抬眼望向堂上的范履冰问道:“神皇付事,春官可有掌定?”

范履冰听到这话,脸色顿时一黑。武承嗣见他神情如此,已经忍不住露出笑容,再向岑长倩与杨执柔颔首致意,然后才说道:“贞观年中自有旧事,神皇陛下缘古益今,决意加设内供奉员众,诸位以为如何?在案辅论,若无更加良计,就请凤阁尽快出敕,不要耽误大事。”

他这里话音刚落,杨再思已经拍掌表示赞同,一反此前消极态度。且不说他根本不敢违抗神皇意旨,单单这个决定对他们肃政台也是大有裨益,在他任中若能让肃政台职权再得扩充,厅壁留名、以告后继,也能让他资望大进一步。

之后杨执柔也发声表示赞同,岑长倩则看了一眼范履冰、默然不语,范履冰似乎有意见要表达,可是不等到他说话,武承嗣却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他转头望向沈君谅,笑语道:“神皇立诏,将于政事堂设席以待沈监。沈监旧是先达,如今复治故案,真是可喜可贺!”

沈君谅听到这话,顿时僵在原地,片刻后才有些不相信的望向河东王,待见少王微笑颔首,他神情更显激动,直出政事堂,面对明堂方向再拜谢恩,身躯微颤着几乎已经说不出话来。

堂内几人听到沈君谅再次拜相,神态也都各不相同,只是他们所望更多还非激动不已的沈君谅,而是侧立席中的河东王。

“沈监入堂,是另作加任还是且领本司?”

岑长倩开口发问道,宰相权柄主要体现在高层的人事权,一个宰相出入政事堂,必然要影响到一部分官员的仕途升降,而宰相以什么样的官职入拜,便也能窥望出君王现阶段的谋思重点所在。

“沈监本职入堂,以监职领掌麟台新编诸事。”

武承嗣说完后,中官便上前一步,将内殿拟好的诏书于堂中宣读。

当然这种内诏不可直接颁行,还需要再经凤阁、转鸾台,才能正式公之于众。鸾台如果有异议,可以直接封驳退回,可是现在政事堂中,一个鸾台的人都没有。

提拔一名宰相乃是大事,武承嗣入此也只是先行通知,接下来诸宰相便要登殿群议,这便不是其他人能够参与其中的。于是宰相之外的人,便只能退出政事堂,先归本署。

返回皇城这一路,且不说沈君谅没话找话的与李潼寒暄,一旁的杨再思对少王也是极尽热情。

如果说此前格辅元拜相,还只是捕风捉影的牵强附会,可现在却是事实确凿,少王直入内殿,之后上官便拜相,且直领编修之事。

通常而言,这种专事宰相权柄要更大许多,相当于进入政事堂之后,手下立刻就拥有了一批拥趸。而没有专事的宰相,想要在政事堂立足,则少不了要从其他宰相手中分润权柄,能争到多少,便看各自的资望与本领了。

李潼虽然建言修书,也明白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能够领衔操作的。别的不说,手底下一群老夫子苦哈哈的引经索典,抬头看到一个毛头小子做他们的主编,简直气死个人。

而且,宰相领衔修编,也能彰显出这部《礼式通辨》的庄重性,起码不是哄小孩子玩的把戏。

待到返回麟台,麟台诸众得知大监拜相,一时间也都欢呼雀跃,而李潼更是受到英雄一般的待遇。

麟台受冷落日久,特别是两馆并立、史馆剥夺之后,存在感更是几近于无,清而不要,号为病坊。可是现在不独有了新的任务,长官大监更是入直政事堂,这无疑又将麟台拉入了中枢核心之中。

人在官场之中,怕的就是无事清闲,没有表现的机会。麟台再得此任,上上下下也是摩拳擦掌,想要搏求表现。

之后几天,随着朝堂公布沈君谅复相并领编《礼式通辨》的消息,麟台也是一反此前的冷清,当日退朝之后更是罕见的满员齐归官廨,一个个瞪大眼张望着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大监。

沈君谅复得相位,自然也明白少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在接下来拟定编撰名单的时候,对少王的意见也都无比重视。

出入之间,迎从无数,李潼也充分感受到一朝权在手的爽快。成人世界里,哪有太多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只有对人前程能够带来深刻影响,才能获得人真正的重视。

不过他也没有因为一朝得势而就忘形,明白自己根基仍浅,眼下远不是恣意弄权的时机,所以也不打算借由这件事情网罗多少在位的显宦,而是打算着重选拔一批潜力股。

他的王府中一时间也是访客激增,其中大有文豪名相之类。比如此前韦方质便曾言荐的同族后进韦安石,盛唐名相张说,随军西征却因军败免职、刚刚回到洛阳的崔融等等。

他也不担心自己这种操作会引起他奶奶的警惕,一些卑品下员还不值得武则天念念不忘。倒是武家人出手豪迈得多,直接抬脚蹬走了麟台少监薛克构,转以武攸宁就任,一副气势汹汹要摘桃子的架势。

0148 横财浸金汁0938 独步狼窟,有何惧哉0309 无人如我待你好1043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0690 王为我使,赠尔富贵0719 柳生与我,并是一人0251 不当大用0108 等你长大0962 祖宗功伟,万世不祧1040 君子治世,道不滥施0840 太府巡坊,鸡飞狗跳0766 拥王从龙,功成此日0216 急流勇退0066 犹歌前代功德0463 诛除诸武,归政李氏0011 仁智院家人们0062 禁中亡命徒0642 缘起微末,缘了白首0253 勿谓新王不死0624 驻兵莫离,窥望临洮0242 蜀女有才0186 上错花轿嫁对郎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090 家贼难防1021 游戏坊曲,豪取万缗0608 乌合成军,诸部为备0526 关中苦旱,农事不兴0467 攸宁命绝玄武门0108 等你长大0692 行台无选,才力告急0409 巨财将入,可议封禅0773 炽情难表,惟乞一活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963 妄论封禅,临淄密谋0007 上阳宫官0019 一只大青鹅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0202 大唐带货王0366 鹰犬之用,饱腹则怠0430 千金易得,真心难求0082 武氏诸众0854杞人忧天,狂念徒劳077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0070 颂圣台阁体0659 不事二主,死为唐魂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104 王居大不易0196 卑职愿从大王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将0963 妄论封禅,临淄密谋0539 既难为敌,投身为用0363 新的班底0156 武氏群英会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将0923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0711 情势无感,不堪大用0278 巨富惊人0280 宝利行社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262 谋杀河东王0502 轻杀大将,军心难定0419 皇嗣谋反,分押千骑0307 南望老人星0868 老妇害我,不容善终0641 行台事繁,诸计待功0870 薛郎教弟,不毁门风0808 三原县子,妻儿同荣0414 后进小子,恃才薄我0584 黑齿出迎,甘为鹰犬0125 风雨飘摇的宰相们0330 给事真干才0467 攸宁命绝玄武门0960 青海盟会,以胡制胡0671 王眷赴宴,如临敌阵0921 御驾亲征,收复青海0391 朕有佳孙,与卿论好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恶0172 薛师人间英豪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035 娇花藏毒0563 天家德种,合御苍生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973 三郎行邪,亲者心痛0002 又一个才人0073 春江花月夜0667 川西王属,岂为蕃土0063 明月暂未有0177 大王才思敏捷0812 开元名臣,次第入朝0386 升仙太子,羽衣控鹤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834 科举糊名,公平任选0063 明月暂未有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0100 不望独活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346 圣皇赐经,各自有命0617 龙凤之种,贵不可言0846 万众云集,骊山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