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珠玉散尽,只为彰才

满堂群众数百人,但真正交上来的诗稿不过三十多份。

诗词这种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如果心理素质过硬,面子之类都作身外物,后世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与狗肉将军张宗昌那也写得飞起,可谓两大诗豪。

但是这种心理素质也不是常人能有的,如今在堂诸众,如果不算老一辈的士林人物,可谓毕集神都士**英,许多人或无捷才,或是自怯,自觉不能卜成妙语,那就干脆放弃了,藏拙总好过露丑。

李峤等人又在这些呈上来的诗稿中挑选,凑出了十几篇认为值得当众赏鉴的诗作,剩下那些,则就是有着明显大问题的,干脆也不浪费大家时间。

名单选出之后,李潼抬手示意,自有内教坊妙龄伶人上前吟唱示众,虽然只是并未协律的清歌,但女声清透婉转、腔调薄怨,也自有一番简约的气韵。

随着歌声响起,堂中众人也都侧耳细听,但有某人察觉是在吟唱他的作品,便忍不住笑逐颜开。哪怕排名并不算高,但在这样的场合下能够被选中,便已经值得夸耀一番了。

李峤等人的赏鉴水平还是靠谱服众的,一连十首吟唱下来,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反对声。如张说、徐坚等人俱都赫然在列,特别是张说,更是效法沈佺期作变格七律,虽然只是中规中矩,远不如沈佺期诗作那么惊艳丰美,但就难度上,已经胜过了其他人因循旧体的五言。

案上诗稿越来越少,堂中气氛也越来越安静,众人俱都敛息凝神,唯恐错过佳作。

到最后,只剩下三篇诗稿的时候,满堂也只剩下伶人独声,所吟唱乃是崔融所作。一诗读完,顿时满堂喝彩。

崔融本就是一个水平不逊李峤的文豪,虽然才名更多体现在文章上。但其人方从韦待价西征败归,如今仍是在罪的白身,以怨妇口吻追念征夫,可谓感同身受,情真意切,虽然言辞朴实,但也引起在座时流许多共鸣,纷纷报以掌声。

崔融诗作之后,便是宋之问的诗了,伶人高歌:“秋寒照苦月,陇暗积愁云……”

李潼在席中也是认真倾听,应该说宋之问是有自负的资本的,其人本就宫体诗的大家,虽然急笔顿成,但这首诗写得也是可圈可点。若照真正水平,李潼自然是拍马难及,可是谁又会跟你真实水平的较量!

宋诗吟唱完毕之后,堂内便响起议论声,不乏人觉得宋诗虽然清寒雅致,但怨情却停留纸面,较之崔诗稍欠几分意长。

意蕴长短,本就没有一个准确的尺度。其实李峤也是觉得自己好友崔融的诗作要浅胜半分,但虽然是以文会友,也不能完全忽略其他的元素。

崔融眼下戴罪之身,宋之问却是清贵的弘文馆待诏,浅压崔融半分,也是不想他因为一时意气而结怨旁人。

现在众人议论起来,又将两首诗作各自翻唱几遍,到最后宋之问也不得不出言夸奖几句崔诗,于是二诗便暂列伯仲。

可是这一结果出来之后,列席左堂的徐坚却举手发声,言宋之问此诗首联乃是化用前作,曾经作为某将军挽歌。

徐坚本就博闻广记,如今在麟台助编礼典,广索故籍,提出这一点之后,索性又站起身来将那篇挽歌通读一遍。

李潼见自己小伙伴儿这么给力,心里默默给徐坚点了一个赞。

宋之问脸色则变得有些难看,其实诗人临场化用自己的旧诗也不算什么大事,毕竟都是一人才思。所以徐坚指出这一点之后,众人也没有什么非议声。

可是,临场应教所较量的本来就是捷才。刚才崔诗与宋诗已经被论作伯仲,现在又发现宋诗取巧,如此一来,宋诗评价自然要低几分。

一诗胜负只是寻常,旁人倒也不觉得如何,可宋之问今次本就笔指少王,现在却被崔融都压了一头,还不知少王诗作如何,心里自然满是尴尬羞涩。

终于,伶人拿起众人期待良久的少王诗作吟唱起来:“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独不见》这一乐府旧题,李潼倒是记得几篇,稳妥起见,还是选了李白的这一篇。虽然说李白的《独不见》远不及其他传世名篇那么惊艳,但毕竟诗仙出品,在时下而言,还是有着几分降维打击的高度。

果然,当伶人吟唱完毕后,堂中赞喝声已经不绝于耳,崔融更是直接从席中立起,对少王拱手道:“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良人久不见,岂能不自伤……大王才意捷达,情及肺腑,融所不及,唯俯首而!”

就连崔融都发声认输了,宋之问哪还有再作争辩的余地,也只能起身离席表示认输。

“偶作闲趣强说愁,尽兴则可,无论胜负。”

李潼微笑着从席中站起身来,走入陈设的珠宝华器当中,捡起一个朱彩雕饰的玳瑁笔架,然后又走回沈佺期席前笑语道:“虽无郁金堂,且以玳瑁玩器赠送学士,还请学士不厌简陋,雅受勿辞。”

“这、这实在太贵重!”

那玳瑁笔架通体斑斓,并点缀大小不一的宝石珍珠,灯光下五彩缤纷,仿佛天河中打捞出的瑰丽器物,自然不是凡品,沈佺期摇手推辞,却被李潼不由分说的摆在了他的案上。

“先前便已有言,器不可夸,才最难得。诸位美篇俱陈,使我厅壁流彩,俗外诸物,怎可吝情,各自拣取,勿负酬意。”

听到少王这么说,堂内众人又变得激动起来,特别那些歌咏列名之人,更是激动得脸色潮红。他们本以为只有案首才有美器相授,却没想到少王手笔如此豪爽,居然分润及众。

一时间许多此前没有诗稿呈交的人也都各自懊恼,只觉得排在后边那几人诗作也不算绝佳,自己若强作韵词,未必不能列选。

在少王催促下,崔融举步出席,挑选了一枚翠玉的压卷环扣,并笑着转回来向少王致谢。

李潼又笑着望向宋之问说道:“小王所爱广博,堂设仍有所珍,未知宋学士能否同趣拣得。”

现在他心里也是有遗憾,跟这些文化人打交道太费劲,否则就可以直接说你这大傻X不是挺能吗,你去挑啊,挑到老子爱物直接剁了你的手!

宋之问闻言后自有几分窘迫,举手道:“戏笑闲言,不可当真。大王捷才妙笔,卑职实在难仓促追及,雅赏诸器,实在敬谢愧领。”

他这话讲出,且不说别人感想如何,反正后边排着那十几个人恨得牙痒痒,你这家伙太不地道,就算要讲风格,能不能换个场合!老子都已经看好该挑啥了,结果被你给挡住了!

见宋之问推辞不受赏,李潼也没有再让他,这家伙摆明来找茬,喝他家两口酒他都觉得心疼。他本来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宋之问真的不要逼脸下去选,他就说恰好选中自己的爱物,再作首诗把东西换回来,总之不能让这家伙占了便宜!

既然宋之问识趣,倒省了李潼的工夫。他又转头望向堂下诸众,并笑道:“今日群才并集论雅,举货酬众,岂有私库吝守的道理。《独不见》妇怨不欢,难衬今日乐宴趣意,今日诸位但有余兴未已,取物拟辞,诗成即纳。非为贪货,只为彰才!”

众人听到这话,兴致更加高昂,少王豪爽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堂设重物,俱非凡品,其中珍贵者,怕是有价无市。而且少王也说的好听,不是为了贪享珍货,只是为了彰显才气,洗去铜臭,全是雅情。

且不说其他人群情振奋,一个个低吟构思,反正那十几个本来有望先取珍货的人,这会儿是把宋之问恨到了骨子里。如果不是宋之问矫情作梗,他们自能按序俯拾珍货,哪还用再与旁人竞争!

“李学士可否先入歌取,为群众作态?”

李潼抬手对李峤笑道,这本来就是他准备的曲目。说到底,他骨子里并不是一个贪爱财货之人,之所以在这方面有计较,也仅仅只是因为要做的许多事情都要用到钱。

珍货再好,也不治饥渴。那些豪商们为了托市,都舍得将这些珍货白送到王府中,他总不至于连那些商贾的气概都没有。本来就在构思一场直播带货,更加体现他的商业价值,恰逢这个机会,自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李峤闻言后也不推辞,走下堂中取了一件檀木手柄的团扇并笑着吟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未有大王捷才,因风破题,敬谢雅赏!”

宋之问听到这话,脸上笑容更僵,心里则满是悔意,实在不愿继续逗留。

0172 薛师人间英豪0907 忠魂贞烈,刀锋难屈0480 与虎谋皮,智小用大0655 伦情妖异,母女为仇0356 城南话别,著新寄意0264 色是杀人刀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订!)0439 踏破白马寺0637 国器递授,噱谈而已0361 唐家正统,人各有见0040 内教坊伶人0963 妄论封禅,临淄密谋0520 关中帝宅,且镇且抚0421 攸宁设局,千骑营变0547 受命于母,人间未有0682 孝杰雄言,群相喑声0209 枝上桃李子0665 内外斗忿,以留秋赋0425 祸延深宫,三思杀女0703 我自三郎,无谓大小0135 舔友的恶意交流0082 武氏诸众0811 集英群才,开馆纳士0446 白刃不相饶0683 子昂投书,强辞孽才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1024 宗子惭情,朕难辞咎0068 食心婢子0517 眩于名实,不知所守0017 兄弟殊异0298 坐地抽利,更胜劫掠0375 魏王赠刀,砥砺代王0290 惧亲如仇0374 左千牛卫大将军0258 曲江盛会0235 义伎捐金0689 庐陵幽在,可引垫足1020 朝议未定,民声先传0057 命途何艰难0268 薰莸不同器0242 蜀女有才0087 莲生献经0397 中使登邸,移取谱牒0606 恩仇分明,不毁道义0916 钦陵枭雄,不可小觑0780 君心如铁,烈火难融0695 幸从殿下,此生无悔0011 仁智院家人们1015 波斯归义,群胡法治0120 诸用仰于国0914 奴种辱我,唯以血偿0030 百骑军士0640 玄暐横死,杀机四伏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800 西归祭祖,开元启新0891 仁皎落魄,见笑人间1044 生无所恃,唯自谨守0784 告令天兵,卸甲归国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弃0291 献业求命0555 一步登天,江山为靠0771 恩威所给,公器所归0818 蜀中繁华,金玉满架0042 能奏《武媚娘》否0523 助吾事者,赐之以帛0261 不欺少年穷0286 窦七暴毙0562 群商捐用,驮马巨万0327 南省气象0694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008 圣母神皇0314 枝冠渐茂,回护近人0334 巽郎勤勉,鞠躬尽瘁0383 恩威并施,唯命是从0617 龙凤之种,贵不可言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0989 重修故道,参天可汗0864 老少互娱,其乐融融0053 误我少王0527 故衣义举,功存百姓0752 苍天降罪,朕恭受之0692 行台无选,才力告急0509 捐尽封户,为国却贼0247 血脉的力量0646 红翎赤喙,可杀蕃贼0786 欲图中兴,仁术难仰0945 国运之争,不容退缩0523 助吾事者,赐之以帛0036 身不由己0838 爱此名利,孜孜不倦0495 天家情浓,爱屋及乌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436 佛缘加身,未可裂目0421 攸宁设局,千骑营变0404 人人自危,谋定相位0983 暗潮涌动,祸福自度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剑0424 君王恋权,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