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5 肥羊难宰

武攸宜倒是很有几分财不露白的朴素智慧,首先还是将少王引到位于兴庆坊的别业中。

李潼是知武攸宜囤敛重货,可当真正看到的时候,心里还是惊了一惊。

这一座园业占地五十多亩,本来也是半园半居的格局,不过从前庭中堂向后都被改建成联排的邸舍,一个个房门紧闭。

当武氏家人上前随手打开一个房门时,李潼便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只见房间中满满当当摞放着大量的竹编筐笼,筐笼里则盛放着满满的铜钱,有的筐笼不禁其重,甚至被挤压破损,使得铜钱流泄出来。

一个房间已经是如此,武氏家人接连打开其余房门,有的堆满了素绢,有的堆满了锦帛,各种各样珠宝器物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一番游走下来,饶是李潼颇有静气,心脏也忍不住不争气的加快跳动起来。这一座园业中,单单摆放铜钱的便有四五间之多,少说都要以亿计数。

难怪武攸宜说转运困难,这么多的财物,实在很难从容搬运。同时李潼也意识到,他此前设想突袭抢掠,其实还是有些考虑不周了。

且不说进退如何,即便是成功攻入园业中,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成功带走的财货也实在有限。如果再考虑到得手之后的远逃,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能够带走的财货则就更少。

要不要顺势把武攸宜干掉,顺势鲸吞其人囤聚在西京的这些产业和财货?

且不说李潼心中思计如何,武攸宜在眼见少王游览邸库之后便一脸惊色、从容不再,更没了此前那种侃侃而谈的气度,心中不乏得意,并有些卖弄道:“人各有所长,河东王勿谓我徒仗你的声势、誉望,若是由你操控取利,所得怕是不能如此充盈吧?”

李潼听到这话,口中干笑两声,并说道:“佩服佩服。”

人的才能真是各有偏长,武家子诸多不可取,但在敛财方面真是没得说。对于这一点,李潼也只能甘拜下风。

也不怪他没有见识,他出身贵则贵矣,但是真正经手的财货实在不多。故衣社摊子铺的的确够大,但是呈现在他眼前的,多是纸面上的数字。日常生活,用度有供,对钱财实物的概念并不足够深刻。

现在看来,长安城外那六七百敢战士们,即便人人抢得钵满盆满,未必能够搬空武攸宜一处私窟。此前设想让武攸宜清洁溜溜的滚回神都,现在看来是有点托大了。

谋财害命的想法在心里转念片刻,李潼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他奶奶眼下忌惮武家子是一方面,可武家子终究还是她最心腹的手下,不明不白被人弄死,引起的风波也实在不可估量。而且就算搞死了武攸宜,这些财富也未必就会便宜了李潼。

头疼啊!

李潼是第一次因为羊太肥而愁困得不知该要如何下手,一时间心情都变得闷闷不乐起来。

武攸宜自然不知他在少王心底里此刻正于鬼门关徘徊,见少王从容不再,心里很有几分自得,便笑语道:“如果河东王没有意见,那么此处别业并园中财物便都归你。隆庆坊此间乃是北城少有水木丰美所在,园居得宜,重财在室,这样的安排,河东王满意吗?”

兴庆坊本名隆庆坊,后来才因为避讳唐玄宗李隆基而改名兴庆坊,后来更扩潜邸而造南内兴庆宫,眼下这些当然都还没影。

垂拱年间,西京城内地陷泉涌,在隆庆坊中形成一片水域,被时人名为隆庆池,也就是后世所谓兴庆宫的龙池。

李潼这会儿满心杂计,正思忖该要如何修正计划。

但落在武攸宜眼中,少王沉默不语,似乎是有些贪婪无度,心中便大为不悦,冷笑道:“奉劝河东王量力而行,园中所存确是不及你所求三分之数,但供你享乐奢用已经足够有余。你自享封国、田邑,恒有所出,这些浮财积累除了惹人邪望之外,实在不能予你更多裨益。”

听到这话,李潼不免暗乐,原来你也懂的呀。

一时间,他还没有更好计略,同时也想再打听更多几个私窟,于是便微笑道:“留守家财多少,我实在不知,但既然直言不足三分,可见不会于此欺我。但隆庆坊地接城门,下傍闹市,往来者太多。确如留守所言,我府丁数少,实在不敢豪言能够防禁周全。不知还有没有别处坊业,供我细选?”

武攸宜听到这话,神色倒是一缓,片刻后眼中又闪过一丝轻蔑,邪才充盈、智计百出又如何?给你巨财,你都接不住!

不过少王不选此处,武攸宜心里倒也松了一口气。他之所以首选此处园业,只是因为这座园业摆在明面上,转赠少王、待其祸发之后顺势收回,能将财路洗干净一些,并不是因为此处园业财货数少。

事实上隆庆坊这里因为地近城东春明门,出入方便,武攸宜虽然坐镇西京,但在神都也有一些人情要维持,所以在这里存放浮财便于外送。如果河东王真不客气的占据下来,他还真的挺担心内储财货走失太多。

于是接下来武攸宜又引着河东王在城中游走几地,长安城中本多闲宅,他身为西京留守,占取几座根本就不叫事。

最后,李潼选择了位于城西长寿坊中的一处园业,表面原因自然是贪求与长安县廨并在一坊,能够杜绝豪横入侵。

实际上,李潼则是喜欢这里距离城西几处废坊路途近,像是已经被故衣社众占据大半的待贤坊,更是紧傍着长寿坊。长安城目下除朱雀大街以外,余处坊街禁卫并不森严,如果发动故衣社人力,几个晚上就能搬空藏货。

武攸宜见少王选择此处园业,心里先是松一口气,然后又觉得有些麻烦。他的家财主要存储在朱雀大街以东的坊居,长寿坊这处园业主要是为了存放收取西市商贾的财货,存财规模远逊于隆庆坊的园业。

“既然彼此言诚,我也不吝啬欺人,先前所望延康、怀远等几坊存财,都赠予河东王。”

武攸宜言则豪迈,但其实他所规划的这几坊园业存财加起来尚且不足一成,虽然笃信河东王祸不能免,财货只是暂存,但也不排除事存万一。

李潼闻言后便点头道谢,他今天收获不小,算是摸清楚了一部分武攸宜的私窟,但也更感觉到抢掠起来的困难。财货太丰,难于搬运,而且存放的地点遍布全城,很难尽数洗劫。

几句言语之间将家财豪掷,武攸宜生平都没有这么大方过,这会儿心里也空落落的,很是肉疼,有些意兴阑珊道:“几处存财虽然归你,但转运、规整却要你自己派人去做。我没有那么多家丁闲众供你使用,在掌卒力也不可滥作私用。”

李潼听到这话,不免心里吐槽这家伙实在太小气,他还以为将几处园业一并赠给,却不想只是园中存财,园业则只有长寿坊一处。

不过听到武攸宜这么一说,他脑海中倒是灵光一闪。他自己还在忧愁这些财货太多,难于抢掠,换言之武攸宜要搬运起来,同样也很困难啊。

他根本不需要一时间将所有财货尽数掳走,只要拿掉了武攸宜西京留守的位子,在长安乃至于在整个关中,这老小子能跟自己比人多势众?让他清洁溜溜滚回神都不是梦,只要他敢让家人运财离开,那就抢!

这么一想,李潼思路顿时豁然开朗,抢还是要抢的,不抢吓不住这老小子。来一波大的,让这个老小子胆寒,剩下的那就慢慢割肉。

他奶奶哪怕再怎么包庇这几个废物侄子,也不可能派大军出动帮武攸宜将家财从西京运到神都,如果只凭家奴转运,李潼还怕武攸宜插了翅膀飞啊?

原本历史上,这老小子率军出击契丹乱军,直接当了运输大队长,现在就让敢战士们盯死了他,不愁压榨不干净!

思路转变过来之后,李潼便又恢复了淡定,略作思忖后便又说道:“我言自己圣眷未失,梁王不能害我,空口无凭,想来不足取信。留守既然惠我,我也不妨道你一事,公主殿下与定王派遣儿郎西进,将入长安助我兴事,我兄已经远出相迎,不日即归。”

武攸宜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同为武家子,与女皇关系则各有近疏。

魏王武承嗣、梁王武三思不须多说,而其他武氏诸王中,最得女皇青睐者便是武攸暨,这从封爵就能看得出来,武攸暨乃是除魏王、梁王之外唯一得封亲王者,原因则是得尚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与女皇关系亲密,又哪里是武三思能比的!

梁王武三思传信将陷少王,太平公主则直接派遣子弟前来助势,武攸宜哪怕再蠢,能咂摸不出当中味道?

见武攸宜神色转变,李潼心中暗笑。其实按照关系来论,武攸宜与武攸暨这对堂兄弟关系远比自己这个外人亲近得多。

但李潼之所以能确定武攸宜不知此事,一则是武攸宜刚才去马场见他的态度,二则是武攸暨只怕也不明白女皇遣其子入西京的深意,所以没有警觉急告。

如今整个武家都沉浸在显为国宗的喜悦中,且最近几年一直急在争储,没有足够的警觉意识到风势将要转变。

但李潼却咂摸出来一点味道,他想要重获他奶奶的恩眷,离间武家子会很有效果,眼前的武攸宜便是一个好目标。

当然也不能说是离间,只是拉着武攸宜,一起完成接下来的操作即可。给武攸宜一点甜头尝尝,再让他品味一下糖里藏屎、屎里有毒的滋味。

0746 河东空虚,无兵备乱0141 劫掠金吾卫0474 子孙如此,卿等羡否0953 天神难庇,蕃主出逃0964 王邸门高,俗流难入0128 江头未是风波恶(求首订!)0703 我自三郎,无谓大小0820 传法远邦,教化外民0847 仁愿立朝,不容孝杰0719 柳生与我,并是一人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756 东行请命,为王先驱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150 俱入彀中0091 恩赐瑞物0115 倩女幽魂0914 奴种辱我,唯以血偿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838 爱此名利,孜孜不倦0232 能杀我者非足下0569 可汗暴虐,蘸血食饼0056 金吾卫大将军0612 名王入陇,天佑唐业0870 薛郎教弟,不毁门风0377 整顿府事,颍川忍让0556 雍王坐衙,群众争见0269 西京此夜惊魂0852 取尔首级,彰我刑威0080 猪狗之才0327 南省气象0714 演武潼关,却乱关东0627 常之悍勇,钦陵遁走0081 少王险计0567 河谷血战,儿郎英武0098 禁宫隐细0123 兵事再兴0256 捐麻续缕,祈君长命0840 太府巡坊,鸡飞狗跳0765 万乘之主,任性轻国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1035 三月龙兴,幢盖张护1028 佳节令时,不误教子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978 封衙锁库,勾检察奸0745 君臣斗法,突厥南来0449 代王出都,妖氛弥盛0717 仁皎反骨,捐身关陇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诏0415 慎之慎之,勿负乃祖0998 六诏克定,吐蕃穷途0123 兵事再兴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604 诸胡聚首,桀骜伏诛0131 与众不同的大王0736 长情在守,不争短愉0930 三年盛储,一战雄图0293 大王英明,后事畅想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1024 宗子惭情,朕难辞咎0778 爵人于朝,刑人于市0013 王的起居日常0457 手中有剑,可斩凶恶0261 不欺少年穷0672 蕃女感恩,版籍进献0371 为王先驱0438 代王骄盛,忍让为上0937 壮烈割舍,清白事唐0100 不望独活0670 王教昌明,我亦渴慕0832 遣离京畿,别置外州0010 悲惨的一家人0130 少王邪才妖异0357 皇嗣罪隐,刑徒出头1036 漠北天寒,人心涣散0439 踏破白马寺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911 蕃使横死,赞婆归乡0453 妖氛满盈,功在今秋0158 亲席乏人,王能补此0202 大唐带货王0279 飞钱承兑0294 门人遇袭0246 细怜闲庭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486 合籍不改,践踏名族0385 名门遗珠,唯王赏识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934 德祐农本,社稷之福0759 圣驾渡河,姑且一论0064 薛师信义0065 人情难测0445 死不入黄泉0779 靖国格式,宫门立馆0713 韦卿雅正,堪为宰辅0404 人人自危,谋定相位0089 贤贤易色0196 卑职愿从大王0310 才堪宰辅,资望未及0962 祖宗功伟,万世不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