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

送走了武攸宜之后,李潼算是松了一口气,许多早在预谋的事情都可以着手去做了。

当然,武攸宜虽然离开了西京,但还是留下了多名心腹的家奴,名为帮助河东王,实则还是不放心。

不过就连武攸宜都被弄走了,区区几个家奴自然不能阻事。李潼安排他们或是守仓,或是入市打听行情,装作要遵从武攸宜的嘱咐、将这些珍货逐渐变现。

但实际上,杨丽已经开始着手收购这些园邸周边的邸业,等到薛怀义的侄子冯昌嗣带着人手从神都赶来之后,就可以着手搬运了。

少王这里顺心了,可西京那些勋贵人家们却仍揪着一颗心。

这一年虽然还未过半,但对西京这些时流而言,已经可以说是流年不利的。本以为送走武攸宜这个瘟神之后,西京氛围一定会大大的好转,却没想到留在西京的河东王身上所带着的麻烦远比武攸宜要大得多。

他们前脚送走了武攸宜,后脚便几乎马不停蹄的赶到王邸门前求见。一则自然是打听更深一层的讯息,二则也是为了彰显自己问心无愧。

不过这些人虽然齐刷刷的转来,李潼倒也没有门户大开的全都接见,只是有选择的接见其中一部分。

毕竟被刺杀、尽管幸免于难,也不是什么值得大宴宾客的高兴事情,而且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姿态要摆清楚。如果我连见都不愿见你,那你就要仔细想一想,究竟做过什么事情让我心生怀疑,要不要做一些补救。

今天他在府上接见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名为权楚璋,家中袭爵卢国公。

权姓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姓氏,在后世颇为人知有一个明代民间的义士叫权老实。

不过在魏晋南北朝乃至于隋唐时期,权氏还是比较威风的,其家源出天水,乃是陇西豪族之一,五胡时期曾是前秦苻氏麾下重臣,之后顺入北魏、南北朝后及至隋唐,虽然不属于关陇小圈子的核心成员,但也是根深蒂固的一户人家,甚至开元时期还出现过一位皇帝。

比如李潼今天所见的这个权楚璋,其伯父权怀恩便是这一代的卢国公,同时眼下担任长安万年县令。

权楚璋这个年轻人高大英挺,倒是很有几分世家风范,今日登门以两匹骏马作拜礼,见面拜过之后便一脸笑容的说道:“日前曲江雅集,小民便欲追从大王雅赏风月戏弄,只是大王左右拥从云集,拙才自怯裹足。尽知大王邀集西京少流群徒习演马球,执辔入前,盼能得受王教。”

李潼听到这话后只是笑一笑:“西京少流多英勇,热情难却,我也正爱戏闹,凑成游戏,但有同趣,直来即可。”

权楚璋闻言后更是大喜,当即表示之后每天都要陪同大王练习马球。

不过看到对方满脸笑容、近乎虚假,李潼也实在是不知该怎么评价,只觉得这些世家子弟虚伪矫饰自成常态,也实在让人不能交心。

说什么自怯裹足,说到底无非是此前少王前景晦暗、不愿意走的太近罢了。

关陇这些勋贵人家看人下注也不是一时,否则也混不到显赫国爵。

从少王入京开始,从游的勋贵子弟虽然不少,但要么是如独孤家这种确定要加深关系的人家,要么就是一些家道中落的落魄子弟。

权氏在关陇勋贵当中虽然不是拔尖,但家长权怀恩四十出头的年纪担任京县县令,未来再努力一把、很有可能入朝担任南省六部九寺的官长,乃至于拜相都不是没有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没必要来烧冷灶。

可是如今状况又有不同,少王直任司礼少卿,重新翻红,圣眷仍在,当然也就值得勤作走动了。

李潼在堂上与这个权楚璋闲聊几句,年轻人毕竟城府不深,几句话之后已经流露出要循少王的门路,希望能得到荫授的官职。

他奶奶武则天为了代唐革命,对于关陇勋贵们也是既打且拉,单单李潼所见,就有好几次大规模的加荫,荫授名额因此泛滥。

可是正经的官职又只有那么多,就连武则天自己要任用亲信,都不得不加设员外、检校之类常例之外的官职,所以也真没多少职位分给这些勋贵子弟们。

所以许多勋贵门户的子弟虽然得荫,但往往三十好几都只能无所事事的在家待选,又不愿加入亲勋翊府去勤恳宿卫,迟迟不能解褐任官也是寻常。

比如李潼的门生史思贞,身为国公嫡子,少王出阁开府时,同样召之即来,也是分享了少王旧年在神都的势头,这才能到关中来担任县尉。

眼前这个权楚璋,正是年轻气盛,本身相貌堂堂、谈吐也强作庄雅,明显是对前程有着不小的渴求与规划。

虽然不如刘幽求旧年一入王邸便陈策平陇那么夸张,但言谈之间多涉世务,努力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绝不是为了陪伴少王打马球玩耍。

李潼从不怕人有求于他,闲谈几句后便笑语道:“我服礼经年,府员多散,门下正少用,权郎君如果没有另谋良处的打算,不妨暂在府下待时而动。”

权楚璋听到这话,神情略作一滞,而后又连忙笑语道:“大王誉满两京,一声号令,应从云集,难道府下也有乏力可用的困顿?前者员佐虽荒,但既然大王已经重新入事,何不再召回?毕竟用新不如使旧啊!”

李潼闻言后同样愣了一愣,这小混蛋是看不起自己佐员的职位啊!

“前用诸人姚元崇、韦安石并万年县尉徐元固之类,已经各得良选,身领国任,不好再以府事扰之。”

李潼已经挺久没有当面招揽、受人冷落的体验,随口点出几个人名撑撑场面,当然这其中只有韦安石真正担任过他的府员,其他几个只是曾经举荐过。

这当中尤以姚元崇时位最高,已经担任兵部夏官郎中,南省郎官已经是官场中的中坚力量,腾飞只在顷刻之间。

“韦安石竟然也曾于大王门下听用?”

权楚璋闻言后,惊得眼眸张大,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片刻后自觉漏形,忙不迭收敛表情,连连点头道:“多谢大王肯予拙才寸席容身,卑职一定勤恳于事,不负大王恩用!”

李潼心里本来已经把这个权楚璋打了一个叉,但见他现在神情又如此激动、急切,再加上自己在西京的活动也的确有仰仗权家的地方,有一个权氏子弟在门下行走也能得许多方便。于是便点了点头,当然日后有什么机会,肯定不会首先关注这个权楚璋。

其实从这个权楚璋的身上,大体也能看出关陇勋贵这一团体没落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眼高手低、矜傲排外兼不合时宜。

像是李潼列举几人,无论眼下的时位还是未来的成就,无疑是姚元崇最高。李潼能够通过举荐跟这个名相种子搭上线,偶尔想来都会在心里窃喜。

但这个权楚璋真正注意到的,却是韦安石这个京兆韦氏子弟曾在王府供事。当然韦安石也是武周后期与中宗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但以才器论是绝对比不上姚元崇这个辅佐开元盛世的救时宰相。

姚元崇与徐坚都是南人出身,难入权楚璋这个关陇勋贵子弟的法眼。而关陇勋贵们的排外,也绝不是个别现象。

像是长安城南的通化坊,在贞观、永徽年间,居住有殷开山、欧阳询、颜师古等江左旧族,所以被蔑称作吴儿坊。这些人无不名重一时且闻名于后,但在关陇勋贵们看来,你们跟我们不是一路人。

的确,关陇勋贵是有几佐王业的辉煌,子弟们也享此恩惠。

但体现在这个权楚璋身上,那就是眼高手低,既想求拜少王的门路,又不想被王府卑职限制住前程,或许心里还有些以此为耻,只在听到韦安石这个关陇后起之秀也曾就任,这才答应下来。

当然也不能说这些人就忘记了父辈的辉煌,只怕每一个人心里都涌动着一股要再造从龙之功的冲动,寻常小事、小功自然也就不放在眼里。

一个国家如果长久的让这样的人把持政治资源,如果能长久那就怪了。说武则天政启开元,在用人方面,开元初期名相中的姚元崇、宋璟、张说等等,几乎都是武则天提拔起来,而且都非出身关陇。

可是当武周一朝的人才积累消耗完毕之后,开元后期包括天宝年间,对人才的提拔选用就出现了很明显的疲态。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把持权位,更让高端的人才没有了前进的空间。

安史之乱后,中枢权威丧失殆尽,一直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黄巢作乱,关陇勋贵们也终究没能再创辉煌。

对于这一群体,李潼心里是暗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当然眼下还有倚重之处,未来也会有所选择的接纳,但是关陇门阀本身已经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强大盛世,这也是一个事实。

商讨完招募这个权楚璋担任府员之后,又有门仆来告,言是有一个闾里平民冯延嗣入府求见,且所备礼货诸多。

0718 卖主求荣,所得必丰0281 牡丹花下死0703 我自三郎,无谓大小0964 王邸门高,俗流难入0073 春江花月夜0024 神皇鉴诗0582 号令诸族,讨灭不臣0209 枝上桃李子0711 情势无感,不堪大用0463 诛除诸武,归政李氏0668 鹰苑豹坊,内外编军0476 十道使者,保三争四0438 代王骄盛,忍让为上0315 夺王封爵,沦为黔首0979 新朝修律,当世准则0130 少王邪才妖异0774 定乱须勇,国赖英主1017 蕃使入国,恳请和亲0965 持符握宪,不负此生0834 科举糊名,公平任选0609 洮水激战,细封覆亡0402 好长生者,必重医卜0360 祖孙情深0667 川西王属,岂为蕃土0220 如意元年0042 能奏《武媚娘》否072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0236 蜀商杨丽0675 东域鸡肋,大军难通0780 君心如铁,烈火难融0475 带甲之士,俱仰代王0433 代王威重,徇私窃功0116 不是聂隐娘0307 南望老人星0345 云韶府诸王斗0188 爱上一匹野马0929 忠勤王命,嫉恶如仇0768 双龙汇野,伏尸北邙0487 潞王残暴,人势难欺0838 爱此名利,孜孜不倦0200 捐麻入社,义气感召0899 少年怀春,至今难寤0593 殿下高洁,浅俗难蔽0889 人间远我,我亲人间0213 珠玉散尽,只为彰才0925 英主名臣,相见两欢0498 以支凌干,铭记此辱0478 开元名相,次第入府0941 功在眼前,时不我待0300 用事从心,不拘小节0513 桀骜不驯,当弃则弃0637 国器递授,噱谈而已0188 爱上一匹野马0176 倒霉的独孤氏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092 仇人相见0149 旧事再起波澜0040 内教坊伶人0447 嵩阳道大总管0835 当司宪台,为国察奸0386 升仙太子,羽衣控鹤0757 举世不容,名臣辞世1034 唯赌见性,必入彀中0240 少陵原逢故0298 坐地抽利,更胜劫掠0484 潞王自退,雍王归宗0284 祸水东引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546 参军气壮,宰相自辱1003 修河劝学,大治河北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0863 闻香识色,乐奴而已0736 长情在守,不争短愉0871 故情难舍,归乡修茔0848 大将薨逝,北疆不安1024 宗子惭情,朕难辞咎0854杞人忧天,狂念徒劳0124 朔边良才0629 生杀之权,不可轻予0364 魏公点拨,郑姝齐聚0119 伴游金吾卫0885 邪缘不断,和亲不成0872 且等来日,礼成侍君0868 老妇害我,不容善终0226 疯狂的武周0080 猪狗之才0454 朕能选你,亦能逐你0106 禁中逆乱0145 唐家分流,一一剪除0084 具位庸臣0618 兴亡继绝,不足成事0033 雕虫与公赏0952 图穷匕见,归义夺城0878 人间惊艳,实难争美0154 宰相入刑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905 圣人有爱,蕃人得幸0705 乱起宸居,妖氛再兴0506 嘉贞入营,可汗暴毙0101 出阁河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