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

午后过了不久,豆卢钦望应约而来。太平公主得到门下通报,连忙派长子薛崇训出坊相迎。李潼也是一个晚辈,见状后不好太倨傲,于是便也一同行出。

两人在坊门前站了不多时,便见豆卢钦望的车驾行来,一驾素帷的马车,前后五六名随员。按照豆卢钦望目下的时位,这行仪已经算是非常的朴素了。

“怎么敢当巽卿与平阳公如此礼下!”

豆卢钦望看到坊门前两人,隔了数丈便让马车停下,自己也下了车,为人谨慎可见一斑。

李潼与薛崇训连忙上前搀扶,并说道:“豆卢公是朝中德长,宗中良朋,不因小子浅薄见慢,理当远迎。请豆卢公再登车,姑母已在邸中恭候多时。”

豆卢钦望闻言后笑眯眯说道:“安步当车,能跟两位时流隽才款款行街,是老朽之众不常有的机会。”

听他这么说,李潼与薛崇训也只能落后半身,跟在豆卢钦望身后一同行往别业。

豆卢钦望兴致还算不错,一边走着还一边转过头来询问李潼有关杨执柔的病情,言辞之中俨然已经将李潼当作杨家婿子来看待。

李潼对此也感无奈,倒也并没有解释的太分明。他如今的人事关系,除了是他奶奶孙子之外,别的也乏善可陈。

本身没有王爵,虽然官职品秩在同龄人当中算高了,但也不入豆卢钦望这种朝廷大员的法眼。细数数除了杨执柔那层关系之外,还真没有别的挤不敏感,又能当作彼此谈资。

别业门前,太平公主也早已经降阶相待,见豆卢钦望步行而来,又抱怨几声少辈待客失礼,一统寒暄之后,才一起进了正堂。

豆卢氏源出鲜卑慕容氏,南北朝时期慕容氏后燕灭亡时加入北魏而得赐姓,六镇兵变之后又加入西魏宇文泰的阵营,算起来也属于关陇勋贵中的老钉子户,且与两朝帝宗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比如眼前的豆卢钦望,算起来还是隋文帝杨坚的外孙,族中不乏子女得尚公主或选作王妃。讲到底蕴,未必就比窦家差了多少,但门风却迥然有别,低调得很,不像窦家那么能折腾。

所以在武周一朝过得也很平稳,并没有遭到女皇非常的敌视,作为当家人的豆卢钦望甚至还颇得信重,几至高位。也正因此,太平公主才这么看重今次的宴请,表现得比李潼这个托事者还要更热情几分。

如果可以的话,李潼是真不想跟这种老狐狸打交道,效率太低,从豆卢钦望落座将近一个时辰都没有进入正题,他几次想将话题引过来,都被豆卢钦望打岔给绕了过去,只是跟太平公主家长里短的聊得很尽兴,偶尔涉及弘农杨氏相关的人事。

李潼也听得出来,豆卢钦望很看重他跟弘农杨氏那一层似是而非的关系。这也是一些关陇老人的通病,热衷于搞他们的小圈子,只有对他们所认为的自己人,才会高看一眼。

之前李潼一家之所以混的差,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关陇人家并不将他们视作自己人。甚至于他老子李贤,都未必被这些人所接纳。

天皇四子从各自的姻亲关系,也能反应出李治与武则天这对夫妻权力的递进趋势。老大老二虽然也都结配名族,但妻族能提供的帮助其实寥寥。一直到了老三李显,二婚娶了京兆韦氏的庶支。

再看老四的姻亲阵容,简直堪称豪华。这也意味着因为高宗强立武则天为后,一直关系挺差的关陇勋贵们到了这一时期也终于低头,乖乖将嫡女送出为人妻妾。

光宅年间,武则天之所以能够轻松废掉李显而扶立李旦,除了高人一等权术运用之外,也在于李旦身后的潜在支持者实在不容小觑。借力打力,过桥抽板,玩的实在很溜。

李潼老爹已经不在,母族又是江南人家,此前就算因为他奶奶的宠眷而招摇一时,也不大被这些关陇人家看在眼里。所以说杨执柔降尊托女,对他的声势真是有一个质的推动,只是这一层好处,也不是能那么容易消化就是了。

豆卢钦望与太平公主聊得挺欢乐,倒也没有完全忽略李潼,言谈间隙又抽空对他笑道:“日前才知府上太妃笃信佛义,恰好邸中正有一尊琉璃古佛像,转日着人赠送府上,敬谢太妃赐教之惠。”

这话说的也是绕弯,想了想之后李潼才明白,无非是借此说明日前他奶奶赐经、宫中的豆卢氏妥善珍藏并已经感念到其中深意。

“惠达亲长,不敢敬辞,宝雨代娘娘谢过豆卢公。”

李潼拱手假笑,心中也是一叹,生人在世想要苟得住也是不容易。

元月礼日,原皇后刘氏与贵妃窦氏俱消失不见,随同一起消失的,还有数名追随皇嗣日久的宦者宫官,此事在外朝虽然还没有广泛传开,但李潼常出入宫禁,大内中也有固定的消息来源,也早已经知道了此事。

今次豆卢钦望所以肯来赴约,大概也是有感于此、心里满满的危机,不敢再在这敏感时刻得罪女皇近人,想要与人为善。

听豆卢钦望讲到此节,他跟他姑姑便递一个彼此会意的眼神,这才总算是讲到了正题上。

“唉,薛御史离都之际还曾入我邸中拜别,知其所任事涉巽卿,我还叮嘱他到了西京一定要向巽卿多作请教。如今招祸于事中,也真是让人为之伤感。”

豆卢钦望讲这些,无非还是在侧面说明薛季昶到西京之后冷落李潼,可不是出于他的授意。

不过李潼当然也明白,没这老狐狸撑腰,薛季昶未必敢那么倨傲待他。虽然当时他已经淡出时局日久,但这毕竟是行刺他的凶案。

“当时虽在西京,我与薛御史缘止数面,其人其事,未敢轻论。但如今蒲国公情困托我,总不好坐视不理。生人在世,或行或止,唯在一个‘情义’而已。唯此事所涉颇广,不敢独专用事,今日才厚颜请教豆卢公。”

豆卢钦望听到这话,脸色也有几分尴尬,举手道:“巽卿壮言,使人面惭。薛御史与我门义故私,如今临于事厄,我当然也不会坐视不理。恰在今日魏相公归都,话别于此之后,我当登邸请问事中曲隐,届时再请巽卿过府共论良计。”

讲到这里,他脸上又露出几分笑容,指着李潼说道:“世间夸于知人者,可不止杨相公一人。往年巽卿是神殿高扬的玉枝,华质美誉不入人间,践世日久,风评越高。秀阁殷望的耳目,不知凡几。如此隽才,不能坐我客堂,门中少者怕要笑老叟不能近趣明识。”

李潼闻言后不免一愣,没想到这老不正经也挺馋他,不过这应该也只是一句客气话,不必当真。

坐在另一侧的太平公主听到这话后,看看自家儿子,又偷瞥一眼李潼,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

豆卢钦望又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待到将人送走之后,返回别业途中,太平公主便教训儿子道:“让你跟你表兄同出同入,盼的就是你能踵行思齐,不要因为言行轻薄为人所轻,让你母往来亲戚之间可以不羞不愧,能夸夸有言,敢在人前销卖自家儿郎!”

薛崇训这会儿倒是机灵,拉着李潼嬉笑道:“我是不如表兄性巧,但只要用心肯教,表兄自然知我有可取之处,是不是、表兄?”

李潼闻言后呵呵一笑,太平公主则又拉着他,细心跟他讲一些豆卢家儿女诸事,对豆卢钦望那语带暧昧的邀约很是热心。

此时的大内之中,也有一桩有关李潼的谈话正在进行着。

自西京匆匆返回神都,虽然昨天已经在家休息了一夜,但毕竟已经不年轻,魏元忠今日面圣的时候,同样疲态难掩。

面对自己所提拔起来的心腹,武则天是有一份随和,特意让人在魏元忠坐席加设软垫,让他坐得舒服一些。

待到讲过一些军国大事之后,武则天话题一转,又开口微笑道:“魏卿在事几月,想也不乏与西京人家往来。慎之旧在西京,浮誉过甚,我倒想听听魏卿所见,西京人众对他真实看法。”

魏元忠听到这话后,眉眼之间自有一股谨慎,低头沉吟起来,态度较之此前回答一些朝政大事还要更显庄重,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陛下若问事才,臣与巽卿共事日短,实在不敢轻论是非。况巽卿在事于朝,所作所为,群眼所见,想不必臣这远客置言臧否。”

武则天闻言后叹息一声:“生人有息,长忧在此,朕也不能免俗。这小儿性巧顺,能娱众,也就难免夸誉流虚,不足为凭。他立世短浅,能辨几分真伪,还是要靠亲长把量。旧年归都,人众趋迎,当街惹忿,日前又有执柔强情,虚夸怪哉,难道世间能配的良选,唯此一人?”

魏元忠听到这话后,眸光略作闪烁,继而开口道:“巽卿确有非常之质,就连陛下都牵挂入深,何况世道俗众。情为障,故不见。关中群贵多尚势,这本就不是巽卿所长。彼此强合,久则难免互厌。巽卿优才美趣,世道之中自然不乏相得益彰者。”

“得卿此言,朕有定计。”

武则天闻言后便笑起来,转又歉然道:“门私细事,不该见扰公卿。憾能诉论者,无有几人,魏卿不要见怪。”

0679 太平阴谋,宰相忍怒0260 分头入洞房0758 池鱼入江,庐陵归国0207 李氏名驹0625 顿兵海东,入定九曲0537 恶贯满盈,附郭京城0861 人间正邪,不在私计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飞灰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资0793 契丹暴乱,兵掠诸州0010 悲惨的一家人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192 太平公主登门0934 德祐农本,社稷之福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406 飞钱激涨,暴利惊人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614 娄公治庖,人事尽欢1050 乱社稷者,罪恶滔天0077 永昌元年0325 独枝孤标,圣皇加恩0799 众正盈朝,群臣劝进0167 唐家气数,应在大王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0031 不是一路人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923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1011 中兴雄主,难免舐犊0285 恶人自须恶人磨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0435 北门操戈,奉命行事0387 门傲难托,上官听乐0786 欲图中兴,仁术难仰0326 幼宦可养0156 武氏群英会0399 行驿命案0428 景从殿下,为王先驱0607 立约结社,雇胡杀胡0526 关中苦旱,农事不兴0653 蕃国王母,深宫问事0719 柳生与我,并是一人0511 宗室入朝,西京惊变0323 欲保荣华,则必谋险0079 神宫巍峨1048 飞禽伤谷,囤积必刑0239 名王一言,万众法随1042 大罪贼臣,投案请刑0890 人情长久,取舍恰当1010 西土悍胡,得陇望蜀0546 参军气壮,宰相自辱0355 大河漕帮0738 行台甲壮,南衙无兵0212 独不见,自惶恐0988 典刑在德,不唯轻重0515 成器不器,骨肉难舍0783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0783 跳梁小丑,不足为虑0713 韦卿雅正,堪为宰辅0015 仁智院掌直0322 大事化小,耳目铺陈0151 神都此夜多惊魂0852 取尔首级,彰我刑威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008 圣母神皇0638 关山阻远,凭书寄意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剑0593 殿下高洁,浅俗难蔽0079 神宫巍峨0808 三原县子,妻儿同荣0455 群臣唯望政事堂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263 娘子随戏0677 茶马商贸,西康为国0900 蕃国势壮,公主长荣0239 名王一言,万众法随0898 率土所出,俱可货殖1032 王邸冷清,荣华不减0234 刑威如玩物0124 朔边良才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402 好长生者,必重医卜0894 郡王秀才,授职麟台0453 妖氛满盈,功在今秋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302 百家争婿,俊臣奉礼0120 诸用仰于国0192 太平公主登门0951 积鱼城危,军神命殒0004 医博士沈南璆0079 神宫巍峨0839 豪掷重金,风月盛弄0648 破贼如竹,直掠王都0200 捐麻入社,义气感召0385 名门遗珠,唯王赏识0397 中使登邸,移取谱牒0829 千古义宦,再造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