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7 嵩阳道大总管

五月下旬,朝廷终于明下制令,以殿中监、代王武慎之为嵩阳道行军大总管、肃岳使并加镇军大将军,北衙出兵两千人并募河洛健儿三千,合五千精军为肃岳军,自神都南出,直赴中岳嵩山,并册尊嵩山之神为神岳天中王。

这桩制令一出,顿时又在朝野之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圣皇意欲封禅嵩山,并非一时之谋,早在天授年间便有时任地官尚书武思文并朝集使两千余人请求封禅嵩山。但论者以大周新受天命,德业未彰、朝纲未肃为由,认为并不适合此际进行封禅。

说到底,当时整个世道对于女主履极仍然震撼难定,有些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所以也就不想看到圣皇封禅以正天命。

之后不久,倡议封禅的武思文又被揭发曾在其从子徐敬业扬州作乱时有所勾结,便被收回赐姓、还于本名徐思文,并流放岭南。

这第一次封禅之议,便如此被放弃。甚至再往前追溯,早在天皇年间,圣皇便曾建言天皇封禅中岳,只是因为天皇当时病痛难行而未能成事。

这一次,圣皇虽然没有直议封禅,但任谁都看得出以代王为肃岳使典军前往嵩山,无非是前期的勘察探路,背后仍然隐藏着圣皇意欲封禅的炽热之心。

如今朝廷局势又有不同,经过数年时间的调整与清洗,在朝诸唐家老臣声势已经极为微弱。况且还有一个皇嗣谋反的惊天大案给人以极大压力,也让一些对此仍存不同看法的时流不敢联合起来悍阻此议。

代王武济本身就是两家血脉缔结的少壮名王,于世道中声势愈发彰显,身后自有一批拥趸,对时局的影响远不是旧年的武思文能比。

况且这一次行军并未直接冠以封禅之名,同时还绕开了南衙,以北衙禁军为主力。朝士即便想要阻事,也难有途径下手。

舆情时论如何,李潼倒是感触不大,制令方一下达,他便进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

其实制令的具体内容,李潼也颇感意外,原本他以为是以北衙千骑作为主力,再加上招募一些河洛健儿作为辅兵,凑成两到三千人的队伍轻装出行即可,却没想到他奶奶手笔极大,直接给出了五千人的兵额,招募健儿更是达到三千人之多。

关于这一点,虽然稍感意外,但略加思忖后,李潼也能想明白他奶奶之所以这么做的逻辑。

武则天虽然军事无能,但对权力敏感。南衙番上府兵逐年递减,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长此以往,朝廷对于外州地方的震慑力不免就会越来越小。

此前就算有这样的危机感,但朝廷恶劣的财政状况也不允许武则天再瞎折腾,现在终于手头宽松一些,所以不免又生出扩充禁军兵员的打算,这跟李潼有钱有人后就想抖一抖的想法是一样的。

而且这一次招募健儿,是以北衙作为主导,武则天也是要借此让北衙获得募兵权,从而增加对南衙的制衡与压制。

南衙是没有募兵权的,除了金吾卫还能招取一点联防队员之外,其他诸卫只有那么些兵员,没了就是没了,所以在开元以后,南衙诸卫便逐渐的形同虚设。但北衙新军却不断的成立,成为太监们挟君弄权的重要底牌。

不过这一次武则天也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将募兵权独揽于北衙,负责这一次招募健儿的是她的侄子、安平王武攸绪。武攸绪也是这一次嵩阳道行军副总管,以右千牛卫将军负责招募河洛健儿。

对于这一点,李潼倒是颇有几分不乐。他奶奶这样安排,搞得他好像多眼馋这五千肃岳军,防贼一样防着他,实在是让人亲近不起来。

本来李潼还打算借这一次出军,从头到尾的参与、经历一番,就算达不到他太爷爷李世民那样的名将素质,起码各个流程能了然于胸。

不过行军之前最重要的募兵被武家人包办,他也只能将重点放在北衙禁军方面。

今次前往嵩山,北衙出兵两千人,其中千骑是两营千人的骑兵精锐,左右羽林军各出一营。

为了确保这一次行军能够树立起他在出行千骑中的威望,李潼将千骑里信得过的人员统统带上,当然也包括郭达这个暗棋。

除了郭达与赵长兴等人之外,李潼又在千牛卫当中调来几名故员。玄武门冲突的时候,他顺手搞掉一个千骑果毅,这一次也老实不客气的将这个位置笑纳,安排给了已经秩满守选李湛。

至于杨放等千牛卫故员,则暂领直长、旅帅,作为亲兵随行。等到行军过程中,再逐步的将这些心腹安插进营队中统领营卒。

至于随军出征的文员,苏味道为行军长史,唐玄宗武惠妃的爸爸、恒安王武攸止为司马,另有随众十几人,各领参军名号。

只看这次安排的随军班底,便透露出几分不庄重,多有文学之士在列。苏味道自不必说,是跟李峤齐名的文坛大手子,余者还有崔融、阎朝隐等俱是驰名当时的文人。

再加上开挂的李潼,这样的安排怎么看都不像一次威严肃杀的行军,更类似文人墨客骚情郊游。如此安排意图也很明显,无非是要让这些人一路诗文重写,以激发时流对于封禅中岳的期待与联想。

李潼虽然能够领会到他奶奶的心意,但却并不打算搞啥文抄。一则名篇名作都给你用了,老子以后封禅用啥?

二则好不容易谋求到一个率军出都的机会,结果他奶奶却安插进来两个武家人。无论这两人能不能够有效的制约自己,关键是这种态度让李潼挺不爽。这老娘们儿不讲究,不懂用人不疑的道理。

除了他奶奶直接指派的随员之外,李潼也自己招募了一些。

时流各家对此表面上或是言论谨慎、少有评价,但私下里联络代王、给自家子弟争取一个随军名额倒是非常热情,充分体现了啥叫口嫌体正直。

这一次虽然名为行军,但实际意义大家都明白,除了行途或有几分劳累,危险那是绝对没有的。

毕竟从神都到嵩山只是短程,距离不过两百多里,而且位于河洛腹心地带,或许近年由于迁民安置不力的缘故,在嵩山周边或聚集着一些流民蜂盗,但也绝对没有足以抗衡整整五千大军的存在。

今次随军出行,军功方面倒没什么可期待的,但也是一个难得的积累资历的机会。特别一旦封禅大礼顺利完成,相关人员的封赏一定是少不了的。

运气足够好的话,一次随军出行的收获或许就能超过官场数年乃至十数年的资望积累。至不济,只要加入进此事中,也能极大程度的避免眼下朝中颇为残酷的权斗迫害。

行军总管自募员佐,并不属于参军正员,标准要宽泛一些。

在这方面,李潼也没怎么客气,相好几家诸如郑家、唐家并独孤家,各自挑选一两个子弟跟随,诸如他大舅子郑浮丘之类,留在神都也没啥正事可做,不如跟着混混资历,来年还可谋授美职。

除了亲戚门户,李潼也选了几个他所看好的年轻后进,类似张说个小滑头也在选中。

张说年纪虽然不大,但却一举成名,为人圆滑世故,很有几分交际花风采,在朝几派势力都能搭上话,难得是一些大佬们对他评价也不低,算是洛阳本地派中一个代表人物,或许限于年龄与资望而未登高位,但前途却被一致看好。

对于张说在人情世故上所表现出来的禀赋,李潼也是颇为看好的。须知就连最排外的关陇人家,李潼跟他们相处的都马马虎虎,张说却能游走诸门庭之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才。

这样的人物在关键时刻或是不当肱骨之用,但日常事务中也能当一个联络员使用。

除了张说之外,李潼还选募了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与其他几名朝臣子弟。

这也谈不上触犯什么结党营私的忌讳,此次行军本就是为封禅造势,武则天也乐见朝臣子弟参与其中,这样等到正式决议封禅的时候,所面对的阻力也会更小。

当然,李潼选择这些朝臣子弟随军,存心也并不单纯。起码离都这段时间,他手中掌握着一批人质,你们留在神都这些老家伙们给我老实点,否则让你们无儿送终!

李潼这里选募随员倒还比较简单,不过武攸绪所负责的招募健儿就用时颇久,从五月下旬一直进行到六月中,才将三千健儿招募整编完毕。

唐前期的募兵,主要目标还是破产府兵与地方上的中小地主,兵员素质有所保证。

借由这次募兵,从西京来到神都的故衣社敢战士也有将近两百人被选编入伍,毕竟敢战士主要就是破产的府兵当中精选出来的壮卒而非乡野流寇,各自都还有一定的军籍可供追查。

尽管这次募兵标准很严格,但也没能杜绝敢战士的渗透,甚至其中一部分还被直接任命为下层的兵长,可见敢战士的单兵素质的确不凡。

新卒整编完毕后,与北衙禁军汇合于邙山脚下,然后大军便浩浩荡荡绕城而南,往嵩山而去。

随着代王统军外出,神都城中也进入一个新的局面。

0091 恩赐瑞物0114 友谊的河0240 少陵原逢故0649 杀伐痛快,直擒土王0690 王为我使,赠尔富贵0010 悲惨的一家人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0239 名王一言,万众法随0753 举世狭计,不能容我0513 桀骜不驯,当弃则弃0011 仁智院家人们0806 拆门少卿,威震京畿0024 神皇鉴诗0682 孝杰雄言,群相喑声0236 蜀商杨丽0094 大酺礼毕0820 传法远邦,教化外民0584 黑齿出迎,甘为鹰犬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033 雕虫与公赏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375 魏王赠刀,砥砺代王0348 瘦死骆驼比马大0537 恶贯满盈,附郭京城0079 神宫巍峨0426 闲游苑池,贤内分事0309 无人如我待你好0142 就怕有坏人0499 成器忤我,不堪为储0195 良策面授,一掷千金0951 积鱼城危,军神命殒1044 生无所恃,唯自谨守0164 官拜尚辇奉御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298 坐地抽利,更胜劫掠0482 世道烘炉,我亦菽谷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923 爱子心切,暂不立储0565 唐家养士,唯壮可嘉0120 诸用仰于国0214 少王异图,乃有妄行0140 豪气干云傅主簿0579 胡酋出降,突厥势崩0934 德祐农本,社稷之福0855 天不弃我,君不弃我0607 立约结社,雇胡杀胡0310 才堪宰辅,资望未及0844 红颜一笑,豪掷千金0178 凤声初啼谁不知0872 且等来日,礼成侍君0454 朕能选你,亦能逐你0492 赤子情怀,知足不争0471 先谒圣皇,再论后事0252 名王身死,自应有殉0835 当司宪台,为国察奸0338 圣皇赐字,慎之诫之0295 无妄之灾0187 立笔为聘,定此良缘0660 东域赤尊,和亲唐王0021 少王不寿诗家悲0924 诸方来朝,群蕃入拜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782 无米难炊,四面追赃0349 魏王亚献,宰相趋送0957 六尺之勇,何惧踏营0243 千金于世,需傍大枝0584 黑齿出迎,甘为鹰犬0751 突厥退走,契丹反唐0911 蕃使横死,赞婆归乡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剑0293 大王英明,后事畅想0555 一步登天,江山为靠0759 圣驾渡河,姑且一论0187 立笔为聘,定此良缘0692 行台无选,才力告急0770 社稷存续,天命有归0616 蕃国怀奸,仁愿入陇0060 唯望生,不望死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611 金城聚货,飞钱入胡0903 公私谋计,各有取舍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订!)0058 薛师怀义0086 曲乐动人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796 东西杀敌,叛唐必死0609 洮水激战,细封覆亡0673 胡酋不恭,恃宠而骄0329 巽郎警声,各宜自省0580 犯我疆土,片甲不留0132 老马不行,非是良骥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剑0058 薛师怀义0621 军顿雄堡,青海可望0848 大将薨逝,北疆不安0221 窥望河西0728 三原李潼,浪荡薄行0024 神皇鉴诗0862 雷霆雨露,并非当然0915 赞普居内,杀贼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