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

长安城朱雀大街上,昼夜都有甲士巡警净街,早前乱民聚啸的场面是一去不返了。但若说完全恢复秩序,则还远远不够,起码大街两侧所栽植的树木都已经荡然无存,显得空旷旷很是寂寥。

对此李潼也感觉很无奈,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被砍了的树木再想恢复过来,那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而且眼下深冬未过,也并不适合移植。

他已经可以想象到之后一段时间神都朝堂里攻讦他,说雍王贪婪无度,到了长安城后简直就是刮地三尺,连长安大街上木料都不放过。

但这也都是小事,眼下大街上比较闹心的一幕就是土民和客民的闹斗。

乱民进入城外大营后,经过初步的整编,其中一部分壮力已经被招募出来,用作城池的清理与恢复。诸如破损的坊墙,拥堵的明渠,这都需要人力修补与疏浚。

李潼虽然存意保全城外那些乱民们,可以总不能困在大营里光吃饭不干活。不说投入与产出的考虑,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想太多,特别聚集在城外营地里,一旦杂念丛生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波折。

承担劳役虽然辛苦,但动起来一则没有精力去想其他,二则能够体现出他们还是有用的人,对于前程也不会过分忧惧。

当然,这样的安排对城中土民籍户的考虑不多。在土民们看来,这些客民就是长安闹乱的罪魁祸首,骚扰他们的生活,乃至于危害他们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所以一路行下来,大街上可见许多城中民众们辱骂乃至于抛杂那些劳役的客民。所以客民进城劳役,一定要有王师军士跟随,否则这些客民的安全都无从保障。

李潼今次出城,并没有摆开仪驾,所以民众们倒是不知雍王出巡。可是看到前后拥从者众多,不乏人冲上来当街拦路,或愤怒或悲呼道:“恳请将军回告雍王殿下,那些客贼亡户乱我家园、害我亲众,罪大仇深,实在该死!”

此类控诉声不绝于耳,但李潼一行却并没有停留下来,而是一路前行往南城明德门而去。

李潼看着道左那些客民们一个个低头劳作,甚至不敢抬头向周遭去望,转头看了姚元崇一眼,沉声问道:“侍郎感想如何?”

“罪实该惩,但情亦可悯。”

姚元崇默行一段距离,然后才开口说道。

感情上该不该怜悯,自然不在李潼和姚元崇这种政治人物的考虑之中,起码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但朱雀大街上土民对客民的仇视,则揭露出一个事实,那就是雍王所说的,如果雍王不对这些客民施加庇护,他们其中绝大多数,可能都活不下去。

客民失家失地,背井离乡,生活本就没有足够的保障。

其中的青壮劳力,原本或还能凭着一把力气佃耕或是做工过活,可是在长安城中闹了这么一场,民众们对这些外来者已经是普遍敌视的状态,民间也一定会自发的对这些人进行抵制和驱逐。

但这些客民并非少数,参加长安闹乱的,统计起来便有七八万之多,其中主要还都是成年男丁。他们这一个人身后或许就关联着父母妻儿,那么需要觅求活路的人数便有几十万之多。

而且长安城周边的客民还不仅仅只有参加动乱的这些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分散在乡野之间。一旦土民们大肆驱逐这些客民,他们可不会仔细甄别分辨你究竟有没有罪,总之滚出我的家园!

但是,整个关内道除了长安这精华的核心地区,还有什么地方能够收容这么多的客民?他们本就是脱籍之众,发还原籍,一则不好组织甄别,二则当地州县也未必肯收。

一旦没有了活路,没有了生机,那么长安城这场动乱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关内各处肯定会频频爆发此类土民与客民的斗争。

说的现实一点,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不让我活命,那我也不让你过得安生。这是所有正常人,在走投无路之下都能做出的选择。

将这些客民们控制在西京周边,这是保证整个关内稳定的一个前提。如果说他们有什么罪,那就是穷!当然,穷不是不讲道理的理由,但起码也要给这些穷人一个发声的渠道。

一行人除了明德门后,便继续往京南的营地行去。如果说城中还有军士制约,那么城外的土客矛盾就表现的更加尖锐。

许多城中民众们成群结队的来到这些乱民营外,不断的绕营辱骂控诉,若非每个营地外都有数量不少的军士驻守控制,局势只怕要失控。

看到这一幕,姚元崇脸色变得更加严肃,然而李潼在看了一会儿之后,则笑语道:“关中民风多悍勇,民力可用啊!”

听到这话,姚元崇忍不住翻个白眼,民风悍勇是悍勇,关键现在也没用到正经地方啊!

一行人入了营地,简单的绕营巡视一番。这座大营结成莲花状,中间一座大营控制着大多数的乱民,大营周围又分出六个小的营区,其中三个各驻兵一千用以监察控制这些乱民,另外三个则分别安置着经过初步筛选、可以负责一些劳役事务的民众。

“皇道伟大,无物不覆!说的是天下万众万物,全都要顺应王命,一旦有悖王命,就是大罪,就要遭刑!雍王革命,仁恩普施!讲的是雍王殿下锄奸匡正,使天下重归正道,天下归正了,小民也要受惠,所以你们虽然犯了法,但雍王殿下却并不杀你们,而是给你们一个改正的机会……”

营地里,正有军卒站在台上宣说道理,台下则围坐着众多衣衫褴褛的民众,抬头眼巴巴望着台上,眸子里不乏希冀。

军卒讲完一遍后,随手一指台下一个年轻人,说道:“你来宣讲一遍号令。”

“皇道伟大,无物不覆!雍王革命,仁恩普施!”

那个被点名的人站起身来,略显拘谨的高声大喊口号。

“不错、不错,那刚才讲的道理你明白没有?”

台上军士又开口问道。

“明、不、明白了!雍王殿下在神都杀了大贼,天下又归了唐家,所以赦免犯人罪过……”

那人眨着眼仔细思索,并认真回答道。

军士闻言后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人的理解,然后又说道:“乡义有智仁勇三德,你觉得你有哪一德可称?”

此类的问话已经不是第一次,那被审问的人也早有准备,闻言后忙不迭说道:“前年冬里,有大虫蹿出山林,小民伙同乡人追踪几日,在麻河沟落网打死了大虫!”

“居然还是一位壮士,你叫什么名字,乡籍何处?”

“小民名朱九陇,岐州郿县汤峪乡人。”

听到这人回答,军士又喊道:“在场有无这朱九陇乡人,能为其人所言作证?”

话音刚落,又有数人起身,表示愿为同乡作证。

“朱九陇归入勇字营,因其逐杀凶兽、庇护乡土而称勇,余者乡党归入仁字营,力行作证、以言致活,可称仁。入营后谨守故德,若再违禁犯错,罪加一等!”

台上军士说完后,便有几人入场,将那几人引往其他营地安置。周遭其他人见状后,各自脸上都流露出羡慕之色。智仁勇三营,那是甄选出来的乱民良善,这些人入营后,衣食各有保障,勤于用工的话,还会连失散在乡野的亲人们都引入营中供养起来。

“是不是过于草率了一些?”

姚元崇入了长安城后,便一直忙于案头事务,今天还是第一次入营查看,眼见到这一幕,不免开口说道。

同行的李潼还没来得及说话,台上的军士已经继续对在场民众们宣讲道:“雍王殿下是社稷功臣,唐家仁王,能除大恶、定大乱,难道不知如此审辨,不能杜绝你们乡徒奸徒互保的邪念?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知耻为勇,知惧为智,求生为仁,这就是乡德!无论你们事迹是真是假,但只要还有求活之心,就是仁义不失,哪怕用奸藏恶,起码已知日前闹乱是可耻罪行,能够安在营中,等待拣选,已经有了顺从归治的明智。

这就是王道的教化,就连六夷慕我华夏者,朝廷都愿赐给一地安生!凡我中国子民,只要专心求活,就有活计可待!这不是滋养你们的奸计狡诈,而是要唤醒你们的仁义良心!旧年乡恶夺取的生计,如今雍王殿下再次赐给你们,如果你们还怀奸行邪,那就是自取死路!”

“这、这一番言论,是宋参军所拟?”

姚元崇听到这里,对军士那番虽然听来奇异、但细品之下却不乏道理的宣讲顿时好奇起来。

这时候,宋璟得知雍王殿下入营,也匆匆至此,听到姚元崇所问,便也点头说道:“只是卑职的一点感触体悟,或未必能及殿下胸怀仁义的精髓,但用来宣教小民,盼能唤起他们心中的良善。这些小民可悲可悯,天人加害而行差踏错,殿下能活之,卑职总要告诉他们因何而活!”

0756 东行请命,为王先驱0614 娄公治庖,人事尽欢0373 君恩浩大,九死难报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0359 并州大都督1023 台臣夜访,或谋不轨0701 幽州都督,东夷都护0120 诸用仰于国0037 春官武承嗣0375 魏王赠刀,砥砺代王0129 为你写首歌(求首订!)0756 东行请命,为王先驱0017 兄弟殊异0729 妖才邪逞,不足敬重0324 宝藏仍未枯竭1014 长安繁华,享之不易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103 府佐诸众0409 巨财将入,可议封禅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523 助吾事者,赐之以帛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891 仁皎落魄,见笑人间0916 钦陵枭雄,不可小觑0749 山南房州,庐陵王城0437 新授殿中监0682 孝杰雄言,群相喑声0158 亲席乏人,王能补此0449 代王出都,妖氛弥盛0820 传法远邦,教化外民0297 不为骥用,则为马骨0338 圣皇赐字,慎之诫之0834 科举糊名,公平任选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260 分头入洞房0085 满堂诸众,只当无物0800 西归祭祖,开元启新0367 代王至孝,感动人间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46 好狗恋旧槽0680 食禄半生,所待捐身0625 顿兵海东,入定九曲0934 德祐农本,社稷之福0502 轻杀大将,军心难定0964 王邸门高,俗流难入0097 壮力当赏0005 再爱我一次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订!)0430 千金易得,真心难求0201 仁心自守,大事能成0456 谁沐代王恩威0651 我王权壮,誓杀钦陵0401 恭喜狄公,后继有人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140 豪气干云傅主簿0817 圣人英明,不容邪祟0712 北门空虚,无人可用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0363 新的班底0822 名为主上,实是傀儡0618 兴亡继绝,不足成事0377 整顿府事,颍川忍让0093 被甲登殿0417 抢位政事堂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197 先王回迁,陪葬乾陵057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0226 疯狂的武周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548 天家无情,势弱则弃0192 太平公主登门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694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0885 邪缘不断,和亲不成1015 波斯归义,群胡法治0961 七庙六室,昭穆难序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订!)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儿0221 窥望河西0076 祈求长生0521 西京动荡,百坊互攻0689 庐陵幽在,可引垫足0433 代王威重,徇私窃功0659 不事二主,死为唐魂0105 人间滋味0742 莲花六郎,生吞珠花0968 满城珍宝,聚此一户0761 迎驾不犒,易帜勤王0493 群臣攻讦,打杀邪风0520 关中帝宅,且镇且抚0509 捐尽封户,为国却贼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157 女主居阳,山变为灾0122 枯禾逢甘霖0841 盛世浮华,蓄势待发0172 薛师人间英豪0172 薛师人间英豪0251 不当大用0803 戚族有防,国法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