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社稷永固,百蕃恭服

当王孝杰米栅唐军战胜的消息传回后方时,一直坐镇于乌岭横堡的李潼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尽管在开战之前他已经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哪怕给他更多时间、甚至于掌握更大的权力,都很难做的比眼下更好。

可一想到对面的对手是吐蕃战神钦陵,唐军与吐蕃此前的交战经历又实在让人不容乐观。尽管理智上一直在说服自己唐军今次胜算颇大,可一天没等到结果出来,李潼的心情总是忐忑难定。

由于前路大军仍在继续进行追剿余寇,具体的战报还要再等一天才能送回。但只要正面战场上分出了胜负,其他的都不必计较太多。

抛开吐蕃钦陵那的确卓越不凡的军事才能,唐军与蕃军作战,最大的难题还是于青海境中几无胜绩可夸,以至于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都觉得,吐蕃的军队在青海似乎是不可战胜的强敌,谈战色变。

李潼当然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吐蕃的军队非但不是不可战胜,当唐军整体的战略以及战术都能安排得宜的情况下,不只能战胜蕃军,更能按在地上疯狂输出。

但无论什么样的结论,没有事实作为依据,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让人不能信服。这一次的胜利可以说是近年来从零到一的突破,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唐军重新夺回青海乃至于整个吐谷浑故地的一个起点。

接到这一战报后,李潼并没有继续再于海东逗留。在战争结果出来以前,不独他自己忐忑难安,整个陇右其实都有些人心悸动。

现在交战结果已经出来了,李潼也要挟此大胜威势继续加强陇右的秩序建设。

当雍王自海东地区返回鄯城的时候,鄯城中士民几乎全城出迎,不用问,自然也都是想要打听最新的消息。除了州府一些官佐与外州使者之外,还有许多胡酋也都挤在了人群的最前方。

迎着众人满怀期待与疑问的眼神,李潼露齿一笑,接着便说道:“日前我军燕国公统部,与蕃国钦陵十万大军会战于海南王孝杰米栅,大破蕃军,阵斩数万,钦陵败走,未知所踪。”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无不沸腾起来。他们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既然聚集在鄯城等待前线消息,当然是希望此战能够得胜,起码是不希望唐军再如此前几次用兵那样大败亏输,能够将蕃军势力继续隔绝在赤岭以西。

现在唐军非但没有战败,而且听雍王言中意思,似乎还是一场辉煌的大胜,直接在战场上正面击溃吐蕃的大论钦陵,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相对于在场一众唐人士民只是纯粹的振奋狂喜,人群中那些胡酋们所受到的心理震撼不免更大。

其中一些生性机敏、反应快捷的胡酋更是箭步冲出,直接匍匐于雍王马前,深作叩拜乃至于亲吻地面尘埃,并神态激动的颤声说道:“雍王殿下诚有镇国之威能,于京中镇压乱国贼臣,于边陲强诛悖命凶徒!唐家得于殿下,必社稷永固、百蕃恭服!”

另有一些胡酋反应要慢了一些,没能在雍王殿下面前争进贺言,索性在外围原地蹈舞胡旋起来,一边高唱着雍王新著《杀蕃》歌,一边频作贺词。

胡酋们一个赛一个恭敬热切的表现,倒让仅止于拍掌喝彩、引吭长啸的唐人士民们显得相形见绌,不够热情。于是刘幽求等员佐们一个个也都争进于雍王身边,各作贺言以献。

李潼眼见到这一幕,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特别在看到诸胡酋们各自夸张激动的表现,心里更是冷笑不已。

老实说,这一次海东大战的动员,称不上尽善尽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诸羁縻州府的胡部势力征发并不到位。

吐蕃虽然兼并了吐谷浑故境,得以征调原辖于吐谷浑政权的各个胡部。但其实或内附、或依附于陇右的胡部较之吐蕃所控制的只多不少,单单陇右一道,便管辖着足足两百多个羁縻州府,可想胡部之杂多、胡势之强大。

可是在海东这场战事中,吐蕃投入的兵力足有十万之众,其中自然绝大多数都属于其所统治的胡部附庸。

唐军所投入的兵力,则只有三万出头,主要是河源军与李潼从关内带来的援军,还有就是一部分本来就存在的胡部城傍力量。至于对陇右胡部的势力征发,则就微乎其微,仅仅只有两万多胡部丁壮在赤岭一线负责一些后勤事务。

虽然这也跟唐军整体的战术计划有关,州府与河源军都没有征调太多的胡部力量。但我不征发是我的事,你没有表示,这应不应该?

此前李潼在鄯城州府宴请诸部胡酋,便有许多胡酋根本没有到场。因为当时要组建西河行社、筹措军需给用,李潼仅仅只是收拾了当时在场的细封部的刺头,至于其他的,则还没有继续深究。

现在,唐军在正面战场击溃了吐蕃军队,强势威严得以重新建立起来,当然也就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刻。现在一个个胡酋笑得菊花一样灿烂,但这世上最不值钱的、就是激情之后的献媚,只会让人觉得反胃。

这一点想法,李潼也没有当众表露出来,并没有破坏城外欢乐的气氛。可是在进入内城后,便将诸胡酋急切求见的表书统统扫尽了垃圾堆里。

刘幽求入前请示道:“等到海东战事彻底了结,殿下是不是便要回返关内坐镇?需不需要卑职等提前拟写功表露布?”

李潼闻言后则摆摆手,并沉声道:“陇右冰结封冻之患,如今不过刚有缓解之态。眼下归镇,为时尚早。”

他今次赴陇,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刷一波军功那么简单,对于整个陇右乃至于安西的秩序改创都有着很深刻的想法。

青海方面既然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正宜趁热打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而且西域方面还没有新的消息传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边情。

李潼能够登陇一次并不容易,当然要将心里的一些构想铺设开来再返回长安。

“将诸胡州名簿取来。”

陇右胡情杂乱,他早已经看得不顺眼,等到刘幽求递上籍簿,略作翻看后,李潼也并不细辨那诸多胡州名目,只是说道:“今年之内,陇右羁縻州府砍掉一半。诸胡州若顺从入籍,可以不动甲刀,敢有抵触者,绝不纵容!”

刘幽求闻言后便点点头,接着便又问道:“那些入籍或者罪没的胡徒们,主要施用何方?”

“陇边诸因垦授勋者,一转授其十户胡奴,助其田事。”

陇边的屯垦底子还是太薄,谷米稍有集散,粮价便波动剧烈,这并不利于长久的兴事于边。他虽然已经授命娄师德屯田事宜,但也要配给基本的底子。

被清扫出来的那些胡部人口,就是上好的劳动力。将这些人口授给陇右这些地主土豪们,既能增加劳动力,同时也有一个增加税收的借口。劳役是无偿赠给你们使用了,但他们各自的户调,你们总得承担起来。

对于陇边这些土豪地主们,李潼的态度还算比较客气的。陇边本就胡汉杂居,甚至由于大量羁縻州的建立,胡人声势还要隐隐超过当地的唐人。

所以只要这些唐人地主们能够顺从基本的政令管束,李潼也不想用严刑峻法去压制他们。即便是有什么索求,也都是先给予一定的甜头。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李潼就会一味的迁就他们,接着便又问刘幽求:“近日你掌管榷商事宜,有关商屯开边,响应者有多少?”

除了军屯、民屯之外,李潼还打算在陇边开展商屯,由各州县官府划出一些荒地,并提供基本的农具、力役等,让商贾们投入垦荒。所效法的,便是宋明时期的开中法。

尽管眼下他还没有掌握国中盐、茶等重要商品物资的生产渠道,可单单河西走廊这一条商路对商贾们的诱惑同样不小。如果郭元振在吐蕃有所收获的话,幕府又能控制一部分的茶马古道,对商贸的管束力自然也会大大增强。

“之前此法并不乐观,商贾们虽贪货利,但对陇边情势总是不能放心。可现在大军既然壮胜于青海,后续必会应者云集。”

讲到这一点,刘幽求也充满了乐观。无论言术怎样的花团锦簇,但唯有强大的实力才能给人十足的信心,肯于大笔投入。

“与商贾交接事宜,暂付宋霸子。陇边事情告一段落后,刘司马便随我返回关内任事吧。”

对于刘幽求这个微时相随的老人,李潼自然另眼相待,陇右是他实力强大的臂膀,而关中才是他的基本盘,只有保持根本的强大,四肢才能更加勇健。

陇边战情告一段落后,关中仍是他重心所在,是他抗衡神都朝廷的核心力量。

刘幽求闻言后自是大喜过望,连连谢恩。

鄯城的军政事宜,并没有因为青海的大胜便告一段落。反而由于雍王殿下政令频出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但这种忙碌,没有人会感到厌烦,浑身都洋溢着一股充沛躁动的干劲,不愿在这大进的势头中贪图一时的清闲而落后于人。

旬日之后,作战于青海的唐军部伍陆续返回湟源休整,随之一同返回的,自然还有青海此役的海量斩获,顿时又在整个陇右掀起一阵狂喜的热潮。

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016 大唐泼妇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190 神皇权法,血授少王0910 边州事繁,国力日盛0683 子昂投书,强辞孽才0078 死而无憾0698 唐家故泽,归于雍王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891 仁皎落魄,见笑人间0890 人情长久,取舍恰当0456 谁沐代王恩威0752 苍天降罪,朕恭受之0220 如意元年0516 胸怀天下,留情不多0987 外苑置业,夫妻同心1003 修河劝学,大治河北0012 耶耶的召唤0238 洗劫武攸宜0549 昭德强悍,群相喑声0590 故隋兵道,遗泽后世0478 开元名相,次第入府0179 寄命人间,应信缘数0939 黄泉路远,情深不惧0241 秀姿动人0002 又一个才人0462 天子难挟,黄雀在后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220 如意元年0937 壮烈割舍,清白事唐0335 给事巡衙,群僚恭待0696 关西父老,与王共罪0399 行驿命案0241 秀姿动人0986 内苑闲趣,璞玉磨剑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时0739 庐陵不动,潼关慎出0024 神皇鉴诗0459 后计无忧,且依故事0166 门庭若市,名门为仆0711 情势无感,不堪大用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937 壮烈割舍,清白事唐0761 迎驾不犒,易帜勤王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595 名将之姿,恭在行伍0622 作歌杀蕃,论氏震怒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壮功0370 名王志壮,当避一席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863 闻香识色,乐奴而已0342 怀义说亲,结怨于人0111 少王人物如何0276 欺人势弱,彰其凶恶0816 操弄蕃情,权势远邦0841 盛世浮华,蓄势待发0227 名马梨花落0241 秀姿动人0651 我王权壮,誓杀钦陵0877 行止所在,不容邪祟0848 大将薨逝,北疆不安0399 行驿命案0368 薛郎铁头0097 壮力当赏0717 仁皎反骨,捐身关陇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0600 谋婚贵女,先灵安息0785 监国元嗣,仁恩普施0110 托事献命0265 顺水推舟0868 老妇害我,不容善终0107 坊居闲趣0735 千般柔媚,俱献夫郎0664 汉王性僻,不乐成婚0905 圣人有爱,蕃人得幸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547 受命于母,人间未有0802 夜游皇苑,余生同幸0120 诸用仰于国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367 代王至孝,感动人间0397 中使登邸,移取谱牒0203 奔跑的大王0500 陈兵河沿,以待贼师0585 大非遗恨,四镇必守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168 大凶出洛,人共杀之0032 君子满朝0858蕃土将躁,陇右严备0298 坐地抽利,更胜劫掠0003 前途堪忧0217 西京可守0913 壮烈能狂,无勇忍耐0788 诸子授首,兵出河北0724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0049 莫厌金杯酒0758 池鱼入江,庐陵归国0907 忠魂贞烈,刀锋难屈0512 过墙抽梯,遣用雍王0583 太宗遗风,端倪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