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

当西京长安因朝廷遣使催讨事宜而群情沸腾的时候,神都洛阳朝野之间同样不甚平静。毕竟两京之间驿路通达,真要有什么重要的声讯,快马驰驿传递不需旬日。

不同于西京的民情风潮是在行台会议后自内而外的爆发起来,神都朝廷对此反应相对就要迟钝一些,相关资讯首先是在市井坊间传开,酝酿到一定程度后才得以蔓延到朝中。

倒也不是说朝廷百官对时事有欠敏感,关键还在于眼下的神都朝廷仍沉浸在刚刚过去不久的铨选与科举的才选余韵中。

过去一年本就是大选之年,而且也是当今皇帝亲政且亲自执掌大权后所进行的才选,对于神都朝廷而言自然就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仅只是择才充位,更在于新的朝情秩序由此而始。

所以整个朝堂中,诸朝士心神大半牵涉于此,对于别的方面关注度便不够高。今年的铨选,强臣李昭德被贬出朝堂,与陕西雍王有所关联的许多朝士遭到了清洗,更重要的是在铨选前夕皇太后突然的异动使得整个朝廷都警惕有加,更有一批从武周朝延续至今的臣员再遭贬谪。

铨选所选择的仅仅只是中下级的官僚,但是对于五品以上朝位半空的局面无从改善。至于科举,所选拔的仅仅只是一些预备役士人,即便是考选得中,也不会即刻解褐授职,需要起码等到今年的铨选才能正式补充进官员队伍中来。

所以尽管选举大礼过去多日,但是朝堂情势并没有从选士这一热点上转移开,仍是群臣争进、各谋势位的一个氛围。

今上幽居年久,老实说外朝臣僚对之都不乏陌生,虽然有了将李昭德、魏元忠等远贬的手笔,但这也都是君心之内的正常操作,于此仍然难窥圣意几重。皇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才士,又属意什么样的政治主张,朝士们仍然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催缴陕西道去年秋赋,正是在这样一个氛围下被一部分人所提出来。其本意也并不在于究竟能在陕西道讨要到多少钱粮,背后仍然是针对势位进行的竞争。

也正因此,尽管朝廷往西京长安派出了一路使臣,但朝中也并没有密切的跟随关注事态进展,竟然集中在一些显要位置的竞争上。

当相关的资讯舆情自野间蔓延到朝中的时候,已经渐有难以控制的趋势。

神都洛阳作为朝廷中枢所在,凡所议论自以宗法朝纲为先。因此在西京有关资讯传来的时候,舆情首先关注的就是雍王愈见狂悖,竟然妄以家私取代陕西诸州贡赋,莫非其人已经将陕西之土视为私领?

所以神都舆情首先兴起的就是对雍王这一行为的口诛笔伐,这也显示出神都作为朝廷中枢所在ꓹ 朝廷仍然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与掌控力。

但这样的众口一声并没有维持太久,随着从西京传来的资讯越来越翔实ꓹ 舆情也逐渐发生了分裂。

比如说神都革命之后,朝廷竟无颗粒使于陕西,无结物恩ꓹ 唯是权授,致使如今陕西道大行台既成尾大不掉ꓹ 同时又怨望朝廷,这当然是执政宰相的责任!

所以很快的ꓹ 针对宰相的批评瞬间便压过了针对雍王的声讨。毕竟选举大典刚刚结束不久ꓹ 那些落第失意的士人们虽然往关中西京分流了一部分,但其中绝大多数自然还是逗留于洛阳。

落选之人能有几个心态平和?此前尽管失意,或还止于自怨自艾,没有在选试中做到好的发挥。

可得知西京事情后才发现,原来他妈的这群宰相们本身也是马马虎虎,执政过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疏忽漏洞,就你们这执政水平ꓹ 也配丈量老子们的才器大小?

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归罪旁人总比责怪自己要轻松得多ꓹ 这本就是人之常情ꓹ 更何况在针对陕西道大行台的问题上ꓹ 朝廷此前的做法的的确确是有失当。你觉得老子们不行ꓹ 直接断了老子们前程,老子们觉得你不行ꓹ 骂几句又怎样?

相对于长安舆情还仅仅只是比较单纯的为雍王叫屈或者说同仇敌忾ꓹ 神都这里的人心情势无疑要复杂得多。大选之年本就需要慎之又慎ꓹ 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士情可以尽情抨击当朝大员ꓹ 所激发的热情之高可想而知。

所以很快的,神都这里的舆情氛围就歪楼了,不再止于议论陕西事务,而是直接抨议宰执水平,乃至于延伸到对于今次选举的公正性的质疑!

人人私欲不同,各自尽情发泄,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可想而知。随着舆情发酵,在三月下旬的某一天,突然便有十几名已经通过吏部铨选而授给官职的选人直聚天津桥南,当众将其告身敕命焚烧,到手的官职弃之不要,只为控诉朝廷选士不公!

也正是这一事件,终于让朝廷意识到舆情已经变得有些危险,开始做出应对,即刻抓捕这十几名焚烧告身的官员,仔细案查之后,才搞明白这十几人虽然通过了铨选,但却只是下才的评价,所授也都是偏远州县,明显不愿赴任,所以才纠集起来,以此哗众取宠,希望谋求美授。

对于这样的奸邪行径,朝廷自然不会姑息,褫夺一切官身授给,并发有司加以严惩。同时,也将这一处决对外公布,希望能够将舆情进行震慑。

但这样一个应对,自然不能让公众满意,主持铨选的高官仍然在位,谁知道这一结果是不是司刑官员趋炎附势的诬蔑?

退一步讲,就算这案情是真的,朝廷铨选竟然选出如此奸邪卑鄙之流,莫非云集都畿的落第之人连这样的邪才都不如?这样的铨选,又有什么公正性可言?

朝廷这一举动,使得神都舆情更加沸腾,乃至于叫喊的口号也令人为之心惊,甚至有人当街叫喊:“诸武虽除,朝情未靖。仁杰不死,天下不安!”

神都革命以来,狄仁杰久持国务,又是今次铨选的主持者之一,而且其人所受恩遇可谓当世第一,受到如此物议指摘自然也是理所当然。

但已经被舆情指责成为不逊诸武的国之大奸的狄仁杰,这会儿却没有心情和精力去为自己争辩。

铨选结束后,狄仁杰便由中书侍郎转为尚书左仆射,离开了中书省转为尚书省主官,如此调动也是为了防止宰相营私专权。

转为尚书仆射后,狄仁杰任事重点便从士选转为了扩籍编户。这是他从天授年间担任户部地官尚书便负责的事务,武周一朝前前后后从关陇之间向河洛迁民几十万户之多,相关的编户入籍问题至今都还没有完全处理妥当。

如今,再加上一个故衣社的问题,使得此事变得更加敏感且急迫,一旦再作拖延,势必积成大患。

街头巷尾几句辱骂,虽然让狄仁杰名声有些不好听,但也不至于扰乱这样一位在朝多年的宰相心境。

但另有一个问题却不得不加以重视,那就是都畿道内诸县奏告籍户逃亡严重,这些亡户以关内迁民为主,几乎是成群结队的传州过县,地方官府即便有见都不敢擅加阻拦。

狄仁杰自知亡户出逃不只在于最近这段时间行台与朝廷之间的纷争,迁徙以来久失安置,这些迁户生活本就不乏艰辛,故衣社问题被惊觉后,朝廷又告令诸州县严查肃清故衣社徒,使得迁民本就困苦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故衣社久为雍王爪牙,这给神都朝廷带来的震撼与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像是此前神都革命中,许多人都搞不清楚跟随雍王辗转坊间、冲击北门的那一部分士力究竟何来,故衣社在西京为行台招编后,问题自然真相大白。

旧年雍王在朝所主持的漕运改革自然也成了朝廷重点肃查的对象,这其中尤以立德坊新潭最为要紧,新潭周边大量商贾仓邸全都遭到封查。

而这些铺业,都是商贾并豪贵们真金白银买来,遭到朝廷如此蛮横得封查,顿时也令市井萧条,两市甚至已经有了罢市的苗头,神都民生也因此大受打击。

雍王行事,草蛇灰线,深伏难查,一旦查发,便让人心生震惊,其人对神都之影响深刻,绝不止于在朝几个时位,远远超过了时流的想象。

政治上的桩桩种种,让狄仁杰应对起来都大感吃力。其实他心里明白,雍王在神都所留下这些人事布置,本身未必就是坏的,如果朝廷能更具包容性的接手过来,同样也能兼得惠利。

但如今皇帝陛下对于雍王一切人事影响几乎是零容忍,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狄仁杰也不敢力劝,唯上有所使、下有所行。

这一天,在将积案事务处理完毕后,狄仁杰随口问道:“西使诸众,归都没有?”

在堂有政事堂吏员将事簿稍作翻看后才回禀道:“郁林大王奏表今早入堂,言所押资货将过潼关,十日后便可归都?”

“所押资货?日前政事堂议,不是已经不准西京此项钱款入都?”

狄仁杰闻言后,脸色顿时一变,但见吏员面露难色,心知此事必然还有变数为自己不知。他起身掸袍并疾声道:“速速内禀,我要求见圣人,岂能因区区几十万缗资利、绝朝廷于陕西民望!此项钱款,绝不可过潼关!”

0625 顿兵海东,入定九曲0270 兵入武氏邸0779 靖国格式,宫门立馆0850 昭哉嗣服,绳其祖武0179 寄命人间,应信缘数0515 成器不器,骨肉难舍0067 协律颂今0749 山南房州,庐陵王城0050 太平公主0824 祚荣落网,渤海难创0236 蜀商杨丽1047 夺河据蜀,进退有据0794 胡狗必死,寸麻不资0855 天不弃我,君不弃我0382 太平荐才,姑侄渐远0991 一牛蹒跚,群凶争啖0987 外苑置业,夫妻同心0592 诸族姝色,惟王撷取0209 枝上桃李子0093 被甲登殿0956 圣人赐脯,感激肺腑1037 大局为重,战不如降0059 生人探幽0053 误我少王0412 薛师障车,魏王破家0856兵强马壮,杀气外露0134 我的心腹在成长0415 慎之慎之,勿负乃祖0133 太平归邸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285 恶人自须恶人磨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611 金城聚货,飞钱入胡1039 浴血杀敌,英姿壮否0291 献业求命0683 子昂投书,强辞孽才0528 人发杀机,血洗长安0294 门人遇袭0868 老妇害我,不容善终0185 嗜色如命是人情0235 义伎捐金0405 都水使者,畿内藏丁0672 蕃女感恩,版籍进献0326 幼宦可养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864 老少互娱,其乐融融0202 大唐带货王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357 皇嗣罪隐,刑徒出头0111 少王人物如何0127 少王有毒(求首订!)0600 谋婚贵女,先灵安息0445 死不入黄泉0521 西京动荡,百坊互攻0223 软饭香糯0685 庐陵器小,不能守国0600 谋婚贵女,先灵安息0205 不为我用,则必杀之0687 九曲为聘,吐蕃略土0820 传法远邦,教化外民0919 贼占西康,大战在即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0503 借力打力,拘禁蕃将0970 商贾多金,先割为敬0535 攸宜勤事,巨货入营0116 不是聂隐娘0689 庐陵幽在,可引垫足0167 唐家气数,应在大王0911 蕃使横死,赞婆归乡0090 家贼难防0480 与虎谋皮,智小用大0938 独步狼窟,有何惧哉0020 愿此心同我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740 北衙军壮,圣人不朝0514 豫王失礼,昭德剖心0412 薛师障车,魏王破家0841 盛世浮华,蓄势待发0811 集英群才,开馆纳士0224 名寺可藏重兵0444 圣皇洪福,神佛入苑0181 后顾无忧,勇登青云0202 大唐带货王0805 册授群臣,大治将兴0761 迎驾不犒,易帜勤王0375 魏王赠刀,砥砺代王0568 安境功臣,失土罪孽0319 巽郎才壮0622 作歌杀蕃,论氏震怒0704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0242 蜀女有才0509 捐尽封户,为国却贼0876 情若不复,生无可恋0707 命许社稷,半生凶横0212 独不见,自惶恐0947 六尺之烈,洒血边疆1052 曲终人散,火树银花0062 禁中亡命徒0601 选募游弈,跨岭杀蕃0679 太平阴谋,宰相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