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 家贼难防

大酺至此已经行进过半,且不说三个少王登殿给殿中群臣带来的心理震撼,单单《万象》大曲珠玉在前,之后传召一些曲乐也都让人倍感索然无味。

武则天倒是兴致颇浓,再次讲起此前《万象》曲辞,一再称赞体例庄雅、可成制式,并选出几韵几题,号召在殿众人并制诗体。

作为一个爱好古代诗词的伪文青,李潼也曾畅想过与古代才流达士齐聚一堂,联绝吟卜,诗词唱和。如今总算身临其境,而且这场景政治规格还不低,也算是隐有几分夙愿得偿的激动。

但他身在席中,主要还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并不急于加入其中。

一则是恐得意忘形,多说多错,二则也没有继续卖弄的必要,殿中应制诗题本身便是以他的《万象》曲辞为宗法,他即便就此一言不发,存在感仍是十足。

所谓多说多错,倒不是担心继续文抄会让人抓住什么文辞漏洞,从而暴露出他自己的底蕴浅薄。这一点根本无需操心,因为应制诗在众多诗歌题材中,是最不会出现此类问题的。

首先诗作产生的场景已经限制了题材的发挥,比如眼下的大酺聚餐,或是其他从舆游园宴饮之类的场合,说吉祥话就是了,真要有人殿上欣赏着歌舞,落笔偏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也真是不收拾你都对不起你这作死的情怀。

至于应制诗的体例格式,也有一些公式标准。

开篇首联点明这是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和人物,如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首联“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无非将唐代宫殿以汉代“披香殿、太液池”替代。

用这种绮丽之辞看起来就是典雅富贵,但若是“汉皇出未央,幡旄赴昆明”,看起来就是杀气腾腾,气概不弱。太液池给人以享乐之感,云舟飞燕,不胜旖旎,昆明池则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汉武帝掘池练兵,楼船金戈,气冲云霄。

中间二联,或场景描写,或事物描写。早春游园,那就“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冬日雪后登殿,则就“宸居银为阙,瑶台玉作城”。

尾联或作抒情叹咏,或是余韵回味。

类似题材、趣味的诗歌,李潼都不必再去费心文抄,稍审题韵,张口即来。甚至由于时下近体诗格律尚未发展成熟,连基本的平仄格式都不必过于讲究。实在是脑海中此一类的典范例式太多了,任何事物只要接触的量达到一个程度,自然也就熟能生巧。

他不热衷表现自己,主要还是考虑到今次参礼大酺,可以说是他第一次在武则天与廷臣公众面前露面,这一次露面,便决定了时局中人对他的第一印象。

所谓先声夺人,他还未出场之前,《万象》大曲已经获得了满殿群臣众口一声的称赞。

武则天为什么要一个个点名让人赏评而造成这样的一个局面,他眼下琢磨的还不是很清楚全面,但料想绝不是一个慈祥奶奶向群臣夸赞炫耀小孙子才趣盎然那么简单。

以前苦于没有存在感,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关于自己该要确立一个什么样的人设,李潼也早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明是非、知分寸、守孝义,才趣盎然的英俊少王,这是他对自己的一个人设定位。到目前为止,完成度已经不错,哪怕是最不好体现出来的才情意趣,在那部《万象》大曲中也已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他就需要表现出自己知分寸的一面,没有因为一部新曲得到满堂喝彩便乐而忘形、继续出头表现,以免给人留下一个恃才傲物、轻薄浮浪的印象。

至于这样会不会显得少年老成、心计满腹?

这就看每个人的角度立场了,他能说出一句“唯情活我”,在武则天眼中便不再是一个无脑少年。至于武家那两个尚书,他就算是装疯卖傻、口水横流,看那脸色也不会对他抱有什么好印象。

不参与应制赋诗,李潼也有更多精力去观察满殿臣子,去揣摩这些外臣们对于他们兄弟走上前台这件事所持有的态度。

今日登殿参礼虽然仅仅只是一些寺监事务性官员,但也不乏豆卢钦望、韦巨源等这样的服紫高官。

这些人态度就很值得咂摸,此前李潼站在帷幔后只听人声,倒是听到这些前班列席的高官们发言频繁,比较活跃。

可是当他们兄弟现身人前并列席班中之后,这些高官们的态度很明显变得拘谨收敛起来,哪怕武则天于殿上兴致盎然的命题访诗,他们这些人也都热情乏乏。特别是那个豆卢钦望,低头捻须作苦吟状,最后甚至甘愿自罚自饮,都无诗可献。

倒是那些中下级的官员们,应制赋诗反应热情,甚至不乏几篇雕虫佳作,李潼听来都觉眼前一亮。虽然仍比不上他的《万象》曲辞那么端庄典雅,但考虑到是即兴应题之作,也并非全无可采。

一件事情,人的立场、位置不同,感受自不相同。李潼略加思忖,也能想到这些臣子们不同反应缘由所在。

当下时局微妙敏感,身在位置越高,感受自然也越深刻,遇到什么变数,想得更多,情绪自然也就更加趋向内敛。

这些紫装大佬们的拘束内敛,让李潼意识到,他们兄弟这一次于时局中浅露踪迹,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欢迎态度。高宗皇帝仍有孙子收养禁中,大唐不愁后继无人,类似的想法,起码没有出现在这些人脑海中。

至于中下层官员们,他们对于上层纠纷瓜葛本就乏于亲历感受,或是诧异于故太子李贤的子息现身,但最关心仍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御前露脸,并不觉得几个闲散少王行止如何,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大影响。

冷漠、甚至隐有抵触,这是李潼从廷臣们态度所感受到的细微。这也让他意识到,亡父李贤留给他们的遗泽真是已经所剩无几,能够如欧阳通那样仍能对他们兄弟处境保持密切关注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但这一点感受,也并不足以让李潼生出什么人情冷暖的感慨。

生而为人,谁还没有自己一点小算计。且不说他们亡父李贤仅仅只是当过几年的储君,就算是如今还在皇位上的他四叔李旦,满殿唐臣,也没有几个因为皇帝吃不上大酺这顿饭而感怀流涕,推案悲歌。

这些廷臣们的不关心,反而让李潼心内隐生几分踏实。这一幕落在他们奶奶眼中,大概也会更加确信他们三个小孙子真是不具备什么政治层面的威胁,可以继续放心豢养。

但这也让李潼意识到,未来的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要仰武则天鼻息过活,想靠着感情牌、情怀感召,发动群众来包庇自身安危的想法,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类似慈乌台上吊这种选项想法,暂时是不具备什么群众基础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想法就彻底没有可实行性,你们现在对我冷漠,那是因为还不熟。但只要熟悉起来了,一个才趣盎然又兼俊美无俦、而且还与人无害的少俊名王,谁能不爱?

所以,不能因为《万象》大曲的演出成功就荒废了内教坊的编曲文抄事业,上层路线要发展,底层路线也要持续深耕。尽管眼下看来都不怎么靠谱,但毕竟也是两条腿走路。

李潼这里还在咂摸盘算着自己新的定位与日后路线,随着阳光渐渐西垂,人日大酺也渐近尾声。

礼官再次登场,展卷诵读一篇长文,群臣俱避席林立恭闻。李潼位列前班,这一次倒是听个清楚,抛开前边那些颂德虚辞,这一篇诏文真正的干货主要集中在后半部分。

今次大酺礼成之后,散阶三品以上者加授恩荫一子,荫随本阶。六品以上者,加授一阶。七品及以下者,酌情察资加授一到三阶不等。

听到满殿群臣私语窃喜声,李潼心知这才是今次大酺礼节的重头戏所在。凡能列席殿中者,谁家还会差了几口酒肉,团建聚餐他们不怎么在意,更何况身在这样的场合,谁也不会真的尽情吃喝,李潼就见到有人坐在殿中一口餐食不动,年纪大的这会儿饿得眼都有点发绿。

真正让人在意的,还是散阶加授,像是那些紫装大佬,陪吃一顿便能给儿子陪回一个前程出路。至于那些低品者,则更是实实在在的自身政治前途的进步。

许多卑品流外或者视品官员们,想要苦熬官阶晋级一步都无比艰难。特别六品到五品之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因为大唐荫授制度自五品便可荫及一子,不知多少人一辈子就卡在这一道门槛过不去,现在是一顿聚餐,轻松跨越。

因此诏文还未朗读完毕,殿中已经响起许多泣叩恩德之声。

听到那些感恩声,李潼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搞文抄,窃夺别人的诗书情怀,偶尔思及都会觉得自己挺没节操。但跟他奶奶这种行为比,也真是小巫见大巫。

挥霍着你们李唐名爵,挖你们李唐墙角,夺你们李唐江山,你说气不气人?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更气人的是,这一份恩赏遍及殿中所有人,却唯独跟他们三兄弟无关。他们三个虽然是一品王爵,但并未开府任事,连个官职都没有,自然也就不授散阶。

不过,他们也并非被完全忽略。当群臣谢恩退殿之后,他们三个则被中官奉神皇之命留下来,引往别殿。

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948 贪功如命,视死如归0498 以支凌干,铭记此辱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922 祖孙一体,荣辱与共0520 关中帝宅,且镇且抚0406 飞钱激涨,暴利惊人0060 唯望生,不望死0342 怀义说亲,结怨于人0002 又一个才人0037 春官武承嗣0069 大曲《万象》0514 豫王失礼,昭德剖心0413 良辰嘉缘,鬼魅难阻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0062 禁中亡命徒0677 茶马商贸,西康为国0213 珠玉散尽,只为彰才0797 尽忠毙命,河北将定0886 情多累人,羞于归宫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0482 世道烘炉,我亦菽谷0677 茶马商贸,西康为国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206 一支穿云箭0892 故幸不复,脱袍沽酒0186 上错花轿嫁对郎0515 成器不器,骨肉难舍0148 横财浸金汁0884 才士充盈,方可维新1027 势难相忍,各自修行1047 夺河据蜀,进退有据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时1040 君子治世,道不滥施0413 良辰嘉缘,鬼魅难阻0750 庐陵奇货,群众相谋0321 来君珍重0448 魏王归世,阔坊造邸0486 合籍不改,践踏名族0634 群相乱议,昭德请辞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234 刑威如玩物0683 子昂投书,强辞孽才0420 亲徒齐聚,环拱宸居0349 魏王亚献,宰相趋送0236 蜀商杨丽0779 靖国格式,宫门立馆0632 上阳宫冷,人情炙热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574 巨货诱人,贪心难遏0761 迎驾不犒,易帜勤王0765 万乘之主,任性轻国0798 持符膺命,以安社稷0224 名寺可藏重兵1008 齿胄叙礼,生徒欢聚1001 天弃其类,错爱必伤0536 从此以往,不负苍生0050 太平公主0605 人若谤我,我必杀之0612 名王入陇,天佑唐业1008 齿胄叙礼,生徒欢聚0255 肥羊难宰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375 魏王赠刀,砥砺代王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044 老朽昏聩,不惧一言0892 故幸不复,脱袍沽酒0332 安西告捷,台省振奋0696 关西父老,与王共罪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0014 一窝小鸡崽儿0493 群臣攻讦,打杀邪风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伟0037 春官武承嗣0478 开元名相,次第入府0037 春官武承嗣0719 柳生与我,并是一人0262 谋杀河东王0401 恭喜狄公,后继有人1026 倭使入朝,恳请封命0699 仁杰不死,天下不安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929 忠勤王命,嫉恶如仇0900 蕃国势壮,公主长荣0535 攸宜勤事,巨货入营0917 大事所谋,环环相扣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957 六尺之勇,何惧踏营0454 朕能选你,亦能逐你0677 茶马商贸,西康为国0393 势在于朕,何问旁人0605 人若谤我,我必杀之0692 行台无选,才力告急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493 群臣攻讦,打杀邪风0653 蕃国王母,深宫问事0704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