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元振镇边,色亦有道

时间进入八月,陇上已经是秋风飒飒,特别是朝夕时分,气候已经变得明显寒冷起来。

黎明时分,天际还未有鱼白亮起,衙堂前的晨鼓已经被咚咚敲响,宣告着一天的开始。

“该死!”

寝室帷幄中,仍在睡梦中的郭元振梦呓般的咒骂一声,翻个身用衾被将头颅都紧紧裹起,但这仍不足以将那晨鼓声完全隔绝,直至鼓声二通已经响起,他才陡地在床上坐直,甩了甩仍然有些昏沉的脑袋,看了一眼窗纸上透出的篝火光芒,恶狠狠的低骂一声:“早晚拆了这破鼓,真是扰人清梦!”

口中这么咒骂着,但他还是扶榻起身,自有侍员入前奉上内外衣饰,有条不紊的为其穿戴起来。

镇守边疆自不同于内陆为官,无论是日常起居还是职内事务都要辛苦得多,但也并非完全没有乐趣。譬如室内侍奉的这几名婢女,便一个个秀色可餐、充满了异域的风情。

随着大唐对陇边的经营越发深入,特别是在将吐蕃的势力压制到赤岭以西之后,再加上国中商贸的兴起,周边诸胡对大唐的依附度便越来越高,体现最为直接就是对诸胡各种事物征调力度的加强。

作为劳动力的壮丁、生育资源的妇女,以及各种牛马杂类与耕牧产出,这些资源都在地方军政官员的调度范围之内。

当然,相对于此前强权于此方的吐蕃,大唐的调度手段还是稍显柔和的。倒不是说大唐要比吐蕃人更加的仁慈,毕竟在这中古世纪,能够成为区域中的霸主,本身便与仁慈并不沾边。双方统治的差别,主要还在于各自制度的不同。

吐蕃骤起于高原,唯一的倚仗便在于强大的武力,制度的建设虽然有所发展,但因人才储备的不足,执行力却是极为低下,对外方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进行掠夺。

而大唐却拥有着丰富的羁縻技术与经验,虽然本质仍然是剥削,但诸胡部托庇在大唐羽翼之下、却仍不失发展的机会。

两种手段各有优劣,也谈不上有什么明显的高低之分,毕竟各自运作的基础还在于绝对的武力震慑,主要还是看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以及当下的形势。

大唐军队在对外开拓的过程中,自然也有凶残的一面,覆灭在大唐铁蹄屠刀之下的胡部邦国势力较之吐蕃只多不少。到现在大唐国境之内以及边疆军镇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胡部亡国之余,遭受着比较苛刻的奴役。

跟吐蕃相比,大唐的优势在于除了凶悍的镇压掠夺之外,还不失怀柔羁縻的手段,而吐蕃国体制度本身,便限制了他们、不能做出更多的选择。若是周遭没有足以匹配的对手还倒罢了,可一旦出现这样的存在,顿时就会让他们处境变得步履维艰。

两国之间围绕青海基本的对抗形势的形成,还是在数年前圣人亲登陇右所主持的海东那一场大战。是役大唐虽然取得了胜利,成功的跨越赤岭,在海东建立了军事据点。

但吐蕃、或者说噶尔家族的势力也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除了青海东南方位、靠近赤岭这一片区域在大唐控制之中,青海其他地区仍然不能轻易涉足。

海东一战后,虽然大唐军队也曾一度辟地两千里,直接远驻位于青海西南方位的渴波谷,不独扼住了吐蕃东进黄河九曲的通道,更有了直接进攻海西伏俟城的可能。

然而在不久之后,双方便围绕渴波谷进行了一系列的摩擦与争斗,以至于到了海东之战结束后的半年左右,圣人便不得不再次引军返回陇右坐镇,但渴波谷终究还是被噶尔家给夺回,使得大唐的势力再次退回海东区域、不能完全伸展开来。

虽然说当时对国内的宣传仍是唐军再次于青海挫败吐蕃军队,但事实上那一系列的战争还是唐军输了,丢掉了海东一役胜果的一半,也让黄河九曲一直处于吐蕃的频繁侵扰中。

毕竟钦陵吐蕃战神的名声是真实不虚,其在败退之后所组织的一系列反击也都凌厉有加。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当年圣人之所以想要驻兵渴波谷,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考量就是勒令已经内附河曲安乐州的吐谷浑王室重新返回青海,去联络策反吐蕃控制中的吐谷浑亡民,作为防守渴波谷的一股重要力量。

可是当年圣人尚未履极,仅仅只是陕西道行台大总管,所以当时的吐谷浑王慕容忠便也抗命不遵,潜逃入都,也使得后计无从实施。毕竟按照大唐当时的国情与力量,想要独力在几千里外驻扎强兵把守要塞,还是力有未逮。

也正因此,圣人才对慕容忠恨意满满,一俟找到机会,便直接将之干掉。

其后数年时间里,青海方面的形势基本维持这样的格局。大唐实际所控制的最前线是海东的莫离驿,而吐蕃的前线则安置在了渴波谷,双方之间隔着地势相对平坦的大非川,在此区域中不断发生游弈斥候们的小规模碰撞交战。

不过近年来随着大唐国内局势的稳定,此类摩擦也在逐年减少。倒不是说双方各自外扩的欲望有所削减,而是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

大唐方面,开元以来便专务休养,虽然没有大举裁撤边务的人事投入,但基本上也是保持当下的局面,不再作进一步的战略规划。

至于吐蕃方面,其实发动战争的需求要比之前还要更加强烈。国中的抵触与封锁越来越严重,逼迫得噶尔家必须要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而近在咫尺的黄河九曲之地,就是一个绝佳的开拓对象。

同时,发动对外的战争也能转嫁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而衍生出的势力内部的矛盾。

只不过,钦陵在战场上虽然料敌如神,可若是大环境并不具备发动战争的条件,还未开战便先输一半,他也很难说服所有人跟随他豪赌一场。

开元元年,钦陵遣子入唐祝贺大唐圣人登基,结果却发生了与国中使者当街斗殴的恶性事件,之后大唐更是专遣使员前往吐蕃进行沟通解释,双方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那时候,钦陵便已经打算要对黄河九曲下手,以接回儿子为名义、派遣了数千名胡部扈从穿过大非川,靠近莫离驿,准备以这些兵力于大非川东侧对海东的唐军进行阻挠,自己则率部从渴波谷对黄河九曲发动进攻。

结果却没想到,负责交割钦陵之子的郭元振直接策反了已经欺近莫离驿的胡部人马,本来用作阻挠对方行动的兵力反倒成了对手的爪牙,钦陵也因此不得不暂时放弃对黄河九曲的进攻。

这一次机会错过之后,大唐便着力发展边贸,通过贸易与边境诸胡进行利益交换,这对那些实力偏弱的胡部而言无疑是一个更加有好的方式。相对而言,噶尔家那种威慑有余而恩义不足的统御手段便越发的让人反感。

噶尔家父子前后统治青海达几十年之久,威望基础自然是有的,但也并不意味着这些胡部们就会对他们完全的忠诚不悖。而在断绝了来自国中的人事援助后,青海当地的胡部人马已经成了噶尔家最主要的力量组成部分。当这一部分力量逐渐变得不可控,噶尔家自然也就逐渐丧失了挑起战争的主动权。

当噶尔家对青海区域局势的影响力越来越薄弱,那大唐的影响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强大,陇右官员们的喜恶如何,自然也就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各自的处境前程。

郭元振如今官居鄯州长史,而鄯州都督则由河源督军使夫蒙令卿挂衔兼领、但并不负责具体州务,郭元振便是鄯州此境最高行政长官,在陇右官场上自然也是排得上号的人物,因此陇边诸胡也都是争相献媚。

郭元振自不是什么克己守礼、清心寡欲之人,不过早年在通泉县胡作非为的做派也不敢再复为。那时候劣迹斑斑,还有一部分久不得志而自暴自弃的缘故,可如今得圣人赏识重用,若再那么做的话,不只是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更是视国务为儿戏。

所以如今的郭元振待人处事也都收起了往年那种嬉笑无状的模样,开始注重起了官威仪态,平日里不苟言笑,对于诸胡酋们所贿献的财货之物也都不作滥取。如果说还有一点故态残留,那就是在色欲上不甚检点。

“人之大欲,食色而已。朝廷赐给俸禄,饮食恒有不匮,不需别处拿取。然色意须当伸张,则就需要自己勤劳访问。”

对于自己这一点寡人之疾,郭元振也并不讳言,放在旁人身上略显龌龊的一点爱好,反而因为他的坦白直言显得无伤大雅。

而凭他今时在陇右的权势地位,自然也不需要亲自去寻芳采花,自有周边胡酋们争相奉献。毕竟讲到财货珍宝,他们自己也紧巴巴的,可若是女色,都是自家产的,倒也并不让人心疼,哪怕不用来结好权贵,各自部众们也都生产的很愉快。

在这方面,郭元振倒也并不滥收,江河湖海、各取一勺,可谓是色亦有道,以至于鄯州官属们长作戏言,道是郭长史帷幄之内便是一幅营边治夷的图卷。

陇边羁縻州府合有百数出头,而郭元振室内侍婢胡姬们也略当此数,如果哪一胡部无列其中,那就要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离倒霉不远了?

一点花名,无伤大雅,好事者热传而已。郭元振在事陇边,主业当然不是集邮采花,风情尝尽的同时,对于陇边胡情的了解也是越发深入。

0874 狡兔三窟,营持有道1020 朝议未定,民声先传0453 妖氛满盈,功在今秋0228 平康坊声色迎王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219 云横秦岭家何在0265 顺水推舟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378 坐皇帝,立皇孙0257 群伎色艺,计麻为优0869 能倾情者,唯有圣人0807 鸡犬升天,贵戚匿野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590 故隋兵道,遗泽后世0429 世事诡谲,父子分道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强悍楔子0543 诸夷滋扰,以血还之0651 我王权壮,誓杀钦陵0852 取尔首级,彰我刑威0321 来君珍重0665 内外斗忿,以留秋赋0662 赤尊几重,能继统否0226 疯狂的武周0848 大将薨逝,北疆不安0620 仁愿献计,统摄诸胡0361 唐家正统,人各有见0009 圣心取舍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弃0617 龙凤之种,贵不可言0461 来某成亲,障车万缗0072 天赋异禀0431 千卒入都,只待召用0040 内教坊伶人0847 仁愿立朝,不容孝杰0010 悲惨的一家人0092 仇人相见0287 灵前敲诈0739 庐陵不动,潼关慎出0875 赏心悦目,开胃加餐0873 蕃土不容,长安势热0777 宗家冢嫡,监国元嗣0915 赞普居内,杀贼有臣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547 受命于母,人间未有0958 寡人有疾,大幄能容0576 天厌突厥,苦卤灌口0570 土浑引贼,默啜卖命0457 强卒入坊,魏王伏诛0314 枝冠渐茂,回护近人1042 大罪贼臣,投案请刑0042 能奏《武媚娘》否0638 关山阻远,凭书寄意0283 旧事重提,命门被撩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630 扩地千里,兵指海西0199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0977 三省六部,国朝丰碑0630 扩地千里,兵指海西0421 攸宁设局,千骑营变0061 佳人再赠香0365 群僚入庙,参佐代王0332 安西告捷,台省振奋0987 外苑置业,夫妻同心0209 枝上桃李子0446 白刃不相饶0536 从此以往,不负苍生0879 大唐创业,以德服人0076 祈求长生0853 武运昌隆,威临天下0435 北门操戈,奉命行事0234 刑威如玩物0702 群臣外授,相公珍重0542 乍闻故衣,姚崇震惊0077 永昌元年0518 大唐雄军,演武洛北0748 临河布武,待时以进0015 仁智院掌直0536 从此以往,不负苍生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谨0484 潞王自退,雍王归宗0228 平康坊声色迎王0964 王邸门高,俗流难入0528 人发杀机,血洗长安0876 情若不复,生无可恋0209 枝上桃李子0446 白刃不相饶0574 巨货诱人,贪心难遏0815 敌国大逆,我之强援1001 天弃其类,错爱必伤0817 圣人英明,不容邪祟0034 狄公满腹荆棘0767 龙麟潜邸,入此能活0775 有我祖孙,邪祟难生0057 命途何艰难0908 凡所兴世,必有明君0396 何患无势,转瞬即来0282 眼高手低,矜傲排外0945 国运之争,不容退缩1030 请赐麟种,宣教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