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弄巧成拙(7)

导读:

钱似海正在天马行空地考虑着成田的未来,张之又打来电话,说打井的事已经和李县长沟通了,他没有意见,说一切按您的意见办。

钱似海嘴上没说,心里道:不说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这个老李呀!

钱似海现在对打不打井的问题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张之说:“你马上到我家来一趟。”

“钱书记,有事啊?”张之问道。

“你快来吧。”钱似海没说什么事,只是强调了这么一句。

正文:

钱似海傻眼了,整个北山乡一口机井也没安排,上哪儿去看?

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收是收不回来了。钱似海只好咬牙挺着,领着省委书记一行人马开始找机井。

到哪儿去找呢?李森的心早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市委书记和市长也看出了端倪,心中暗暗埋怨钱似海说话不留余地,结果害得大家一块紧张堵心。

此时,钱似海是最难堪的,不找机井不行,找又没有方向。恨不得上帝能突然从天上伸下来一只手,救钱似海于水火,脱离眼下这个生不如死的尴尬境地。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钱似海无计可施,走投无路的时候,在前方不远处,果真发现了一处井架,好像正在打井。

仿佛黑夜里突见光明,又好像濒死之人获得了重生。

钱似海赶紧叫停车,率先奔井架而去。

省委书记等人很快也到了。

井的主人叫王伟,今年不到四十岁的样子,一看就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很殷勤,也很会说话。

一听说是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市长等大领导到了,马上热情起来。

省委书记问道:“你的这个井怎么样了?”

王伟回答道:“我已经打了一百五十米深了,还丁点水星没见着呢。”

在一旁的钱似海赶紧补充道:“那几口井也都是这种情况。”

省委书记看着机井,围绕打井的技术问题又做了一些询问。

王伟很健谈,也很会谈。不断地说县里怎么重视抗旱,有多少人搞包保。可是北山乡历史上就缺水,想靠打井抗旱肯定没门儿。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省委书记若有所思地说道。

省委书记又到平原地区看了看打井的情况。

临离开成田的时候,省委书记说:“你们打井抗旱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希望你们抓紧落实,过一段时间,我还要来检查。”

“我们马上落实,加大工作力度。”市委书记立刻表态,“我们会抓住当前的时机,集中人力物力,展开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从根本上把水利设施的历史欠账补回来。”

省委书记听罢点点头,脸上才露出一些笑容,同大家握手告别。

钱似海弄巧成拙,不仅没有捡到便宜,而且险些在省委书记面前丢了大脸,栽了跟头。

送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对钱似海说:“老钱,马上落实,把打井的专项资金全部拨下去。”

“好吧,我们落实。”钱似海像输光了的赌徒似的,心情十分沮丧。

“书记可是个说到做到人。”

市委书记上车前叮嘱了钱似海一句,意思是提醒他别把省委书记的要求当耳旁风。

光说打井不行,毕竟资金有限。

有了今天的教训,钱似海不敢怠慢,马上吩咐张之来研究这个问题,借鉴一下别的县区经验,尽快把工作看展起来。

张之近来心情不错,钱似海在对自己提拔的问题很上心,使他对钱似海有了不少新的认识,感到钱似海是个很随性的人。

人的心情要是好了,干什么都有劲儿。

张之领了任务后,马上投入工作,打电话给其它县区,学习经验,了解情况。

晚上,钱似海给张之打电话,了解相关情况。

张之说,兄弟县区的做法大体相同,都是发补贴。具体的方法是,无论打小机井还是大机井,政府一律补贴三分之一。

钱似海沉吟着,在心里算着帐。

“主要是我们要有个计划,打多少井,打什么规模的井,在哪儿打井。”张之补充道。

“是这样,”钱似海肯定地说,“你把你这个想法,告诉李县长,你们再呛呛呛呛。”

这次这个人丢的太大发了,竟然丢在了省委书记的面前。这是钱似海从政以来,最露怯的一回。

钱似海有些悻怒,可又不知向谁发火。

钱似海仰靠在沙发里,闭目思过,觉得在省委书记视察这件事上,自己太随意,也太大意。这个小聪明耍得太低俗,低俗得让自己在省市领导面前现眼丢丑,而这个丑丢得绝对不是时候。

想到省委书记阴沉的脸,想到市委书记不满的眼神,钱似海产生了一种恍惚的感觉。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钱似海接过来,见是司正炎打来的。

“你说。”钱似海有气无力地开了口。

“钱书记,您不舒服吗?”司正炎敏感地听出了钱似海的异常。

“没有,只是有点累,想休息一下。”钱似海遮掩着说。

“那我打扰您休息了1”司正炎表示歉意。

“没事,你有什么事?说吧。”钱似海道。

“是这样,”司正炎把话转到正题,“市委组织部方才来电话,说这两天来考核张之同志。”

“噢?”钱似海一听来了精神,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怎么安排的?”

钱似海的原意是问,市委对张之是怎么安排的。

张之没有听明白,就说:“您有什么意见?”

钱似海不想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敲定一下来考核的具体时间,我们开个常委会,要统一思想,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做工作,要抓住这个机遇。这个机遇不仅仅是张之同志自己的,也是我们成田的。”

“好,我们什么时间开会?”司正炎问道。

“先敲定时间再说。”钱似海吩咐道。

撂下司正炎的电话,钱似海马上给市委组织部谢副部长打电话。

电话很快就打通了。

谢部长说:“我正在开会,一会儿给你打过去。”

钱似海嘴上道了谢,心情不由好了起来。

如果要问钱似海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那么,摆在第一位的绝对不是什么抗旱夺丰收,而是如何构建成田未来的政治格局。为此,钱似海已经没少耗费自己的心血。

构建这个格局的核心就是为了稳定。无论如何,成田不能乱,要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搞下去,实现成田的发展目标。所以,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前提条件就是一定要稳定。成田的政治要稳定,经济要稳定,社会秩序也要稳定,而这些稳定的基础是领导班子首先要稳定。

如果能如设想那样,由李森主政,朴天一出任县长的话,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组合。李森虽然能力有限,魄力不足,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健,凡事都再三斟酌,反复权衡。李森的这种作风,虽然不可能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辉煌,但绝对不可能犯错误。这是作为守业型领导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条件。而朴天一则是一个将才,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分管常务的经历,使他获得了不可多得的阅历。但是,朴天一的工作能力、魄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值得肯定之外,他的毛糙和缺乏思想深度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作为一对组合,朴天一的能力和魄力可以很好地弥补李森在这方面的弱势。而李森的多思稳健,也完全可以修补朴天一毛糙少虑的不足。最主要的,是李森和朴天一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对于李森成田一把手的位置,朴天一不具备觊觎的资格,而且两个人长期合作,作为正副手,配合默契,彼此熟络。

还有一点是钱似海深谋远虑的,那就是李森和朴天一都是成田本地人。如果这两个人可以顺利出仕的话,那么就打破了多少年来主要领导一律外派,本地干部当不上一把手的历史。

如果实现这个既定的目标,钱似海就掀开了成田政治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页。

对于其他人,钱似海心中有数。只要把党政一把手确定下来,其他的人就好安排了。

在常委班子里有两位副书记,一位是林镇东,到年底就退休了,算是功德圆满,可惜的是没有机会解决正处级的问题了。另一位是张之。司正炎带来的信息,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想不到市委这么快就有了动作,这对张之,对成田未来班子的组建都是最大的利好。其他常委里,组织部长司正炎工作踏实,作风稳健,颇可倚重,但此人城府过深,难以揣度;宣传部长曾英年轻有活力,能说能写,是个难得的鼓动家,不足之处是缺乏深度,显得夸夸其谈;纪委书记俞任是钱似海在内心里颇为赞赏的一位,其为人处事很有一些当年自己的影子,但是俞任有些眼高手低,自以为是,唐振一案,使各方陷入尴尬境地,难以收拾。此人,有可能成为李森难以摆弄的硬茬儿。

张之一旦调出,再加上林镇东的退休,成田就一下子空出两个副书记的位置。按照惯例,市里是不会把两个位置都给县里留下的,那么只能保留一个。对于谁来接任副书记一职,钱似海没有在常委现有的圈子里考虑,而是执意要从基层提上来一个,目前他已经瞄上了一个目标,正在不断观察。

钱似海正在天马行空地考虑着成田的未来,张之又打来电话,说打井的事已经和李县长沟通了,他没有意见,说一切按您的意见办。

钱似海嘴上没说,心里道:不说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这个老李呀!

钱似海现在对打不打井的问题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张之说:“你马上到我家来一趟。”

“钱书记,有事啊?”张之问道。

“你快来吧。”钱似海没说什么事,只是强调了这么一句。(本章完)

第十章 预料之中第七十六章 不测风云(9)第五十五章 弄巧成拙(10)第一百一十章 造化弄人(4)第一百零六章 政治高度(6)第八十五章 人前人后(8)第九十八章 祸起萧墙(3)第九十五章 阴差阳错(4)第一百章 祸起萧墙(5)第二十七章 红杏出墙第十四章 雨天情缘第一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九章 不测风云(2)第七十一章 不测风云(4)第六十二章 没事找事(7)第八十六章 人前人后(9)第九十四章 阴差阳错(3)第五章若有所思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要视察(2)第七章 处处玄机第一百二十二章 重要视察(7)第一百一十七章 重要视察(2)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要视察(4)第二十四章 没事找事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3)第一百零三章 政治高度(3)第八十九章 与此同时(3)第一章 短兵相接第十五章 生活感悟第一百三十三章 规定情境(2)第五十七章 没事找事(2)第一百零二章 政治高度(2)第五十二章 弄巧成拙(7)第二十七章 红杏出墙第七十六章 不测风云(9)第七十八章 人前人后(1)第五十七章 没事找事(2)第三十二章 桃色事件(4)第九十章 与此同时(4)第四十一章 桃色事件(13)第三十二章 桃色事件(4)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事之秋(3)第四十二章 桃色事件(14)第一百章 祸起萧墙(5)第九十八章 祸起萧墙(3)第七十四章 不测风云(7)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事之秋(3)第六十三章 没事找事(8)第四十三章 桃色事件(15)第四十二章 桃色事件(14)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事之秋(2)第一百零三章 政治高度(3)第二十三章 突发变故第一百零七章 造化弄人(1)第一百章 祸起萧墙(5)第四十章 桃色事件(12)第八十二章 人前人后(5)第八十章 人前人后(3)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要视察(1)第五十一章 弄巧成拙(6)第二章火上浇油第二十章 基本格局第七十七章 不测风云(10)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事之秋(2)第五十二章 弄巧成拙(7)第五十七章 没事找事(2)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要视察(6)第十八章 不同心境第六十七章 没事找事(12)第四十三章 桃色事件(15)第七十一章 不测风云(4)第一百三十四章 规定情境(3)第八十二章 人前人后(5)第九十八章 祸起萧墙(3)第五十七章 没事找事(2)第七十四章 不测风云(7)第十二章 蚕蜕之变第九十七章 祸起萧墙(2)第九十五章 阴差阳错(4)第二十九章 桃色事件(1)第一百零七章 造化弄人(1)第四十七章 弄巧成拙(2)第九十四章 阴差阳错(3)第二十六章 强硬姿态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上浇油(5)第六十二章 没事找事(7)第七十九章 人前人后(2)第一百零六章 政治高度(6)第十七章 节外生枝第二十章 基本格局第九十一章 与此同时(5)第一百三十二章 规定情境(1)第八章 品味玄奥第四十七章 弄巧成拙(2)第五十五章 弄巧成拙(10)第一百二十六章 多事之秋(4)第五十一章 弄巧成拙(6)第六十五章 没事找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