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招商局长

官翔 119、招商局长

119、招商局长

“哒哒哒……”有人在外面敲办公室的门,严宁头也不抬,继续忙着自己的工作,口中似是不经意的轻轻说了一声请进。随着严宁副县长的位子越坐越牢,这养气的功夫却是深厚了不少。汇报也好,布置工作也好,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的,声音总是凝成一条线,听在人耳朵里,似是很亲切,又似很庄重,无形之中带了几分的官威。

“呀,严县长,您忙着呢,我来汇报下工作!”推开门的是原任人大办公室的主任李远华,手中抓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小心翼翼走了进来,看到严宁抬头,立刻满脸的赔笑。李远华即将上任招商局局长,此时到严宁这里来无非是要表忠心的,这一点严宁的心里十分清楚。

自从上次常委会之后,严宁和钱立运都意识到了手下人手的不足,长此以往势将影响到某些工作的布局。因此,在会议之后,严宁大张旗鼓的开始了招兵买马。只是实权口都被李志大开方便之门圈走了,严宁只得把目光放到了人大办、政协办、党史办、机关工委、科协这样的二线部门。

别说,以往榆林一有大的调整,总有一些没人、没钱、没关系的人才被发配到这些二线部门,李远华就是其中的一个。另外,严宁和李远华的相识还有一段比较有趣的小插曲。有一个星期天,严宁准备到曲遥琴家过周未,走到路上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个书摊。严宁以前可是公认的书呆子,若是碰上书摊不看看,那绝不符和严宁的性格。

“……别买了,家里的书够多了的,一个月就那几个死钱,差不多都让你买书了,这饭还吃不吃了……”可巧,严宁站在书摊边看书的时候,有一对夫妻的对话吸引了严宁的目光,丈夫要买书,妻子一脸的不高兴。

“这本书是关于企业发展的,跟以前买的书不一样,现在县里大力推行招商引资,所有的工作都得围绕着企业经济来运转,多看看这些书,没准哪天能用到……”见妻子反对,男人的耐着性子做着解释,手上却把书抓的更紧了。

“县里什么有什么政策跟你有关系吗?就你一个当兵出身的大老粗,有份工作就不错了,快点把书放回去吧,还是省点钱给孩子添套衣服吧……”榆林的工资水平不高,很多公务员都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显然这位妻子也是精于持家的。

“别的,我就买这一本,下个月保证不买了……”男人有些舍不得手上的书,小声的哀求着妻子。

“不行买,你总花钱买这些没有用的书,看的再多有什么用,你看看人家文质彬彬的,才像个有学问的人,没准还是大学生呢,人家都守着书摊看呢,也没像你大手大脚的……”妻子看到严宁在一旁看书,立刻把他当作教训丈夫的例子,严宁觉得好笑,看了一眼这对夫妻,含蓄的笑了笑,也没当回事。

“呃,严县长,您看书呢,对不起……你瞎说什么瞎说……”男人顺着妻子的手看向严宁,这一看不要紧,却是吓了一跳,榆林最年轻的副县长,居然成了妻子口中举例子的对象,这实在有些对领导不尊重,急忙拉了一下妻子,一边向严宁道着歉,一边小声的训斥着妻子。

“嗯,你认识我……”能叫出自己的职务,想来也是体制内的,弄不好还是自己分管部门的干部,只是严宁一天事太多,接触的人也多,除了一些重要的领导外,一般干部只能看着脸熟,却是叫不出名字来。

“是,是,严县长,我是人大办的李远华,上回换届的时候,还专门给您送过材料,我爱人不会说话,您别介意……”李远华自我介绍了一番,又为妻子的失礼再次向严宁道歉。

“哦,没事没事,开个玩笑吗……”听李远华这么一说,严宁觉得似乎有那么一点印像,对李远华的道歉也没太意,简单的聊了几句后,也就离开了书摊。

赶到曲遥琴家以后,两个人干柴烈火,一点就着,李远华这个名字早就被严宁忘在了脑后。不过严宁忘了,李远华却觉得自己跟严县长有了交流,若是能再深入一些,没准就能纳入严县长的眼线。看看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有权有势有钱,风风光光的,只有自己没人没钱没关系,碌碌无为的半辈子,年纪轻轻就被发配到了人大办养老,想想就憋屈。

说起来这李远华也算得上是一个乖巧精明的人,可惜时运不济,这些年也花费了功夫去钻营,却始终找不到好的门路,这一次天可怜见,让李远华在意外中碰上了严宁,自然就对严宁上了心,回家的路上就琢磨着怎么才能搭上严宁的线。

别说,左思右想之后,还真让这李远华想出了个门路来。严县长早先在东海镇工作,自己的战友王刚以前不也是在东海镇吗,听说王刚还是通过严县长关系调到市局,不过一年就当上了大队长,想来也是严县长帮他使得力,自己和王刚可是老战友,关系自然是没得说,能不能通过王刚做个中间人,投到严县长门下呢?

行不行试试再说,打定主意的李远华立刻拔通了战友王刚的电话。对于李远华的意思,王刚自然是清楚的,虽然王刚可不敢替严宁做什么决定,但想到李远华怎么说也干过一届副镇长,工作经验自然是没的说,只是这几年时运不济走了下坡路而矣,多少也算是个人才吧,再加上耐不过战友的情面,王刚勉强答应了下来。

随后几天,王刚终于抽了一个空子,领着李远华跟严宁见了一次面。王刚虽然没说什么,但严宁也知道李远华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想借着自己的势,谋个一官半职罢了。不过,作为领导,严宁可不会像李志一样只要收了钱,就拍着胸脯许诺,客气的跟李远华交流了一会,严宁便端茶送客了。

有了这次李远华的例子,严宁便把目光投向了人大办、政协办这些冷部门,也刻意的接纳一些合适的人选充实到自己的后备力量中。当然,严宁可不是书记,也没有一言九鼎的份量,不是说随便安排谁就能安排的,还得挑时机,挑位置,不过总算是打破了手下小猫两三只的尴尬局面。

十二月中旬,双江市委批准了榆林县设立招商局的申请,初步意向招商局为县政府领导下的正科级行政单位,核定行政编制十二人,含领导指数四人,事业编制十人,工勤人员四人,人手由榆林县委、县政府自行补充进。几天后,榆林县招商局正式挂牌,办公地点暂时设在县政府办公楼一楼,第一任局长,党组书记就是严宁推荐的李远华。

李远华能从人大这个冷衙门调到招商局担任局长,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甚至很多人压根没听过李远华这个名字。早在严宁提议成立招商局之初,就有很多消息灵通人士就把目光盯在了这个升迁的机会,甚至有几个副职干部抱着成捆的现金跑到李志的家中,阿谀奉承,一脸的奴才像,目的就是要把这个招商局长的位子收入名下。可谁想,这局长的位子最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抢去了。

一些在李志身上下了重注的干部哪能服气李远华抢了自己的位子。多方打听,才知道这李远华是人大办的主任,几年前在花河镇当过一届的副镇长。要知道,在条件坚苦的乡镇做副手工作不比县里,只要稍稍有些后台,一碰上调整,领导多少也会给予考虑,最次也会安置一个差不多的局委办当副手,可李远华三年前被调整后,便蹲在了人大办主任这个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三年,很明显是没有什么路子的。

在县一级工作的干部,从副科到正科看似只差了半级,其实却是一个老大的坎儿。如果某个干部工作能干,善于逢迎,那么只要资历差不多,一把手赏识,群众基础好,一遇到空缺,很轻松就能提为副科级干部。但想从副科级提拔为正科级,成为各局委办的一把手,那么,没有坚强的后盾可说是一点没有可能的,至少县委书记这一关你得过去。

可是问题就来了,李远华不过是人大办的主任,严格来说只能算是中层干部,虽然说人大的级别比较高,但比起县委办、政府办这些距离领导近的实权部门,却是差了老大一截呢,这回怎么就让他抢了先。于是,不服气的人继续深挖,终于有消息灵通的人挖到了根源,李远华的上位却是严宁严县长推荐的。直到这时,人们才反应过来,严县长的力度似乎比李志李书记来的要更猛烈一些。

从李远华上位让榆林的干部产生了一个共识,严县长是一心干实事的人,不屑于争权夺利,但不争是不争的,不代表严县长没有人事话语权。如果严县长真要争夺某一个岗位,就是徐书记也得充分考虑。基于这个共识,一些干部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严宁。于是,李志家的生意顿时冷清了下来,这却是严宁始料不及的。

197 自己玩去吧十一月3035 问题所在21 祭刀143 阴魂不散高家集125 拦车告状122 凌家的富三代40 工程建设指挥部38 集体失声105 动摇11 三颗棋子19 示好84 大翻盘111 李庆隆说情100 坚守30 路遇绔纨54 吃火锅18 资本运作与空手套白狼188 因祸得福36 登门致谢33 往事22 副部级不是梦251 计划落空42 喜迅连传44 有得玩了9 耍无赖105 再议机械厂问题15 农业发展思路253 减副67 皇朝会所250 失之交臂77 好现象7 回程4 转任边宁117 眼泪的威力190 贪婪的根源124 有成绩也有问题55 京城13224 收尾96 阴谋手段1 审计署104 另有所100 盘点得失28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45 够阴够狠154 发展的基石67 一视同仁175 丧尽天良42 告密者56 免费劳工25 那个谁96 混乱的夜43 发展方向72 明传通报128 根子上就错了37 奠定基础147 诈供138 宴请杨省长244 清除隐患176 以身涉险130 准备要周全63 走门路75 西山76 挑拨离间19 手法老辣104 另有所18 资本运作与空手套白狼122 人生最大的挑战85 拜访26 政府常务会议26 置换方案与反对108 风口浪尖116 用诈70 产业发展雏形180 粉墨登场131 去党校进修161 恶意收购276 金秋节141 要回扣42 打完再说273 威胁113 第一次常委会3 探监220 定了调子53 睚眦必报37 八百万4 按摩97 徐书记的烦心事105 推手是谁185 下套23 遭遇强拆18 委琐男121 电站项目214 长川的宗族势力98 启动试点151 你说的算吗102 打也白打10 形势掌握不准确22 刹刹歪风27 上了轨道39 工作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