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当面之敌

这三十二万大军里面,除了苏莱曼大帝的三万禁卫军之外,都是各地的守军。

其中最为精锐的,也就是三万禁卫军。

易卜拉欣在安塔基亚驻军,并没有主动进攻阿勒颇的杨洪义。

首先是因为手下的军队良莠不齐,还需要时间进行整合。其次,易卜拉欣也想通过观察,来寻找明军的弱点。

奥斯曼的军队人数虽然多,但越是这样就越不好带领。一旦吃了败仗,很可能就会一战而溃,走了之前的老路。

如果不是易卜拉欣极力控制,他手中就是再召集三十万军队也不是问题。但是在萨勒马斯方向,还有五万吴云生所带领的明军。

易卜拉欣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情形非常担忧,如果不是中间隔着一个黑海,奥斯曼帝国最重要的小亚细亚半岛,恐怕都会处在明军的全面威胁之下。

另外易卜拉欣也非常害怕,害怕自己在如此优势之下失败。这种责任他承担不起,一旦失败就没有活着的可能。在苏莱曼大帝的期许之下,不胜则死。

他先是派人给杨洪义送去了一封信,信中指责杨洪义擅自开启对奥斯曼帝国的战端。并且希望杨洪义从他所占领的阿勒颇、霍姆斯和大马士革撤军,将这三座城市交还给奥斯曼帝国。

杨洪义接到了易卜拉欣的信件,看到内容就笑了。这可真是太过讽刺,明明挑起战端的是奥斯曼一方,如今却要颠倒黑白。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对方居然就想这么空口白牙的索要阿勒颇、霍姆斯、大马士革三城。

杨洪义很痛快的给易卜拉欣写了回信,告知对方明军只是正的自卫反击而已。一切的战事源头,都是由奥斯曼的苏莱曼绑架大明国丈、国舅而引发的。如果奥斯曼帝国想要回阿勒颇、霍姆斯、大马士革三城,也不是不可行,但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易卜拉欣显然也不着急,他不断的给杨洪义写信,每一次信件来往都要三五日。

两人的信件往来,个七八次,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过去。

这时的易卜拉欣,已经将手中的三十二万大军完全整合起来。军中原本林立的派系,被他从上到下都给清理整顿了一遍。

而且这些军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之中,被不断的拉出去训练,可以说过的十分充实。

易卜拉欣连续给杨洪义写信,其实就是在争取时间,在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和谈的意思。

杨洪义虽然看破了对方的意图,但是并没有说破,而是与之虚与伪蛇。

之所以与易卜拉欣虚应事故,是因为吴云生给杨洪义送来了消息,大不里士之战已经结束,奥斯曼与萨非王朝联军惨败,塔赫马斯普一世战死。

正是因为得到了这个消息,所以杨洪义也并不但心什么。

杨洪义所在的阿勒颇城,进可攻打奥斯曼沿海,或者北方的加济安泰普城。退则可以退到拉卡城,背靠两河流域,长期与奥斯曼对峙。

所以不管易卜拉欣打什么主意,杨洪义都是在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作战,没什么可患得患失的。

他还给吴云生写了信,让其在有余力之时,可以适时的出兵威胁奥斯曼帝国的巴特曼地区。

希望两人配合,能让奥斯曼帝国无法兼顾。

因为易卜拉欣与杨洪义两人都各有打算,阿勒颇这里的局势居然平静了两个月之久。

但是平静终究会打破,这个破局者来自两方面,一个是苏莱曼大帝对于易卜拉欣的催促,一个就是吴云生真的是出兵巴特曼地区了。

两个月的时间屯兵不前,受到苏莱曼大帝催促的易卜拉欣觉得准备也算是大致充足,便亲自带了三十二万大军从雷伊汉勒山口兵出阿勒颇。

一直在密切注意易卜拉欣动向的杨洪义,并没有去迎击奥斯曼的大军。

对方三十二万人,明军只有四万五千余人。即使武器比对方强了许多,这仗也没法打。

尤其是雷伊汉勒山口以东都是平原,杨洪义可没有把握对付三十多万人的军队。

所以当奥斯曼军队快到达阿勒颇时,他便带着明军全面退回到了拉卡城,将阿勒颇让给了易卜拉欣所统率的三十二万奥斯曼军队。

杨洪义并不是真的退让,他这么做,是为了拉长对方的补给线,并且使得对方的军队要走更多的路。

三十二万大军行军可比四万五千明军行军要复杂的多,其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十分繁琐。出一点差错,都会出现麻烦。

反观明军人少,自然麻烦也就少了许多,进退之间十分自如。

易卜拉欣占领了阿勒颇之后,也已经知道明军退回法卡城。他觉得这样已经可以向苏莱曼大帝交待,与其和明军死磕,不如见好就收。

只是让易卜拉欣没想到的是,他接到消息萨勒马斯的吴云生突然之间带兵西进,已经逼近了巴特曼城。

如果巴特曼失守,杨洪义与吴云生两支明军便可汇合。到那时,十万明军的强悍战力,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

所以不等苏莱曼大帝再一次催促,易卜拉欣便又带着三十二万大军猛扑法卡城的杨洪义所部。一定要在两支明军汇合之间,重创甚至消灭一支明军才好。

杨洪义之所以退到法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依凭幼发拉底河作为天堑,与奥斯曼三十二万大军对峙。如果战术运用的好,就是将对方击败也并不是不可能。

因而得知易卜拉欣出兵,明军也同时动了起来,杨洪义带着明军在河岸边上等着奥斯曼军队的出现。

易卜拉欣看到明军在河对岸等着自己,不由失笑。奥斯曼帝国如此多的兵力,怎么可能怕了明军的半渡而击。大不好自己将军队分为两部分,各自选一处渡河,明军便不能兼顾。

他是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当即分出来一支十五万人的军队,去了下游渡河。

杨洪义看到奥斯曼军队分兵,不由得大喜。如果对方三十余万人从一处渡河,自己所带领的这些明军或许可以给对方造成不小的损失,但绝对不会让对方击溃。

但是对方分兵就不一样了,十几万人渡河,就等于实力降低了一半,明军阻拦当面之敌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263章 本末倒置第471章 得不偿失第205章 正副总兵第572章 有点傻眼第456章 艰难行军第187章 碰撞总是要来的第369章 绝望深谷第455章 形成对峙第256章 不要妄议复国第276章 海参建城第93章 掣电铳第549章 这是不行的第537章 阁下可以去大明第491章 目标两河第534章 东家看得很远第393章 国贼第381章 答案在书中第61章 那是李神医第544章 鹬蚌相争第559章 希望和平相处第503章 后面的大招第78章 景王吐血第52章 官钱私造第372章 真成了待宰羔羊第564章 以利诱之第571章 不要轻易挑衅第452章 兵临城下第161章 暗藏机锋第402章 清州之战第56章 盖世伟业第582章 战胜明军的希望第260章 老家伙太缺德第411章 应该有的尊重第350章 当场击毙第172章 王直那狗贼第384章 莫要放走一个第581章 几乎气疯第84章 土人达鲁第505章 还不死心第6章 发生何事第338章 带上几百斤回去第181章 张居正第209章 不可相提并论第6章 发生何事第506章 逃离杀戮场第401章 对马岛陷落第298章 渤泥国财宝第413章 几乎脑溢血第532章 一个都不能留第513章 他们意欲何为第77章 如此应该可行第390章 你来则我往第132章 我说你是第520章 莫要自误第2章 本王瞧瞧第564章 以利诱之第237章 太过猖狂第461章 自豪之气第288章 暹罗差颂第68章 勉为其难第421章 尽量留几个活口第215章 兵临城下第35章 先做好眼前事第368章 不出兵不行第369章 绝望深谷第592章 位置互换第574章 自卫反击第314章 老道也想去瀛洲第331章 进退两难第264章 金殿传胪海刚锋第34章 另有所图第23章 我没有病第167章 草原局势第124章 极具扇动性第239章 大明皇家妇女会第259章 李玑第14章 我有兴趣第325章 舍不得了第437章 明军就是弱鸡第597章 尴尬不已第558章 生存下去的根基第436章 该动一动了第304章 一乱才能一治第332章 京都落雪第95章 有备而来第256章 不要妄议复国第293章 内政教育第194章 议事推举第376章 归咎于大明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败者第131章 随遇而安第516章 这种好事很难找第344章 暹罗再灭第433章 难以及时第424章 真是该死的第159章 终于来了第519章 接受天可汗的封赏第117章 想要什么公道第521章 后悔了第580章 全体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