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谈心

关乐和因做山长许多年,性情平和许多,该讲的规矩也都会依循规矩,但他骨子里还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对于思想,对于学说,他不墨守成规,并不要求自己的学生一定遵循他的思想与理论,不允许有别的想法。

杜锦宁是现代人,骨子里有很多的观念与想法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一旦遇到一个对学生的思想有掌控欲的先生,她跟这位先生就难以融洽相处。而这时代的人非常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她不能忤逆老师,不能违背老师的意愿。一旦她的思想跟做法与老师发生冲突,那个老师可能就会如一根绳索一般,紧紧地把她束缚住。想要挣脱这种束缚,她就得以名声为代价。

她又不需要政治资源与政治扶持,有什么必要去找根绳子把自己束缚住呢?

所以她并不想再拜其他人为师。

再者,关家在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这也是她很中意的地方。她很庆幸自己误打误撞地拜了关乐和为师。否则换了一个家族,比如严家、齐家、梁家,以后她走上仕途后,必然得跟着一起站队。

她一个学农的,可不耐烦闹什么政治斗争。

“老师,如果不拜祁先生为师的话,是不是不能进府学去念书?”杜锦宁问道。

关乐和这一回真的是惊讶了。

如果杜锦宁直接说她不想拜祁先生为师,他可能还以为她是顾及自己,会极力劝说。可杜锦宁这么问,很显然是真不想拜祁先生为师了。

“怎么,你不喜欢祁先生吗?”他问道。

杜锦宁摇摇头:“祁先生为人单纯,眼中只有学问,并无其他,我并没有不喜欢他。只是他的学生一定很多吧?在朝堂上的做官的也不少吧?”

关乐和点点头:“是的。祁先生乐于教导学生,只要有才学,在人品上没有什么问题,求到他面前,他是很乐意收为弟子并悉心教导的。现如今年仅十三岁的七皇子,就曾跟在他老人家身边,学过一段时间的时文。在他名下,正儿八经拜了师的有十三人,最有出息的那个已是朝庭二品大员;像七皇子那样,经他指点过的学生更是不计其数。”

祁先生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儒,一方面是他的学问确实好;另一方面,也跟他桃李满天下有关系。

“这就是了。”杜锦宁道,“中了进士后就必然会进入朝堂。我现在虽然还是一名童生,离进士有点远,但从现在起,我想给我自己做一个规划。我对种植感兴趣,以后会致力于农业种植。做一个司农官,提高谷物产量,是我的夙愿。我不愿意参与各种权利争斗。所以先生,我想跟关家一样在朝堂保持中立。我不想拜祁先生为师也是基于此类考虑。我要是拜在了他的门下,等我进入朝堂之时,不等我看清形式,估计早就被人贴上了某个阵营的标签。”

“再者。”她不等关乐和说话,又继续道,“我觉得师徒如同父子,这是很讲究缘份的。老师您是个真性情的君子,学问深厚自有建树却又不固执自得,性情洒脱又不古板,我是真心真意地觉得有您这么个老师,是我的荣幸。别的老师不一定能让我打心底里崇敬与喜爱,我觉得我这一生有您这么一位老师就够了。我不需要再拜别的人做我的老师。”

以后她越走越远,会遇到各种赏识她的如祁先生之类的人。所以她觉得该把话挑明。以后遇到类似的事,她就不用再多费口舌,需要做出种种解释了。

关乐和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眸光里隐隐有泪光闪动。

“老师能得你这样喜爱,何其幸也。”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丝的不同,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清咳了一下道,“你能有这般见识,为师再欣慰不过了。为师没想到你能想得这么远,对于世事比为师看得还要透。心志坚定,目标明晰,你这样的人不成大器,天理难容。”

作为先生,他们是很少对学生做这样的评价的,就担心学生听了会生出骄浮之气来。但关乐和觉得不这样说不足以表明自己对杜锦宁的欣赏。这孩子,真真是比他想象的还要出色。

“多谢先生夸赞。”杜锦宁作了个揖。

见饶是如此,杜锦宁依然不见有丝毫骄傲,关乐和越发满意。

他回答杜锦宁开始提的那个问题:“你想去府学,这想法是对的。走出去才能看得远,老呆在一个小地方,生活虽然安定,但人的眼界容易被局限,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惰性。”

说到这里,他透过门口,望向远方,心底里忽然生出一丝躁动来。

当年他回漓水县,一半是因为政敌拿他做的事来做借口攻讦关家,他要避其锋芒;一半也是老爷子觉得他心浮气躁,性格桀骜,需要修心养性。

现如今他在漓水县这么个小地方一呆十几年,如果没有刚才杜锦宁这番话,他或许还会这样呆下去,就如他刚才所说的,人是有惰性的,他生出了懒意,所以即便老爷子叫他出山,他也懒得动弹。

可刚才杜锦宁和他这这番对话,就如同在他心间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就跟牢笼一般,禁锢了他,他想离开这个地方了。

杜锦宁看着自己老师脸上的神情,从迷惘到思索,渐渐再到明朗与向往,她便知道关乐和对于生活与前程,或许有了不同的领悟。

她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出声打扰。

不多时,关乐和回过神来,坦然告之杜锦宁:“锦宁,老师忽然想出山了。老师年轻时喜欢恣意张扬、鲜衣怒马的生活。虽说经过十几年的打磨,我不会再那样行事,但我骨子里并不喜欢现在这种一潭死水的半隐居生活。过段时间,我会上京去。如果有机会,我会留在京城,或游学讲学,或是去外地任职,不回来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谁是“杜宅”第七百四十四章 早稻丰收第三百八十八章 新宅第三百三十五章 谈心第一百三十章 梁先宽来访第六百一十九章 来干嘛的?(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要想不被狗咬第七百三十一章 再悟第二十一章 巧遇第四百二十四章 府学教授来了第三十六章 改变态度第七百八十四章 被赵明月强了第三百零八章 祁先生的青睐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信第二百二十六章 跟着他没错第五百零九章 一口老血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见第七百一十四章 其乐融融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同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感动第三百七十一章 买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认怂第四百八十四章 又来了第四百八十章 后续第四百零三章 了不起第五百三十章 秦老六第八百五十二章 药到病除第五十九章 看不透第七十六章 我们也分出去第六百一十二章 运气不好第四百二十三章 拔步床第二百零二章 态度第八百二十六章 关乐和的反应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者大大你好第三百九十章 再见梁先宽第四百章 理学与心学第三百八十四章 老师您厉害第三百七十一章 买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反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关太太教子第三十三章 又闹起来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咎由自取第一百五十五章 排队等座儿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个黑锅第一百九十四章 考试(一)第七百零四章 劝阻第八百二十二章 都不是问题第一百四十八章 开业(三)第三十三章 又闹起来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好吧第一百七十八章 许家第四百一十章 坏事变好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自思量第二百零四章 娶杜大姐儿为妻第七百一十五章 陈氏的建议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二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跟踪第三十六章 改变态度第二百八十一章 穿越的意义第三百一十五章 北风吹,能几时?第八百五十九章 齐自蹊第八百二十三章 参政的第一步第六百一十五章 会试结束第三百七十三章 斜对门第八百零五章 是时候回去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钱烫手啊第八百六十一章 过继一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问江南第三百零五章 怀疑人生第六百零四章 脱颖而出第十四章 拿到文房四宝第五百五十章 人情冷暖第二百八十八章 谈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惊艳第二百七十三章 关于乡试的问题第七百八十七章 入宫第四百九十章 完蛋了,爱上兄弟了第五百二十章 有人搞事第五百零一章 拒绝第五百七十六章 戏精与影帝第二百一十四章 两难第五百章 宠溺?一定是幻觉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相送第六百六十九章 离家出走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决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拔步床第四百四十九章 被嫌弃了第七章 装死第七十二章 矛盾起第三百八十章 苏州园林,出来吧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场第五十八章 见山长第八百五十章 上朝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作不死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考校第三百六十二章 提亲第四百四十章 谁怕谁?第六百零四章 脱颖而出第二十四章 争相竞价第一百三十一章 互相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