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理学与心学

“少爷,少爷……”一个人影冲了过来,却是江北。

“少爷您出来了?我扶您过去,姚掌柜和汪叔在那边。”江北朝一个方向指了指。

不过没等杜锦宁迈腿,姚书棋也过来了。姚书棋上前扶住杜锦宁,道:“少爷,您辛苦了。我让汪福来驾了车来,咱们上车去。”

杜锦宁其实并不累,更没到走不动路的地步。她现在每天早上打几趟拳,身体较以前强壮许多。再加上吃得好睡得好,除了坐了三天身体有些发僵,并没有什么不适的地方。

不过她还是由姚书棋扶着,上了汪福来的马车。

“少爷,去哪儿?”姚书棋问道。

杜锦宁想了想,道:“回小院吧。”

临近院试前,齐伯昆也来了府城,住进了齐府。虽说他对杜锦宁也很好,一直让她安心地住着,但杜锦宁还是觉得再没有原先那般自在。

现如今她只想回去洗个澡,再好好睡一觉,不想去齐府应酬。

再者,过几天还要覆试呢,搬来搬去的也是麻烦。

有姚书棋在,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小院里早已烧了热水,做了饭菜,等着杜锦宁回来了。

虽说现在汪福来与江北都同住在这个院子里,但杜锦宁习惯了装男人,倒也没感觉特别不方便。她让江北把热水提到自己房间,拴上门躲在屏风后面,好好地泡了一个澡洗了个头,出来后将脏衣服交给厨娘,吃了饭倒头就睡。

贡院那边,此时正紧张地忙碌着。把试卷一一弥封好后,试卷便被官兵运送到了誊录所,由一批人进行誊录,这是防止阅卷官认出某些笔迹舞弊,同时也直接黜落一部分脏污的试卷。誊录好后,原试卷封存,誊写好的试卷则转到了受卷所,交到了阅卷官手上。

阅卷的自然不止陆九渊一个人,还有他带来的两位好友。三人先初阅,黜落一部分水平不高的试卷,选出文墨流畅、言之有物,据有一定水准的文章,再交叉审阅。

这一届院试最终录取名额是五十人,第一场考试便是五十人的倍数,即取一百人。一千取一百,有九成的试卷要黜落。因此他们也是采取快速阅卷法,直接看第一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入不了眼的,后面不用再看,直接扔进落卷堆里。

三人阅一千份试卷,分到手上的就只有三百份。每份只看一题,再加上三人都是吃饱睡足来阅卷的,一个晚上加一个白天,估计到了第二天晚上这阅卷工作便基本完成了。

三人认真阅卷,有时候看到好文章,虽见猎心喜,但为了不打扰旁人,只在试卷上写个“取优”便罢了,并不敢出声。

可这会子阅卷官之一的彭士诚看到一篇文章,实在忍不住,拍案叫道:“好文章,好文章。”说着站了起来,在屋子里走了几步,“写得真是太好了。”

其他两人都抬起头来,看向他。

陆九渊是山长,但彭士诚与史修并不是他书院里的先生,而是名声与他齐平的两位老友。三人学问相当,志趣相投,陆九渊便邀他们来做阅卷官。

这会儿看到一向稳重的老友这副样子,陆九渊和史修都好奇起来,问道:“什么文章,让你这样?”

他们也看到几篇好文章,写得着实精彩,但还没精彩到让他们喜形于色的地步。毕竟这仅仅是院试,不是乡试、会试,考生水平有限,即便文章用词和结构巧妙,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但终还是深度不够。

彭士诚便将试卷递给了陆九渊:“你看看,看看。”见陆九渊接过试卷,他又叹道,“唉,也不知写这篇文章的是何许人,回头我倒要见见他才行。”

史修被他说得实在忍不住,干脆起身凑到陆九渊身边,一起跟他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写道:“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

“嘿,有点意思。”史修忍不住抚了抚胡须,继续往下看。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这一次史修没再感慨,憋着一口气把整篇文章都读了一遍,然后他跟陆九渊一站一坐,盯着那张试卷,久久不语。

彭士诚得意道:“如何?”

“好文章,确实是好文章啊。”史修重重地吐了一口气,一时之间只觉心神十分畅快。

他们三人,都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推崇的理念是一致的。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道学,觉得“良知乃出于天,故明心可见性”,强调“理”高于一切。

但陆九渊三人却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们觉得心才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只是他们认知还处在朦胧之中,犹如被蒙了一层面纱,无法用明晰的理论来反驳,提出自己的主张。

而这篇文章却说: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可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就在于“已发”。

就比如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才是孝。这是本心的作用,万物皆在本心。

这篇文章,就像掀开了蒙在他们眼前的面纱,让他们的理论一下子明晰起来,有如醍醐光顶,叫他们眼前豁然开朗。

这种理论,简直是骚到了他们的痒处,说出了塞在他们心间却无法用明确的言语表述的东西,让他们只觉得酣畅淋漓。

“再看看下一篇文章。”他对陆九渊道。

陆九渊已经在看了。听得此话,他将试卷挪过来了些。

彭士诚刚才也只看了第一篇文章呢,后面没看,此时便也凑了过来,三个花白头发的脑袋顿时挤在了一起。

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排第六百六十一章 柔软的心第三百二十章 朱砂痣与蚊子血第四十七章 巧遇第八百一十七章 宁国长公主第七百一十六章 齐慕远来了第二十一章 巧遇第五百二十七章 提议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人纳税第四百八十四章 又来了第八百三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六十七章 原因第六十八章 小大房回来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杜哥哥第七十三章 我想分家第四十九章 没准能成第七十七章 哑口无言第四百七十四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七百八十二章 做好准备(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好消息(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五十四章 这不是座师吗?第五百八十三章 升官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起成长第三百七十三章 斜对门第三百二十九章 周东平的下场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三场第一百三十九章 关太太教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母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想考功名吗?第二百五十章 卖田地第六百零三章 旧时光第四百七十三章 我咎由自取第一百八十二章 求购第五百九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八十一章 确定第三百二十四章 打死你这没良心的第五百九十二章 天下无饥第四百零三章 了不起第八百二十六章 关乐和的反应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力以赴第九十五章 看茶馆第七百四十二章 将眼光放远第二百六十三章 拿个秀才没问题第八百三十六章 稻田第八百一十五章 会有人提亲第二百九十八章 县案首的待遇第四百四十章 谁怕谁?第二百九十一章 想嫁给谁第八百零六章 封她做公主如何?(二合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各自思量第一百一十四章 圣人之言第六百九十九章 御下之术第五百三十七章 结果第三百三十四章 认出第二百五十二章 教训第三百二十九章 周东平的下场第七百九十三章 搜查第六百七十二章 请求外放第二百六十七章 原因第四百七十一章 偏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邀第七百零四章 劝阻第三十九章 搜银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家吧第二百五十五章 再不闹了第九十五章 看茶馆第四百七十一章 偏心第八百二十一章 假钞第七百四十三章 欠你一个人情第三百九十五章 院试第五百四十章 订亲吧第四百一十九章 再考校第一百六十二章 来意第四百一十章 坏事变好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关家兄妹找上门第一百五十章 夸赞第三百二十七章 传唤第三百一十五章 北风吹,能几时?第二百二十六章 跟着他没错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问题第六百七十章 果然做人不能太君子第八百零一章 失踪半年后第二百四十二章 同仇敌忾第三百一十章 名次依旧第六百九十四章 憋闷第六百九十二章 办妥第八百零九章 杜锦宁回京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要静静第五百六十六章 卫国公府第四百零七章 覆试第四十九章 没准能成第八百五十六章 居安要思危啊第六百一十四章 馆阁体第五百九十八章 朝庭用官分析报告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破局?(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北风吹,能几时?第四百零三章 了不起第六百三十三章 作者大大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