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你是不是傻?

谁不知道非翰林不可入内阁?现在杜锦宁在翰林院呆三年,对她整个仕途生涯都有莫大的好处。现在外放,还是放到一个县里去做农官,杜锦宁这脑子是被门板夹过了吗?

齐伯昆心里着急,生怕赵晤就这么答应下来,可他又不能出言提醒杜锦宁。三四月的天气,他愣是急出了一头的白毛汗。

赵晤却十分感动。

他从做皇子懂事起,见到的大臣,谁不是一个劲儿地想往上爬,追求高官厚禄,位极人臣?虽说这些人也会做实事,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身份与地位,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他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像杜锦宁这样,心里只装着百姓,从来没有考虑自己前程与地位的官员。

“爱卿不用着急,真要做这事,咱们完全可以换个两全的法子嘛。”他温声道。

齐伯昆顿时大松了一口气,生怕杜锦宁又犯傻气,连忙捧哏一般问赵晤:“皇上,什么法子?”

“朕指派一个信得过的官员,让他忠实地执行杜爱卿的命令。杜爱卿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他就能帮着把事情办好。所以杜爱卿完全不用去亲历亲为”赵晤道,“至于功劳是谁的,朕自然心里有数。”

齐伯昆一听大喜:“这个主意好。”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杜锦宁却不愿意。

她不可能被关在翰林院三年,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她的时间耽误不起。尤其是经过昨晚的事,她的时间紧迫感就更强了。她希望能早点完成心愿,而不是提心吊胆地背负着母亲的性命与齐慕远的情谊在这里消磨时光。

最重要的是,现在每日到衙门来点卯,一天五六个时辰呆在这皇宫里,她一点自由度都没有,想做什么事都做不成。可她又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实在不愿意把自己大好的三年时光白白浪费在这里。

她又不想位极人臣,不需要学习太多皇帝身边的各种事务,唯有离开翰林院,恢复自由度,才是最好的选择。

“有些事情,臣不亲自去做是做不了的。”她道,“比如改良稻种。臣想改良出一种丰产且抗病性强的水稻新品种,这需要经过几百上千次试验,这是别人所不能代劳的。”

她抬起头,望着赵晤,目光恳切:“这是利在千秋的事情,臣希望能全力以赴,而不是束手束脚又有杂事分心。”

赵晤一下子为难了。

一听杜锦宁说的这个,他就心生向往。要是在他做皇帝的时候,他治下的子民研究出了这个利在千秋的稻种,那么他的名字也将跟杜锦宁一起,屡屡被后人提起。

就算不为名,这也是为民造福的大事。他身为皇帝,只能大力支持,不能拖后腿,除非他是昏君。翰林院的修撰其他进士能替代,但能研究出新稻种的人才却是奇缺。

他丝毫不觉得杜锦宁在吹牛说大话。

杜锦宁年纪虽轻,但表现出来的才华却令人瞠目,而她所写的折子与话本《种田记》,都表明了她在这方面有着不一般的才能。而齐伯昆前几日给他介绍杜锦宁的生平时,也屡屡提到她在这方面的天赋。

这样聪明而有天赋的人,没准真能研究出新稻种来。

可让赵晤犹豫的是,杜锦宁表现出来的才华远远不止农业方面。他天马行空的思维,独特的见解,给赵晤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振兴商业、还是海外贸易、对国家的策略等等,只要跟她谈一席话,似乎就能豁然开朗,思维大开,这与那些只知道唯唯诺诺、满嘴四书五经的大臣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他更想把杜锦宁当成首辅一样的存在来培养,他需要这样的人才。他需要像杜锦宁这样的人辅佐在他身边,与他共创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宋。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果你继续留在翰林院,朕以后定然会把你当成像齐大人这样的大臣来培养。”

这话的份量就很重了。

齐伯昆是什么样的存在?他目前虽只是正二品,吏部尚书,似乎还不是大宋最顶尖的大臣,但那是赵晤目前还需要他在这个位置上,帮着他调整先皇留下的官员的位置。而实际上,他早已成为了赵晤第一心腹大将,迟早要坐上一品大员的位置。

把杜锦宁当成齐伯昆这样存在的官员来培养,可以说赵晤许给他的前途十分光明,这完全是一条康庄大道。

顿了顿,让杜锦宁消化一下这句话的从妲,赵晤这才继续道:“所以,你现在要做决断,是继续留在翰林院呢,还是希望外放?”

担心杜锦宁为了面子问题说违心的话,他又补充了一句:“朕希望你能继续留在翰林院。你所说的优质稻种朕固然期待,但这完全可以推迟三年。有你提出来的双季稻和再生稻,只要不出天灾**,朕相信粮食问题暂时还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齐伯昆就在一旁朝杜锦宁猛使眼色,希望她顺着皇帝的意思来回答这个问题。

杜锦宁却故意不看他,拱手道:“臣想好了,臣愿意外放。”

她这个回答大大出乎了赵晤的意料。

他都把话说到那个份上了,杜锦宁还这么固执已见,这是傻呢,还是真一心为公呢?

齐伯昆更是着急上火,这孩子莫不是脑子进水了吧?放着康庄大道不走,偏要选一条崎岖小路,到底图什么?这孩子一向聪明绝顶,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就跟猪油蒙了心一般执迷不悟呢?

“你真想好了?”

“真想好了。”

赵晤无奈:”那好吧。不过要封你个什么官,朕还得好好想想。等想好了,朕再叫人召你,你先退下吧。”

待杜锦宁退了出去,齐伯昆急道:“皇上……”

赵晤摆摆手:“别急,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非翰林不入内阁,不过是民间的说法,大宋律例中又没这一条,朕到时候就是提拔杜锦宁又怎么的,谁还敢反对不成?”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齐慕远那里也一样。”

齐伯昆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诚心诚意地深深一揖:“皇上英明。”

6

第二百零一章 同窗第八百四十四章 想见她第六十五章 试探第七百一十八章 丈母娘看女婿第六百二十七章 纪夫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准备第八百一十六章 劝第四章 震惊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相送第三百八十六章 载入院志第一百三十七章 挑唆第六百九十九章 御下之术第五百七十章 关正祥第五百一十章 建立学派吧第六百零四章 脱颖而出第八十九章 咱们合伙吧第一百零四章 告别第六百一十八章 论成功的必然性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三场第三百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难第二百二十六章 跟着他没错第一百八十九章 山长和先生来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秘密泄露第五百七十一章 这人是谁?第七百一十一章 厉害啊杜大人第四十九章 没准能成第三百三十一章 比较第一百九十五章 考试(二)第七十二章 矛盾起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人纳税第五百八十一章 庆幸第三百七十四章 想法第三百五十八章 棒喝第六百四十二章 冲突第四百三十章 闹起来第五百二十一章 反击第六百三十七章 有你受罪的时候第七百一十七章 一个小厮第四百七十二章 企图翻案第一百八十七章 论尊卑之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推理第三百三十章 竞争者出现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杜云昌的崇拜第七百五十五章 有什么打算?第十五章 先赚点钱吧第五百五十一章 回乡第十三章 求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出去第六百九十六章 各自思量第一百五十三章 处理五百五十五章 相邀第五百九十一章 解决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宋好商贩杜锦宁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要静静第二百五十二章 教训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年半后第七百九十九章 时机未到第二百八十八章 谈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丹书铁券到手第三百零二章 八股文的典范第一百八十五章 会心一击第四百九十章 完蛋了,爱上兄弟了第六十六章 分析第五百三十章 秦老六第七百九十五章 杜锦宁在哪里?第七百章 杜大人很皮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头第五百八十章 确认第七百六十四章 折服第三百九十八章 心学?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城有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论成功的必然性第六百七十六章 争执第三百四十八章 羞愧与感激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派第五百八十四章 欠你一个人情第七百二十一章 来练练第四百三十九章 曾通判家第八百二十三章 参政的第一步第二百三十五章 截搭题第四百一十七章 领悟第三百六十六章 投奔明主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氏相邀第六百二十章 我看中他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来握个手第八百四十章 礼物第一百七十八章 许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另有打算第三百零九章 第一名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同意第三百三十三章 荣归故里第四百四十三章 赶紧告状第八百二十六章 关乐和的反应第七百八十三章 眩晕第三十五章 最好分出去第六百六十一章 柔软的心第七百四十六章 亩产多少斤?第三百四十七章 连岳父都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