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留下

安适挨着椅子边沿坐了下来,将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

他的经历也不复杂,就是小时候被拐卖,卖进了青楼楚馆,当作小倌儿来培养。不过跟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不甘心成为小倌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刻苦,琴艺出类拔萃;又因他容貌属于越看越有味道的那种,气质不凡,谈吐不俗,性格也有魅力,渐渐的成为了楚馆里特殊的存在,有些人花高价,就是为了听他弹一曲,喝杯茶坐一坐。

在安适的有意引导下,楚馆的老板也看到了商机,觉得让安适做一个清倌,更能提升逼格,便也遂了他的心思,让他只卖艺不卖身。

这次陶妈妈把他买来,算是花了大价钱。而安适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脱离楚馆,以后只凭琴艺谋生。尽管他知道陶妈妈许诺给他的“事成后放你自由”的话没有百分百的保证,他还是愿意铤而走险,试上一试。

杜锦宁倒没怀疑他这番话。

陶妈妈虽然没有姚书棋那么能干,但也是在大户人家做过管事的。她既敢把安适买回来接近齐慕远,就不会没查过安适的背景与经历。安适也没必要在她这个杜家少爷面前撒谎。

对于这种苦命人,杜锦宁自然不会为难他。

她注视着安适:“你无亲无故,又是从楚馆那种地方出来的。就算你已成了自由身,就这样出去,你不怕有人打你的主意吗?”

安适的表情有些怅然,他知道杜锦宁说的是实情,但他无可奈何。

他站起来,朝杜锦宁深深一躹:“不知杜大人有何教我?”他心里也清楚,杜锦宁说这番话,不光是为他好,更是有杜锦宁自己的原因。

不过,能从楚馆这个深渊泥淖中爬起来,对安适来说已是幸运,他实在不敢奢求太多。如果杜锦宁的要求不是太过份,不会让安适从一个泥淖中爬起来,再掉到另一个深坑里去,他在心态上都能坦然接受。

安适的这种想法,杜锦宁从他的表情里都能看得出来。

她暗叹一声,道:“如果你想去京城,我可以帮你出城。在那里谁也不知道你的出身,只要你能养活自己并保护好自己,就能过安稳的日子,不用担心润州的人跑去找你麻烦。”

安适听了这话,十分地心动。

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想获得自由身,远离这里,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那种生活或许会很辛苦,或许会很清贫,但对于他这种吃尽了苦头、想要得到灵魂上的救赎的人来说,却是天堂一般的日子。

只是……

他看向杜锦宁,小心地问道:“除了这个,不知杜大人可还有另外一条路可以指教小人?”

杜锦宁暗自点头。

吃过苦的人就是不一样。这个安适,比当初的江北更加有眼色,也更加聪明。

她道:“我在这附近新建了一个园林,接下来估计会陆续有京城的文人墨客到此拜访,我会时不时举办茶会,缺一个琴师。如果你愿意,我出每个月五两银子的月例银子,聘你在茶会上弹琴。不过……”

她看向安适:“我得确认你的琴技确实值得我花这个钱聘请你。”

看看安适有些疑虑的表情,她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你的能力不错,受我雇佣,那么你就是我园林茶会里的专用琴师,单纯的琴师,除了弹琴,你是自由的,谁也强迫不了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

安适思忖片刻,终于深吸了一口气,将前襟一提,双膝跪了下去:“安适愿为杜大人效力。”

杜锦宁抬了抬手,道了一声:“请起。”并没有过多客气,算是接受了安适的投诚。

这个安适,确实是个聪明人。

他应该也相信,如果他想去京城,杜锦宁绝对不会阻拦他,而会履行承诺,帮助他出城,让他去京城。

但去了京城之后呢?一个没钱没地位、来历不明的容貌出众的年轻男子,很容易被地痞流氓盯上,多番试探之后发现他没有任何依靠,那些人必然会对他下手。

落在了那些人手里,没准日子比在润州的楚馆里还要不堪。

留在杜锦宁这里就不同了,至少他获得了杜锦宁的庇护。只要杜锦宁不对他起什么歪心思,他的日子就不难过。

而杜锦宁会对他起歪心思吗?且看杜锦宁自己长得比安适都还要出色,昨晚见过的那位阳刚气十足的英俊青年又是另一个类型的极品美男,这两人无论容貌、气质都比安适强百倍。以年纪轻轻就阅人无数的安适看来,这两人又怎么会看得上他这种人?

退一万步说,如果他这一辈子注定要以身伺人,那么伺候像杜锦宁或齐慕远这样的人,对安适这种出身的人来说,也算是一种很好的归宿了。

像安适这样的人,从小就培养来伺候人的,自然极有眼水,十分会看人脸色。不用杜锦宁吩咐,他就将他的行李打开,拿出一架古琴,摆在屋子中间,调了调音,朝杜锦宁微一行礼,就弹了起来。

杜锦宁以前在书院里专门学过琴,这几年琴课她也没拉下的。安适只弹了几下,她就知道这个安适果然不简单,琴艺比她不知高明了凡几。

弹琴,不光是拔弄琴弦的手法要高超,更要将整个人融入琴中,以琴传情,以琴明志,引人进入用音律营造的某种意境,以获得心灵上的共鸣。

短短几息功夫,安适就让屋里屋外的众人进入了这种意境,让他们随着自己的琴声或喜或悲,情难自禁。其琴技之高超,由此可见一斑。

安适的琴声不长,不过一盏茶功夫,他就停了下来。

他知道,杜锦宁不会有太多时间来听他弹琴。这样一段不长不短的琴声,足以让人知道他的琴技如何了。

杜锦宁睁开眼睛,看向安适,神情里满是欣赏之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知道你的志向了。你的琴,弹得真是出色。”

第四百六十章 又搞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咱俩谈谈第七百九十九章 时机未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逗死我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老齐的忽悠之功第一百零八章 策略vs实力第七十三章 我想分家第一百零二章 卤豆干第六百四十八章 劝说第八百六十一章 过继一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贺喜第二百三十章 告之第八百零六章 封她做公主如何?(二合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提议第二百九十七章 状况第三百三十二章 探口风第二百零一章 同窗第一百章 一笔收入第六百九十三章 润州第三百九十三章 霸气第八百零九章 杜锦宁回京第二百一十一章 上门提亲第六百三十九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第七百五十五章 有什么打算?第二百五十二章 教训第六百零二章 被打了屁股第八百四十六章 认怂第五百零五章 忽悠大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班底第八百五十一章 回乡第二百三十一章 府学第二百零一章 同窗第二百四十章 扔出去第一百一十三章 给我走第八百四十七章 社会我杜哥(二合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平静与波澜第五百四十四章 厉害第三百二十二章 第三场第五百五十九章 说服第六百七十六章 争执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年半后第七百八十二章 做好准备(二合一)第八百一十章 赵晤来访第六百二十二章 殿试第一百四十五章 换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自己做第二十一章 巧遇第六十五章 试探第八十三章 对未来的安排第五百零五章 忽悠大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再接再励第四十九章 没准能成第四百七十一章 偏心第五百九十二章 天下无饥第六百六十九章 离家出走第六百六十九章 离家出走第六百八十一章 赵明月惊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开业(三)第五十八章 见山长第七十一章 张氏出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反击第八百五十二章 药到病除第七百八十章 见姐姐第八百一十九章 赐婚吧第八十三章 对未来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头第八百一十九章 赐婚吧第七百三十三章 成果显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宋好商贩杜锦宁第三百七十三章 斜对门第七百四十五章 为人莫装逼五百五十五章 相邀第七百七十六章 杂交水稻的产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导第一百章 一笔收入第二百三十三章 又见梁先宽第三百八十六章 载入院志第九十四章 动作很快第三百一十七章 这就是个二百五第十九章 去县里吧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算第九十三章 站在你这边第八百二十八章 成亲第二百三十四章 甲班第八百六十三章 熊孩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农业最根本的问题第六百七十七章 盘算第八百二十七章 兄弟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县案首的待遇第六百三十二章 面圣第四百二十八章 认祖归宗吧?第五百八十章 确认第一百七十五章 把天聊死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对得起你娘么?第四百一十一章 记住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运气一般第四十二章 改变(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感动第二百六十三章 拿个秀才没问题第八百四十四章 想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