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

占地辽阔的耿王府,其中的摆设、机构设置以及随从配备却一应俱全,与皇宫也相差无几,俨然是皇宫的缩小版。

但这里在入夜之后人烟稀少,因为耿继茂不止一次下令,入夜之后不需闲杂人等入府走动,乃至于亲手斩杀过夜出的仆役。

而耿王府中更有一座院子空空荡荡,格外清冷。

未曾点灯的空屋里摆着熏炉一座,陈设使用两宜,平日焚香之际,伴随着沉烟袅袅,案上云烟扰动意境甚是曼妙,如今偌大房屋里,却只蜷缩着一个邋遢不堪的贵人。

他的锦袍玉带被自行扯烂,靴子不知何时蹬掉了一只,满屋都是被砸碎的瓷器绸帷的碎片,遍地酒气由于沉淀太久,已经变成了酸腐浓烈的臭味,混合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恶臭,飘散在空气中。

不远处的地砖之上,渍留着一道匍匐的污秽痕迹,宛然呈挣扎扭曲的人形。尸水已然不可磨灭地深渗入砖石缝间,看去狰狞可怖,宛然是一道卧着的尸影。

很古怪,一具死亡三天的尸体,似乎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和消失半天的人有所联系。

王府仆役也明明看见小厮出来打酒,可当大家面面相觑着退后,察觉到彼此脸上的讳莫如深时,一切也都变得诡秘莫测、不寒而栗了起来。

门窗紧闭的房间外,忽然有火光闪过,随后脚步声响起,匆匆忙忙步近后毫不停歇,径直推开这扇令王府众人避之不及的大门。

“世子,福威镖局救驾来迟,还请恕罪!”

眼前的人失魂落魄,也只剩下失魂落魄。

年轻的世子潦倒不堪,双眼布满连日未眠的疲惫,精神已经麻木到了极致,以至于他感觉自己像一块漂在水上的烂木头,叩一叩胸口都能听见空空如也的糟烂声响。

福威镖局?

棋子罢了,还只是一颗无胆无用的废棋。

他早就探知林震南将手下潜送出城的动作,却也无意阻拦,宁愿这样看着林震南自以为高明地扑入网罗。

像这样的棋子,他手里原本还有很多,福威镖局也不过是寻常一子。可如今,那些精心布置的杀招都悄然做废,

福威镖局来的一个孤身潜入的江湖客,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呢?

“世子,我是来接你出去的。还请立即请洗漱更衣,出来主持大局!”

嗓门很大,震得年轻的世子耳鸣不断头痛难忍,可他连捂耳朵的想法都欠奉,目光呆滞地看着面前的地砖,眼皮良久才眨动一下。

干裂到极点的嘴唇已经满是暗褐色的血痂,时隔许久才嗫嚅抖动着发出声音,声带却纹丝不动。

出去……可笑……

他已经没地方可以去了。

曾经名为耿精忠的这个躯体的一切历史,只诞生于走出紫禁城圈禁的那一天,又灭亡于步入耿王府圈禁的那一刻,一切都恰到好处,就像最高明的西洋画师信手画出的圆。

在被圈禁的前几天,曾养性、白显中、徐文耀等人轮番赶回来看望,以密信传递外界消息,可短短不过两天,这些曾经竭力拉拢的腹心就杳无音讯,自己传出去的消息也石沉大海了。

“世子,如今形势诚乃危急。我看见城内驻扎了一队八旗,还打着安南大将军的名号,行迹十分可疑。”

安南大将军……达素?

对了,就是他……

世子呆滞的目光中带着针刺般的痛苦闪躲。

数月前郑成功进犯江南,清廷派出安南大将军达素前往征剿,然而到达时郑家已经兵败,他便继续向南进军思明州,意图直捣郑氏巢穴。

这人进入福州休整兵马、补充粮秣也合情合理。

但与寻常不同的是,抛下大军、率五百轻骑亲兵抢先抵达城中的达素,还带来了两个分别名为耿昭忠、耿聚忠的人……

钦差宣以自己谋逆之罪,将军送回来另外两个扣押质子,朝廷的用意不言而喻。

高坐在金銮殿中的那个同龄人似乎什么都没说,但所有人都明白自己这个世子将不再是世子,圈禁也再不是保护,已经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惩罚。

近日的冷遇随即顺理成章,年轻的世子都明白了。

“达素……去干什么的……”

他连说话都很疼,喉咙里仿佛插着刀片,随着声带微微震动,喉咙里的鲜血直流,嘴里反出一股浓烈的铁锈味。

“是这样,我看见有人打着安南大将军旗号的人马,星夜赶往了西湖畔。随后驱赶走世子留下的兵卒,接管了树堤排水、围湖造圩的工事,当即开掘湖心古庙。”

湖心古庙?

他们果然也是打着胞皇庙的主意。

年轻世子转动了一下眼珠,往常伶俐的思绪却迟钝非常,良久才想通这个简单的问题。

南唐李氏攻灭闽国之后,据说曾派健卒前去拆毁九仙山上的胞皇宫,宫中的胞皇尊更是被南唐刀砍火焚,以数百人的性命为代价,凿沉楼船陪葬,才将胞皇尊永远沉入闽江的深处。

福威镖局里相貌丑陋的账房先生,早就将《胞皇宫龙启碑》的碑拓献上。耿继茂派人挖遍三山两塔而不获的胞皇宫线索,实则早就被他掌握在了手里。

他猜到南唐李氏分明是做了一场大戏,骗过了所有人!

他知道,胞皇宫之所以建在九仙山顶,不是因为闽惠宗衷情那里,而是因为胞皇尊只在那里!

“愚蠢……”

年轻世子面露不屑,不知轻重的人比比皆是,而清廷派出的这个达素更是堪称其中翘楚。

达素之所以能独领一军南下平叛,除了XHQ的身份外,便是因为他不知变通的鹰犬之性,早已被爱新觉罗家那套熬鹰之法训练得脑袋空空。

当年在清宫的遭遇还历历在目,年轻世子始终不甘心输在这些鹰犬爪牙的面前,哪怕是只是一步也不行!

“何止是愚蠢,简直是愚蠢!”

福威镖局的人笑得很轻佻,以至于年轻世子隐隐觉得受到了某种冒犯。

“达素派人缒入水中无果,遂命人开挖淤泥,试图吊起古庙。没多久就在泥里掘到了一尊狰狞可怖的铸铁镇河兽,倾塌下来又砸死三人,场面一时难以失控,靠亲军竭力弹压才没有炸营,灰溜溜地缩回了岸边。”

来人分享的消息让他浑身舒畅,此时只有别人遭遇的痛苦,才能让他感同身受地露出一丝微笑——而别人志得意满的笑容对他来说,就是世间最剜心蚀骨的毒药。

西晋筑城时挖出的海眼,本身就是一处深不可测的所在,南唐李氏宣称胞皇尊已经被楼船载着沉入闽江深处,实则只为了瞒天过海,真正的胞皇尊极可能就藏在那座古庙里,被无可奈何的南唐国主投入海眼,永无现世之期。

这手法极为隐秘,后人若非有十成的把握,绝不会耗费民力开挖湖底,故而避免了许许多多的后患。

只是年轻的世子依旧想不通,胞皇尊究竟是什么可怕的存在,才会让携胜军之威的国主忌惮如斯,更让李璟当真认为号称求无不应的胞皇尊“神力”,只对闽国王氏有效,继而不计代价地要将其驱逐镇压!

“他们不过徒劳!”

年轻世子忽然笑得很猖狂,咬牙切齿的样子不知是因为疼痛亦或快意,“这座古庙若是轻易就能现世,我们耿家也就不用如此费心了……”

说到这儿,世子的脸上忽然被烛火照过,刚说出的话化为了插在心间的尖刀,又像是刚刚从快慰美梦中惊醒的可怜虫。此时面前这名残酒因为热血而褪去的醉汉,又只剩下了一身的痛楚,和始终无法麻痹浇灭的残怨。

他哪还有什么耿家?

江闻蹲下身去,把灯盏摆在了耿精忠面前,露出了一个古怪的表情。

“世子这招假痴不癫颇为高明,不愧是避祸躲灾的妙计,当年庞涓之事是也。若非时运不济,形势大于人,世子说不得就能蛰龙飞天。”

许久未见亮光的耿精忠眯着眼,打量多时才看清江闻的脸。

“你是……林家的门客?”

耿精忠用手掌遮挡着亮光,桀骜不驯地坐着斜睨江闻,“我在酒宴上见过你,长青子私晤时说你必然武功不弱。”

然后他才自嘲似地笑了笑,“可惜酒宴后物是人非了,如今你当不成林家门客,我也不再是耿家世子了。”

江闻谦虚地说道:“长青子掌门过奖了。世子,我奉总镖头之命来救你出去,顺道想问下二酉斋的黄先生和你说过什么。”

年轻的世子微微一笑,语带讽刺地说道。

“林总镖头百忙之中还能想起我,本世子可真是感激不尽啊。”

而江闻只当没听见对方的嘲讽,目光灼灼地看着他,威胁交换的意思已经溢于言表,耿精忠只有将消息拿来交换,他才会如约将他救出去。

耿精忠面色阴沉地沉默了良久,才缓缓说出江闻想知道的内容。

福威镖局的账房先生曾告诉他,南北朝时有练气士王霸曾居于福州九仙山上。

他见山上有两棵皂荚树,长得枝繁叶茂,心中甚为喜欢,便在树下筑了一座土坛,作为朝夕礼敬修炼所在。后来,王霸炼丹成功身化清风而去,对人说道:“我的后世子孙,当有在此地为王者。”

更自作术谶,埋藏于地下。其一写道:

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

不满一千年,自有系孙列。

言语中自带说不尽的洒脱不羁、与世无争,这座法坛也伴随着近千年的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终于被唐时的烂柯道士徐景玄在挖土修道观时挖出,随即重现人间。

而第二首术谶写的东西则更加离奇,似乎一举道尽了千年后的成败兴衰:

后来是三王,潮水荡祸殃。

岩逢二乍间,未免有销亡。

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

这首谶诗被徐氏家族代代保管,秘而不宣,直到被徐景玄的子孙徐彦,敬献给了首位称帝的闽惠宗,随后才发生了宫中视鬼的怪事。

耿精忠忽然沉默了下来。

他想起当初说到这些的时候,福威镖局的账房先生面带着诡异的笑容,仿佛这些因为得国不正而编造的粗鄙谶言里,蕴含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世子,第二首谶诗怎么跟我听过的不太一样?后面是不是少了一句’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

“‘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的说法,民间讹传是刘基刘伯温所作,实则乃朱洪武麾下江夏侯周德兴,奉命出使福泉二郡后所禀报之言。”

耿精忠神色诧异地抬起头,用嘶哑的声音说道。

“周德兴后来也因此截断两府龙脉,此二事相逾何止千年,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江闻哈哈一笑,将这些话记在了心里,随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水囊递给他。

然而耿精忠接到手里掂了掂,便扔到了一边,宁愿饥渴交加也不碰一下。他摇摇晃晃的想要站起来,却虚弱地两腿都无法支撑站立。

“世子如此自逐放浪,可见将假痴不癫之计用到深处,不外乎虚虚实实使人无法揣测。”

江闻淡淡一笑,拖过一张花梨椅坐下,“真要用计,何妨假戏真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呢?”

江闻已经试探出来了,耿精忠并没有如传言中发疯,他只是佯疯避祸时被顺治暗算了一手,导致世子之位已经无可挽回,堪称装逼装成了傻逼,感觉没脸见人才躲起来的。

毕竟到这时候,与其被发现是个蠢材贻笑大方,还不如老老实实把疯子扮演到最后。

看着江闻了然的眼神,耿精忠忽然很讨厌眼前这个人。

这感觉,就像他年幼时一旦在顺治和孝庄面前使用小把戏,总会被拆穿然后讥讽到体无完肤。

江闻看着摇晃的烛火滋生出满屋奇形怪状的影子,毫不客气地说道:“世子,你还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吗?”

耿精忠闭口不言,眼神中杀机四伏,他忽然觉得对方是清廷派来的细作。

江闻瞥了一眼他的袖口,那里面显然藏着一柄腰刀。

随后果然如他所想——

“世子怎能勾结反贼白莲教呢?”

耿精忠以为对方要来讥讽他的计策浅薄,却没想到面前道士打扮的人忽然站起身来,指着他的鼻子大喝。

耿精忠被说傻了,甚至怀疑面前的人就是个毫无理智的腐儒。

在他面临的处境,本想靠装疯以退为进结果被堵住去路,这确实是他的幼稚天真,但是跟勾结白莲教有什么关系?

这个罪名分明有一半是衍空和尚故意栽赃,难道不去招惹白莲教,清廷就拿自己没办法了?

江闻扶了扶歪斜的道冠,一字一顿地说道,“你应该勾结大反贼郑成功啊!”

此话一出,耿精忠脸上的诧异瞬间化为了不可思议,瞳孔放大双眼无神,明明张大了嘴却说不出话,只能重重地呼吸着,导致心跳猛烈得清晰可闻。

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错了拍,某种更猛烈的懊恼正像是大海深处生成的海啸,轰隆隆地沿着海天之际席卷而来。

江闻接下来的话,依旧掷地有声。

“装疯有什么用?在你棋差一招的时候,就应该立马投子认负,吸取教训然后另开一局,而不是硬撑着想从残局中获利。清廷就是看透了你的性格,才会抓着你的破绽穷追猛打!”

在江闻的眼里,耿精忠绝不是个无胆之人,但也不是一个沉稳深算的藩王。

日后的他在削藩的威胁下敢于主动发起反叛,可一旦遭遇挫折,居然还会想着再度投降清廷、反攻另外的两藩。

这种古怪的行为,只能说明他的性格色厉内荏、贪功诿过,对于做错的选择不仅不敢承担,还会主动使昏招试图掩盖,以至于落入死局。

耿精忠面色涨红,双拳紧攥着不肯松开,眼前浮现出了无数深感屈辱的画面,似乎自己还是当初那个跪在清宫之中,瑟瑟发抖不敢反抗的藩镇质子。

“原来你才是个疯子!”

耿精忠咬牙说道。

江闻的表情却不以为然,就像一个疯到深处的正常人。

“这算什么?如果想动手,那就必须先做好撕破脸的准备,必须把谋逆的想发写在脸上,清廷反而就不敢对你动手,乃至插手藩镇事物了。”

江闻瞥了耿精忠一眼,“不相信?那我问你,清廷最倚重耿家的是什么地方?是东南防务。东南最担忧的敌人是谁?是闽南郑氏!所谓的白莲教不过癣疥之疾,派出一任钦差、三百精兵就可以铲除殆尽,而若是耿家勾结郑成功,就会是一场数省糜烂、东南鼎沸的大乱!”

这不是江闻在胡诌。

日后的三藩之乱时,耿精忠就是依靠与台湾郑经联手,才打得南方清军节节败退、首尾不能兼顾,而耿家败亡之始,就是耿郑两家因为利益划分而开始互相攻讦。

“我若是做此行径,焉能有我继任藩王之事?”

耿精忠咽了口唾沫,嘶哑着说道。

江闻的表情却极为古怪。

“那就是你第二个幼稚之处了。你是不是以为只要有你父王耿继茂在,不论如何都会护着你保着你?而现在他将你作为弃子,你开始觉得无依无靠了!?”

耿精忠又一时语塞。

支撑着他在清宫那十年活下去的力量,就是在外征战不朽的父亲耿继茂,只有当父亲取得了赫赫大胜,顺治和孝庄对他的刻薄态度才有会一丝收敛。

不知何时起,他的所作所为的一切底气,都是这个常年征战在外、自己叫做父亲的陌生男人。可两父子真正相处的时间,还不到寻常父子的千分之一,见面都不曾说过几句话。

“你祖父耿仲明畏罪自杀后,清廷所忌惮的是麾下精兵作乱,因此当时虽然削藩一事甚嚣尘上,多尔衮还是力排众议地,让你父亲作为耿家长子继续统兵,一则收拢人心避免哗变,二则作为先锋测试忠心。”

那一次,清廷的熬鹰战术又成功了。临危授命的耿继茂南下全力作战,次年便与尚可喜率数万铁骑攻入广州,成为了不折不扣、无可反驳的忠臣,成为了如今的“靖南王”耿继茂。

“但自古狡兔死良狗烹,当今时势清廷已经一家独大,耿家想要再挣扎求生,一则必须有独拥人心的旗帜人物,二则必须外有强敌确保地位,如此才能让清廷对削藩一事仍旧投鼠忌器。”

江闻深深地看了耿精忠一眼,“你父亲耿继茂如今虽然春秋鼎盛,但总有衰颓的一天。本来这个人物不是你,还能是你那牙牙学语的弟弟们吗?”

当一个人兼具野心和玻璃心,就会变成面前咬牙切齿的矛盾模样。

耿精忠既不愿意忍受失败,也不愿意承认错误,相比之下郑成功就举重若轻得多,南京城下大败后元气大伤,折损战将七十二员,依旧能在明年的厦门大败达素,歼灭清兵万余,让胜券在握的安南大将军达素仅以身免。

“可惜一切都晚了……若我能早醒悟几天,或许……”

耿精忠深深叹了一口气,压制住内心翻江倒海的懊悔。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年少老成,已经是算无遗策,可时至今日才发现自己的手段在清廷看来,依旧无异于孩童的撒泼打闹,不值一哂。

江闻忽然站起身来,袍袖拂过空气浑浊的室内,掀起一阵的恶浪。

“谁说晚了?”

江闻的语气邪僻万分,似乎带着疯子才有的表情,话语也极具蛊惑性。

“自古肉食者鄙,所谓上位者并非能事事预卜先机、占尽上风,而在于犯错之后,都能第一时间找到毫无破绽的借口掩饰过错!我看世子您如今从事,就极有枭雄之姿,所谓虑败之忧,也不过差了临门一脚,就能起死回生!”

这番话字字诛心,几乎把上位者的脸放在地上踩,可细细思索却极有道理,耿精忠即便心灰意冷不愿意触及回忆,却依然忍不住幽幽想去。

“道长……请为我指点迷津!”

听到这句话说出口,江闻就知道耿精忠变了。

这个刚刚成年的世子,此时已经展现出了极强的可塑性,随着少年心性最后被磨去,就像新窑瓷器的火气褪去,终于开始向搅乱天下的枭雄靠拢。

尤其是对方此刻表情之诚恳,若不是江闻敏锐地发现他依旧没碰水囊一根指头,都差点被他骗过去了。

“世子免礼。你可知道我在西湖边上除了目睹达素折戟,还看见了什么吗?”

江闻坐回花梨椅上,缓缓说道,“铸铁镇水兽上岸时压死数人,导致大乱,忽然湖中城垣高耸,楼橹峥嵘,旌旗帆樯旋绕于城外者,纷沓分明于烟霭中。”

“众人惊呼不定,此时耿王爷所埋伏的亲兵忽然赶至,与安南大将军达素轻车简从带的三百八旗精兵形成对峙,以福州防务的圣旨为由寸步不让。”

“耿王爷连日看似退让,实则在清廷的脚下放了陷阱,衍空和尚进城扰乱还能说是擒匪剿乱,但达素这贪功冒进的举动就彻底落入了算计。”

“他们原本从圈禁世子一事,以为耿王爷没胆子与钦差作对,但这招‘兵戎相见’一出,所有人都知道了耿王爷动刀的胆气。就像我先前说的安身之策,令尊就完全有魄力勾结郑氏,干一回真正的养寇自重!”

耿精忠瞠目结舌,深深地低下了头,将表情藏在拱手的阴影里。

“若是这样,我也只能向父王请罪了……”

江闻微微一笑,显得诡异又残忍。

“世子多虑了。您招揽交好的曾、徐、白各位指挥,都被勒令还家思过,这座院子外连贴身的亲卫都被撤走,此时随便一个人都能出入自如。”

“耿王爷深谋远虑不假,却不见得想要恢复你的世子之位。他可能在等清廷派出杀手前来,双方好心照不宣地放出世子无故暴毙的消息,随后朝廷哀抚封赠、王爷厚礼回贡,就能把福州城中种种不快自然而然地翻过去了……”

“不可能!我父王他绝不……”

耿精忠惊叫出声,随后强行压制住喉咙中的声音,把后半句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因为他突然发现在对方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已经想不到可以反驳的理由了。毕竟要是没有了靖南藩镇,靖南王和世子的名头不过是个笑话。

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这或者就是眼前人所说的“疯得彻底”——为了藩镇我连亲生儿子都能舍断,你们好好想想看,一旦削藩会发生什么事?!

耿精忠如坠冰窟。

“世子倒也无需如此担心。就在双方对峙之际,在下见时机成熟便现身说法。在一番以德服人之后,两方都同时答应撤兵罢斗,各归本阵。”

江闻拍了拍他的肩膀,面容在灯火摇曳下显得变化万端,犹如鬼魅。

“劝斗时为了师出有名,我用的是世子您的名义。耿王爷如今久居深宫、音讯不出,似乎有些将士误以为我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举动,也是耿王爷的授意之举……”

江闻停顿片刻,此时屋外已经耀出火光,阵阵脚步也匆匆靠近,似乎有无数人环绕在这座世子宅邸的周围,却不约而同地屏气息声。

耿精忠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血液阵阵往脆弱紧绷的大脑中涌去,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让他连坐姿都保持不住,即将倒向墙角。

但随着江闻伸手扶住,耿精忠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到身体里,浑身的疲惫都削减了几分,紧张与迫切却仍旧冲昏他的头脑。

“曾、徐、白各位将军闻讯,连夜带兵前来世子府,王府的亲军大概是为了将功赎罪,也没有阻拦他们的胆量。此刻大家都以为世子即将被释放,回到那高高在上的位子,为得罪过您而担惊受怕得很呢。”

江闻竖起耳朵听了片刻,“此刻想来,应该已经到大门口了吧?世子虽然是万金之躯,也应该出门稍迎一步吧?”

感谢阴谋交错的复杂性,让江闻恰到好处的暗示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四两就能拨动千斤,更何况两千两百斤乎?

耿精忠摇摇晃晃地站起身,似乎已经从大喜大悲中解脱出来。

他艰难地弯腰捡起水袋,咕嘟嘟地一口气喝光。

江闻微微一笑,又上前对他说了最后一段话,便看着他将散乱的头发在脑后一系,光着一只脚推开了房屋大门。

火光晃眼,甲胄闪烁,门口当先三人面有愧色地一字排开,后面诸人也毫无倦容,整装护卫着耿精忠的世子府邸,将不大的院子保卫得水泄不通。

耿精忠站在门口,只觉得眼前的景象如梦似幻,自己仿佛只是经历了一场噩梦,在梦里他颓唐、沮丧、懊恼,苦痛,但醒来后失去的一切都回来了。

年轻的世子竭力绷住脸,看着面前的三位心腹。

能让他享受的时间不多了,父亲有命令入夜之后绝不见客,可一旦清晨到来、亲军入府,这场美妙的误会就会像清晨的露珠一样破灭消散。

耿精忠可能是这座偌大的福州城里,唯一一个不愿看见天明的人了。

三位统领沉默着跟在踉跄前行的耿精忠身后,手下亲兵的火炬汇成长夜里的一条火龙,前呼后拥地跟随耿精忠向王府的深处走去。而在人群里,他们也确确实实看到了西湖边出现过的那个人——三人虽然被勒令思过,手下的探子却从未停歇。

探子们不约而同地传回了一个,关于西湖边上罢斗的离奇故事。

探子说世子手下的一名高手出现,举起了湖中压死三人的铸铁镇水铁犀牛,随手一扔便抛出丈外,正好落入达素与耿继茂对峙的亲兵之间,震慑住了全场。

让双方惊诧而还的除了出其不意,更多的是铸铁镇水铁犀兽身上,历经不知多少年月依旧清晰可见的铭文,上面写着“铸犀作镇奠海眼,保大四年八月监铸官查文徽镌石,重两千两百斤。”

他们当时就想通了,耿王爷既然将如此高手潜藏在世子身边,那么所谓的废位牺牲绝对是惑敌之计,自己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耿精忠一步一步向前走着,江闻刚才说的话也在脑海里盘旋不去,他是一刻都不敢遗忘,因为他最后的生路都在其中。

这句话听来简单,说出口却让人胆战心寒,几刻钟后或许就将成为他遗臭万年的开端。身后道人穿着道袍,却像一个从地府爬出来的恶鬼,轻巧万分地就让他接受了父杀子,子逼父的说法。

那人虽然云淡风轻,但耿精忠知道这世道已经将他彻底逼疯,化为了滔天而来的洪水猛兽。

那是一个真正的疯子。

可他不想死,因此他必须站着来到父王面前,用最平稳、最理所当然的语气说出那句话。

父王何故谋反。

第一百零五章 柔处须防绵里针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凄凉更新预告(伪)第二十一章 轻功大师第二百零七章 椒花落时瘴烟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身似西方无量佛(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郎白璧为谁连第一百五十二章 今古照凄凉第五十五章 烟姿入远楼第七十章 前开二峰长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应劫迟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夜西风共白头第四十七章 龙吟怪谈(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休招闲客夜贪棋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间望玉钩第九十七章 星唤群仙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吴钩霜雪明第六十五章 心期到下弦第一百四十五章 怜君何事到天涯第二章 天涯萧索第一十一章 全都乱了第二十九章 山形水处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七章 宝藏传闻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应劫迟第二百三十四章 莫思身外无穷事(中)第二百三十章 玄螭虫象并出进(下)第二十三章 初战无果第一百八十一章 独自莫凭栏第一百九十五章 洪波迷旧国第二百一十八章 说法偶成舍利堆第七十七章 皆老作龙鳞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朝须近玉炉烟第一十七章 夜半虚席第一百五十章 棋罢不知人换世第一百一十章 能忆天涯万里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盖尽人间恶路岐第一百二十八章 卧看山急雨来第二百零九章 老僧相伴有烟霞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一百一十九章 角门深巷少人行第一百一十五章 烟塍雾圹时泣鬼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间望玉钩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读二句书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月短松冈第三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上有丈人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怀树更怀人第八十五章 仙人抚我顶第四十六章 龙吟怪谈(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怜君何事到天涯第九十一章 迷雾失楼台第一百六十一章 落梅如雪乱第一百四十八章 胡尘暗天道路长第一十九章 空穴来风第一百六十八章 尤眚以掩德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自胡尘入汉关第一百九十九章 璜溪独钓时第一百八十八章 沉吟应劫迟第二百一十五章 泥上偶然留指爪第七十八章 机诈不肆巧第三十七章 孰是孰非第二百零一章 叵耐灵鹊多谩语第七十九章 偶坐为林泉第二百二十章 只今怀树更怀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风吹山角晦还明第五十八章 佳期犹渺渺第二百一十八章 说法偶成舍利堆第一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四十八章 龙吟怪谈(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寄言燕雀莫相啅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重恩怨属名流第四十九章 退隐三事第十章 异变迭起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五十三章 东望夕茫茫第四十五章 六牙七支第二百一十七章 风吹山角晦还明第九十二章 蹀躞垂羽翼第一百八十三章 万古共惊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万重恩怨属名流第七十四章 神怪何翕忽第一十五章 荒村夜影第一百八十五章 虚名无处逃第一百五十一章 往往开红花第一百三十六章 计不决者名不成第二百三十章 玄螭虫象并出进(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君与古人齐第五十七章 还家草晞晞第二百一十九章 满目山河空念远第四十七章 龙吟怪谈(中)第九十六章 渔郎入洞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江光夕滋漫第二百三十二章 凤城从此有双身第一百二十五章 山北雨冷麒麟悲第七十六章 匣剑掌中杯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性休空走第一百三十四章 匣里金刀血未干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问寒山道不通第一百五十一章 往往开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