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只很丑陋的蝙蝠,书中称为“妖面蝙蝠”。裸露的皮肤上全是褶皱,像是干巴巴的一层死皮。通体漆黑,肚皮底下有一层短细稠密的毛发,紧贴着肉皮,而后背和两翼则是黑黑的一层皴皱,大疙瘩上面又长着小疙瘩,苍蝇蚊子都不敢往上落。
黑蝙蝠那张怪脸上,从鼻孔到两眼之间,生有一条裂纹,感觉就像是脑袋从中间自动裂成两半似的,鼻子往前努着,有点儿像是猪鼻子,几乎占了整张脸一半的大小,长得十分恐怖,让人看着恶心。
这种蝙蝠,很多人怀疑是《鬼吹灯》里提到的猪脸大蝙蝠。在《鬼吹灯》中,对猪脸大蝙蝠的描写如下:
蝙蝠的脸长得很怪,两只菱形大耳直挺挺的,圆头圆脑,鼻子也是圆的,前肢十分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格外的长,牙尖爪利,它们的学名叫做叶口明齿蝠,又名猪脸大蝙蝠,其生性最是嗜血,也食肉,是蝙蝠中罕见的最凶恶品种,它们喜欢生活在牧区草原的地下洞窟中,夜间出没扑食牛羊等牲畜,特别是在外蒙草原,曾经一度成灾,近十几年这种动物已经很少见了。——摘自《鬼吹灯》 第 141 章 关东军地下要塞
猪脸大蝙蝠特产于拉丁美洲,因有发达的鼻叶而得名。属于叶口蝠科,此科成员的耳朵大小不一,均有耳屏。成员无论从体型还是习性上都非常多样化,除了小型食虫性蝙蝠之外,也有体型非常大的肉食性成员、食果实或花蜜的成员甚至吸血的成员。
叶口蝠科中体型最大的成员是假吸血蝠比旧大陆的假吸血蝠体型更大,翼展可达1米,是小蝙蝠亚目体型最大的成员,也是新大陆最大的蝙蝠,和旧大陆的假吸血蝠一样,均可以捕食较大的猎物。
而我提到的妖面蝙蝠属妖面蝠科,此科成员共2属8种。分布地最北到美国西南部,贯穿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岛峪的中间地带。妖面蝠科的蝙蝠体长为40~77毫米,尾长15~30毫米,翼长35~65毫米。毛发较短较稠密,为微红色到褐色或灰色。外形都缺少一个鼻叶,但是漏斗状的嘴唇使之成为盘状,少数种类背部裸露。
妖面蝠科为食虫性,其嘴部结构可能有助于捕食昆虫,喜群居,常在洞穴中结成大群,每只都占有较大的地盘。
书上的妖面蝙蝠并不是单纯的妖面蝠,而是一种变异体的存在。是妖面蝠科和裂颜辐科二者的变异蝙蝠。
裂颜蝠科包括十多种分布于非洲和亚洲东南部到西南部的蝙蝠。栖息于干旱地带和热带雨林中,包括巨裂蝙蝠、粗毛裂蝙蝠和小裂蝙蝠。在蝙蝠中属中等体形,体长40~93毫米,尾长43~75毫米,翼长32~60毫米。通常毛发较长,从鼻孔到两眼之间的凹点有一条裂纹,有时鼻叶和毛发会从外观上挡住这条裂纹,长相十分可怕。
裂颜蝠最独特的地方是尾巴的末端有一个T字形的尾骨,与尾膜相连。裂颜蝠食多种无脊椎动物,既在树上捕食也在地面捕食,尤其喜欢食蝎子,居住在山洞、树洞甚至其它动物遗弃的洞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