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巧不巧,夜白在路途中遇见了李绮南。
因为三个镇子相邻,能在路上遇到也实属正常。
走的都是官道。
“哟,这是谁呀?”夜白先声道。
李绮南板着脸,冷冷道:“真是冤家路窄啊。”
而后,李绮南忽然想起什么,便开口问道:“诶,那谁,你知道我爹去哪了吗?”
听到这话,夜白打趣道:“那谁是谁啊?我可不知道。”
李绮南瞪了他一眼,道:“说正经的,糟老头子不知道去干嘛了,也没回家。”
看着李绮南正经的模样,夜白也不打哈哈了,正色道:“你爹不是在家的吗?没和我在一起。”
李绮南若有所思。
又道:“昨天夜里,他上余杭镇赶尸去了,一夜没回来。”
“嗐,兴许是有其他事耽搁了,你也别太担心。”夜白摆了摆手。
赶尸人就那样,临时能给你找出一堆破事来。
耽搁了也很正常。
“但愿吧。”
李绮南摇了摇头,她心里有些担心是出事了,自从这个念头冒出来后,就隐隐有种不祥的感觉。
“我还有事要去万乡镇一趟,你去不去,兴许你爹现在都在家了。”
夜白提议道。
李绮南点了点头,调转方向,上前走着。
夜白跟在后头。
午时。
两人回到了李闲的住所。
此时的门依旧是紧紧闭锁。
李绮南上前打开门,进屋看了一番,没有回来过。
夜白站在门口,道:“那应该就是临时有事耽搁了,你再等等吧,或者我陪你去一趟余杭镇问问。”
“不用了。”
李绮南淡淡说了声,将门上锁,又离开了。
“额。”夜白颇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李闲这人挺好的,关心一下也实属正常,毕竟人家都把自己女儿介绍给他。
只希望是临时有事吧。
想罢,夜白踱步回到义庄。
查看过义庄里里外外后,夜白确定,李闲也没回来过。
时间一晃,天色已晚。
夜白出门,往衙门赶尸院走去。
一路上,能听到诸多关于徐福贵的话题。
“啧啧,万乡镇第一富绅被人杀了,我看啊也是活该!”
“对啊,他那人有点破钱就打心眼里看不起我们这些农民,平时更是霸道,强抢民女,活该,遭报应了吧。”
“我听说是他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不然吧,两年前还和我们一样,只是市井小民,摇身一变成富绅了,其中没有鬼我才不信呢!”
“死了活该!”
夜白对这些风言风语不感兴趣,找了个酒肆,上了些吃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呐!
“您是赶尸人吧?”店家咽了下口水,忍不住好奇问道。
虽说知道有赶尸人,也见过,但没接触过,好奇委实正常。
要是能从赶尸人口中得知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那脸上都能增长几分面子。
同时酒肆的生意也能好上不少。
“嗯。”夜白点头道。
店家又问道:“您是来取徐福贵的尸体吧。”
夜白摇头,不是他不说,而是可能其中隐藏着什么,衙门那边不好交代。
要是别人自己猜出来,那便与他无关。
若是从他口中说出,性质便截然不同了。
店家见这赶尸人也说不出来个二五三八,便笑道:“听说那徐福贵是被人刺死的,他那些家眷把他抬回来时,路面上还流了不少血迹。”
“也许吧。”夜白道。
店家:“额……”
店家这就有些无语了,这赶尸人真是三锤打不出个响屁来,便识相的不问了。
“那您先吃着,小的先去忙,有事儿尽管吩咐。”店家挠了挠尴尬的头。
“去吧。”
很快,夜白吃完饭食,天也快完全黑了,酒肆也要打烊,便起身踱步走向赶尸院。
徐福贵是本地人,按理说就在本地下葬就行,可尸体却被赶尸院扣了下来,要送到水雾镇。
不知这县令老儿到底要干什么。
夜白想不明白,干脆不想,这事与他无关,他只是个平平无奇的赶尸人。
到了赶尸院后,接引他的小吏让他出示了通牒,才带着夜白去尸体摆放的地方。
很快,来到一处偏僻院落中,小吏推开房门,便见到一具臃肿的尸体躺在其中。
尸体像是被特殊处理过,有些怪异。
“你便取走吧。”小吏淡淡道。
夜白拿出流程用得上的工具实施起来。
果真,尸体衣物盖着的地方,画上了古怪的符文线条。
夜白看不懂这是何意,便没再管。
可能是某种镇尸所用的吧。
“起!”夜白喝了一声。
徐福贵的尸体便受到牵引,直愣愣站了起来。
若不是动作有些诡异,一般人还真看不出这是一具尸体。
“你且注意安全,务必将尸体送达,不能少了一点东西。”小吏认真嘱咐道。
“得勒。”夜白道。
果不其然,其中必有什么秘密,自己无权得知,只是一个工具人罢了。
随后想想也就释然了,不就是工具人嘛,老子当就行。
叮铃铃一摇铃铛。
徐福贵跟着夜白走了。
出了衙门,天完全黑了下来。
夜白用长明灯照亮眼前的路,虽然天完全黑了,但还是能看清的,只是没那么清晰而已。
“这种赶尸会不会获得奖励?”夜白不禁想道。
一般赶尸,那都是往家乡送,而这次却是从家乡送到其他地方,委实不合常理。
但只要有奖励,管他送去哪,照做就行。
夜白走后,徐家府上传出许多惨叫声。
因为宵禁了,没有人敢出去查看,权当没听见。
他们都心知肚明,那是谁在搞事情。
那当然是衙门啊!
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这徐福贵都死了,那家产必定是要被衙门收走的,而且还给他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那些家眷咋办?
按同罪论处,理应当诛。
这也是市井百姓敢怒不敢言的地方。
只求这火啊,不波及到自己便好。
而此时的徐家内,到处都是带着火把的黑衣人,见到人就杀。
哀嚎声不绝于耳,有人要逃,但等待的是一支风声鹤唳的箭矢,没有人能逃出大门半步。
大门口尸体堆积起来。
一地的血迹触目惊心,让人胆寒。
直到声音落下,一府的人都死光了。
那些尸体被涌入的一群人套上麻袋,都带走了。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徐府竟被一场熊熊大火包围,火光冲天。
这时,便有巡逻的官兵发现,叫人来灭火。
由于火势太大,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火势减小。
待到火势减小,昔日辉煌的徐府已然变成了一堆还在冒烟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