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有利有弊

灿果说以炮击的方式摧毁美军海上基地,开启了一个新必妆巩时代的话,那么共和国海军对这种带点“反古”味道的海战战术的应用程度。还远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算不上熟练。

根据南海舰队的作战记录,编侦察机在战场时间3点巫分用红外探测仪发现了劲多千米外的美军海上基地。因为在美军的战斗记录中,也提到在3点刃分左右,探测到了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受被动探测系统性能限制,没发确定这架飞机是不是共和国海军的侦察机),而当时靠近美军海上基地的只侦察机,所以可以大致上断定,双方的战斗记录都没有造价。最重要的是。美军海上基地与南海舰队的最远距离不到殉千米,最近距离则只有凹千米。也就是说,美军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式,即丑艘模块船组成了4个各拥有一条幼米跑道与2个功能模块的战术型海上基地,以及一个拥有劝米跑道的备用基地。这一点得到了共和国海军作战记录的支持,侦察机在遭到美军战斗机拦截转向之前,总共发现了5个海上目标,其中4个目标的辐射特征比较相似,另外 个目标的辐射特征则明显偏弱。

发现目标后,难题也摆在了共和国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官的面前。

虽然在之前的战术预案中,考虑到了类似情况,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舰队指挥官仍然得充分考虑现实情况。万幸的是,技术进步给决策者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对于各种战术的成功率与可靠性。就不再需要指挥官去考虑,而是由计算机模拟分析,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分级结果。比较可惜的是,具备初级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还不具备经验应用能力,也就不可能从过往的战斗、演习与练中吸取经验教,自然不可能结合经验做出最为理想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决定战斗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以在计算机给出了模拟分析结果之后,仍然需要由指挥官根据个人经验。从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战术。在整个决策链条当中,计算机实际上只起到了提高决策效率,缩短决策时间的作用,而不是代替指挥官做出战术决策。

收到侦察机发回的报告后,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只用了 渺钟就给出了卿战术,以及每种战术的成功率,即打击效率。这四种战术也很简单:一是集中炮火由远及近的逐次打击5个目标,并且在每次调整目标之后用配备了被动探测传感器的炮弹确定打击情况,以决定是否进行补充打击;二是将舰队炮火分成两部分,主要火力占七成、次要火力占三成,由主要火力逐次打击5个目标,次要火力则负责进行补充炮击;三是以航母战斗群为基础,由三组炮火对口标进行交叉轮番打击,且每次打击结束后都用传感器炮弹确定打击情况,以决定补充打击的火力强度;四是将舰队炮火分成5组。且按照命中目标的概率进行分配,然后分别对5个目标进行炮火打击。

可以说,四套战术各有优劣。到底该采用那套战术,除了由尖际情况决定之外,还得考虑战役目的。

第一套战术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摧毁!到2座海上基地,甚至有希望瘫痪第三座海上基地,却很有可能让第四个与第五个目标逃过打击,原因很简单,即便不考虑补充打击,针对每个目标的炮击时间都在旧分钟以上,因此至少要到屯分钟之后才能打击第四个目标,而在这个时候,美军海上基地肯定完成了紧急疏散。分布范围增加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炮击将变得毫无意义。

,??万

第二套战术是对第一套战术的完善。在目标方位信息比较可靠的情况下,可以将打击周期缩短到旧分钟。即便无法彻底摧毁目标,也能瘫痪目标,然后由补充打击来彻底摧毁目标。因为美军海上基地能在刃分钟内疏散。即便考虑到现实情况。即从澳洲大陆赶来的战斗机正在起降,疏散时间更长一些,也无法确保对5个目标进行全面打击,结果很有可能与第一套战术相差不大。

第三套战术的优势是能够一次性打击3个目标,而且都有把握瘫痪目标。并且在刃分钟内打击第四个与第五个目标,并且使其瘫疾。也就是说,能够赶在美军海上基地疏散之前使起丧失活动能力。虽然整个交战过程肯定会有所延长,而且消耗的弹药最多,但是这是唯一能够赶在美军疏散之前完成打击行动的战术方案。当然,这也是组织难度最大、对协调性要求最高的战术方案。

第四套战术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第三套战术的细化,即以瘫疾目标为首要目的,在瘫痪了目标之后再对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

虽然这一方案的效率更高,而且能够确保5今日标均在同一时间受到攻击,但是考虑到美军海上基地拥有性能不俗的拦截系统,而且各个模块都具有独立航行能力,哪怕是不完备的独立航行能力,所以从整体作战效率上看,该方案的可行性不会超过第三套战术。

对一名能力出众的舰队指挥官来说。这一系列的评估都是在一瞬间内完成的。

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战役目的。可以很方便的选出最合适的战术。

战场时间3点巫分,南海舰队司令官下达了作战命令。

当然,这不是口头命令,而是通过旗舰发送的一组带有激活指令的无线电信号,让舰队里的所有战舰进入战斗状态,并且通过舰队战术数据链发送战术信息。虽然这么一来,南海舰队的行踪也毫无秘密可言了。美军的无线电探测系统能够在几乎同时确定南海舰队的大致方向,但是无线电探测系统测出来的距离信息绝对不会准确到哪里去,而且为了确定是否是共和国燃叮贞察舰、间谍船或者攻击潜艇发出的虚假信号,美军必纹联竹由岸上基地给出的一组对比信号。总而言之,即便南海舰队暴露了行踪,因为打击在即,美军海上基地也来不及做出反应。

可以说,整个作战过程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在很多人看来,这并不可靠。不管怎么说,计算机有出错的概率。哪怕这个概率低得微乎其微,也不能忽视。正是如此,在这套全自动指挥控制系统之外,还有一套备用的人工指挥系统,即由舰队司令官下达口头命令,由各舰舰长执行命令。当然,除非自动指挥控制系统出了问题,不然不会用如此原始的方法来指挥以毫秒计算时间的现代化海战,也没有哪个舰队指挥官会拿战斗的胜负与舰队的存亡来过把瘾。

舰队司令官下达命令之后。旗舰的中央计算机只用渺钟就分配了炮击任务。

接下来的2分钟内,参加炮击作战的各艘战舰开始选择弹种、结算炮击参数、检查舰炮状态,为炮击做准备。相对而言,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选择弹种。虽然按照只和国海军的作战条令。选择弹种由计算机完成,即战舰上的火控计算将根据目标的性质自动决定使用什么弹药,并且为炮弹装定引信。比如在对付具有装甲防护能力、或者大型海上目标的时候,一般选择具有机械延时功能的半穿甲弹。并且根据目标的装甲厚度、舰体结构与甲板层数等等数据,以及需要让炮弹在什么部位爆炸等火控数据,决定引信的延迟引爆时间。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对付“重庆”级这种配备了装甲飞行甲板的航母时,如果要让炮弹在机库内爆炸,引信延时将设置为旧毫秒,如果要让炮弹在下放的机舱内爆炸,就要将引信延时设置为 凶毫秒。

由此可见,因为涉及到极为繁复的计算,特别是针对各种目标防护能力的估算已经超出了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所以得由计算机负责,并且由计算机自动设定各类参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误装弹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各战舰上的枪炮军官都会对计算机选择的弹种、以及设置的引信数据进行检查。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才会允许舰炮开火。当然,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果枪炮军官发现装错了弹药。或者设错了引信参数,也不会取消炮击。而会在下一轮,或者后面几轮炮击中进行调整。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加入人为干预的原因也很简单。即电磁炮炮弹价值昂贵,特别是一些对海弹种,其价格不会比反舰导弹低多少。更重要的是,战舰的携带能力非常有限,即便是巡洋舰。一门舰炮的备弹量也不会太多。浪费炮弹等于削弱战舰与舰队的持续作战能力,而在很多时候,舰队的弹药补给都得在港口内进行。

当然,即便是人工检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根据南海舰队的作战记录,战场时间凌暴4点之前,参与炮击行动的瞅巡洋舰、口艘多用途驱逐舰与艘反潜驱逐舰均完成了炮击前的准备工作,并且按照正常情况下的作战方式,在发出就绪信号之后,由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统一分配炮击任务,而各舰上的火控计算机只负责控制本舰舰炮。

很明显,典型的“网络协同作战”战术。

, 可

可以说,这正是共和国海军在摸索新战术的时候最大的收获。也许有人认为,发掘电磁炮的制海潜力。并且将电磁炮发展成为新的海战利器才是共和国海军在大变革时代中的最大收获。实事求是的讲,电磁炮只是手段,而非思想,更不是新战术。也就是说,要想将一种新手段转化为战斗力,必须依靠新战术。众所周知,舰炮有很多优点,比如射速高、弹药投掷量巨大、不易受到干扰、威力可控等等,但是舰炮也有一个很难克服的缺点,即在确保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精度与射程成反比。如此一来,在攻击远处目标的时候,就只能依靠密集的弹雨来弥补精度上的欠缺。问题是,任何一艘战舰上都不可能配制太多的舰炮。特别是在舰炮的实战效能得到正式之前,共和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都不会急着走回头路,建造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甚至唯一武器的“炮舰。”也就是说,在实战应用中,必须联合多艘战舰上的舰炮来攻击同一个目标,因此如何合理分配炮火。使舰队炮击的覆盖范围最大化。即舰炮的攻击效率最大化 成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共和国海军提出了“网络协同作战”的基本战术思想,即由旗舰上强大的中央计算机确定每艘战舰的每门舰炮的炮击区域,而各艘战舰仅仅是火力投送单元的载体。

从这一战术思想就看得出来,为了使炮击效率最大化,旗舰必须精确掌握每门舰炮的准确弹道数据。虽然可以通过网络来传递数据,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旗舰上至少会配备一台专门用来测量弹道的激光雷达。而且测量通道肯定与舰队全部大口径舰炮的数量一致。实战使用中。为了确保用战术数据链传输火控信息不受干扰,旗舰一般不会利用各艘战舰提供的炮击数据,而是直接使用弹道测量雷达提供的数据。

如此一来,炮击开始之前。旗舰还得确定各艘炮击战舰的具体位置。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

4点网过,南海舰队的出艘战舰就打响了第一炮。因为出艘战舰上的冯门大口径电磁炮(巡洋舰配备3门、多用途驱逐舰配备2门、反潜驱逐舰配备 门)几乎同时开火,所以场面显得非常壮观。更重要的是。新型螺旋电磁炮的炮弹并不与加速通道接触,也就不会因为高速运动而摩擦生热,所以射速提高了不少,最快时能在,分钟内开火弥次,即便按照正常速度开火”门电

”。,??,糊几己能在占分钟内投射历枚炮弹,也就走向奶千米外的口如仅刚大约口炖炮弹。

由此可以大致算出,在同时炮击3个目标、且平均分配弹药的情况下,炮火的覆盖范围到底有多大。

从理论上计算,在对付拥有劝米长、田米宽的飞行跑道的海上基地的时候,锁千克级电磁炮炮弹的弹着点理想间隔距离为坠米,即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有炮弹能够命中目标,而落在一艘模块船投影范围内的平均炮弹数量为张。因为只有旧门电磁炮向 个目标开火,且开火时间仅为旧分钟。即便由旗舰指挥。转移炮击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一个炮击周期内,也只能向,个目标投射骤瞅炮弹。如果这些炮弹以田米的间隔落下,则能覆盖大约劲万平方米的海域。从时间上计算,对付球面距离为旭千米外的目标时,飞行速度超过每秒力马赫的电磁炮炮弹需要大约2的秒,而在这一期间,正在接受或者放出战机的美军海上基地只能以的节的速度航行大约匆四米。因为无法肯定美军海上基地的航行方向,以及是否在航行途中转向,所以在掌握了目标初始航向之后,可以根据目标的转向率来算出目标在确秒内可能到达的海域。制作一个航行范围图就能看出,这一区域像是一片拉长了的银杏叶,其范围与航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计算可以得出,速度为的节的时候,美国海上基地在讹秒内的航行区域不会超过,四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以航母战斗群为单位作战的3个炮击单位在占分钟内击中目标的概率在糊左右。由此可知,同时集中3个目标的概率在糊以上,同时脱靶的概率只有弛,命中一个目标的概率超过慨。而命中2个目标的概率超过猕。从当时的交战情况来看,如果能够在第一轮炮击中命中2个目标,就能在第二次炮击的时候打击另外2个之前没有遭到炮击的目标,从而将美军逃脱的概率将到最低限度。

决定战术的,仍然是准确的战术信息。

因为侦察机受到美军战绩攻击之后,已经离开美军海上基地上空。所以要想确定炮击效果,只能依靠舰炮发射的传感器炮弹。

说直接点,就是“侦察炮弹。”

前面已经提到,在探索新战术的时候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舰炮火力。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众所周知,就连精度高出几个级别的反舰导弹都不能确保攻击百分百碍手,所以炮击也不可能确保绝对准确。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对炮击结果进行判断。而最有效的办法自然走出动侦察力量。暂且不考虑目标对侦察机的威胁,因为电磁炮采用的都是高抛弹道,即以垂直发射的方式将炮弹送出大气层,再由炮弹上的弹道修正发动机与姿态控制发动机使炮弹转向,让炮弹尽量在外层空间飞行,从而使炮弹的射程夫大提高。如此一来,炮弹在攻击目标的时候,除非设置了特别弹道,不然都是以接近垂直的角度投向目标。换句话说,在炮弹攻击目标的时候,位于炮弹弹道上的设施都会受到威胁,这自然包括侦察机。正是如此。共和国海军对远程炮战做了明确规定,即在炮击目标的时候,严禁载人航空器进入目标上空,即便是无人航空器,也要尽量避免进入目标上空。

更重要的是,侦察机的飞行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电磁炮的炮弹。

由此可见。能够承担侦察任务。而且能够在炮击后及时提供目标信息的,只有同样由电磁炮发射的。携带探测器的传感炮弹,即侦察炮弹。受此影响,共和国海军在炮战战术守则中做了明确规定,即在任何情况下,在安排炮击战术的时候,都得在最后一轮炮击中加入一定数量的传感器炮弹,而具体使用多少传感器炮弹,由战场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由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自行决定,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枪炮军官、或者期间上的作战指挥员手工设定。

这次,正是由旗舰上的作战指挥员手工设定的。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同时对3个目标进行的炮击命中率并不是很低。加上只有在尽快确定了炮击效果之后,才能合理安排第二轮与第三轮炮击,并且针对特殊情况安排补充打击行动,所以在最后一轮齐射中。所有舰炮投射的都是传感器炮弹。也就是说,每一个目标都有占枚传感器炮弹进行侦察。

母庸置疑,在如此密集的侦察之下,美军海上基地变成什么样子,都会呈现在南海舰队指挥安的眼前。

事实上,以当时的情况,南海舰队指挥官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炮

不管怎么说,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人证明可以用电磁炮摧毁数百千米外的舰队,而且是一支拥有强大米段拦截能力的舰队。虽然早在刃多年前,即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海军就用用舰炮打击过韩国舰队,取的了不错的战绩,在随后的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中,共和国海军也摸索过类似的战术,即利用舰炮来对付海上目标。但是在半岛战争之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海军拥有切实可靠的末段拦截系统,而在日本战争与印度战争中,真正可以供共和国海军舰炮虐杀的也就只有敌人的民用船只。

客观的讲,在证明电磁炮确实是第一制海利器之前,没有哪个舰队指挥官会放弃稳妥可靠的打击力量,即舰载航空兵。

●ttκǎ n●CΟ

这个时候,南海舰队的3支航空联队就派上了用场。

根据南海舰队的作战记录,在下达炮击命令的时候,舰队指挥官也下达了让航母减速航行,并且与护航战舰保持距离的命令。因为电磁炮是以垂直的方式发射炮弹”汰只要舰载战斗机在起飞的时候不进入护航战舰上空”亿不个受到威胁,也不会对护航战舰的炮击行动产生影响。要想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在舰载战斗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中设定特殊航线,让战斗机在起飞之后沿着特殊航线飞行就行了。从理论上讲,只要航母与护航战舰保持歼米的间隔距离,舰载战斗机就可以在护航战舰使用主炮的时候起飞。事实上,即便在采用密集的防空编队时,护航战舰与航母的距离也在旧千米左右,不会隔得太近。以免末段拦截系统相互干扰。也就是说,炮击不会对航空作战产生影响。准确的说,是在舰载战斗机返航之前不会产生影响。

既然有更加稳妥的选择,自然没有理由置之不理。

4点旧分左右。第一批舰载战斗机就开始起飞了。

因为侦察机已经确定第4战术航空兵大队的战斗机到达美军海上基地。而且遭到美军战斗机攻击,所以前先起飞的是执行前出护航任务的战斗机。准确的说,这些战斗机将替换在凌晨2点刃分升空的防空战斗机,而防空战斗机已经在3点凹分,也就是舰队指挥官做出攻击决定之后杀向美军海上基地,寻找美军战斗机决战。

显然。空战没有多少悬念可言。

不管怎么说,海上基地就是海上基地。而不是货真价实的战舰,更不是舰队。虽然在支持航空作战方面,海上基地超过了航母,但是在协同作战能力上,海上基地远远比不上航母。甚至比不上一般的护航战舰。原因非常简单,从节约成本出发,大部分海上基地都没有配备相应的指挥系统,而在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也来不及为海上基地增添用于空中作战的指挥系统。

事实上,当时影响更大的还是另外一支力量,即舰载预警机。

虽然第4战术航空兵大队有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除了拥有劝多架战斗机之外,还有丑多架预警机,其中 妹为大型预警机,出架为舰载预警机,但是在这场战斗中,因为海上基地是以制海模式组建的,功米长的跑道无法让大型预警机降落。所以伴随战斗机活动的是舰载预警机。众所周知,舰载预警机就是小型预警机,受自身性御艮制,所有舰载预警机的飞行速度都非常有限。远远跟不上舰载战斗机。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战场时间凌匙点左右,跟随第4战术航空兵大队活动的预警机还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上空,与海上基地的距离超过煞。千米。

也就是说,空战开始的时候。美军战斗机没有得到预警机的支持。

由此可见”劣比0的空战结果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当然,谁也不能忽视,在这个战果中,至少有 凶架美军战斗机是被共和国海军舰载战斗机发射的远程导弹击落的,只有大约力架美军战斗机是被2倍、甚至3倍的共和国战斗机击落的。也许有人认为这证明了超视距空战再次成为主流,可是客观的讲,这场空战只证明了一点,即在拦截空战中。预警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格斗空战中,数量比质量重要得多。

几乎在空战进行的同时,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也开始起飞了。

不可否认,战斗机的速度再快。也比不上速度超过了力马赫的电磁炮炮弹。因此在第一批战斗机起飞的时候,第一轮炮击已经结束。

,??万

从侦察炮弹发回的战场信息来看。距离南海舰队最远的2座海上基地都挨了数十枚炮弹,并且完全瘫疾。丧失了活动能力,反而是距离较近的那座海上基地在遭到炮击的时候进行了紧急疏散,各有搬模块船躲过了炮击。实事求是的讲,虽然炮击算不上完美,但是已经超过了预期。

受此影响,南海舰队指挥官没有让舰载战斗机去攻击另外2座海上基地。而是让机群去追击逃跑的4艘模块船。正是如此,在4点刃分之前,南海舰队调整了炮击战术,3支航母战斗群的弥艘护航战舰在旗舰的指挥与协调下,分成了2个炮击群,分别对另外2座美军海上基地开火。因为在剩下的2座海上基地中,有 座是由破模块船组成的,所以南海舰队的炮兵并非平均分配。按照交战记录,当时舰队指挥官直接插手炮击作战。让旧艘战舰上的刃门舰炮集中攻击由2艘模块船组成的海上基地。另外瞅战舰上的占门电磁炮对付最后一座能够全力支持航空兵的海上基地。这一战术分配看上去难以理解。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南海舰队指挥官改变了战役目的,即不再是瘫疾美军海上基地,而是全歼美军海上基地。

首先得承认,这一调整符合实际悄况。

站在一个指挥官的立场上,如果有机会全歼敌人,就没有理由于软。即便从技术角度出发,海上基地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具备全套动力系统的核心模块,建造 艘核心模块船的花费超过了建造瞰普通模块船。因此任何指挥官在对付海上基地的时候,都会以打击核心模块船为首要目的。从前面的介绍可知,鲤美军海上基地都有,艘核心模块船,因此要攻击琰海上基地。更重要的是,只有2个模块的海上基地不但目标更而且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速度也更快,所以有必要为之动用更多的炮火。

关键就在这里,美军会不会进行紧急疏散?

看得出来,在之前的战斗中。共和国舰队指挥官一直在按照既定战术行动,并没有主动创新。

可以想见,在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美军指挥官也会按既定战术行动。

也就是说,在遭到突然打击之后。美军海上基地肯定会紧急疏散。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心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战场时间口点旧分之前。指挥官就耳世上紧急疏散命令,并且要求还没有来得及降落的战斗机前往东面大约 四千米处。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油,可以考虑跳伞逃生。也就是说,5座美军海上基地都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航空作业。并且以最高级别进行疏散。因为美军指挥官认为对方会由近及远的进行炮击,所以在首先遭到打击的班海上基地中,反而是距离南海舰队最近的那一座最先进行疏散,而稍微远的搪海上基地反而没有立即疏散,而是在接受最后一批战斗机。以免在进行反击之前损失太多的航空力量。

由此可见,在进行第二轮炮击之前,另外据海上基地已经完成疏散。

准确的说,是组成海上基地的模块船完全分开,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向四周逃逸。

如果说由3艘模块船串联起来的海上基地非常笨重,转向时非常麻烦。那么每艘长度仅有劲多米的模块船都非常灵活,不但转向不成问题。紧急情况下还能迅速加速,逃离危险海域。在瞰模块船都向外围逃逸的情况下,4分钟后的分布范围超过了 亿平方米,而第二轮炮击在美军指挥官下达疏散命令后旧分钟开始,炮弹落下已经是,纷钟后了,所以美军模块船的分布范围超过了四亿平方米,也就是大约,凹力平方千米。在此情况下,即便所有舰炮都以最快速度投射炮弹,击中一艘模块船的几率都不会超过,茄

从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上就可得知,第二轮炮击的命中率为零。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南海舰队已经派出了航空打击力量,而且直到4点冯分才确定炮击命中率为零,而这个时候,第一批起飞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已经发射了携带的反舰导弹。

,??万

再组织第二次攻击,肯定来不及了。

即便让留下来应付紧急情况的战斗机带着反舰导弹起飞,也来不及追上以力节航速逃跑的美军快速运输舰。

以当时的情况,最大的问题不是追不追得上,不管怎么说,舰船的速度都要比飞机与导弹慢得多。问题就是,如果不能找到目标,飞机与导弹的速度再快也没有用。而当时搜寻正在逃逸的美军快速运输舰。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正是如此,南海舰队指挥官才不得不下达停止攻击的命令。

赶在天亮前,南海舰队派出侦察机,开始搜索美军快速运输舰。虽然到6日中午,侦察机发现了出现在东面四钎米处的美军快速运输舰队。而且南海舰队的舰载航空兵也做好了出击准备,舰队指挥官也下达了攻击命令,在当天下午对美军快速运输舰队进行了一次远程攻击,但是此时美军舰队已经在岸基战斗机的保护之下,而且第4战术航空兵大队的战斗机得到了预警机的支持。所以攻击行动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当天下午,南海舰队转向北上。前去与印度洋舰队会合,针对美军海上基地的战斗宣告结束。

从这场战斗看得出来,电碰炮表现出了极为犀利的攻击能力 特别是在极近距离的战斗中,电碰炮的作战效率超过了其他任何制海兵器。甚至让航空兵相形见绌,但是战术思想相对保守,以及侦察力量相对缺乏的情况下,电碰炮的威力很难发挥出来,更难在关键时刻成为左右战斗结果的关键性力量。

必须承认,制约电磁炮的不是自身性能,而是配套力量,特别是信息支援手段。

从理论上讲,螺旋电磁炮几乎拥有无限的射程(物理学家早就做过计算,只要输出能量足够大,甚至能够将炮弹发射到月球上去),加上螺旋电磁炮对炮弹口径、也就是炮弹质量的限制并不苛刻,所以螺旋电磁炮拥有非常巨大的开发潜力,完全有可能在射程上超过包括远程巡航导弹在内的所有战术类制海武器,成为海战的头号武器。要想把螺旋电磁炮的威力发挥出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支援问题,即如何获得与提供及时、准确与全面的战场信息。

可以说,这就是这场“海上炮战”带来的最大启示。

看懂这一点的,绝对不只是共和国海军。实事求是的讲,作为受害者,美国海军遭受的打击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为了证明电磁炮炮弹能够对战舰构成致命威胁。美国海军甚至在力多天后,让一艘攻击潜艇秘密返回交战海域,动用深海机器人。对沉没的快速运输舰进行了全面勘测,掌握了共和国海军电磁炮炮弹的第一手数据。总而言之。遭到这次打击之后,美国海军仿佛大梦初醒,开始在新战术领域奋起直追。

作为海战的获胜方,因为获得的是一场不完全的胜利,所以共和国海军在总结电磁炮的制海战术时,把问题看得更加透彻。这一点,从共和国海军在开发第二代螺旋电碰炮的时候没有把射程放在首要位置上就看得出来,在共和国海军眼里,制约电碰炮在海战中的作战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射程,而是命中率。

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一场划时代的海战,是一场足以颠覆所有传统战术的海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海战改变的还不仅仅是制海战术,而是整个,作战体系。虽然与其他兵器一样,电磁炮不可能取代其他兵器,只能成为作战系统中最有效、也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兵器,但是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作为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实现的能量武器,电磁炮将战争带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一个由能量决定胜负的时代。

可以说,人类文明也在这个时候迈入了能量时代!

第43章 战争问题第33章 两面三刀第89章 祸不单行第130章 两手准备第143章 太极拳第71章 民主表决第18章 点火第53章 当务之急第7章 哑巴亏第89章 解密第15章 未来之眼第41章 大闹龙宫第35章 一鼓作气第6章 会错意第83章 民族主义浪潮第134章 短促的战役第32章 稳住朝鲜第73章 大兵团会战第11章 不良感觉第55章 外太空作战第117章 蓄意挑衅第18章 女豪杰第4章 秘密颠覆行动第73章 新纪录第12章 军事联盟第28章 贸易大战第94章 深入主题第40章 玩概念第76章 轮盘赌第21章 理想化第11章 识时务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20章 重大消息第29章 海军在行动第117章 全线吃紧第87章 海军的表演第146章 刚猛打法第7章 恶魔第42章 大显神威第26章 秘密交易第4章 热点第119章 人赃俱获第7章 动员机制第45章 高节奏航空作战第129章 喉舌之战第27章 新总统第119章 二次革命序五潜龙入海第25章 分寸与轻重第41章 龙墙第24章 众矢之的第9章 针对性第27章 战略围剿第17章 敏感话题第18章 夺权第3章 集团化第26章 关键情报第39章 正中下怀第29章 目的第169章 新德里的灾难第22章 传奇人物第132章 决战态势第50章 未来战士第52章 出其不意第39章 潜藏的目的序十四鹰击长空第101章 头号艇长第46章 家门不幸第36章 致命决策第4章 冰冻三尺第39章 拆东墙补西墙第35章 一鼓作气第39章 斗法第120章 空降兵出动第82章 外交战第44章 恐怖的实力第154章 大时代第166章 以攻代守第65章 国家意志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35章 奇兵第10章 冲突升级第37章 专多能第50章 疯狂反扑第29章 稳定因素第140章 千秋功业第91章 全线反击第42章 人尽其能第109章 打招呼第77章 三方角逐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19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第76章 虎视眈眈第21章 重大遗漏第35章 发展方向第130章 登陆美国第10章 冲突升级第20章 决胜时刻第37章 暗度陈仓第81章 积极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