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自掘坟墓

付中国海军,美军还没有这个胆量;对付“剑鱼”号T3非常乐意了。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美军所有攻击核潜艇艇长收到了一项任务:在执行巡逻任务时密切留意中国新型潜艇。经历了“戴维营爆炸案”,在纳伊德领导下重振旗鼓的CIA也加强了对中国新式潜艇的情报搜集工作。

当时,美国对中国新式潜艇已经有所了解。

全电动推进、最大水下续航力至少7500里、最大潜航速度在25以上、最大潜深超过500、最低噪音在90分贝以下、配备性能不比Mk48差的重型电动鱼雷,除此之外,潜艇的尺寸、排水量、电子设备等重要信息,美国却一无所知。

更让CIA感到难堪的是,连中国有几艘这种潜艇都说不清道不明!

年初的时候,CIA有了“重大收获”。

一艘到黄海参加“半岛和平与稳定2016美韩联合军事演习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在济州岛西部海域发现了一艘从未遭遇过的中国潜艇,记录下了该潜艇的特征噪音。收到消息后,CIA如获至宝,不但立即召回那艘“弗吉尼亚”、调取潜艇上的噪音资料,还先后询问了艇长、声纳长等官兵。

忙了近2月,CIA才发现是“空欢喜一场”。

与“弗吉尼亚”遭遇的不是中国海军的全电动潜艇,而是刚刚建成、正在海试095攻击核潜艇首艇。更让CIA失望的是,这艘095完成海试后返回造船厂重新敷设了消声瓦,噪声不但降低了许多、特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中国的全电动潜艇仍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有半点线索。

CIA丢尽了面子,美国海军也颜面无存。

5初。得知2095续服役。美国海军调整了潜艇部署。将太平洋舰队地“弗吉尼亚”~+珍珠港、2部署在关岛阿普拉海军基地。

7初。中日矛盾升级。美国海军将“海狼”号派往珍珠港。

东海战争爆发时。美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总共部署了21艘攻击核潜艇。其中14艘为性能已经落后地“洛杉矶”级、6艘“弗吉尼亚”级与1艘“海狼”级。

11日。2部署在阿普拉军港地“弗吉尼亚”级首先赶赴东海。

这就是“剑鱼”号在第一轮冲突中遭遇地SSN775得克萨斯”号与SSN776“夏威夷”号。

第一轮冲突后。美国海军再次调整潜艇部署。

725,原先部署在珍珠港的SSN21“海狼”号、SSN779“新墨西哥”号与SSN780尼苏达”号与SSN784北达科他”号启程赶往珍珠港。

第二轮冲突爆发前,美国海军将太平洋舰队的7艘先进攻击核潜艇中的5+:i+

此时,美国总统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中国在谈判中做出让步,为和平解决争端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却变本加厉,不但在谈判桌上的态度愈发强硬,还不顾后果的发动了金融战争。

局势逐渐失去控制,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正在到来。

纵观世界各国,最害怕爆发金融危机的肯定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与华尔街风险投资银行倒闭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让美国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连续十多个月创下新高、国内消费市场急剧萎缩、投资者纷纷破产,还使美国的国际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被迫从伊拉克撤兵、削减驻阿部队、放慢北约东扩步伐,最终导致第四次印巴战争。

如同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一样,美元也跌下了神龛。

贾培尔执政期间,美国在外交上的软弱表现与美元疲软有直接关系。

如果再次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国”,不但经济会受到影响、失业率会再度上升到10%以上、政府威信受到严重打击,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将受到毁灭性打击,甚至完全丧失作为主要外贸结算货币的地位。

美元变成“美国元”的那一天,美国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敢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能够成为西方世界领袖、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拖垮强大的红色帝国、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除了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之外,美元在“布雷默顿森林体系”后取代黄金,成为全球“硬通货”发挥了最关键、最重要的作用。

战后爆发的数次金融与经济危机,美国无一不是通过大肆增发美元、让美元贬值、将损失转嫁给其他国家的方法度过危机,确保自身利益。

有人说过:航母是美国用来击败敌人的大棒,美元则是美国用来剥削敌人的刮骨刀。

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确保美元的国际地位比确保11支航母战斗群更加重要。

如果美元倒下,全球性金融危机将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经济危机。没有美元国际地位的支撑,美国不但失去了“遮雨伞”,还失去了“拐杖”。到时候,美国必须偿还从其他国家掠夺的数十万亿资本,还得为入不敷出的国内消费买单。

结果会怎么样,不是想不到,而是不敢想。

美国总统的立场在此时出现转变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美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化解中日冲突,平息愈演愈烈的金融战争,阻止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

这三者间存在因果关系,顺序不能改变。

25日,罗迪克向美军下达了最高命令:不得参与战争、不得向日本提供作战援助、不得主动挑衅攻击中国参战部队、任何作战力量与作战人员不得在未遭到攻击的情况下进入战区。

随后,刚刚到达阿普拉的3潜艇全都留在了港口内,正在东海巡逻的2“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撤退到了冲绳海槽以东海域。

“剑鱼”号到达那霸港东南海域时,2“弗吉尼亚”正在冲绳诸岛与宫古列岛之间的海域活动,没有越过冲绳海槽、进入中日双方划定的交战海域。

SSN775得克萨斯”号的艇长安德烈琼斯少校没有违背总统令,但也不打算离开这一海域。

作为美国海军最优秀的攻击核潜艇厅艇长之一,年仅37的琼斯少校不但能力出众,还出生于“潜艇世家”。他的祖父杰克琼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海军“王牌艇长”中排名第14,取得了击沉日本舰船总计23万吨的骄人战绩;他的父亲鲍伊琼斯在7年前退役,在本世纪初指挥SSN762哥伦布”号攻击核潜艇“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库尔斯克”号潜艇沉没事件;他的兄长小杰克琼斯是SSN778新罕布什尔”号的艇长,一年前参加第四次印巴战争,差点击沉中国的电动潜艇;他的弟弟安迪琼斯在SSN713休斯顿”号上担任轮机长,六年前遇难殉国。

琼斯的家族史,就是一部辉煌的潜艇艇长史。

如果说SSN776“夏威夷”号的艇长比尔戴维森会忠实的执行总统令,那么琼斯就会想方设法的钻空子。

总统令中说得很清楚,“不得在未遭到攻击的情况下进入战区”。

什么是“未遭到攻击”,什么又是“攻击”?

使用鱼雷才算攻击,还是用上主动声纳就算攻击?

美国海军潜艇作战条令中没有对“攻击”做出明确解释,一般情况下由艇长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判断。如果敌方有攻击意图,采取了实际行动,即便没有发射鱼雷,只要艇长断定敌方会立即发射鱼雷,就可以算做“攻击”。

在琼斯的命令下,“得克萨斯”号不但没有走远,反而制造出了很大的动静。

正准备离去的“夏威夷”号立即转向、以最快速度返回,结果也制造出了很大的动静。显然,戴维森认为“得克萨斯”号遭到攻击,赶来帮忙。

一番折腾下来,2“弗吉尼亚”的行踪都暴露了。

琼斯的想法很简单:引诱中国潜艇越过冲绳海槽、进入日本领海,然后击沉中国潜艇。

很大胆,也很自信的战术。

琼斯坚信,随着战争再度爆发,在日本海上自卫队所剩兵力不多、空中自卫队难以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中国潜艇不但不会采取守株待兔的战术,还会主动出击,在那霸港附近设下埋伏,突袭日本战舰。琼斯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他是中国潜艇艇长,就会这么做。琼斯更加相信,中国潜艇艇长也在想方设法的搜寻与对付美国潜艇,不然不会在上次冲突中用主动声纳排击2“弗吉尼亚”。

只要中国潜艇胆敢越过冲绳海槽、扩大交战范围,琼斯就敢用鱼雷招待不速之客。

只是,情况稍微有所变化。

2“弗吉尼亚”先后发出明显的噪音后,东南方向上传来了同样明显、从未遇到过的噪音。

中国潜艇?

不是重新敷设了消声瓦095攻击核潜艇,就是那艘神出鬼没的全电动潜艇!

525,“得克萨斯”号首先转向,朝传来不明噪音的方向驶去。

5钟后,“夏威夷”号也调整了航向,逼近那艘身份不明的潜艇。

第五都杀上来了,第四的位置都危险了。

最后一点双倍时间,有月票的支持闪烁,支持《国策》啊!

第104章 对症下药第20章 谋面第82章 新境第114章 停火谈判第187章 政治化战争序十六纵横捭阖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45章 智勇双全第140章 战术创新第44章 担忧与自信第127章 新生力量第104章 铁骨仁心第15章 未来之眼第127章 讨价还价第78章 烧烤元首第81章 变局第30章 英雄第82章 新境第100章 全面动员第51章 步步逼近第22章 最高决策第139章 指挥艺术第129章 军人职责第11章 大国的面子工程第7章 哑巴亏第21章 理想化第81章 积极外交第22章 局外人第5章 区别对待第157章 东家出面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94章 死亡竞赛第34章 别有用意第177章 争分夺秒第72章 一个民族的存亡第152章 峰回路转第17章 大战在即第108章 当机立断第6章 一路走好第42章 帮倒忙第138章 极速狂飚第28章 硝烟升起第55章 心照不宣第5章 时事造英雄第106章 无敌空降兵第65章 历史的转折点第43章 战争问题第14章 收复失地第68章 必争之地第102章 重获自由第118章 进军古巴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41章 结构性调整第52章 利益共享第68章 量才为用第31章 暗算第134章 赶尽杀绝第88章 瓮中捉鳖第56章 领头羊第43章 大家当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110章 决战部署第105章 何去何从第36章 无声的决战第116章 微妙变化第9章 最高威胁第48章 痛歼美军第23章 战略屏障第16章 金钱操作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12章 愤怒的总统第24章 众矢之的第100章 全面动员第37章 时过境迁第22章 移民潮第38章 定位第146章 攻坚战第49章 太空军事力量第96章 断臂自救第40章 杀鸡用牛刀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19章 安全基石第74章 开盘第84章 海上决战第15章 智者千虑第16章 救人第22章 风向转变第8章 最终目的第73章 大权在握第65章 国家意志第53章 战前动员第179章 外长会晤第91章 好马无好鞍第2章 新老组合第77章 为了消耗第69章 权益第174章 民众眼里的战争第30章 有限冲突第51章 第一张战略牌第41章 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