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步步逼近

然日本是“绥靖政策”的受益者,但是村上贞正没有。

“绥靖政策”是大国为了自身利益,在特定时间、特定事件中采取的退让、妥协与默认态度。“绥靖政策”的前提条件是,大国的根本利益没有受到损害与威胁。只要超过这个底线,大国的态度就会立即发生转变。

历史上,最有名的“绥靖政策”当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英法苏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对外扩张行动采取的姑息、纵容、不惜牺牲他国领土主权、乃至本国利益,满足法西斯侵略者的**,以图芶且偷安的政策。

与历史相比,当前的一幕是何其相似。

村上贞正非常清楚日本的未来。走好每一步,日本能走得非常“远”,但是不表示能够一直“安然无恙”的走下去。只要日本踏出“最后一步”,对中国、或者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构成致命威胁,迫使中国、或者美国采用“最后手段”,战争就会爆发,日本就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哪一步才是“最后一步”?

普通人看不出来,精明的政治家却能看得非常清楚。

关键的“最后一步”就是日本能否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与美国做出反应之前,拥有对任何国家都能构成致命威胁的战略威慑能力。在此之前,不管日本做什么,中国与美国都会“袖手旁观”。

日本的国情比较特殊,无法像中美俄那样建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

日本本土面积不到38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千米320人,不但缺乏部署陆基战略弹道导弹的空间,还会“绑架”12本人。即便大国非常克制,不对日本全境实施战略核报复,仅对战略弹道导弹基地与部署阵地进行核打击,日本也将成为“不毛之”,大和民族子民成为战争的直接牺牲品。

对日本来说。最理想地选择是战略轰炸机与战略核潜艇。

相对而言。前者不但生存能力与突防能力不佳。还存在研制难度大、投入巨大、需要本土基地等等弊端。最重要地是。日本与共和国相距不到1千米。所有空军基地都在共和国地战斗机、短程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地打击范围之内。即便战略轰炸机在战争爆发前升空执勤。能否在战争中发挥作用都存在问。

对日本来说。理想地战略武器运载平台就是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地生存能力、隐蔽性与运载能力远远超过战略轰炸机。

日本是岛屿国家。面向广袤地太平洋。战略核潜艇出航不受任何限制。最重要地是。日本可以将战略核潜艇基地建在远离共和国战术力量打击范围、又在日本战术空军掩护范围之内地外岛。比如硫黄列岛、大东诸岛与小莅原群岛中地某座大型岛屿。

从一开始。村上贞正就将战略核潜艇放在了与核武器等同地高度。

数年来,村上贞正全力协调各项工程的进度,力争“战略核潜艇系统”(真正具备战略威慑能力的战略核潜艇需要包括超长波/甚长波电台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战略空中指挥系统、战略导航系统等等辅助系统的支持与配合)一次性建成。

整套系统中,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无是重中之重。

虽然日本的科技实力非常雄厚,工业基础非常发达,但是包括美国、俄罗斯、共和国在内地核大国,研制潜射战略弹道导弹时都遇到了很多问题,英国建造“前卫”级战略核潜艇时,甚至没有自行研制潜射战略弹道导弹,为潜艇配备了从美国引进的“三叉导弹。

шωш◆ ттκan◆ c o 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意识形态起到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立项的时候,日本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严重低估了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技术难度,没有意识到潜射战略弹道导弹与陆基弹道导弹存在巨大差别,反而认为将陆基机动式弹道导弹移植到核潜艇上是一件非常容易地事情。

11月17日,日本试射了第一枚zx--1弹道导弹。

因为zx-11以x--1为原形、两者非常相似,所以共和国与美国的侦察卫星没能发现日本试射的是一枚潜射弹道导弹。

试射没有成功,导弹升空后不到30,稳定系统出现故障,随后坠海自毁。

2天后,日本试射了第二枚zx-11。虽然仍然以失败告终,但是结果稍微好一点,导弹的一级火箭发动机与二级火箭发动机成功分离,只是二级火箭发动机没能顺利点火,导弹在坠落时烧毁。

到11月底,日本又试射了2枚zx-11,全部以失败告终。

虽然设计导弹的工程师发誓在年内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村上贞正已经意识到了“问题”。

如果zx-11无法顺利研制成功,战略核潜艇建成后也无法服役。

12月初,村上贞正调整了“战略核潜艇系统”的建设进度,再次放慢核潜艇的建造工程,加快zx-11的研制进步,提出替代zx-11的“zz-11”方案、即在z-11巡航导弹地基础上研制射程超过3000千米的潜射巡航导弹,启动zx--2~制计划。

严格的说,zx--2才是日本需要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

因为x-11的性能存在局限,所以zx-11的性能也不怎么样,最大射程为350米,携带一枚弹头,没有诱饵弹头,精度圆规偏差超过500米。

zx-2是专门为战略核潜艇研制的弹道导弹,性能指标向“三叉戟”d5与jl-2b看齐。

当然,zx-2~研制难度远超zx-11,对日本来说几乎是无法企及的“高峰”。

抓紧研制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时候,日本加块了x-11的定型试射工作与原子弹核弹头的研制进度。

11月27日,日本进行了第二次强化裂变装置地下爆炸试验。

试验非常成功,日本不但收集到了大量地爆炸数据,为建立计算机模拟核试验数学模型奠定了基础,还掌握了强化裂变核装置的基本原理。

弹头小型化工程也在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12月13日,共和国与美国地侦察卫星掠过母岛上空时,拍下了日本为下一次核试验进行准备的照片。

警报立即响起,因为日本即将进行地是核弹头地下爆炸试验!

日本的地下核爆炸试验采用地是竖井,而不是难度相对较低的斜井。所谓“竖井”,就是垂直打出一个深度上百米、甚至数百米的试验井,将核装置或者核弹头放到井底,然后用水泥密封。因为需要使用大型钻探设备与大量水泥,所以工程规模非常大,耗资巨大。当年朝鲜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相对简单的斜井。竖井的最大好处是,不需要特意选择地形,几乎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地下核试验。

军情局断定日本之前试爆的是核装置,就是从竖井的“口径”做出的判断。

此次,日本在母岛上开出的竖井直径不到15米,比x-1导弹的弹头直径略小,正好符合核弹头的基本尺寸数据。

12月17日,日本试爆了第一枚核弹头。

虽然只是普通的原子弹,爆炸当量不到2万吨tnnt,但是与之前的核试验相比,此次核试验的性质完全不同。

日本已经掌握了弹头小型化技术,还制造出了核弹头!

虽然日本不大可能进行“核导弹”试射,因为核导弹试射后,核弹头将在大气层内爆炸,而不是在地下爆炸,影响非常恶劣,但是日本通过前面1c多次导弹试射掌握了弹头再入大气层技术,只要将核弹头装上x--1型导弹,日本就将拥有战略打击能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日本能够用来运载核弹头的只有x--1型弹道导弹。

y-11与z-11型巡航导弹的有效载荷均不及千克,无法运载重达750千克的核弹头。除非日本在弹头小型化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不然很难研制出具有战略威慑能力的巡航导弹。

更值得轻型的是,日本短期内制造不出热核武器。

虽然在12月20日的时候,侦察卫星发现日本在北海道带广附近开工建造第一座重水加工厂,但是日本还得在附近建设包括发电站、电力输送网在内的配套设施,3年之内无法生产出足够多的用来制造热核武器的化。

可以说,在发展热核武器的问题上,村上贞正更加小心谨慎。

如果说日本研制原子弹,目的是“防身”,还勉强站得住脚。那么日本研制氢弹就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防卫理由”了,因为氢弹的威力远远超过原子弹,天生具备毁灭整个人类世界的能力,“进攻”意味更加明显。

为了避免过早与美国翻脸,迫使共和国采取过激行动,村上贞正不得不小心谨慎。

时间推进到20211年年底,虽然日本政府没有公开宣称拥有具有实战能力的核武器,也没有宣布拥有战略威慑能力,但是日本拥有核武器、而且是可以用于实战的核武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日本会在什么时候将剧增的军事实力用于战争!

封推期间,半小时一更,闪烁更兄弟们一起疯狂,让大家爽个够!

啥票啥支持都来点吧

第10章 冰山一角第60章 战役穿插第42章 大显神威第38章 定位第34章 民族资本家第101章 中国意第17章 高原枪声第114章 停火谈判第2章 职责使然第64章 稳重见长第37章 最好与最坏的消息第118章 中坚力量第22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第54章 被动选择第25章 差距第56章 连唬带吓序七死亡游戏第29章 斩首行动第13章 联合火力支援第82章 借题发挥第54章 第一人第93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9章 共和国模式第114章 蜂拥而至第76章 变味第144章 技术革命第182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第106章 选择第74章 情报网络第96章 九分钟的战斗第6章 一路走好第29章 目的第34章 借刀杀人第55章 后知后觉第50章 疯狂反扑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50章 防御部队第47章 兔死狗烹第69章 阶段性胜利第44章 担忧与自信第60章 战役穿插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93章 铁腕首相第69章 转移重点第3章 通往战争的大门第44章 紧锣密鼓第77章 增兵第23章 手到擒来第100章 僵局第27章 实战考验第83章 双管齐下第26章 最高精神领袖第159章 量才为用第103章 被动应战第41章 一锅端第48章 国家宣言第100章 嘱托第102章 全面升级的担忧第71章 吝啬鬼第11章 新战术思想第60章 绝不抛弃第101章 决定性战役第142章 特种炸弹第65章 X艇第29章 野心家第52章 虚惊一场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5章 关键因素第92章 四量拨千斤第53章 高起点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46章 信号第165章 扩大化第25章 战略天才第26章 领袖第76章 虎视眈眈第6章 飞赴纽约第8章 紧急归队第89章 雅浦海战第10章 巨大成果第48章 说服工作第52章 一挑三第142章 合纵连横第9章 头号盟友第27章 不烂之舌第65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3章 血泪史第154章 全面挑战第13章 暗中支持第29章 稳定因素第82章 坚持路线第85章 全面部署第86章 增援部队第94章 喘口气第83章 双管齐下第112章 热点话题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30章 战略要地第65章 正式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