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信号

划阶段,包括项铤辉与李存勋在内,绝大部分军人都元庆为什么要想方设法的在台湾制造事端。按照大部分军人的想法,只要日本不肯放弃核武器,共和国就有足够的理由向日本宣战。随着事态发展、局势逐渐明朗,项铤辉与李存勋才渐渐明白了王元庆的意图。

王元庆在台湾做文章,为的不是如何击败日本,而是让国民认同政府的战争行为。

早在20199年,也就是“中南风暴”之后,国内就有人认为,共和国完全没有必要出兵越南政府,为此付出上千名军人的生命与数以千亿计的战争经费。当时,国内最著名的专业评论员“信鑫”(笔名,真名吴熙)就在《南方通信》报与网络上发表了连载评论,指出共和国出兵越南政权的几大害处,宣称完全没有必要以军事手段扶持一个亲华政权,完全可以通过经济等手段逐步化解越南的“仇华”情绪。因为当时共和国在“中南风暴”中收复了南沙群岛,而“越南战争”只是“中南风暴”的一部分,所以国内的反战呼声还不是很明显,大部分民众仍然支持政府的战争行动。

半岛战争结束后,共和国国内的反战呼声才真正引起了中央高层的极度关注。

以“信鑫”为代表的一批专业评论人士在战后强烈抨击政府的战争行动,认为共和国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让数以万计的军人流血牺牲,消灭韩国政权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因此与美国翻脸严重损害了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在战争爆发前,共和国与韩国有比较密切的经济往来,旅居共和国的韩国人员超过了150万,加上大批共和国商人受到损失以国内的反战呼声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与拥护。

虽然共和国国没有爆发反战示威游行,但是中央政府的权威首次受到了挑战。

为此,赵润东命令军情局报机构严密监视吴熙等高唱反战论调的民间人士,甚至暗示李存勋果证实“反战人士”与国外势力有联系,不但以“叛国罪”论处,军情局还可以先斩后奏。万幸的是,王元庆留了个心眼,暗中吩咐李存勋不要采取极端行动,以免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当时,王元的态度就很明确。

在对外问题上,王元庆比润东还要强硬,而在对内问题上元庆却极为开明。

出任国家元首之后,王元庆不但没弹压民间人士对半岛战争的讨论与评价,反而让让相关部门与机构邀请包括吴熙在内的民间人士到电视台进行现场辩论。如果不是公务缠身,恐怕王元庆会亲自上电视台与民间人士讨论半岛战争的得失。

放在20年前。这事情几乎不可能在共和国发生。

归根结底。让民间力量在国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地根本因素就是不断发展地科技。

随着网络化深入到每个人地日常工作与生活民众言论地力量越来越大。2017年。纪佑国离任之前力主推行数部旨在扩大民主化进程地法案。根本原因也是纪佑国意识到技术终究将改变社会结构。让普通民众在国家事务中发挥越来越明显地作用。对于民众言论。只能引导。不能堵塞。

没人否认论自由是推动社会进步地积极因素。

只有当大部分国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国家事务。才能形成真正地“主人翁”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共和国地政治体制改革。也才能建立真正符合共和国国情地民主制度。国民愿意讨论国家地对外政策。愿意对战争发表意见是说国民不希望祖国强大。也不是不希望民族复兴而是希望为祖国强大与民族复兴出一份力。

在此情况下。王元庆能够忽视国民对战争地态度吗?

如果只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元庆不需要考虑国民态度,因为共和国有足够的能力在有限的代价下击败敌人。在必须通过全面战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元庆必须考虑国民态度,特别是国民能否接受因为战争对工作与生活造成的影响。全面战争与局部战争不可同日而语,要想击败拥有强大实力的敌人,必须动员国家的所有力量。如果国民无法接受战争,或者不认同政府的战争行为,战争动员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战争动员不彻底,共和国将为战争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输掉战争。

普通国民不是国家领袖,不可能像国家领袖那样思考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因为各种因素与现实需要,所以国民无从得知政府策动战争的理由与目的,甚至无法预知即将爆发的战争。

如此一来,

国民支持政府的战争行为,必须提供足够充分的理由

明白这一点,就不难理解王元庆为什么要在台湾与南亚大做文章。

确定了基调之后,会议进入实质讨论阶段。

与往常一样,王元庆在军事问题上没有做太多的指示,基本上由总参谋长项铤辉负责军事部署。

会议结束前,王元庆吩咐焦魃山留下了几名主要将领。

李存勋也被留来。很明显,有些问题无法在全体会议上说明,或者不需要在全体会议上说明。

“战争开始后,必须在第一间摧毁日本的战略打击能力。”王元庆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作战计划,相关的打击行动由空军与海军负责。项总,你来大致介绍一下。”

项铤辉点点头,说道:“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日本只有三艘核潜艇具有核打击能力,战争将由海军发起,以击沉日本核潜艇为开始信号。执行作战任务的潜艇必须在击沉日本核潜艇之后发出消息。受到指挥与通信系统反应速度的限制,日军大概会在一个小时之后发动反击。在此期间,空军必须展开行动。为了确保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完成第一轮打击行动,空军的作战飞机将升空待命。具体情况,由林啸雷与章忠宪详细说明。”

王元庆点了点头,朝两位军看了过去。

林啸雷迟疑了一下,说道:“进入战备态之后,海军一直在密切监视日本核潜艇的活动情况。为此,海军调集了十二艘攻击潜艇,分为两批,时刻保证至少有两艘攻击潜艇在跟踪监视一艘日本核潜艇。相关的作战计划早已下达到各艘潜艇,战争开始后,海军有足够的把握击沉日本的三艘核潜艇。”

王元庆没有态,将目光转向了章忠宪。

“空军已经按照战备方案展行动。”章忠宪没有半点迟疑,说道,“按照空军制订的打击方案,首轮轰炸行动分为三个波次,由战略轰炸机使用空射巡航导弹对目标附近的防空设施与指挥通信设施进行打击,随后由战略轰炸机对核设施进行打击,最后由战术战斗机进行补充轰炸。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打击的成功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虽然空军会因此承受部分损失,但是有足够的把握摧毁日本的陆基核力量。只是……”

章忠宪没有急着说下去,而是朝项铤辉投去了询问目光。

项铤辉点了点头,示意空军司令说下去。

“日本拥有机动式导弹发射系统,如果日本断定我们会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发动战略打击,很有可能在开战前进入战备状态,空军无法保证彻底摧毁。另外,日本有大量民用核设施,虽然情报证明绝大部分民用核设施不具备军事用途,但是仍然有部分民用核电站很有可能具有军事价值。”

“你是说,是否需要轰炸民用核设施?”

章忠宪点了点头,表示正是这个意思。

王元庆沉思了一阵,说道:“首先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轰炸具有军事用途的民用核设,其他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对于日本的机动式导弹发射系统,空军也要做好打击准备。即便无法在首轮轰炸中将其彻底摧毁,也要保证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最重要的是,空军必须尽快夺取制空权。”

“空军将尽全力完成作战任务。”

“除此之外,陆军也要做好参战准备。”王元庆敲了敲桌子,说道,“虽然还没有确定是否攻打日本本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必须打掉日本的嚣张气焰,甚至设法日本政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战争目的。”

项铤辉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王元庆把目光转向了李存勋,说道:“除了常规意义上的战争,我们还得在其他方面打击日本。参与战争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战争也不仅仅是打击敌人的武装力量,还要打击敌人一切可以为战争服务的能力。这方面,军情局要尽量配合我们的电子网络战部队。对我们来说,击败日本既有现实必要,又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依据。我们必须通过这场战争寻找新的作战途径,证明新式战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李存勋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些早在计划之中。

王元庆又看了众人一眼,没再多说什么。对于共和国的军人,也不需要多说什么。在战争中捍卫国家,在战争中击败敌人,是每一名军人的职责与义务!

第1章 财神爷第61章 功败垂成第65章 一举两得第55章 点悟第20章 血性第60章 军事变革第38章 自主决策第112章 行刑第52章 大敌将至第55章 心照不宣第104章 三航母战斗群第19章 请求援助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5章 有理有据第54章 外交斗争第66章 十年磨一剑第101章 决定性战役第61章 未来陆军第111章 进攻的空降兵第22章 空中争雄第14章 苗头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58章 高端之争第129章 决战在即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2章 野心家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4章 团圆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40章 掉包第29章 海军在行动第22章 移民潮第36章 风云突变第109章 留任第31章 掌握主动权第26章 新班子第83章 中东攻略第13章 积极谋划第60章 关键点第81章 化危为机第58章 全面爆发第51章 摒弃前嫌第9章 民间力量序十八神秘物质第120章 初尝甜头第88章 公开较量第78章 烧烤元首第119章 二次革命第21章 抢占制高点第109章 打招呼第8章 联合经营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100章 左钩拳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18章 独醒第17章 多事之秋第31章 主动出击第70章 窝里斗第43章 军事政变第99章 单独战役第131章 不平静的一天第68章 文化第25章 冰火两重天第88章 公开较量第69章 阶段性胜利第53章 新式战争第38章 定位第71章 吝啬鬼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99章 进军夏威夷第26章 关键情报第65章 X艇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16章 条线上的蚂蚱第10章 秘密逮捕第22章 风向转变第40章 战果最大化第28章 共和国的愤怒第2章 军情局长的面子第25章 意外失足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20章 唱高调第26章 战争威胁第31章 真情流露第6章 性格决定成败第37章 时过境迁第48章 中东攻略第24章 别无选择第75章 国家意志第40章 政治牺牲品第45章 战争需要理由第78章 联合抗华第88章 虎将虎军第95章 大规模歼敌第72章 代理人第16章 海军革命第59章 积极应对第4章 热点第4章 停战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