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新总统

戏争越老越近,印度却课识没有做出反应。美国高层看况,急在心里。

飞日,美国着部时间旧点刃分,也就是贾宝国率领的试验部队到达昆明双拍空军基地之后不久,杜奇威带着史塔克上校来到白宫,再次向总统汇报情况。

史塔克上校同样来自美国海军6战队,是杜奇威任国防部长后重点栽培的手下。

半乌战争爆前,史塔克上校就是第26战师,也就是杜奇威任该师师长时的一名少校营长。跟随杜奇威参加半岛战争后,史塔克侥幸逃出赴战,到达釜山。韩国战败前夕,他随同杜奇威返回美国,参与第26战师的重建工作,在此期间晋升为中校。杜奇威第一次出任国防部长时,史塔克被调往国防部,负责6战队的装备研与采购工作。杜奇威第二次出任国防部长时,史塔克晋升为上校,随后成为五角大楼军备采购部门主管,由此成为杜奇威最器重的中层管理者。

与杜奇威一样,史塔克有鲜明的主见,对战争的认识不同于常人。更重要的是,史塔克是杜奇威最忠诚的部下之一,不然也得不到杜奇威的重用。在杜奇威培养出来的众多军官之中,史塔克的政治觉悟最高,因此被杜奇威带到国防部,参与行政工作。2年下来,史塔克没有让杜奇威失望,不但替杜奇威分担了许多压力,还为杜奇威提供了很多建议,让杜奇威在斗争激烈的五角大楼站稳了脚跟。

只是,此时杜奇威要面对的不是韦斯特伍德,而是布兰迫诺。

布兰迪诺也是民主党总统,只是这个在纽约州当了口年州长的总统,从不认同韦斯特伍德的对外政策,甚至在很多场合下公然批评韦斯特伍德犯下的错误。从很多方面来看,布兰迪诺更像同样出自州长的布鲁德林,或许这与两人相似的经历有很大笑系。布兰迪诺能在整个大萧条期间保住州长的位置,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持续旧多年的大萧条,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美国。

在此期间,不但美国联邦总统数度易人,各州的政权也数度易手。从力旧年开始,一直是民主党大本营的几个州都换了主人,而同样是共和党大本营的几个州也连连易主,比如由共和党州长管理了力多年的加利福尼亚州就在碰打手??年落入民主党手中。布兰迪诺是美国各州之中,在整个大萧条期间没有败选过的少数州长之一。

布兰迪诺的成功,与他展经济的能力有很大笑系。

大萧条结束前,纽约州率先走上复苏之路,成为美国经济的火车头。即便在大萧条期间,纽约州的就业率也高居美国各州之。

这一成绩,为布兰迪诺在彪年的民主党党内选举中击败布鲁德林奠定了基础。

换句话说,布鲁德林败下阵来,与他担任韦斯特伍德的国务卿有很大笑系。如果他当初拒绝了韦斯特伍德的邀请,继续当他的州长,很有可能在力刃年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因为韦斯特伍德在挑选国务卿的时候,第二候选人就是布兰迪诺。

不管怎么说,布兰迹诺获得了入主白宫的机会。

大选中,布兰迪诺在纽约州的表现为他赢得了很多的支持。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搞错了竞这口号,在大选中猛烈抨击韦斯特伍德执政期间过于软弱的对外政策,认为这是使美国步入衰落的关键原因。绝大部分选民关心的不是几百万日本人的死活,也不是口亿印度人的生活环境,而是就业率与实际收入。对于刚刚走出困境的美国经济来说,谁能为飞口万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谁能为美国家庭提供更多的收入。谁就是理想的总统、谁就能够住进白宫。

布兰迪诺抓住了选民的心态,提出了正确的竞这口号。

虽然韦斯特伍德在执政期间犯下的一系列错误使民主党的支持率大为降低,但是布兰迪诺仍然凭借着极具诱惑力的竞这口号,以及他在纽约州的杰出表现,获得了多数选民的支持,最终以微弱优势赢得大选。

住进白宫之后,布兰迪诺开始兑现克选承诺。

不得不说,布兰迪诺的运气非常好。在他成为总统的时候,大萧条已经结束,全球经济开始强劲复苏,美国经济跟着向好。与韦斯特伍德相比,布兰迪诺需要收拾的烂摊子并不多,更多的是在享受前届政府的成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民主党的成功。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即便韦斯特伍德在执政期间犯了许多错误,可是共和党更擅长在局势较好的时候领导美国对外扩张,而不是在逆境下展经济。韦斯特伍德犯下的很多错误,都可以归咎为过于长远的战略规戈打手??。把长远目标当作主要目的,韦斯特伍德必然在处理现实问题的时候遇到麻烦。如此一来,不管是谁,只要以展经济为宗旨,都能在大选中击败共和党。也就是说,不管是布鲁德林也好、还是布兰迪诺也好,都能在执政之后享受到韦斯特伍德留下的政治成果。别的不说,韦斯特伍德与印度搞的长期经济合作,在初期以美国投入为“叭慧的是美国的大企业与大财团;随着合作深入,美国比??渐本断印度市场,美国的劳动者必然从这个拥有口亿消费者的大市场中活动好处。

布萎迪诺上任之后,要做的只是在韦斯特伍德打下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建设。

为此,布兰迪诺起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建设活动,他也因此被几乎所有人称为小富兰克林罗斯福”有趣的是,率领美国走出打手??咽年大萧条的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来自纽约州,当上总统之前也当了口年的州长,并且在担任州长期间表现出了卓越的经济才华。

布兰迪诺在溺年开始大搞基础建设,算是顺应时代展的需要。

任何一次能源革命,都有相应的基础建设浪潮。比如在蒸汽机诞生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第一批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开始大修铁路,使火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与运输工具,最终改变了全世界;内燃机诞生之后,美国开始大修公路。汽车取代火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与运输工具,最终改变了全世界。电力革命是自蒸汽机与内燃机之后,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能源革命。不管是哪个国家,要想搭上电力革命的班车。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然就会被时代抛弃。

美国的起步不算早,但是也不算晚。

能源革命的基础是技术,而且是自身的技术,不是其他国家的技术。

中国最先掌握电力革命的关键技术,所以最先进行基础建设,从年开始,中国就在为电力革命做准备。

美国晚了力年,是两国在电力革命关键技术方面差距的缩影。

因为美国第二个掌握了关键技术,第二个开始进行基础建设,所以说美国的起步也不算晚。在漫长的历史中,力年非常短暂,以美国的科技实力,只要集中力量,很有希望追上中国。

布兰迪诺做的,正是集中美国的力量。

搞基础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为新技术进入市场铺路。从中国的展上就能看出,在基础设施跟上时代需求之前,再先进的技术都难以被消费者接受。以电动汽车为例,如果中国没有建起覆盖全国的充电站、没有建好容量足够大的全国电网、没有全面推广能够满足巨大电力消费的可控聚变核电站,电动汽车肯定无法先在中国普及,也不可能带来年产值数十万亿元、为上千万产业工人小数万名工程师、数千名科学家提供就业机会的,全世界规模最庞大、基础最雄厚的电动汽车产业。没有由电动汽车产业拉动的基础建设,后面的电动飞机产业、电动船舶产业等各种电动类产业,乃至尖端军火工业都不可能诞生,中国也就不可能成为高端生产国。

当了口年的州长,布兰迫诺年常明白基础设施与先进产业之间的关系。

溺年,上任的头一年,布兰迪诺就修改了当年的财政预算每年的财政预算都在头年年底提交给国会,而美国总统的上任时间为每年的打手??刃朗乙美元中,用来扩大国家基础电网的容量由2家全国性电力集团负责、3乙美元用来建设可控聚变核电站由通用电气、诺思罗普与洛克希德马丁三家公司所属的核动力子公司分享政府的订单、万四亿美元用来完善覆盖全国的充电站、另外互四亿美元分别用在了道路修缮、环境治理等方面。

最重要的是,通过转包合同、协议定价等等方式,新增的打手??预算中,大部分由企业买单,预算赤字仅因此增加了不到乙美元,让那些担心在经济复苏时期生恶性通货膨胀的议员闭上了嘴。随后两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基础建设投入分别为沙切亿美元与3美元,3年间总共投入美元,占联邦预算的3洗,仅次于社会福利。

巨额投入,带来的是巨大回报。

屈年第一季度,美国的失业率由布兰迪诺就职时的旧院降到了豆儒,是自力口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以家庭为单位计算的平均收入由引珀o美元上升到劲四美元,增幅达到巩弥,年均增幅过强,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最高纪录。正是如此,布兰迪诺的支持率由当选时的豌小就职时的4瑰上升到了眺,成为引世纪以来,第一位在就任坪之后,支持率不跌反升的总统。

按照外界预测,只要布兰迪诺不犯低级错误,比如搞出不堪入目的诽闻,他在历年赢得大选的机会过溉,创造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哈里杜鲁门之后,民主党总统在任时间最长的纪录罗斯福在打手??啊年离任,民主党总统持续执政年,改变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关系,使民主党成为美国第一大党。在一些更加乐观的人看来,只要一卫诺不改变基本经济政策,也就是持续在基础建设卜投心一一咨金。不管他在其他方面犯了多大的错误,都能在历年再次当选。

不荐怎么说,布兰迫诺用2年时间赢得了选民的信任与支持。

正是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布兰迪诺的本性,或者说忽略了美国政治的本来面目。

虽然布兰迪诺在展经济上很有一手,在对外政策上也有所调整,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作为利益集团代言人的根本身份。

与韦斯特伍德相比,布兰迪诺更加重视现实利益,而不是长远利益。

从布兰迪诺就任时的国际局势来看,这也是他不得不采取的基本政策。

国内规模庞大的基础建设,需要海量资金,不管这笔钱是联邦政府出,还是地方政府掏腰包,或者让大企业买单,都要获得巨额的国际收入,才能填补资金空缺。与罗斯福所处的时代相比,布兰迫诺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美元的国际地位降低,不再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保值价值的通用货币。随着中国先抛空美国国债,加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以及法德意等国大力推广欧元,美元的霸权地位早已不复存在。如果无法从国际上获得收入,美国的大企业肯定无法在国内进行长期投资基础建设都是长期投资,美联储绝不可能冒着美元恶性贬值的风险增货币,而联邦政府的赤字预算也就不能大行其道。

如果说韦斯特伍德是在向外面洒钱,那么布兰迫诺就在从外界收钱。

这一政策,对美国的盟国影响极大。2孵年,洛马与波音公司提高了妈的售价,导致包括英国、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土耳其、以色列在内的旧多个参与冯开项目的国家损失惨重,不得不减少采购数量。

相对而言,最受伤的肯定是印度。

刃弛年,布兰边诺否决了向印度出售冶战斗机的合同,原因是,印度拿不出足够多的现金,只能以贷款、或者易货的方式购买。美国联邦政府根本没有多余的信用额度,根本不可能向印度提供担保贷款。印度的廉价商品已经充斥着美国市场,易货换得的好处只能转手让给日本。

次年,布兰迪诺修改了对印援助条款,要求印度为获得的美国技术买单。

这笔涉及到近!凹亿美元的买卖差点导致美印决裂,因为印度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的外汇储备,而美国又迫切的需要这笔钱。最终还是把风险转嫁给了资本市场,由美国、欧洲的大财团出面,以印度政府开放国内市场的方式,为印度垫付了近美元,使美国联邦政府得到了好处。

这些激进政策并不表明布兰迪诺不重视印度,而是他有不同的看法。

韦斯特伍德的援印政策,基本上是“长线投资”目的是将印度打造成对抗与牵制中国的主要力量。“长线投资。的回报非常高,风险也非常大。如果印度败下阵来,美国很有可能在收回成本之前赔掉所有本钱。

布兰迫诺的援印政策,基本上是“短线炒作”目的不是获取多高的回报,而是尽快收回前任投入的本钱。也就是说,他并不看好印度,认为印度不是中国的对手,更不可能击败中国。如果不尽快收回成本,美国的所有投资都将化为泡影。

对印政策,可以看成是布兰迫诺基本政策的自然延续。

按照外界的分析,布兰迪诺的要目的是让美国具备完成电力革命的基础条件,也就是在被中国甩开之前完成基础建设;为此美国必须把重点转移到国内,把更多的资金用在国内建设上,必须缩减包括对外援助在内的不必要开支与包括国防预算在内的次要开支;为了减轻外部压力,美国需要与中国“和解。”至少得缓和激烈的美中矛盾;除了调整对华外交之外,美国还得在与中国有关的国际问题上做出让步,其中就包括非常敏感的全面核裁军与和平利用外太空,以及更加敏感的对印援助。

看透了布兰迪诺政治路线的人就知道,总统迟早要在南亚问题上有所取舍。

取的是对美国更加有利的总体国际局势,舍的是最后一个可以牵制中国的盟友。

虽然杜奇威是军人,不是政治家,但是在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中。他算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一个。

用一句中国的俗话来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布兰迫诺做的,就是后退这极为关键的一步,为美国争取到更好的展环境,以及追赶中国的机会。

关键也在这里,美国只退了一步,而不是无休止的退让。

随着南亚局势再度紧张,中国在锡金问题上大做文章,摆出了出动数十万大军帮助锡金建国的态势,杜奇威不得不重视,布兰迫诺也不得不重视。

不管布兰迪诺怎么看待印度的未来,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绝不能让印度败得太惨!

第58章 利益交换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51章 积极备战第158章 高昂的赌注序十二全体动员第21章 思想工作第41章 结构性调整第124章 全能战士第14章 与时间赛跑第23章 说客第141章 佯攻第80章 死亡之路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40章 政治牺牲品第24章 金融风波第6章 试验部队第7章 人财两不误第42章 两难处境第6章 钱的问题第32章 提前开始第85章 打就打第93章 铁腕首相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58章 声东击西第47章 厉害关系第53章 碧空逞雄第30章 直接动因第23章 创造机会第102章 大踏步前进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89章 快速突击第37章 变策第47章 范本第25章 无价的道义第115章 附带影响第12章 顺从第66章 有利有弊第40章 难题第35章 绝路第48章 冒险第40章 关键装备第50章 笼中的恶魔第44章 豪赌第63章 一锤定音第111章 最后的枪声第21章 一剑封喉第59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97章 穷途末路序一利剑出鞘第87章 杀心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胁第35章 有备而来第13章 麻烦缠身第46章 导弹消耗战第100章 左钩拳第125章 两把尖刀第59章 新兴名人第44章 改写命运的情报第118章 关键的一小步第102章 第二战线第129章 军人职责第49章 核战争阴云第72章 金融战第6章 颠倒是非第4章 团圆第130章 综合素质第14章 骤然紧张第105章 敌后立足第9章 国家的面孔第27章 战争决心第57章 主动与被动第49章 戳破牛皮第29章 目的第11章 相互试探第21章 易筋伐髓第45章 折翅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102章 宏伟蓝第9章 共和国模式第3章 秘密同盟第7章 最强团队第47章 重生第35章 一鼓作气第47章 难以置信的顺利第95章 火山爆发第62章 攻防抉择第141章 最高级别警告第48章 玩火者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33章 剧变第22章 动荡时代第106章 张网捕鱼第151章 心领神会第67章 不得不做第66章 十年磨一剑第106章 选择第66章 首轮战略轰炸第76章 轮盘赌第57章 主动与被动第38章 透甲长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