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战争动员

…场大的模会战同时打响,鲁拉贾帕尼看到的不是希愕,一:二绝望。

向中国与巴基斯坦宣战之后,鲁拉贾帕尼给国防部长阿亚梅尔与内卫安全部长加马尔安排了一项特别的任务:估计完成第一阶段战争动员所需时间。

战争动员是国家动员的最高级别,不可能一蹴而就。

参照可以借鉴的经验,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遭到德国闪电进攻之后进行的战争动员,印度的战争动员将分成三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人员动员与工业搬迁,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扩充军事力量。将关系到国家战争潜力的工业基础设施向后方转移。第二阶段的经济动员,重点调整国家经济运作体制,以政fǔ计发打手 调控取代市场运作,全面动员国家的战争力量。第三阶段为全面战争动员,派遣新组建的军团参战,国家经济完全为战争服务,实行全面配给制,尽一切可能打赢战争。

战争动员三个阶段的工作不可调整,必须依次进行。

对印度来说,首先要做好的就是第一阶段的战争动员。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中国‘插’手南亚事务,与巴基斯坦结成实质‘性’的军事政治同盟,与印度周边国家签署同盟与准同盟条约,印度国民议会通过了最新的战争动员法,印度政fǔ也在此期间多此修订战争动员计发。

按照最新的战争动员计划,印度完成第一阶段战争动员至少需要打手 个月。

在此期间,印度将以强制征召的方式,首先招募适宜再服役的退役军人,将军队规模扩充到劝万以上,其中陆军占绝对多数。完‘成’人员动员后,印度陆军的作战部队数量将由打手 旧个主力师,2力个预备役师。如果动员退役军人无法满足国家防御需要,印度政fǔ将根据《战争动员法》授予的权力,以义务征召的方式,招募社会人员。

尖际情况是,仅仅征召退役军人完全满足不了战争需要。

根据印度国防部得出的统计数据,因为印度在力口年之后,也就是鲁拉贾帕尼上台后开始推进军队职业化,所以战争爆发时适合再服役的退役军人数量在6田万左右,其中部分在社会重要岗位上工作,能够动员再服役的退役军人不会超过如万,能够在打手 个月之内动员的退役军人大概只有2刃万,远远无法满足战争需求。

在一份更加详细的统计报告中,调查人员明确提出,因为职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印度退役军人的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在加万可以立即动员的退役军人中,仅有旧万退役军官,其中中级军官不到打手 赃右,其中中级军官占军官总数糊到猕。由此可见,印度退役军人中,军官比例严重偏低,中级军官奇货可居。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军官,特别是具有前线指挥能力的中级军官,就无法组建作战部队。

鲁拉贾帕尼要的不是问题,而是结果。

按照阿亚梅尔提‘交’的报告,首先动员加万退役军人,通过提拔、调配等方式,加强军官队伍,争取在打手 幼个陆军师其中装甲师仅有口个,分别加强东西两线的防御力量,为扩大动员规模做准备。

实际上,连阿亚梅尔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扩大动员”上。

如果一切顺利,印度将在口月份完成对另外2刃万退役军人的动员工作,通过紧急培的方式,提拔力万名低级军官与万名中级军官,在此基础上组建打手 田个陆军师,为今后的全面战略防御与战略反击做好准备。

仅仅动员退役军人,肯定无法满足战争需求。

印度必须扩大动员范围,征召社会人员。

按照阿亚梅尔提‘交’的报告,针对社会人员的动员行动将在8月底之前展开。因为各地方政fǔ的准备工作没有到位,战争动员行动无法及时展开,各种与动真行动有关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等,所以无法立即动员社会人员,即便通过强制征召的方式下达动员令,也无法使征召的社会人员成为有效战斗力。

印度在这个时候遇到的问题,任何国家都避免不了。

国家进入战争状态,需要为战争动员做很多准备。针对社会人员的动员行动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由政fǔ按照相关法令进行的强制征召,二是非强制‘性’的志愿招募。前者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而后者的招募效率低下。要想在短时间内招募到足够的军事人员,并且保证军事人员的素质,政fǔ一般会采取双管齐下的政策,即在志愿招募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实施强制征召。政fǔ会在招募开始前,估计能够招募到的兵员数量,然后再根据差额决定强制征召的范围。进行强制征召前。政fǔ必须掌握国家的人口基本状况,根据相关法律,将强制征召令下达到被征召的人员手中。仅此一项工作,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行政资源,需要充足的时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

作为一个拥有口亿人口的国家,印度政fǔ不缺兵员,缺的是有效的征召手段。

按照国防部的计发打手 ,们”底之前。至少需要强制征召万0万人兵员。仅制征召令就是件麻烦事。因为无法杜绝逃避兵役的情况发生,所以政fǔ往往会在制订征召计发的时候,留出余量,并且采取强制手段,使被征召人员参军服役。

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些工作,足以证明印度政fǔ的效率。

问题是,连阿亚梅尔都没有多少把握能在打手 个月内征召劲万兵员。

更重要的是,社会人员不是退役军人,征召之后,还要进行必要的培与币练,才能成为合格的军人。

因为空军与海军对技术要求太高,所以强制征召一般只针对陆军。

按照最低标准,一名没有任何军卓经验,或者仅有少需军事经验的社会人员,要想达到军人的最低标准,也就是成为最基本的步兵,掌握最基本的步兵战术与技术,培周期不得低于2个月。

冉此可见。即便印度政fǔ在8月底完成了征召工作,也只能在旧月底获得新增兵力。

当然,2个月只是力世纪中期的标准。

按照印度陆军在和平时期的练标准,新兵练周期为4个月。如果要使其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掌握技术类兵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则练周期长达半年以上。按照共和国陆军与美国陆军的培标准,步兵类新兵的培周期均为半年,装甲兵类新兵培周期为旧斤,月,电子兵、侦察兵等对技术、战术要求较高的兵种对新兵培周期的最低需求为打手 年以上。

在2个月内练出来的,只是最差的步兵。

完成培之后,还得为新兵提供最基本的战斗与生活保障。

所谓的战斗保障,就是必要的武器装备。即便按照最低标准,武装由万0万新兵组建的打手 凹万支步枪、万万‘挺’班用机枪、旧万‘挺’重机枪、旧万部自动榴弹发‘射’器、7万‘门’轻型迫击炮、2旧万套单兵作战装具、以及以心乙为单个计算的各类弹‘药’。对印度来说,为新编部队提供各类轻武器不是太大的问题。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陆军进行了两次大换装,仅突击步枪就更新了两次,撤编的轻武器中,除了少部分流入海外市场之外,大部分都以封存的方式保留了下来。按照国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库存的武器装备足以武装劲个步兵师,库存弹‘药’则能够满足半年内的作战行动。虽然大部分库存武器都已落后,比如力万支在力世纪年代列装的突击步枪早已过了“保质期”但是在战争状态下,武器装备的有无问题比质量问题更加突出。

所谓的生活保障,就是为军人提供生活与练所需的物资与场地。填饱四万新兵的肚皮就不是个说,说,小个营地内,为了在2个月内完成练工作,至少需要弛处练场地。对印度来说,这才是真正的问题。随着中国海军舰队进入印度洋,印度国内的物资将越来越紧张。因为和平时期按照供养凹万军队的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所以印度很难在短期内准备好足以容纳近千万军事力量的营地,更不可能建好能够同时培刮劲万军人的练场地。针对这一问题,国防部提‘交’的建议是,采用边练、边战斗的方式培新兵。也就是说,只对新兵进行最基本的练,在其掌握了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之后,编入作战部队,后期的练工作、以及日常保障工作,由所在的作战部队承担,避免由集中练带来的问题。

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征召新兵、扩大军队编制的问题都没能得到根本解决。

按照阿亚梅尔的报告:第一批招募的加万退役军人,最快只能在8月力日之前到所在部队报道;8月引日之前,新建的打手 的个师中,最多只有石个师能够参加东线与西线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其余咕斤。师最快能在月力日之前部署到个。第二批招募的功万退役军人。最快只能在口月力日之前到所在部队报道;口月刃日之前,新建的凹个师中,只有旺个师能够参加作战行动,其余岛个师最快能在旧月力日之前部署到个。第三批招募的劲万社会人员,最快能在旧月引日之前完成基本练;在力个师能在口月引日之前完成练,在历年到匆个师的兵力。

由此可见,除了前期主要征召退役军人之外,印度的动员能力呈阶段‘性’增长。

关键问题是,印度能够坚持到全面动员的时候吗?

换句话说,阿亚梅尔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在进行第四次征召的时候,印度很可能已经丢掉了人口最密集的北部地区。虽然以印度的人口基数,即便退守南方,也能招募到足够多的兵员,但是在最重要的恒河平原与西北地区沦陷之后,征召兵员的工作肯定会受到影响,无法按照原定计戈打手 完成。

唯一值得鲁拉贾帕尼庆幸的是,谁也不能低估印度的战争动员潜力。

即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依靠占全球猕以上的人口,只要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印度有足够的能力动员数千万作战人员。

关键就是,印度能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装备。

换句话说,印度能不能在战争初期保全最重要的工业基础设施。

与征召兵员相比,工业搬迁的问题更加严峻。

按照早在第四次印巴战争后制订的战略转移计划”在遭到强敌大局入侵的时候,印度将把原本集中在北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工厂向南方内陆转移。为此,从四7年开始,印度‘花’旧多年,在德干高原修建了数以百计的工业基地,并且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采取分散布置、地下建厂等方式,充分利用德干高原的地理环境,将大部分工厂、特别是军工厂与重工厂建在了难以摧毁的高原峡谷内。据军情局掌握的情报。仅在卡纳塔克邦首府为班加罗尔东北的栋格珀德拉水库附近地区,印度就投掷数百亿美元,围绕着栋格珀德拉大坝水力发电站建立了上百座工厂,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为军工厂、以及配套的重工厂。

虽然印度仍然不具备自行生产尖端武器装备的实力,但是其工业基础实力不容小觑。

按照军情局在战前做出的估计,即便对印度实施全面战略封锁,阻止印度获得海外资源,凭借本国的资源,特别是德干高原的矿产资源,印度仍然能够生产包括坦克、火炮、车辆、枪支、弹‘药’在内的军事物资。如果印度的军事工业全速生产,能在打手 个月内生产四辆坦克、劲辆战车‘门’火炮、丑‘门’迫击炮、旧口台车辆、田万支步枪、旧万‘挺’机枪、8万‘门’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大约0万吨各类弹‘药’。

虽然这些武器装备的‘性’能并不先进,但是足以对共和国军队构成威胁。

按照裴承毅拟定的作战计利,空军在开战夺取制空权之后。首要任务就是轰炸印度的军事工业设施,特别是枪支弹‘药’工厂。由此可以看出,裴承毅最担心的是印军的武器装备流入民间,对战争后期的占领行动格成威胁。

正是如此,共和国空军才把大部分作战力量用于战略轰炸。

对印度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保住工厂尚且不易,工业搬迁更加困难。

更要命的是,随着共和国海军舰队进入印度洋,向德干高原搬迁工业基础设施的风险大大提高。

虽然共和国还没有宣布对印度实施战略封锁,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共和国海军舰队部署到位,共和国就将对印度实施战略封锁,并且让舰队承担起打击印度南部地区,也就是空军的战术航空兵难以到达的地区,与空军共同完成对印度的战略轰炸行动。按照共和国空军的打击方式,共和国海军的首要打击目标肯定是印度的工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军事工业基础设施。

德干高原不是避难所,反而有可能成为印度工厂的坟墓。

之前的战斗已经表明,共和国不但拥有威力强大的钻地武器,而且敢于在战斗中大规模使用钻地炸弹。甚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共和国早已掌握了印度的工业分布情况,并且针对实际情况,开发出了用于轰炸那些藏在地下的印度工厂的特种弹‘药’。

按照最保守估计,共和国海军舰队将在6日夜间部署到位。

如果不出所料,从此时开始,印度南部地区的工业基地就将遭到共和国海军航空兵的全面轰炸。因为印度海军已经丧失战斗力,逃到维沙卡帕特南的那些战舰不但无法与共和国舰队争夺制海权,甚至连出港作战都办不到。所以共和国海军很有可能调整战术,迫近印度本土,利用威力巨大的舰炮轰击岸上目标。

当年,共和国海军用同样的方式对付日本。

在鲁拉贾帕尼看来,如果无法夺回制空权与制海权,就算进行全面工业搬迁,并且顺利将重要工业设施转移到德干高原,结局都不会有所改变。

失去了工业支撑,动员再多的军事人员都不可能打赢战争。

对鲁拉贾帕尼来说,外界军事威胁甚至只算得上是次要问题,如何调解国内矛盾、稳定民心有是关键问题。

第32章 大杀器第150章 利害关系第100章 僵局第3章 日印结盟第116章 危险重重第48章 说服工作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71章 一大步第64章 一切为了战争第63章 外交斗争第73章 涌而上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1章 大国的面子工程第71章 万事俱备第60章 造势第15章 鬼把戏第150章 围点打援第17章 苦口婆心第37章 变策第30章 有限冲突第16章 实地考察第27章 海空对抗第31章 主动出击序四深海之狼第151章 最后一线希望第147章 擅自行动第15章 焦头烂额第67章 同盟体系第24章 四法案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44章 闭门决策序十九民族之魂第42章 两难处境第73章 涌而上第32章 提前开始第20章 军事禁运第115章 攻坚战第39章 空中航母第139章 指挥艺术第26章 关键情报第11章 拉人入伙第84章 海上决战第14章 拨云见日第135章 持久消耗战第116章 条线上的蚂蚱第12章 愤怒的总统第167章 压力就是动力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79章 外长会晤第8章 一箭三雕第98章 狂暴工具第78章 以假乱真第70章 窝里斗第87章 强力佯攻第119章 最后的疯狂第53章 不宣而战第51章 刀尖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锁第178章 包袱第45章 风雨飘摇第147章 老树新芽第87章 舰队北上序十六纵横捭阖第155章 无法衡量的价值第49章 错有错招第54章 中坚力量第84章 战略截击部队第43章 蛛丝马迹第179章 外长会晤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40章 根本矛盾第98章 齐心协力第96章 争分夺秒第1章 财神爷第44章 临时决策第119章 二次革命序三狮群围猎第56章 积极主动第43章 返回中央第69章 命不该绝第59章 未来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第31章 爱国者第54章 独一无二第54章 对策第39章 拆东墙补西墙第53章 巅峰之作第23章 手到擒来第14章 根本职责第55章 心照不宣第42章 正面交火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41章 战争动机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54章 解除威胁第69章 亦步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