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却说阿里和卓此次进京的确是为含香而来,含香无故失踪,便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嫁到夫家,无故失踪,娘家人不会不管不问的,何况是含香。乾隆先是借故拖延,后来逼得实在是没办法了,只得如实相告。阿里听后,长叹一口气,道:含香她生有异香,不同常人,一直被族人奉作神灵,这些年来,我们兵戎相见,民不聊生,含香不远万里而来,正是为了祈求和平,如今含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算我相信又如何,其他族人也不会相信的?之后又老泪纵横地说道:一直以来,都在传言她己被大后赐死,我日夜牵挂……….,因过于激动,再也说不下去了。稍微平复之后,阿里又说道:含香是神的使者,我们族中的神话,她早已不是属于我阿里独有的女儿了!乾隆只得说道:大头人不要心急,朕已命人四下寻找含香,一定可以找回她的。阿里虽还是忧心忡忡,可也无可奈何。
却说淑芳斋,乾隆开始逼迫小燕子和紫薇说出含香的下落,小燕子再也坐不住了,暗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后收拾东西,让紫薇和她一起赶紧走人,可紫薇却说什么也不走。就在小燕子和紫薇在那里僵直着,这时从回宾楼那里传来一个消息:蒙丹回来了,有急事相商。这消息太意外了,蒙丹和含香不是已经走远了吗。
这又是怎么回事?
蒙丹的确来到了回宾楼,一路风霜,满面憔悴,见到小燕子和紫薇,开口便道:含香不见了。蒙丹平静之后,道出事情的始末,然来蒙丹与含香出宫之后,才至保定,含香便一病不起,不得已,便租住在一户人家,大的集市不敢住,只能住在偏僻一点的地方,这地方龙蛇混杂,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物都有,毒贩子,老鸨子,妓女,人贩子,通缉犯,什么都有,有一日,蒙丹出去买些东西,回来便不见了含香的人影子,若是普通人家,尚可报官,含香却是偷逃出宫,怎敢报官去,可寻遍大街小巷,却哪里还见含香的影子,于是又从保定一路寻到京城,可含香依然无影无踪。
说道激动处,蒙丹一阵咳嗽,咳出血来,众人既担心含香,又担心他的身体,蒙丹却道:我的身体不要紧,拜托你们快想个法子找到含香………..,话末说完,一阵晕眩,几欲摔倒在地,这些日子餐风露宿,急火攻心,叫他怎不心力憔悴?
小燕子这时联想起元宵夜那天看见一个身影像极了含香,如此看来,多半就是含香了,可含香既然来到了京城,为何这么多天,却不见她的人影,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大家心头弥漫开来。
这时又隐隐听得隔壁有人压低着声音在议论香妃一事,都说香妃己死,更有甚者,居然有人己为香妃修了庙宇,塑了金身,且香火旺盛,十分灵验。又有人谈到回疆那边群情激昂,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等等流言蜚语象是长了翅膀的瘟疫,四下传播。
蒙丹听着这些闲言碎语,只觉心头一热,一口鲜血喷涌而出,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了。待他醒来时,已是躺在床上,他不顾身体还很虚弱,执意要去寻找含香,这时一名大夫来到床前,那蒙丹见了大夫,如同见到了鬼一般,咆哮着要他离开,那大夫见世势不妙,赶紧辞去。众人无奈,只得由他。
这些天小燕子和紫薇的日子不好过,乾隆一再逼问含香的下落,实在说,如今含香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乾隆一怒之下,把她两人关押在宗人府大牢,听候发落。蒙丹不顾身体有病,四处寻找含香的下落,然而含香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踪迹全无。
眼看着寻到含香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可回疆告急的文书却像雪片一样飞来,乾隆的脾气也一天比一天暴躁,被他责骂的大臣也越来越多,他走路的步伐也越来越沉重了。
小燕子和紫薇被关进大牢,这下,求情的,落井下石的,幸灾乐祸的,事不关己的,一旁看越闹的,人情冷暖,可见一斑。
暂且撇开这些不说,却说某天乾隆正在御书房里批阅奏章,这时一名近侍上前向乾隆启奏了一桩事情,乾隆听罢:连道:荒唐荒唐。
然来是这么样一件事情,负责铸造钱币的造币局位于北新桥路西,由北新桥往南,经铁狮子胡同东口运往户部,铁狮子东口路北的大宅子就是和亲王弘昼的王府,那儿有两个门,人称东阿司门和西阿司门,昼起夜闭,几天前,造币局的运币车经过府门前,被和亲王令人把所有车马统统赶进府内,关上大门,名曰:收取买路钱,形同抢劫,造币局不敢隐瞒,特启奏乾隆知晓。
弘昼封和亲王,和者,满语为和硕,意为四分之一,即他的爵位享有皇帝四分之一的权利,这和亲王的爵位乃是先皇雍正时所封,这跟乾隆登基之后,所封赐的那些封号不可同日而语,乾隆较弘昼早生了一个时辰,弘昼生母是裕妃,但却是当时的熹妃,如今的皇太后所抚养长大,而乾隆却并非是皇太后所抚养长大,因为按清制:亲生母亲不能抚养自己的亲生孩子,目的就是防止日后母子同谋,有所企图。
弘昼虽非太后所生,却是太后所养,太后虽名义上是乾隆的生母,然而却不曾抚养过他,其中的感情系带,可以自己去感悟和体会。
弘昼荒唐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只是在家里面搭灵堂,办丧事,制作一些小玩意,现在竟然明火执仗地打劫起国家的钱币来,乾隆决意要借机整治一下这个兄弟了。按律,截取国库的钱币是要发配边疆的。可是,太后那道关不好过,清朝时的太后,那权利可大了,统率六宫,威慑天下,甚至是皇帝的废立,全在皇太后的掌控之间。
有些人能当上皇太后,乃是母凭子贵,儿子做了皇帝之后,立生母或是立养母,全凭皇帝的意志,这位能当上皇太后,雍正已有遗昭,就得立这位熹妃,乃是史实,绝非编造。
到底如何处罚弘昼?乾隆苦思冥想之后,罚他去守护陵寝,这已经是折衷之后又打折了,算是警告吧。
第二天一大早,乾隆去太后那里请安,顺便把此事通报给太后知晓,只是太后沉着脸,只顾收拾东西,不搭理乾隆,乾隆搭讪了半天,太后也不理他,乾隆只好耐着性子问一旁的宫女,宫女回道:皇上把和亲王罚去守灵,太后这是要收拾东西同去。乾隆听罢,是暗自心中叫苦,已经是最轻的了,太后竟然也接受不了,没奈何,收回成命。
隔了一天,乾隆找人去打探虚实,太后还是闷闷不乐,问过之后,太后自言没有见过金山银山,乾隆见太后然来是因为此事,便去让户部凑了些金银元宝堆了个金山银山,果真被太后看见,乐得笑不开眼,正在乾隆暗自得意的时候,太后吩咐道:都赏赐给弘昼吧。
乾隆这下才回过味来,着了太后的道了,便回复道:这可都是向户部暂借的,请你看着玩的,到时候还得还回去的,何况弘昼截取国库钱币,是要发配边疆,已经很宽大了,万万没有再赏赐的道理。太后却道:弘昼那是太穷了,但凡有钱,何必截取国库?太后这分明就是偏袒弘昼,没奈何,只得装作顺从,违心答应。
弘昼免除看守陵寝,便来太后处谢恩,乾隆亦在现场,规劝加数落自是免不了,太后道:你平日事少,怕你闲出病来,你皇兄让你去督造处,你平日不是喜欢制作些小玩意吗。
弘昼领命而去,去不多时,带来个小马扎,请皇帝哥哥太后过目,并坐在上面,当马骑,满屋子疯,之后又趴在地上请罪,太后在一旁乐乐呵呵地看着,像是看戏文一样,乾隆却是强颜装欢,发作不得。
这段故事,是弘昼的后人说出来的,是否确有其事,想必这位后人也不曾考证,作者也是道听途说,是否为其后人所说,亦不曾考证,只当博人一笑而已。
却说乾隆回到御书房,想到自己身世成谜,又想起太后对弘昼的多方偏袒,越想越窝心,越想越来气,这时又有近侍将一本折子递上,乾隆无心翻看,让近侍将大意叙述一下,乾隆不听则已,听完之后,一拍龙案,呵斥道:一个小小的生员,不好好地读书,安敢妄议国是,居心何在?一定要严查不殆。
乾隆口中的生员,乃太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这名学生居然就回疆一带的紧张局势上了一道奏章,说的头头是道。
乾隆此时正在极度烦闷之中,一触即发,一肚子气正没地方发泄,正好有人来触这个霉头。乾隆传下谕旨:严查不怠。
可传来的结果却是,那位生员及其教员一起上吊自杀,新案带出旧案,拔起萝卜带出泥,一时人人自危,牵连甚广,查来查去,坤宁宫牵涉其中,皇后授意太学院递上一封奏章,太学院不敢不从,又担心担不起干系,就怂恿学生,那些学生于是将意见归于一处,由一名文笔不错的学生主笔,于是一张文字激扬,分析透彻,措辞严谨的奏章写成了,然后由太学院递了上来,结果学生倒了大霉。
这位拉娜皇后,心胸狭隘,素来为乾隆所不喜欢,乾隆前后一共立了三位皇后,依次是孝贤皇后,乌拉纳皇后,魏佳氏,魏佳氏即令妃,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嘉庆帝,魏佳氏生前并未当皇后,是死后被乾隆追赐。
三位皇后,终其一生,乾隆对于孝贤皇后评价最高,对于乌拉皇后最绝情,对魏佳氏最好。乌拉皇后能当上皇后,主要因为她和皇太后是亲戚,而非乾隆本愿。
不管皇后出于何种心理要这样做,一个念头在乾隆心中腾起:废后。理由:干预朝政。后宫干政,历来是大忌,只是有些事可大可小,既可无限上纲上线,也可大事化小。那拉皇后现在可没那么幸运了。
只是这废后和立后一样,不是说一说就可以的,首先得经皇太后首肯,皇太后不同意,这事难办,皇后同皇太后本是亲戚,利益纠葛,多少人的利益牵涉其中,要想说服皇太后同意,可想而知。但皇帝同样金口玉言,皇帝的圣意那也不是轻易可以否决的。
这下可苦了朝中的大臣们,皇太后和皇帝暗中较劲,站在哪一边是个立场问题,站错了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在上面的只是闹不和,在下面的却是要死人的。
侍郎阿永阿出于忠心,想要进谏劝阻,又担心连累家中老母,其母深明大义,劝道: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尽忠不能尽孝。阿永阿洒泪而别,慨然上书,乾隆勃然大怒:阿灵阿,觉罗近臣,乃敢蹈汉人恶习,博一几之名。
之后,嘱咐九卿议罪,阁臣陈宏谋托病,模拟两可,刑部尚书钱汝诚为之求情:阿灵阿有母在堂。乾隆斥道:汝为独子,何不归家尽孝?。阿永阿发配黑龙江,钱汝诚归养家中。
乾隆早就看那拉皇后不顺眼了,除此之外,太后还处处袒护弘昼,乾隆早就心生不满,只是隐忍不发而已,这一次抓住机会,出一口心中闷气,也是冲太后发泄不满。
下面的人可就倒了血霉。
因为废后,大臣们又在朝堂上引经据典,争论不休,忽然,有太监匆匆忙忙地跑来奏道:皇上,不好了,太后老佛爷在后宫里寻死觅活,说是不想活了。乾隆闻听,大吃一惊,太后要寻死觅活,这是要唱哪一出?太后真要是自寻短见了,自己也难逃忤逆不孝的罪责,这可不是一件好笑的事情。
乾隆风风火火地来到慈宁宫,太后还在那里要死要活,一干人等正在那里劝着呢,弘昼,弘瞻,另有众多皇亲及一些家眷,见乾隆来到,让出一条缝隙来,乾隆连忙上前询问,太后只是要死要活,不理不睬,乾隆只好向一旁的弘昼等人询问,弘昼见问,便说道:皇兄,你是有所不知,外面一直都在疯传,是太后毒死了香妃,额娘这就不想活了。乾隆听完,哈哈一笑,道:这些都是传言,额娘何必当真。这时太后才开口说道:皇儿,你叫额娘还有何面目再母仪天下,活着有啥意思,不如就此追随你父皇去了吧。乾隆笑言道:额娘多虑了,一些流言蜚语,谁会相信呢?太后道:皇儿,这外面可是传得沸沸扬扬,你说这事咋办?乾隆道:孩儿自当还额娘一个清白。太后道:这话可是你说的,君无戏言,说过的话可是要算数的。
悠悠之口,甚于防川,要还太后一个清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乾隆信口一说,太后却是当了真,可现在一时也找不回含香,乾隆为难了。
可太后早有准备,那就是把小燕子砍了,以谢国人,为什么只砍小燕子一人,太后还是顾念血缘亲情,只有小燕子没有血缘关系,当然就她了。
要说把小燕子砍了以谢国人,乾隆还真舍不得,他就是看着小燕子顺眼,总觉得他们之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联系,一见之下,便心生欢喜,太后要死要活是假,逼迫乾隆就范才是真,弘昼,弘瞻,这些人早就串通好了的。
太后逼宫,消息早就传开了,小燕子是生是死,又成了人们心里面最揪心的悬疑,狗血剧中总会有这样的桥段,就在乾隆难以定夺之际,外面有人高喊:香妃娘娘回宫了。乾隆手中的笔,一下子跌落在地。
难怪说,吉人自有天相,每次危机时刻,小燕子总能逢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