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一章 郑夫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作为郑森的夫人,董娴的存在对于金厦军民和当下局势有着不可估量的щww..lā.

事实上,也正因为董娴的支持,郑经才得以据金厦和父亲郑森对峙。而也正是董娴的反对,郑经才放弃了远渡日本的打算,最终向太平军投降。

在大部分郑家人眼中,董娴俨然就是一家之主,郑森在时,郑家的大大小小事务都是董娴在替丈夫打理。如今郑森不在了,但她依旧是郑家的家主。

在见到董娴之前,周士相对这位郑夫人印象并不好。这主要是因为在他的前世,有个小说家将董娴塑造成了一个偏心,不顾大局的坏奶奶。而事实上,董娴是一个很贤惠、识大体的女人。不管是军情司的人还是郑军那些归顺将领,在他们的口中,周士相听到的都是董娴的好话,没有任何一句坏话。哪怕董娴支持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反目,导致丈夫郁病而死,金厦军民也不曾对她有过指责,反而理解这位夫人。

周士相也不会指责董娴护子行为,甚至还要感激她。往最阴暗的方面想,若不是董娴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儿子,或许国姓不会就此去世,郑经和郑袭也不会大打出手,那么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周士相“渔翁得利”。

单从最终结果来看,董娴无疑是周士相的“福星”。

退一万步讲,周士相都是不愿和活着的国姓爷大动干戈的,所以郑夫人和她儿子的所作所为,帮助周士相解决了一个很大麻烦。

作为一个父亲,周士相也能理解董娴对于儿子的保护之情。

国姓执意杀子的举动,在周士相看来是不合情理,也不顾大局的。毕竟这件事件并非什么十恶不赦之罪,完全可以轻轻放过,而不是引那么大的变故。倘若图谋金厦的不是他,而是满清,那事态肯定会更恶化。

国姓太好面子了,或者说太看重名声。

这是他一生最让人佩服的一点,也许也是让人最遗憾的一点。

当年在镇江,在南京城下,郑军的惨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国姓对于虚名的看重。

刚来金厦时,周士相便有意见一见这位郑夫人,但没顾得上,时间腾不开。现在他要回镇江,无论如何也要见一见这位郑夫人了。

对于郑家人和金厦军民的安置,周士相有必要听取董娴的意见。北上辽东的事情,他也要听取一下董娴的意见,最好能得到对方的全面支持。毕竟这位国姓夫人虽然没有了权势,但她对于郑家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若对方能够支持自己,会有利于自己对郑家的整合。郑军水师严格来说,是以郑家人为主的水师,那么想要这些郑家人在即将进行的北上辽东之战中挥巨大作用,董娴这位郑家的“家主”态度肯定十分重要。

在做了很多功课后,周士相见到了这位比自己大了六岁的国姓夫人。

从前的延平王府和闽亲王府,如今已换上了国姓府的牌匾。

看到那块国姓府的牌匾时,周士相特意驻足,他想到了国姓爷这三个字。如果没有他,国姓爷会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做下一件让后人铭记的丰功伟迹。这件事周士相本来想干,现在却干不成。

接待周士相的并非被夺爵的郑经,而是郑森的次子郑聪。

郑经此刻已然被囚禁在太平军的军营中。这是一种姿态,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因为郑袭手下有些人此刻可是巴不得要郑经死。周士相无意杀郑经,也不想郑经被别人所杀,结果黑锅背在他身上。将人软禁在军营中,自是十分安全。

郑聪没有爵位在身,身着孝服将周士相迎进了父亲的灵堂中。因为年纪小,加上家里生了这么大的变故,郑聪对周士相有些畏惧,小心翼翼的,唯恐做错了什么引得对方不快。

周士相进入灵堂后,第一眼就看到了郑森的巨大棺柩。他忍住感慨,恭敬的为这位英雄上了三柱香,尔后下意识的屈下双膝为郑森磕了三个响头。

这举动让郑聪和灵堂内的一众郑家人感到震惊,因为周士相也是亲王,尔今更是征服者,他根本不必如此。但这位齐王殿下却在灵前一跪三磕了,这个举动对外释放了许多意思。足够让郑家人遐想联篇了。

从灵堂出来后,周士相见到了41岁的董娴。

董娴对于周士相的到来没有什么不适或惶恐,对于这位齐王殿下在亡夫灵前的一跪三磕也没有什么疑惑。她淡然的看着这位以秀才之身一跃而为大明亲王的人物,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也很清澈,仿佛面前的不是什么齐王,不是什么能够决定自己儿子生死的大帅,只是一个普通人。

董娴的镇定让周士相有些钦佩,对方比她的二儿子可强得太多。他按惯例向董娴表达了对国姓逝世的沉痛心情,希望对方节哀顺变。之后,却不知如何开口。董娴出言打破了沉默,她对周士相提出了一个请求,便是希望能将亡夫葬于安平。安平是郑家祖宅所在,郑芝龙迹后在安平筑城,此地一直是郑家人心中的祖宗之地。

“此事理所当然,本王将亲自安排人于安平为国姓修陵,夫人但可放心便是。”

周士相自然不会拒绝董娴的要求,他本来也准备为郑森修建陵墓,并请天子下诏表彰这位始终坚持抗清的大英雄。

董娴点了点头,接着提出她也将率郑家人移住安平,周士相略一沉吟,也一一准了。谈话中,董娴并不曾提及自己那位被软禁在太平军中的长子,也没有说自己的小叔子郑袭的事,她不提,周士相也不提,双方心照不宣。因为这件事到现在,没有什么值得商量的余地。郑经已然不可能取代其二叔成为父亲亲王的继承人。

周士相将北上辽东的事情对董娴直言相告,希望对方能够在这件事上能够帮助自己,并推荐一些郑家的人材为朝廷效力。董娴答应下来,说稍后会拟一份名单供齐王殿下捡用。

从国姓府出来时,已经中午,阳光晒在身上,海风吹在边,让人十分的暇意。和董娴的见面还算圆满,周士相难得胃口大开,叫瞎子李去弄些海货来。瞎子李正要去时,甘辉来求见,说是郑袭想请齐王殿下到他府上吃些金厦的特产。

第七百九十九章 苏州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两宫太后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争夺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五百一十七章 晋王最怕什么第八百九十七章 汉人的地,呆不得了第六十九章 总旗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护鳌拜第三百九十四章 滚雪球第三十四章 恐吓第六百九十章 漕粮一断,京师必乱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状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们的威风来!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韩王也可做的第二百六十三章 满兵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么?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将军急递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后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摇旗北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军民听谁的第一千七十章 老闯将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没了,怎么办?第三百四十四章 抢劫澳门第一千二十九章 经济越发达,粮食就越少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更新说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长江 上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一千六十二章 顺治要死了,康熙要来了第三十七章 麻烦第四百零二章 危险的太平军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东西第九百四十章 督师之苦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八十八章 转进第二百六十章 优待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胁第一千零九章 汉人不杀汉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为何不死于贼第七百零二章 黄袍加身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为满州第三十八章 大义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临走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脏俱全第一千五十九章 满纸荒唐言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军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满门抄斩 靖海侯第五百三十六章 广西狼兵第一千五十三章 鞑子饿了会做什么?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贼秀才举兵逼宫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战个痛快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五百八十八章 骑虎难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百零三章 总督第七百九十一章 汉将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执骑第一百一十章 俘虏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铭通虏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宁丢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关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将士们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一千八十九章 铁匠 竹竿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没了,怎么办?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庄第九百章 从龙功臣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带朕走!第二百二十九章 颓丧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国兵退贵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经略衙门第一千四十章 汉人香第二百三十六章 决战 六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标青岛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们走!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四百七十八章 广东又来报捷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为财亡 请君入瓮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九百零三章 又败了?第三百零三章 抢粮食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霉的祖泽清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战个痛快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难逆?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变第四百三十四章 滥杀放血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营救不得了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么?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为满州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九百零二章 对得起老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