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宁都歼灭战

132章 宁都歼灭战

登上城了,站稳脚跟了,后续的兵上去了!大元朝的淮东宣慰使彻里帖木儿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城中的汉人女子、财产金帛只是小收获,立下捉拿文天祥的头功,才是功业大事!文天祥号令达于江淮,捉住他,几乎等于平定了江淮湖赣,为汗八里的忽必烈汗立下伯颜克临安以来的第一大功!

自己身上有了万户职份,赏了金牌虎符,这次若捉住文天祥,大汗会怎么赏赐?是赏双虎符,还是把都鲁勇号?

突然,异变惊碎了他的美梦。战场西侧的石鼓山麓,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不好,宋人的援兵到了!看声势,至少万人以上!

“呜----呜----”彻里帖木儿的护卫亲兵奉命吹响了苍凉的牛角号,好不容易攻上城的士兵,只得跳下城墙,退到离城百丈以外。

训练有素的蒙古精兵,迅速跳上马,集结成前端稀疏、后面密集的常用阵型。彻里帖木儿也从起初的惊慌中恢复过来,他发现自己已被包围:城北的空地西有石鼓山,东临梅江,东西较窄而南北狭长,西面,石鼓山脚下万余宋军列成了密集阵型,北面,石鼓山与梅江之间的空地,自己逃跑的缺口也被数千盔甲鲜亮的宋军堵住,南面,是城池坚固的宁都,东面,是川流不息的梅江!

李恒麾下铁骑地机动力、战斗力让楚风震惊之余。也在思考如何平安退入闽西的问题,彻里帖木儿的骑兵若是衔尾追击,八千铁骑将是自己步兵的最大威胁,能否生出赣南都是个问题。敌人一人三马奔袭宁都,兵力减少到三分之一,正好给了楚风一个全歼的机会。

文天祥的一万士兵加上陈淑桢的三千兵,从西面石鼓山脚下,以较宽的正面迎击;楚风的汉军和另外两千畲汉义军迂回到北面,扎住这个狭长地带的出口,并向南发展。^^ ^^两面夹击。敌人要么死在宁都坚城之下,要么就得跳到梅江里喂鱼!

彻里帖木儿发现处境不妙:四面没有退路,前有坚城、后有大敌,宋军兵力在自己六倍以上。且不少宋兵穿着精钢盔甲,显然战力不是普通义军可比地。

妈的,我们是不儿罕山、斡难河畔的骄子,难道会输给懦弱的宋人?彻里帖木儿咆哮着激励麾下士卒:“勇士们,我们是天生地征服者。宋人虽多,不过是猪羊牛群!草原上的猛虎,会害怕懦弱的羊群吗?”

“不会!决不会!”

“勇士们,”彻里帖木儿弯刀向西一指:“消灭他们!”

蒙古军阵中爆发出狂啸:“成吉思汗英灵同在!”两千多骑。如雪崩般涌向宋军大阵,彻里帖木儿本人,就策马冲在大阵的最前面。

一蓬箭雨从宋军阵中喷薄而出,可惜,只有为数不多的蒙古兵中箭落马。文天祥既没有克敌弓神臂弓,临时征召地军队,也缺乏朝廷经制军队里那么多熟练的弓箭手。

能统帅草原的骄子。本身也必须是最勇敢的战士!彻里帖木儿左手取下顽羊角弓。右手将三棱重箭夹在手指缝里,双手松开缰绳。仅仅用两腿夹住马身,伏在马背上躲开宋军地箭雨。策马一直冲到了宋军阵前十丈之内。

只见他忽的一下从马背上坐直了身子,左右持弓举起,右手重箭在弓弦上一,飞快的将弓拉如满月,持箭的手指一弹,弓弦便将三棱重箭圆滑的送了出去,恶狠狠的钉向对面宋军大将的心脏。\\\\\

陈吊眼正在呼喝着指挥士兵列阵前进,一道寒光恶毒地钉向胸前,他眼睁睁地看着这羽箭撞到胸口,只觉得像被铁锤砸了一下,身子一晃,竟然没有倒下。

彻里帖木儿眼珠子差点从眼眶里崩了出来:三棱重箭专破重甲,在六七丈距离上,便是宋军五十斤重的步人甲也难抵挡,这精钢甲是什么做地,竟然射它不穿?

邹凤、杜浒、刘子俊等同都督府将领,见此也是啧啧惊叹。他们亲眼看见不少重箭射到了畲汉义军士兵的身上、头顶,若是自己地兵,早就躺倒了一大片,换做这些装备琉球甲的士兵,却是丁丁当当的一阵响,箭矢全弹开了,不曾伤到分毫。

幸好,幸好是陈大使的兵顶到了前面!几位将军对视一眼,都有羞愧之色:战前还当这女将军争功,现在才知道,人家是实心实意帮自己减少损失呢!

“射他们手足头面!”彻里帖木儿算是看明白了,汉人这种盔甲,一般弓箭是绝对射不穿的。

蒙古铁骑马术极其精良,一拨射出重箭,就在宋军阵前向左一拨马头,双腿一夹就跑了回去,弯弓搭箭进行下一次冲击。

两千多骑兵,分作了四五波,一波冲过去射出箭,立刻退回后面,第二波接着冲击,射出的箭雨一浪接一浪,一时间竟有无休无止的感觉。

可惜,蒙古兵毕竟是人不是神。他们随身带两种弓、两种箭,步战用大弓射轻箭,可以在四十丈外抛射;马上则只能用短小的顽羊角弓,射出的重箭只能在十丈内发挥威力。\\\\\\显然,坚固的琉球甲让漫天抛射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即使在十丈内瞄准射击,在颠簸的马背上把弓箭射到敌人四肢头面,蒙古精兵的命中率也不会高。

不断有畲汉义军的士兵倒下,但伤处多在四肢不致命的地方,后面的宋军立刻把伤员抬走,只要及时止血,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蒙古兵则伤亡惨重。文天祥上万军中挑出了一千弓手。集中全军地强弓利箭,躲在畲汉义军的阵后,向冲击的蒙古军攒射。

蒙古军冲刺的时候,身子伏在马背上,宋军的攒射不能给他们造成多大的伤亡,但负责指挥的杜浒渐渐看出了门道,在一波蒙古兵冲击、射箭完成,扭转马头向侧面退却的时候,正是宋军弓箭发威的好时机!

杜浒指挥着部下,在敌人冲击时羽箭搭弦。敌人射箭我引弓,敌人拨马我射箭。哈,鞑子兵要么侧身要么背对着宋军,完全没有防御力。在箭雨下纷纷栽下马。

“曼古歹!”彻里帖木儿一声大吼,亲兵忙把手中的小黑旗摇动,元军狼狈不堪地退却,但是,眼尖的楚风注意到他们手中的箭仍然稳稳的搭在弓弦上。

彻里帖木儿久经沙场。他很清楚在面对密集结阵、各兵种密切配合地步兵阵时,硬拼对骑兵并不是最有利的选择----骑兵最大的威力在于机动力。

“曼古歹”,在西方又称安息人射箭法:骑射手佯装失败退却,诱使机动力差的敌人追击。蒙古轻骑兵可以在马背上回身射箭,但是对方的步弓手在追击地快速奔跑中却不可能发箭,欧式重装步兵和重骑兵更不可能挨上蒙古轻骑的一根汗毛。^^ ^^

“曼古歹”这种的恶毒战法,其精髓在于把蒙古轻骑兵良好的机动力和优秀地射箭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同时敌人一接近就跑,利用轻骑兵的机动力保持非接触作战。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这样的战法在欧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让整个欧洲在“黄祸”的梦魇下颤抖,今天。在宁都城下,它能再一次展现威力吗?

畲汉义军地阵型已经开始松动。不少下级军官迫不及待地想冲出去了。

步兵对骑兵,阵型一散,接下来的会是什么?彻里帖木儿已经在笑了,他在期待一场一边倒地杀戮。

只差一点儿!

在最后关头陈吊眼想起了楚风再三嘱咐的“绝对不能散阵,要稳步逼前,将鞑子压在梅江和宁都城所夹地狭地!”他及时下达命令,收拢了开始分散的阵型。

宋军不但没有上当,反而以密集阵型缓缓前推,将敌人挤在自己大阵和滔滔梅江之间,彻里帖木儿的回旋空间更加狭窄了。

此时,北面的宋军推进到了作战位置,近三千全身钢甲的士兵,组成了一道钢铁的长城,从这道长城之后,十门三斤炮由各炮组推着,进入了有效射程。

如果对方西、北两个军阵会师,则再无逃出生天的可能!彻里帖木儿孤注一掷了,他排出了前端锐利的密集阵型----“凿穿”战术,利用骑兵的冲击力,硬碰硬的撕开敌人的步兵阵!

元兵们都把背后的斧头、狼牙棒、弯刀抽了出来;马儿全身汗津津的,打着响鼻,在主人的驾驭下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

一个由人和马组成的矛头成型了,不,似乎最前端还不够锋利,第一排,是并排的两个千夫长,矛头显得有点儿平。

彻里帖木儿从阵后拍马走到了最前,自己填上了凿穿阵型最前端的空位。

他抽刀向天----只要这把刀向下虚劈,两千多名的士兵就会和自己一起冲向敌阵,撕裂他们的防御!

蒙古勇士的眼睛里,闪现出恶狼的凶光,他们紧握手中的武器,准备将对面的宋人砍个人仰马翻。

就在此时,北方军阵中传来隆隆的巨响。这是怎么回事?至少两百丈,难道他们的“小震天雷”能扔这么远?

十枚实心炮弹,让这群蒙古兵领略了生平第一次被炮击的滋味。炮弹携带的巨大动能,把人和马掀翻,而且,炮弹每一次从坚实的地面上跃起,就要再一次掀起血雨。

人和马的肉体承接着火药释放的动能,承接着这种恐怖武器的淫威,曾经在中原大地肆虐的蒙古精兵,也无法抵挡它的威力,炮弹弹跳着前进的路线上,人和马就一串串地倒在血泊中。直到炮弹上的动能释放完毕,静静的躺在地上,或者陷到某匹马、某个人的肚子里。

凡是被炮弹击中的,一概不成人形,或者叫它们碎肉块更为恰当。人和马的血混在一起,人和马的尸体也混在一起,有人的马被击中了,他被冲击力掀飞下马,跌得昏头转向,睁开眼睛。自己骑着的马早就倒在地下,马肚子上裂开脸盆大的洞,肠肠肚肚绞成了稀泥,刺鼻地血腥味和内脏的怪味钻到鼻孔里。他再也忍不住了,低下头,打起了干呕。

有人抓着头发狂叫,有人呆呆的看着这不堪想像的一幕,还有人吼叫着打马要冲向敌人。

自己亲手训练地精兵。还没打个照面就成了肉泥!彻里帖木儿心痛如绞,他看着北方的敌人,明白若不首先消灭他们,这两千铁骑迟早被那种神威无敌的武器消灭干净。连点渣都不会剩下。

“宋人都是懦夫,他们不敢面对面的和我们蒙古勇士厮杀!冲啊,冲上去杀掉他们!”彻里帖木儿狂叫起来,手下的亲兵跟着他纵马向北方冲去,毕竟是纵横天下地蒙古铁骑,听到主将的喊声,他们一个个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拍马跟了上去。汉军炮手又打了一次实心弹。便换上了霰弹,石鼓山和梅江之间的空地狭长。鞑子没法迂回包抄,只能正面密集队形冲击。这正是最便于炮火发挥威力的情况。

八十丈距离,还远在弓箭地射程之外,蒙古骑兵以高速撞上了更加高速飞行的霰弹铅丸。密集如狂风骤雨的霰弹当头痛击,骑阵中立刻爆出十朵巨大的血花,无数人在瞬间去见了他们的成吉思汗。

但比起受伤未死的同伴,他们就幸运得多了。受伤的士兵中弹坠马,脚却卡在了马蹬上,被飞驰地骏马在地上拖成了血肉模糊地一团,肠肠肚肚稀里哗啦,在地面上留下一道暗褐色的痕迹,偏偏手足还在无意义地胡乱挥动……

彻里帖木儿在这一次炮击中丧了命,更有许多未经训练的战马,在大炮发射地巨响下发了狂,又嘶又叫,乱蹦乱跳,骑兵们费尽全身力气,才能把它们制服。

只有不到一半的骑兵能沿着既定路线继续冲击,然后,他们又迎来了六百枚手榴弹的洗礼。

投掷距离三四十米的手榴弹,落地停一两秒钟才爆炸,对骑在马上飞速奔跑的骑兵来说,伤害并不大,问题是,这些蒙古马从来没见过这么猛烈的爆炸,巨大的响声、爆炸的火光,让更多的马疯狂了。

最终,冲到汉军阵前肉搏的骑兵,不会超过两百人。许铁柱、张魁嘿嘿一笑,命令士兵将长矛斜向前,末端撑在地上。

蒙古骑兵把第一排汉军撞飞,还没来得及撞上第二排,自己连人带马就被串到了长矛上,锁子甲、牛皮甲在冲击的高速下和纸扎没什么区别,长矛轻易地洞穿了他们的身体。

被撞飞的汉军士兵,有一些永远躺在了他们守护的土地上,但更多的人得益于盔甲的保护,吐着酸水,吐着血,摇摇晃晃的重新站了起来。

西、北两个方阵连到了一块,蒙古军的回旋余地完全被限制在宋军和梅江之间,加上失去了主帅,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

炮火、手榴弹和钢矛战刀,如机器一样精准而高效的收割着鞑子兵的生命,两个军阵缓慢但势不可挡的前进,一直把剩下的敌人赶到了梅江边。

突然间,就有鞑子扔掉兵器,哭喊着跳下马,跪在了地上。

山坡上的楚风不屑的一笑,原来,在绝对的死亡面前,鞑子也会害怕的。

汉军士兵走过投降的鞑子身前,在文天祥、杜浒等人惊讶的目光中,将俘虏一一送上西天。

陈淑桢更是策马冲上,双剑挥舞不知杀了多少敌兵,一身素白战袍上血花点点,看得文天祥麾下诸将一阵恶寒:今后,可得离这女人远点,玫瑰花美,可惜有刺啊!

356章 天下一家501章 北驱蒙元入朔漠659章 你是鹤蚌我渔夫580章 天河倒泄入孟津728章 倒贴一笔496章 锦州风雪278章 清明节856章 东线的暗流709章 易不利斯646章 愿者上钩348章 牧民新生活第三部九万里风鹏正举679章 红拂夜奔207章 狂风二十二章 机械化160章 倭人非牛人211章 路转447章 新气象613章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五696章 救人775章 纷至沓来228章 三农问题一零九章 恶有恶报769章 竹杠敲得梆梆响375章 第二师349章 以华变夷512章 土司281章 广南东路452章 谍变第三部九万里风鹏正举671章 玉树流光照后庭236章 悲情下的生活286章 李恒的计划418章 知识就是力量618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五769章 竹杠敲得梆梆响846章 西西里雪中送炭三十三章 老君下凡185章 逾制269章 纸币292章 为汉奸戒663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五十九章 手榴弹221章 主奴654章 世界征服者较量646章 愿者上钩766章 结盟621章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二450章 抢着做狗365章 呸六十七章 少林少林794章 新的联盟787章 趁人之危362章 长征259章 开科取士三十六章 一网打尽八十八章 海上炮击521章 会挽雕弓如满月303章 李恒之执念150章 说降520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234章 宽恕364章 盐酱口170章 雷霆之威611章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三585章 风云聚龙虎会上632章 水泥钉563章 双雄会一352章 天下一家561章 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184章 霸权主义794章 新的联盟355章 卢世荣248章 惨就一个字第三部九万里风鹏正举680章 苍天呐大地啊773章 阿凡提之决断232章 准备好竹杠629章 愿向朔漠同展望且从黄沙拓新天四456章 踢到铁板了515章 分钱分粮分女人五十六章 一起干七十一章 文化冲突785章 鸦片战争496章 锦州风雪296章 鏖兵226章 消遣你又如何431章 双雄会中663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595章 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325章 民族融合新政策582章 授命于天既寿永昌580章 老君亲掌紫金锤八卦炉内锻神锋上843章 神圣同盟342章 天高任鸟飞461章 竞选议员三十五章 琉球一日234章 宽恕164章 思想改造816章 乘胜登陆463章 尘埃落定339章 联合征税650章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