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章 御状

255章 御状

必烈的眼睛,紧紧的眯成了一道缝儿。

两军在辽东互有胜负,乃颜损失了铁甲军,朝廷的一个万人队也全军覆没,更得到了辽东叛军,和南方蛮子联合的消息。

“暂且罢兵,与乃颜和解,全力南下对付蛮子……”忽必烈看着伯颜的奏章,他的心脏在剧烈的搏动。

能和解吗?乃颜和海都要求重开库里台大会,而现在,四大汗国除了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还有哪个买大元朝的帐?金帐汗国,牢牢的把住基辅罗斯,他们甚至和忠于大元的伊儿汗交战;窝阔台、察合台汗国,都在海都的控制之下;漠北的王爷们,从来都是三心二意;东蒙古的势都儿、哈丹,辽东的乃颜,更是大元朝的死敌。

这样的情况下,召开库里台,不是自掘坟墓吗?忽必烈茫然四顾,发现庞大的蒙古帝国,居然只有同胞兄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对自己有着真正的忠诚。

我,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孙子,拖雷的儿子,蒙古帝国的大汗,大元朝的皇帝,我只想带给蒙古人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一个比祖父铁木真时代更加灿烂壮阔的篇章,你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容忍一些改变?

忽必烈,苍天之下的骄子,一屁股坐到草地上,眼神中带着茫然。他不明白,杀戮和侵略并不能带来辉煌,只会带来灭亡。

琉球,赵筠地卧室外面,楚风像火烧屁股似的走来走去,不停的把耳朵贴到窗户上。

“瞧这呆子,自己都像个小孩,居然也做父亲了!”雪瑶挽着陈淑的手臂,撅着小嘴,有点不服气的样子。

“你呀你,不服气,你也生一个看看?”陈淑只在琉球住了半个月,就回到漳州处理闽广总督的公务,这是听说赵筠要产子了,才特特地赶回来。

“陈姐姐太坏了。小妹还没……”雪瑶一跺脚。脸红红地。拉着闷声不出气地敏儿道:“敏儿妹子啊。要生。也是你和陈姐姐地事情。是吧?”

“你就知道欺负敏儿!没个当姐姐地样子!”陈淑特意咬重了“姐姐”两个字。朝敏儿使着眼色。

敏儿噗哧一声笑了起来。雪瑶姐姐明明心里装着楚哥哥。却随时撇地一干二净。哼。太不老实了!

“哇~哇~”地婴儿哭声响起。三位美女一起围了上去。

“晦气。皇上晦气啊!”楚风不顾接生婆地阻拦。推开门冲了进去。竹床上。赵筠小脸儿蜡黄。额头上汗水津津地。

爱怜地替她拭了拭汗水。楚风抱起婴儿。粉红色地皮肤。皱巴巴地小脸。说来也怪。刚才还大哭地孩子。他这一抱。竟然闭上眼睛。沉沉地睡了过去。

这是肉中的肉,血中的血啊!

轻手轻脚的把女儿放在赵筠身边,楚风退出了产房。直到远远走出好大一截,他才欣喜若狂的叫道:“我有女儿了,我有女儿了!”

早在两个月前,雪瑶就把脉,判定了这是位小公主,瞧楚风的欣喜样子,并没有为男孩女孩而有所区别。

当天晚上,辽东战事传回了琉球,双喜临门啊,第二天,大汉国家报头版刊载了这两条消息,整个琉球鞭炮齐鸣,老百姓们自发地展开了庆祝。

“恭贺陛下大喜,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请务必赏脸收下。”祝季奢登门,送的一对羊脂玉狮子,看雕工、玉色,绝对价值不菲。

洪梅氏接着踏进了门槛,她捧着四颗硕大的东珠:“唉呀,皇帝转眼就有女儿了,咱也没什么好东西,几颗珠子,给小公主打弹子玩。”

最夸张的是郑发子,他带来的是全套的首饰头面,金凤钗吊着五彩的锡兰宝石,华丽的凤冠流光溢彩,镯子镶嵌着七宝,“小公主总要长大的,些小微物,将来下嫁哪家时,带着装装箱笼。”

哈哈,送重礼,必有所图!楚风略一思忖,便知道这几位的来意。

崖山海战,缴获了百多条海船,一起拖回琉球港,该整修地整修,该拆解的拆解,其中有些整修好了,还在袭扰两浙路范文虎老窝的战事中发挥了作用。船厂陆陆续续弄出了五十条整修好地,汉军运输、开通班轮是用剪式船,这些老式船没用,都停在港口上,前一段时间,王大海提出把它们都卖掉。

祝季奢、郑发子和洪梅氏都得了开海贸的特许,可祝季奢只有自家地三条客舟,洪梅氏有几条捕鲸船和拖网鱼船,郑发子干脆一条船也没有!目前汉国最

位商人上门,目地嘛,怕是都盯在那些海船上。

“五十条海船,你们吃得下吗?每家十六七条船,会不会太多?”楚风轻轻拍着帐册,上面记载着三家历年缴纳的税收,根据税收情况,他们地产业,还不够买下船只的。

三位商人互相看了看,倒是快嘴快舌的洪梅氏最先开口:“不瞒陛下,我买了船,大半要改成拖网鱼船,现在大汉国占了闽广七州,我到民政部查过,不算客居番商,咱们在籍的就有四百多万人,二十条船捞的鱼,莫说做成咸鱼朝外边卖,要是能运到汀州内陆去,这点鱼还不够老百姓吃哩!”

祝季奢笑笑:“蒙陛下恩准,金泳金大人打通了北上的商路,货物从那些个新附军的地盘上过。可在下想,江南西路(江西)、荆湖南路(湖南)一带的内地,走陆路是逼不得已;两浙、淮南本来靠海,范文虎也爱财如命,咱们何不用船直接运去,免得受这一路上的汉奸们盘剥?再者,海运比陆路,本身就省钱。”

哦?楚风不免高看祝季奢一眼,这个年代,光凭“海路比陆路省钱”一句,就有点海洋民族的味道在里面了。

“你呢?发哥?”

郑发子干笑了两声,“发哥”是皇帝给他取的浑名,据说,皇帝早年居住的地方,有位发哥身穿玄色战袍,手使双短枪,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曾经风靡万千少女,如今把来做个浑名,却也与有荣焉。

“琼州的铁矿,占城的煤炭,不都得运到琉球来嘛,以前占用剪式船,那多亏啊!皇上把两处矿石的运合同包给小人,至少十条船,就都有用处了呀。另外,以前好些小商人从琉球跑占城、三佛齐经商,都是挑着担子搭乘班轮,现在生意慢慢做大了,东西一多搭客轮也不方便,我在几处来回跑货轮,方法就和琉球的公共马车一样,这样也得用个七八船。”

“好,很好,这五十多条船,我全卖给你们!”楚风一言而定。他很庆幸当初发展私营经济的决定,私商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发挥百分之百的能动性,赚了亏了都是他老板自己的,自然削尖脑袋到处钻,把经济领域的空子都给补上。

工业,要引导工匠们自主创新;商业,要给商人们发财的空间。

“艾萨克,我的好兄弟,时隔三年,终于又见到了你!前些日子的混乱局势,我还以为,会把性命丢掉呢,你倒好,从占城到这里逍遥!”琉球港,亚伯拉罕亚老爷和艾萨克艾老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他们都是犹太人,结伴从西方来到了流着奶和蜜的远东,亚伯拉罕在泉州负责购销,艾萨克则在占城转手,在大宋朝宽宏的怀抱里,两人联袂做了很大的生意,直到蒲寿庚叛宋降元,亚伯拉罕被困在了泉州,艾萨克则从占城到了琉球。

“亲爱的亚伯拉罕,你来到琉球,是为了欣赏这里的奇特景观,还是准备和我继续商业?最近三年,失去你的帮助,我的生意不能深入中国内地,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艾萨克拉着朋友的手,诚恳的说。

亚伯拉罕眉头深锁,灰眼珠里带着愁绪:“朋友,你能和皇帝亲信的大臣搭上话吗?我有为难的事情,想寻求帮助。

“怎么了?你遇到了什么烦恼,噢,咱们先坐上车,再慢慢谈吧!”艾萨克带朋友乘上马车,向自己家驶去。

他很快从朋友口中,得知了不幸的消息:泉州港封闭数年以后,随着汉国攻克这里,海上贸易又变得正常起来。亚伯拉罕把自家的五条客舟,组成一支小船队,准备像以前那样,到三佛齐采购珍珠和沉香木,运到泉州出售。

可就在过了占城,向三佛齐驶去的海路上,船队遇到了海盗,所有的金银货款、携带的丝绸瓷器,全被洗劫一空,所有水手被捆着,扔到一条船上,海盗抢走了其余的四条船——若不是人手不够,对最后这条,他们一定不会客气的。

水手努力自救,好不容易才挣脱捆绑,驾船向路过的船队求救,这才辗转回到了泉州。

亚伯拉罕赶紧向知泉州刘报案,一个月过去了,官府推诿搪塞,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番商的税负,两倍于汉商,被抢了官府却不闻不问,亚伯拉罕实在是忍不住了,跑泉州来想告御状。

598章 未须校尉戍西域先要将军空朔庭779章 盛会650章 改变六十七章 少林少林567章 双雄会五六十二章 脱险856章 东线的暗流515章 分钱分粮分女人408章 悔恨与新生203章 为政之道404章 山寨版印刷机百零二章 惊变四十章 第三类接触443章 旁听生三十一章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366章 艰难困苦183章 报纸398章 东宁府四十二章 大蛇四十七章 绝不抛弃709章 易不利斯458章 苦难的波斯772章 审判日184章 霸权主义239章 留梦炎第一弹483章 修罗炼狱256章 高丽棒子789章 大汉与罗马478章 决一死战585章 风云聚龙虎会上614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397章 天可汗742章 一报还一报下779章 盛会241章 方城大战四十八章 穿帮730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159章 宰割日本471章 张网以待202章 履新730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447章 新气象661章 决胜局第三部九万里风鹏正举673章 暴风197章 陆秀夫的镇定173章 罪与罚638章 大块头有小聪明370章 及时赶到263章 仁川734章 仇恨之火五十四章 契约精神第三部九万里风鹏正举670章 雪瑶的惭愧523章 忽必烈南下416章 忽必烈不简单365章 呸224章 战后690章 脸上不见血555章 决胜四虏骑血洒衣单于泪沾臆340章 机会452章 谍变504章 谏议院引发的争议368章 战友190章 崖山崖山530章 决战三挑拨341章 以德服人771章 狮穴城下646章 愿者上钩724章 关于尾巴的问题124章 不可收拾509章 轻描淡写395章 谣言煽动538章 收官二技穷625章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六830章 幸与不幸599章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361章 人为自战246章 不平等条约165章 登陆佐渡岛806章 水晶之夜下四十章 第三类接触864章 西尔维斯特四世177章 榨干日本725章 挡箭牌794章 新的联盟508章 阴谋805章 水晶之夜上860章 规则之力159章 宰割日本689章 如来神掌504章 谏议院引发的争议315章 汉语四级考试第三部九万里风鹏正举675章 御风而行657章 无心插柳七十五章 两岸798章 戳破蛛网128章 突出重围633章 觐见205章 来使228章 三农问题651章 俄罗斯人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