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争取早日立项

记者高兴地道:“太好了,听了林工介绍的脉动式生产线技术,我觉得我们国家的航空工业一定会强大起来,我们的ARJ21飞机和大客机事业,一定会取得成功!好的,谢谢林工接受我们的采访!”

记者与林鹏握手言别,这时候林鹏才发现自己好像说得有点多,这搞得都有点像是专访了。

开工仪式结束之后,林鹏又跟着唐总师他们,一起参观中海飞机制造厂。

对于中海飞机制造厂,林鹏可不陌生了,前世的时候他就经常进入这里,无论是总装车间还是其他车间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中海飞机制造厂作为商飞下属的飞机总装制造中心,是今后中国航空工业民机制造的中心,也是ARJ21喷气支线客机的总装厂。

尽管当年曾经在这里总装过麦道客机,但以林鹏的目光看来,中海飞机制造厂的工艺和装备都还比较落后。

如果能在这里建成ARJ21支线客机脉动式生产线,那就好了。只不过现在林鹏也只有想想而已。

进入总装车间,记者们也是一路的猛拍,这时候唐总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到林鹏身边,小声道:“小林啊,先前我好像听到你在跟那记者说什么脉动式生产线,对么?”

林鹏点了点头道:“对,唐总师,我觉得我们应该高度关注这项飞机制造技术,并且有可能的话,我们也要搞我们的脉动式生产线。比如我们的歼轰七A,还有ARJ21支线客机,都可以搞!”

唐总师若有所思地道:“嗯,这个技术倒是可以提高我们国家航空工业制造水平,只是我们设计单位,好像还管不了那么宽呐!”

林鹏道:“唐总师您说得对,但是我们可以提建议,并且要实现脉动式生产线技术的应用,也离不开我们设计单位的先行,现在我们的歼轰七已经实现了无图纸生产,完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搞出我们中国的第一条脉动式生产线。”

飞机制造是非常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脉动式生产线属于总装阶段了,仅仅是拿机体制造来说,就要经过工艺准备,工艺装备制造,毛坯的制备,零件加工,分段制造,最后才是总装。

要知道一架飞机的零部件都是数以十万计,甚至百万计的,要把它们变成一架飞机,经历的时间是很长的,而有了脉动式生产线,就可以在总装阶段大大缩短制造的时间。

而在总装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因为飞机装配是按构造特点分段进行,做成几个大分段后再运到总装车间进行总装,仅仅是分段的合成,就对精度要求特别高。总装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对接好的机身各个部件,误差大了就会严重影响飞机的结构安全,以及气动特性参数。

当然总装不仅仅是对接各个分段,还要对发动机,起落架进行安装和调整,各系统线缆和导管的敷设,这也是工作量相当大的,据说仅仅是枭龙战斗机这样的轻型战斗机,机上的线缆加起来就有几十公里长。

林鹏还记得C919大客机的总装车间,仅仅是一个150工位,就有四个班组,包括了结构、机械和特设三大专业,涵盖电气线路互联系统敷设,内饰结构、环控、飞控、液压、防火、燃油和水等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唐总师沉思片刻,目光转向总装车间空旷的穹顶,意味深长地道:“小林啊,你这个提议非常不错,虽然我们提出要搞脉动式生产线,有点越俎代庖的嫌疑,但我非常认同你的说法,只要能对我们的航空工业有推动作用,哪怕就是犯错我们也要去做。就拿这个总装车间来说,比空客波音不知道落后了多少,也许脉动式生产线就是我们航空制造技术的突破点吧!”

林鹏点头道:“对,我想我们应该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建成飞机脉动式生产线的国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航空工业的制造水平,改变我们的航空工业制造部门生产效率低,质量管控差的弊病,并且随着我们国家航空工业未来飞机制造数量的增长,也必须要有这样的先进制造技术来支撑,否则我们就算设计出再好的飞机,也无法实现制造的同步推进。”

唐总师神情凝重地道:“好,回去以后,我们再仔细研究一下,争取尽快向上面提出建议,及早开始调研论证,推动早日立项!”

林鹏还记得,前世的时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条飞机脉动式总装生产线,是在二零零六年开始论证,到二零零八年才正式立项,二零一零年才基本完成歼轰七A脉动式生产线的建设。

而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应该可以提前不少了,这也是与歼轰七A改进相适应的,一旦歼轰七A完成了终极改进目标,那么生产数量肯定会远远超过前世的时候那可怜的装备数量,这时候要是没有脉动式生产线,就会大大的影响歼轰七A装备部队的速度。

林鹏道:“飞机脉动式生产线,原理并不复杂,也就是运用精益制造思想,对装配过程进行流程再设计、优化和平衡,实现按设定节拍的站位式装配作业,达到缩短装配周期、满足客户要求的装配生产形式。M国人能做到,我们一定也可以!”

唐总师点头道:“嗯,小林啊,你对脉动式生产线有多少了解?虽然业界都知道M国波音搞出了阿帕奇直升机的脉动式生产线,可是波音公司的保密工作也做得相当好,外人无从知晓其核心的技术!”

林鹏道:“唐总师,我在网络上到处搜集过一些资料,通过分析我大概判断了一下,脉动式生产线的关键技术,应该包括了数控定位器多自由度调姿定位技术、大部件自动化对接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和轨道移动技术这几大块,把它们集成应用起来,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唐总师道:“嗯,想不到你还如此有心了。你的担子也不轻,接下来DSI进气道首架验证机,也快要进行改装了,辛苦你了!”

林鹏忙道:“唐总师,我这点儿工作算不了什么,跟您比起来,我算是轻松的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鹏汽车第一款紧凑型SUV是什么样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未来将生产喷气式私人飞机第一百五十一章 打了一个三比零的结果第七十七章 商用飞机研制之艰第一百零三章 从歼七战斗机眼皮子底下溜走的运输机第七百七十一章 局座都感动得眼含热泪了第八十三章 全球第二款DSI进气道飞机第六百八十二章 对标CH-53K重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机设计其实是保守的第一千零三章 空军喜提歼轰八战机第五十九章 机翼结冰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轰二零战略轰炸机成功的一次试飞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推重比13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到手第七百九十二章 飞翼布局还能设计成客机和运输机第三百二十五章 歼轰七B要逼死苏三零?第九百四十五章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下线第六百零一章 突破音障的猎鹰教练机第九百二十八章 全球瞩目的C929宽体客机首飞第一千一百章 歼轰8与轰油6海上空中加油第一百九十八章 台风虎式尽入林鹏囊中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歼轰8面前萨博340预警机都成了瞎子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大鹏通用航空真的起飞了第二十章 改变歼轰七命运的报告第六百一十章 轰20立项研讨会(国庆第四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飞机设计师也能设计汽车?第三百四十五章 空中对抗飞行表演第九十八章 敌机出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李铁的婚礼第六百二十七章 打造一座汽车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运九首飞成功第七百三十七章 在家门口能坐上C929宽体客机吗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人才很重要第一百九十八章 台风虎式尽入林鹏囊中第四百九十七章 歼十B战斗机要首飞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可惜没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鹏汽车要做中国的BBA第四百五十四章 倚天紧凑型SUV的优势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机空战王牌第六百章 惊艳航展的飞行表演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中国空军的野鼬小队第五百一十七章 中航工业集团的公务车要用中航造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高速,隐身,更轻的重量第三百七十章 大支线和小干线之间的界限第九百四十六章 ARJ21-1000大支线客机的中国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第四代主战坦克论证第五百五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噩耗第四百六十九章 终结合资品牌暴利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机设计其实是保守的第四百零二章 神秘的猛禽战斗机终于出现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隐身枭龙的第一个客户第七百四十一章 战略运输机和轰炸机的共通之处第八百一十九章 锁定竞争对手F15沉默鹰第九百一十九章 预警机从未被击落的历史被改写第七百章 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试车的震撼第七百零八章 北所无人机三剑客第四百四十五章 酒吧捡了一个车模第七百三十章 飞机心脏病问题解决了啥都好办第八百一十一章 云雀一号首飞仪式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歼轰八战机脉动生产第四百六十八章 最热闹的竟然是大鹏汽车展台第一百六十二章 CFD方法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二章 宋老也来听林鹏的学术报告第八百三十六章 两位老院士亲手揭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闹了一个误会第四百章 范保罗航展来了第六十六章 选禽兽不如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歼轰八模拟对抗歼十C第五百七十七章 各大军事论坛热议歼轰八第三百六十章 咆哮的电战飞豹第八百三十六章 两位老院士亲手揭幕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豹子采用割裂迷彩涂装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歼轰八战机的刺刀霹雳十E导弹第一百六十二章 CFD方法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求订阅)第二百九十三章 女飞行员的新婚生活第八百四十四章 狡猾的毛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巴巴羊空军的野望第七百三十九章 轰20迎来史上最严详细设计评审第八百六十三章 ???两位专家对骨头鹰的看法不同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秘的隐身飞翼无人机第二百零二章 叶子的座驾31666号歼轰7A第五章 飞机设计大师第八百一十章 C929宽体客机快要下线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歼10C战斗机脉动生产线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涡扇25C发动机寿命六千小时第二百三十七章 阿三空军的算盘打错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QC300重型燃气轮机第一百七十章 局座点评新飞豹:优雅,漂亮,帅气,好看!第二百四十章 巴总统要亲自授予卓越之星奖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直三五重型直升机设计其实是保守的第三百章 大客机项目筹备组首次会议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超音速机动才是歼20的绝活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中国空军王牌女飞行员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歼20战斗机最后一次试飞第四十五章 想和你一起吹吹风第五百八十六章 车市上的传奇第九百一十一章 战台风射战隼第三百二十六章 希飞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飞机制造基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们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应该是这样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西工大拜访陈老(跪求订阅)第二百四十五章 国产大飞机项目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