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七章 南下潮

这次帝国高官扩大会议的相关内容传出去后,洛阳震动,天下震动。

在农业文明社会里,很多人一生奋斗,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亩三分地,土地是农业社会最主要的财富。越是下层的百姓,对获得土地的欲望越是强烈。

从街头巷尾到茶楼酒馆,都在议论这事。有人说,这南方开发要是把地划成很小的一块块就好办了,一家一户也可以去。其它人笑他,说把地全部弄成小豆腐块,谁来修路,谁来挖渠。有人出主意说,一家不行,十家二十家可以联合起来,那不是相当于一个大户了吗。马上有人说,百人百心,联合不起来的。

还有一些本来是游牧部族的子弟,流落帝都打零工生存的,也想南下。到处打听南方有没有草原,能不能放羊。别人笑他,怎么总想着放牧,背着家到处跑。现在时兴办牧场,圈养,猪羊鸡鸭一大群,那多好。

而一些大户豪族注意到了新任太傅卢植的表态,就有了两全齐美的想法。那就是北方的家业也不放弃,拿出一部分财力来参与南方开发。卢家可是北方四大家之一,卢家的做法代表了帝国超级豪族的动向。有的家族本来就是几兄弟,家主一过世就要分家,家主乘自己在世时就动员愿意闯的儿子到南方发展。

大户豪族的利益自然有帝国的高官照顾,小地主和自耕农也想找个代理人,代他们在天子面前说说话。于是,有人想到了田丰,他是帝国九卿里唯一没有家族背景的人。有道是侯门深似海,身为帝国九卿的田丰家,也不是一般下层人士能进的。但这难不倒他们,俗话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只要很多人心动了,自然会想到办法的。

有人就想到了洛阳太学的太学生。有些出身贫寒的太学本来就在思考这一问题,除了自己在帝国的发展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外,下层百姓能不能在帝国的发展中获益。双方的想法一拍既合,于是就络续有太学生往田丰家里跑。还有些太学生联合向牛弘上奏折,把帝国南方开发中让农户参与的想法提了出来。

帝国的南方开发风也吹到了宫里,一天,阳安公主刘华急匆匆地来找牛弘。刘华这年把突然长大了,有点象个大姑娘了。

“皇帝哥哥,妹妹能不能把自己的封地换到南方去?”刘华说。

“傻妹妹,你的封地都是上田,南方的土地都是荒地。一换你不吃了亏。”牛弘笑着说。牛弘跟刘华感情很好,尽管不是亲兄妹,但牛弘心里是把刘华当妹妹的。

帝国对不同的爵位应该有多少土地是有严格控制的。面积上不容突破,否则就乱了套了。比如说阳安公主属于长公主,食秩二千户。按每户二十亩配置土地,总面积四万亩。

亲王就多了,象勃海王刘悝,就食秩二万户,可以得到四十万亩土地。刘悝被查办后,那些土地就变成官地了,以后可以封给别的亲王,也可以拆分,给低一些级别的贵族。帝国在各地的官田全部由光禄寺派人管理。

“太后家在南方不是很好吗?那里的食物很好吃,妹妹想到南方去。”刘华说。

想不到刘华是个好吃佬,贪图口福,对财富到反而没有什么概念。刘华大了,也可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想困在皇宫里。这事牛弘到是要考虑考虑。

“跟你的家令商议过吗?”牛弘问道。公主家令是帮公主管理财产的,是吃皇粮的官员。

“家令听妹妹的。”刘华说。

“这事容朕想想。”牛弘对刘华说。

牛弘这样说,就表示这事有门。刘华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牛弘想到,要是阳安公主南下,这影响就大了。阳安是刘志的骨血,阳安南下就表示皇室直接参与了帝国的南方开发。还有一点,阳安快到找附马的年龄了,困在皇宫里接触面太小了,如果南下能找到如意郎君也是美事一桩。

于是,牛弘就找来光禄勋刘儵商议此事。

刘儵也觉得不可思义,年青人的想法搞不懂。一般上层人士,都想离帝都越近越好,刘华怎么会看中南方呢。

“公主南下是对帝国南方开发战略的强大支持,影响力巨大,一定要把这事办好,不能让公主吃亏。”牛弘说道。

有了牛弘的话,刘儵就好办了。无非是地域选定后,帝国出钱把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弄好,再招流民把荒地开垦出来变成良田。

刘儵问牛弘,把地点放在什么地方好。确定了地点,他就可以跟帝国南方开发指挥使衙门协调,让他们在早期规划时就把公主的地规划出来。

牛弘说,就放在苍梧吧。下一步南方总指挥使衙门就在那儿,便于协调。

刘儵领命而去。

把这事落实后,牛弘就去向窦妙请安。不管怎么说,这事得跟窦妙打个招呼。

一提起南方开发的事,窦妙就很开心。一是窦家在南方发展得很好,现在江南窦家的名声比当年扶风窦家响亮多了。二是不久前牛弘在高官会议上褒场首批南下的北方豪族,窦家也是点名的三家之一,倍感荣宠。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听到牛弘说刘华也要到南方去,窦妙很支持。还说刘华有主见,完全不象个娇生惯养的公主。

太学生的联名奏折尚书台不敢压下,递了上来。

有三十二个太学生联名上奏,领头的叫汪琪。大致意思是皇恩浩荡,就应该普惠天下。帝国的中小农户愿意响应帝国的号召,参与南方开发,希望天子作出相应的安排。

牛弘觉得很新鲜,这是第一次,帝国下层的百姓也通过适当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声音,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帝国正在发生着以前不敢想象的变化,帝国的下层百姓再也不满足于被动地被征召,而是主动地参与。

牛弘被帝国下层百姓的主动参与意识所感动,却不敢冒然答应。现在帝国整个社会的管理是粗放型的,除了中央机构外,郡县下面的官员较少,没有强大的管理协调能力。这有点象自然形成的山丘,有巨石,有细石,还有泥沙,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结构。如果全部是细石和泥沙,形成的山丘就很不稳定。

小农户大批地到了南方,与当地农户发生冲突怎么办?正因为他们小,自我保护能力很低。而且,小农户之间,关于土地开垦和划界,灌溉,等诸多问题协调管理的工作量很大。派众多官员去管理又怕这些官员不尽职,要是贪赎激起民愤怎么办?帝国现在还没有能力对众多的下级官员进行有效的监察。

正在牛弘犹豫不决之际,田丰求见。

牛弘没想到,田丰要谈的与太学生奏折上说的是同一个问题。

牛弘一方面赞扬帝国下层百姓这种开拓精神,同时也把自己的疑虑说给田丰听,看看他有没有好的想法。

田丰说,如何安排这大量的小农户,可以参照帝国北方边境屯田的办法,由帝国出面组织,把道路和水利设施修好,把土地开垦出来,再安劳动力分给各个参与的农户。

这个办法不错,看起来田丰已经跟人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只要具有可操作性,牛弘当然乐见其成。

把这些情况综合后,牛弘让尚书台起草两份诏书。一份是给帝国南方开发指挥使衙门的。告诉他们帝国决定,让他们做好与当地郡县的交接,下半年南移。现在就让他们派人到会稽、珠江流域,交趾,日南,调查马上可以开垦的荒地资源情况,奏报帝都,以便帝国统筹安排。还特地告诉桥玄,阳安公主刘华决定参与南下开发,让他在苍梧找一块能安顿公主的土地,具体事务与光禄寺协调。

另一份给中原人口稠密的郡县,让他们做好南下开发的动员工作。这次不仅豪族大户,小农户也可以。让他们做好登记工作,年中上报朝廷,秋收后就南下。

第九十八章 刘悝也做皇帝梦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七十六章 传说中的女儿国第七十七章 女儿国中的汉家男儿第八章 牛氏风箱一三一章 平常心第八十章 刺客云珠第二十章 危机暴发一五四章 人才的争夺与培养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点——教育第七十九章 宫女护主第三十四章 新兴学科一一三章 父子亲情第九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七十一章 徐晃凯旋第三十五章 卢植与董卓第八十七章 新政还得新动力一四六章 产业工人从哪里来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发户第十九章 冰火两重天一零五章 新的起点第四章 太庙里的牛氏宣言第九章 风箱效应第十一章 张奂将军第六十五章 下马威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国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三十九章 不游而牧一四七章 分鱼妙招第四十四章 长江大水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章 刺客云珠第二十五章 衣冠南渡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六十九章 杜密的烦恼第七十二章 南下 军事不是最主要的第二十章 危机暴发第六十三章 帝国男儿都尚武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头一三五章 双季稻一百零四章 动妄念遭杀身祸第八十三章 妾不如偷第七十六章 传说中的女儿国第七十七章 女儿国中的汉家男儿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头第七十章 南下战略一四二章 公主钟情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敌 还怕弄不死你第三十六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十七章 巨鹿张角第十章 大将军的烦恼一四七章 分鱼妙招第五十章 因势利导一二二章 又要让豪族放血一一八章 段杀神请战一一九章 比武选将 出师北征第五十四章 西域归心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二十九章 瞌睡遇到枕头一三七章 墙与网第七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九十三章 新平潘岳一零七章 南下潮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点——教育一五三章 皇帝 富人 穷人第八十二章 南下目的一一零章 解约后的失落第二十七章 刘氏摆钟和马钧定律一零一章 没有帝师的日子里第五十八章 大婚一四零章 柳暗花明一二一章 新的着力点——教育第二十二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二十一章 有时机会是等出来的第二十二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国第三十九章 不游而牧第十四章 日食阴影下的倒霉蛋第六十章 成了全民公敌 还怕弄不死你第三十七章 西郡的暴发户一零八章 震天巨响第四十二章 靖边策一百章 不听话的老家伙第七十三章 曹操上书第十九章 冰火两重天一五二章 侯补郎使倭一二七章 枭雄末路一百章 不听话的老家伙第五十三章 曙光初露一零一章 没有帝师的日子里第七十四章 石拱桥一百章 不听话的老家伙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国一一七章 金微山血战第十二章 甘于平淡的学者第三十章 内忧既平外患又起第七十五章 消失的夜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