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同边防

在这种情况下,何旦当然可以选择相信谢慎。

“不难办,不难办,草民这便去。”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谢慎这个后台,至少在潞安地界,何家无所畏惧了。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潞安府都在收粮。

因为地震以及疫情的缘故,何旦很难从普通农户家中收到余粮。

何员外收到的粮食也大多来自于小地主。

越是灾年荒年,这些小地主手中的粮食便储备的越充足。由于知府谢慎给出的价格相较于市价还要高出不少,故而这些小地主心甘情愿的把囤积的粮食卖给何员外,再由何员外汇集交割给府衙。

不得不说,谢慎拿捏人心的本事已臻化境。

他可以拿一两个本地缙绅开刀立威,但不可能叫所有地主吐出钱来。

高价买粮自然是最合适的办法,当然这个钱不是谢慎来出,而是朝廷来出。

◆тt kān◆co

国库虽然存银不多,但应付山西一地的粮食采买还是不成问题的。

眼下不是给朝廷省钱的时候,谢慎自然不会在这上面犯迷糊。

很快,何员外便采买到两万石粟米,加上大户借出的一万石,一共三万石粟米由府衙官吏押解到太原府,再经过计调配送到大同。

三万石的粟米够一万军队一个月食用。

大明一卫是五千六百人,也就是说,谢慎督办的粮食足够两卫官军吃一个月。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要知道潞安从来就不是产粮大户,何况又赶上了灾年,能够收到三万石粮食已经很不容易了。

大同府府衙内,巡视边防,督查军饷钱粮的刘大夏刘老大人眉间的愁云终于消散了一些。而站在他一旁的有山西都指挥使马安,和潞安知府谢慎。

这几日来,各地的粮草相继运送到大同,粮草短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大同本身土地贫瘠,如果不依靠其余府州的供给支持很难养活近十万军卒。

要知道光是大同前后中左右五卫就近三万人。还有东胜卫、云川卫、玉林卫、镇虏卫、威远卫、阳和卫、高山卫等环固左右。

军人要操练戍边,消耗本就大如果没有充足粮草,很可能会引发军心动乱。

起初刘大夏还担心镇守太监胡瓒那里会阻挠,谁知此人竟然自始至终未发一言,连带着大缙绅郭怀都没了脾气。

大同北面就是鞑靼人,作为屏障在大同屯守重兵是无可非议的。

山西都指挥使马安上前一步到:“御史大人请看,鞑靼人要袭扰大同,无非是从这几处地方挤进来。”

说完他在地图上点了点,翁观山、赤儿山、再就是三不棘川。

不论是从哪处来,鞑靼人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越过长城。

大同一段的长城不同于辽东,是分段成拱卫式的。

就比如大同右卫这一段,沿着兔毛川河和团山有一扇形长城。城墙将威远卫和大同右卫的戍守将士保护在内,完全不会受到鞑靼人的威胁。

大同府北面的城防也是同理,长城沿着弥陀山、雷公山、方山修建,坚不可摧。

故而不管鞑靼人从哪个方向杀来,只要进入到长城外侧便丧失了机动力。除非翻过长城,不然对大同府基本造不成什么威胁。

刘大夏却是摇了摇头,在地图右上角点了点:“如果鞑靼人是从这边来呢。”

马安瞪圆了双眼,一时说不出话来。

“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如果鞑靼人沿着大青山一路南下,从白羊口的长城断口进入大同腹地,我们的斥候肯定会发现......”

刘大夏叹了一声道:“不是发现不发现的问题。一旦鞑靼人从白羊口、虎峪口的缝隙钻进来,大同府的右肋将完全暴露在敌军的面前。更可怕的是,如果贼酋决定东进,绕过宣府三卫直奔京师,则京师危矣。”

听到这里马安直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本以为朝廷派来的这个御史老爷不过又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谁知他竟然直接指出了宣府-大同防线唯一薄弱的环节。

白羊口、虎峪口之间长城有塌毁,确实是鞑靼人唯一可以抓住的机会。如果他们真的长驱直入,绕开防线直扑京师,京师将无险可守!

这也是大明朝迁都后一直面临的问题。

谢慎接道:“老大人说的不错,此处是我军部署的薄弱环节。如果不能有效增设关卡,必将是一隐患。”

天子守国门固然能够激励士气,可问题是一旦敌军绕过你精心布置的防线京师就将暴露在敌军面前。

马安瞥了一眼谢慎,眼神中满是不屑。

刘大夏也就算了,好歹年纪摆在那里。可眼前的这个谢慎谢知府,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也敢在这里妄自评说军国大事,真是可笑之极!

谢慎也懒得和这位马指挥使打嘴仗,继续说道:“马大人不妨调集临近阳和卫守军前往驻防,此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谨修啊,你觉得鞑靼人真的会倾尽举国之力攻向京师吗?”

刘大夏捋了捋胡须,淡淡问道。

谢慎心道这问题也太简单了。在这些大明朝土著看来,鞑靼人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但站在历史全知全觉的视角上来看,中晚明,也就是俺答去京师外绕的那一圈有些威胁。

整个弘治朝,小王子虽然袭扰大同、宣府频繁,但基本没有突破防线,攻到京师外围去。

“以下官之见,鞑靼人没有实力倾尽举国之力与我大明开战。”

山西都指挥使马安这下忍不了了。

“哼,谢知府方才明明说鞑靼人可能经由白羊口、虎峪口攻向京师,怎么现在又说不会倾尽全力攻向京师呢?”

谢慎心道我不理你,你倒来劲了?

好,既然你抢着被打脸,那就成全你。

谢慎笑了笑,极有涵养的说道:“马指挥使此言差矣。鞑靼人利用长城缺口攻向京师和倾尽举国之力和大明一战明明是两件事,马指挥使为何混为一谈。”

马安听得一愣。

“这怎么会是两回事?”

......

......

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退为进(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禅(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过第四百三十章 医者仁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这下反转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关系第一百七十章 薛大人好自为之吧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这行不容易啊!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五章 甩锅与背锅第一百一十三章 姚江诗会(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烛夜第一百七十二章 无巧不成书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书第五百八十四章 仓储与国运(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国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双倍月票!】第五十七章 我不夺案首谁夺案首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第四百八十四章 坑人与被坑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会宁员外(三)第六十一章 府尊点拨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织造厂(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硕鼠(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七十章 薛大人好自为之吧第八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这行不容易啊!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的风疾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是一路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姐弟情深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签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虽贵,情更贵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二百九十八章 谁是黄雀(第四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第六十八章 国士无双第五百一十三章 “负荆请罪”第三百七十章 二桃杀三士第五百八十四章 仓储与国运(下)第六十九章 生意找上门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祸得福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恶扬善的县学生员第三百二十八章 代人受过第二百零五章 验封司主事第五十二章 巡抚按临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乡第三百零九章 接风宴(第五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四十四章 绍兴恶痞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额通兑第四百七十八章 论功行赏第二百八十五章 针尖对麦芒第三百八十七章 阎王要你三更死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乐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宾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东厂?第十一章 拜师教谕第五百七十章 无耻之徒【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从癸丑到甲寅第二十九章 丰厚酬金第二十七章 教谕开小灶第二百零五章 验封司主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诗哉茶哉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华亭缙绅的生意经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五百零八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七十二章 内宫助力第四十六章 小萝莉第三十八章 会试考官李东阳第二百零一章 修筑堤坝,改造海涂第一百八十章 别离情第二百五十三章 嚣张的寿宁侯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绅顽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零八章 科试前后第一百八十章 别离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辅弼贤臣(第四更 )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一)第一百零七章 煎饼煎饼!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童生也有梦想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五百一十六章 杀机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