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与首辅交锋

明代禁海,禁的是普通商贸。而国与国之间的外贸并没有被禁止。

相反,大明还设置了市舶司这一专门机构负责与各国海贸。

明代市舶司共设三处。

其一设在广东的广州、其二设在浙江的宁波、其三设在福建泉州。

在广东的市舶司是专为暹罗﹑占城、满剌加﹑真腊等国朝贡而设﹐最为重要。在浙江的是专为日本朝贡而设,后因为倭寇问题一度废止。在福建的是专为琉球朝贡而设,虽然佛郎机人也想经此登岸,但不是以朝贡的名义,是不会被允准的。

市舶司设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两人,正六品。隶属于布政司管辖,所纳税额自然也都流入了布政司衙门。

谢慎在入宫面圣前,将这些背景资料又在脑中过了一遍,确保不会出问题。

作为一个研习明史科班出身的人,这些东西自然是早已印在了脑子里,但通过反复印证,可以使这些东西更为牢固。

天子是在乾清宫召见谢慎的,故而当佥都御史谢大人穿过整个外朝来到内廷时已经大汗淋漓。好在官袍是绯色的,晕透后并不明显。这要是浅色的,还真是够尴尬的。

谢慎奉召进殿后发现一票内阁大学士都在,直是有些心惊。

这是召见内阁御前会议吗?

徐溥、刘健、李东阳、谢迁哪个都是风云人物啊。

不得不说,弘治中兴还是有其道理的。有这么多名臣辅佐,想不做出些政绩都困难。

弘治皇帝满脸愁容,见谢慎入殿,眉宇间才稍稍露出一丝喜色。

“谢卿,朕宣你来是为开海禁一事。”

谢慎叩拜行了臣子之礼后,拱手回禀道:“臣恭听圣训。”

弘治帝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开海禁一事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分歧。诸部院寺就此事争论不休,有支持开海的,也有坚称必须禁海的。就连诸位大学士也意见不一。谢卿,且说说你主张开海的理由是什么。”

说完,弘治帝刻意的顿了顿,将目光落在了首辅徐溥身上。

作为弘治帝钦点的首辅,徐阁老已经在内阁阁揆的位置上做了整整五年。

这五年来,内阁上下一心,为弘治帝分忧不少,端是让人满意。

可就是这位天子宠臣,在开海禁一事上言辞激烈,反对开海,加之次辅刘健也持反对态度,这让弘治帝的态度犹豫了起来。

弘治帝本身也是倾向于开海的。

不过他是个典型的老好人,不希望看到朝臣尤其是内阁分裂,故而在这种时候往往会出来和稀泥,直到一方被劝服为止。

这一次他希望站出来和稀泥的自然就是谢慎。

谢慎对帝王心思的把握已炉火纯青,当即拱手答道:“臣主张开海禁,是因为其一可以增加朝廷税赋,其二可以减少走私。其三可以宣扬我大明国威。”

这三条他在奏疏中都已经写明过,只不过当着皇帝和诸位阁老大学士的面说出来,却是别有一番味道。

他注意到此话一出徐溥的面色大变,但碍于皇帝就在旁边不好发作。

弘治帝点头道:“谢卿说的这后两条,朕都明白。可开海禁怎么就能增加税赋了呢?”

在弘治帝的印象中,朝廷对商贾征收的商税统一都是十税一,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征收税率是不变的。加之平日里市舶司呈递的贡品数量极为有限,给弘治皇帝的印象就是海贸不赚钱。

虽然谢慎在奏疏中写明开海禁可以使朝廷税赋大量增加,但弘治皇帝对此还是持怀疑态度。

“陛下,海贸不同于一般商贸。不必一定遵循十税一的税率,可以十税二、十税三。这个可以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且市舶司呈递的贡品大多是番国精选的礼品,数量自然不可与普通海贸相比。”

谢慎顿了顿,继续说道:“据臣所知,南洋的香料、波斯的地毯都是极值钱的物什。这些番国海商将其贩运到大明可以赚取数倍的利润,他们再将我大明的瓷器、丝绸运送回国又可以大赚一笔。故而即便是十税三也不算高。”

谢慎这一番言辞显然打动了弘治皇帝。

天子眼眸微微转动,沉声道:“徐卿以为如何?”

徐溥脸已经憋成了酱色,听皇帝主动问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臣以为万万不可开海。”

徐溥果然不出意外的跳出来唱反调。

他早已在邸报中把谢慎所进奏疏的内容翻来覆去看了数遍,终于发现了突破口。

“谢御史所言,开海禁可以抑制走私。那些与番国做生意的海商会转而通过朝廷下设的衙门进行贸易。可臣却认为,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很难控制。若是这海经局的官吏与海商勾结,中饱私囊所造成的危害比走私更甚。”

贪墨问题一直是困扰大明的顽疾。

虽然太祖皇帝反贪的决心十分强烈,但贪腐情况却并没有得到遏制。

海贸这一块如果真的开了,谢慎提议创建的这海经局便首当其冲,要面对诸多海商的贿赂。

如果内里烂掉了,最终海贸这一块并不会给朝廷带来多少税赋,相反还会将许多大明优质的商品如丝绸,瓷器流往海外。

徐溥的观点就是,既然无法避免贪腐情况的出现,不如索性一刀切禁止开海。这样虽然会少了一点税赋,但却可以保证弘治朝官场清正廉洁的风气,其隐性收益更高。

他这一番说辞显然说到了弘治皇帝的心坎里。

要知道,弘治帝是一直以上古明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他要中兴大明自然离不开文官这个群体。如果文官内部腐化了,还谈什么中兴?

谢慎心道徐溥还真是个老顽固,看来不使出撒手锏是不行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冲徐溥拱手道:“阁老此言差矣。官员贪腐与否和开海禁并不关联。况且设立海经局的目的就是为了不与市舶司产生关联,这样海经局受巡抚节制,直接对朝廷负责,不必和地方产生瓜葛,又怎会有贪墨发生?就算真的有贪墨,朝廷也会严查,但这并不成为拒绝开海的理由,阁老切莫要因噎废食啊。”

......

......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京师我来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关系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股钱庄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桥码头血战(二)第五百八十章 缘分天注定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仓储与国运(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宫中有人好办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四百零九章 病入膏肓第四百章 借势分宠第七十八章 返程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术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诗会(二)第四百三十章 医者仁心第四百三十三章 远道而来的客人第二百三十章 解元郎第二十四章 暗中角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书第四十七章 报官第五百三十一章 赐死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二百九十六章 蚍蜉撼树(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穷则变,变则通第一百四十五章 画舫游湖第四百二十一章 抽丝剥茧第四百六十七章 贼酋来袭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人笑我太疯癫第三百四十章 齐人之福第三百一十二章 主政一方(第三更 月票200票加更!)第五十三章 与巡抚对饮第一百九十三章 穷亲戚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问题是顽疾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气势,你还别不服!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粮草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五百一十六章 杀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内臣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四十三章 豪门陆氏第一百二十八章 强势的徐老大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运河顽疾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十五章 君子之风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第九十八章 双双金鹧鸪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报仇(二)第二百零八章 科试前后第四百零三章 刘娘娘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辅的善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姚江茶与雅集第一百九十九章 所谓儒学第五百七十五章 泰山封禅(二)第六十六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谢状元第二百四十章 会试会试!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恶扬善的县学生员第五十六章 连试三场第一百八十一章 从台阁体到茶陵派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简陋的号舍第五百六十三章 案情反转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万事兴第三百九十四章 过河卒第五十九章 酒宴上的众生相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的风疾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执念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转折点的乡试第八章 拿你来做垫脚石第六十五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二)第三百七十章 二桃杀三士第二百五十五章 这下反转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一)第一百零五章 孙王两家的争端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间美味小笼包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会宁员外(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难料(第一更)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风景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风得意,跟贡院说再见第三百七十八章 弘治驾崩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家的反击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司会审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结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祸得福第十五章 君子之风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会(四)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六十六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和人情第五百八十三章 仓储与国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