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

谢慎不是风流成性的人,自然不希望处处留情。尤其是这种一夜之欢,带来的麻烦远比那片刻欢愉要多。

好兴致全被这突然而来的闹剧搅了去,谢慎自然再无心沐浴,便跳出木桶擦干身子换上了一套崭新的中衣。

对着铜镜照了照,谢慎发现他面颊和脖子已经通红。

不应该啊,不应该......

再怎么说他也是和三五女子有过肌肤之亲了,怎么今日竟然表现的像个雏儿一样。

谢慎摇了摇头,罩上了外袍系好绸缎腰带,蹬上靴子匆匆朝外间走去。

......

......

昨夜突发的事件让谢慎疲惫不堪,一夜辗转反侧,就是不能入寐。

故而翌日一早,当其伴架离开居庸关驿时整个眼皮都在打架。

好在天子隆恩,谢慎能够乘坐銮驾,可以稍稍补补觉。

一连四日,御驾过岔道、榆林驿、怀来卫、土木驿、保安卫、鸡鸣驿,凡总三百里终于到了宣府镇。

щшш¸ тTk Λn¸ C 〇

宣府完全是为了拱卫京师而建造的一座军事要塞,其东据黑山,南距紫荆关,西据积儿岭,北据西高山,东南距居庸关,西南尽顺圣川,西北跨德胜口距野狐岭,东北据独石。广四百七十里,袤八百六十五里。

谈起宣府,就不能不提宣府的官制。

正是因为宣府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让大明天子对其极其重视。让任何一个人独揽大权,天子都不能放心,故而此处官员间的制衡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总的来说,在正德朝之前,宣府的势力一共有三股。

第一股是巡抚。

大明定制,巡抚必身兼都御使、副都御使之职,故而其必是文官。

但文官毕竟不能亲自领兵作战,故而还需有总兵。

总兵的全名叫镇守总兵官,其下还有副总兵一人,游击将军两人。除此之外还有分守北路独石、马营等处左参将一员,驻独石城。分守北路独石、马营等处左参将一员,驻永宁城。分守西路万全右卫等处左参将一员,驻万全右卫城,分守南路顺圣、蔚广等处右参将一员,驻顺圣川西城。分守中路葛峪堡等处左参将一员,驻葛峪堡地方。

基本上高级将领就是这些,当然其下还有些守备官。

光是文臣武将互相制衡天子还不放心,这才有了镇守太监。

如果说一般地方的镇守太监最多是捞钱,此处的镇守太监则关系到防区安全。

别管是巡抚还是总兵只要得罪了镇守太监就没有好下场。毕竟镇守太监可以直接陈写奏疏送抵京师,呈由天子御览。

笔在太监手中,他们想怎么写就全凭心情了。

除了这三股势力,正德朝又增添了大同、宣府、辽东三镇总督,与陕西方面的杨一清相互呼应。

这三镇总督便是大名鼎鼎的杨廷和。

因为宣府的地位实在太重要,杨廷和大部分时间还是驻跸在宣府镇的。

这样宣府一镇便出现了四位大佬,其间勾心斗角可尽情想象。

按下这些暂且不提,却说御驾抵达宣府城外,总督杨廷和、巡抚魏煌、总兵于韫、镇守太监戴姌全部出城跪迎。

由于提前得知了天子北巡的消息,杨廷和将接驾的一应事宜准备的十分妥当。

这让正德皇帝十分满意。

要知道他之所以北巡就是因为受不了京城的逼仄,到边关来散心的。

要是边关守官还和京中的那些老顽固一样,可真是毁兴致。

天子銮驾缓缓驶进城中,杨廷和总算长出了一口气。

他当然不想做一辈子的总督,如果有机会他还是希望返京的。

天子北巡在他看来是个十分好的机会,若是抓住了其前程将一片大好。

因为天子北巡的太过突然,修筑行宫显然是来不及了,杨廷和能做的就是把总督府让出来供天子驻跸。

而魏煌的巡抚衙门自然让给了杨廷和,他搬到了总兵府。至于于韫,实在是没人欺负了,只能搬到一处私人别院暂且将就一番。

他只期望天子玩够了可以早些离开宣府......

......

......

圣驾驻跸在总督府,一应护卫也都由随行锦衣卫负责。

正德皇帝只觉得疲惫不堪,早早歇息了。

谢慎由于在銮驾上补了补觉,反倒是来了精神。

正巧杨廷和请他到巡抚衙门一叙,谢慎便欣然前往。

宣府的巡抚察院是弘治四年建立,原先是副总兵署,故而看起来稍稍有些寒酸。

不过这是与总督府相比的,单单看这巡抚察院还是比一般富商宅邸阔气不少的。

“小阁老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巡抚察院正厅之中,杨廷和冲谢慎拱了拱手轻声道。

“石斋公说这话叫谢某如何自处?”

谢慎走到近前笑了笑道:“某还要感谢石斋公呢,要不是有石斋公坐镇宣府,谢某在京师哪里能睡得那么舒坦。”

杨廷和那个汗颜啊。

这小阁老是真会夸人啊,夸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下官做的这些都是份内之事,当不得小阁老如此夸耀。”

由于天子还没有赐宴,故而杨廷和也不敢擅自设宴接待谢慎,只备下了点心茶水,叫仆人小心伺候着。

谢慎端起茶杯酌了一口,欣然道:“石斋公好口福啊,这茶叶的味道比之苏杭也不予多让。”

“小阁老说笑了。”

杨廷和挤出一抹笑容道:“都是陈茶,哪里有什么味道。”

“哎,陈茶有陈茶的味道嘛。”

谢慎用茶盖刮了刮茶末,笑声道:“不然朝中的那些老臣岂不是都可以上书乞骸骨了?”

杨廷和笑容一僵,不知该如何接话。

小阁老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小阁老这是暗示朝中有些恋权的老匹夫该去官返乡养老了吗?

还是说,小阁老有心思保举他杨廷和入阁?

......

......

ps:这一章写的好累啊,老坤查了无数资料,看在老坤这么考据的份上,诸君赏赐几张推荐票、月票鼓励一二可好。感谢书友木有点太多的打赏~下一章晚些。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第一百一十三章 姚江诗会(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顺门哭谏第二百零三章 兴文教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厂缉查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二百一十三章 贤侄要代笔吗?第四百七十八章 论功行赏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三百五十六章 开海禁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三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三百一十章 疫病与口罩(第一更)第五百零四章 挟君(第八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硕鼠(三)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禅(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零一章 但愿人长久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关系第三百三十九章 芊芊有喜第三百二十三章 过堂第四百九十一章 内讧第一章 积善之家第九十七章 入股书坊第四百八十二章 宫中有人好办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王守仁坐而论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嚣张的寿宁侯第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软肋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诗会(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郑训导的过往(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阶梯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执念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厂卫之间第五百八十四章 仓储与国运(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背后有人(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试帖诗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抚院第四百四十二章 华亭缙绅的生意经第四百六十七章 贼酋来袭第四百九十三章 钱宁出逃第一百五十九章 余姚仙茗第二百九十六章 蚍蜉撼树(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厂缉查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试点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乡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织造厂(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漏网之鱼(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首辅的善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第四百九十一章 内讧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二百一十五章 因祸得福第二百五十五章 这下反转了第四十六章 小萝莉第五百二十五章 无所不用其极【4000字二合一大求双倍月票!】第二百七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五十六章 连试三场第五百七十四章 泰山封禅(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身与立场第三十一章 县试县试第三百七十三章 坑死妹夫的大舅哥第四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四百零五章 博弈第二百三十五章 甩锅与背锅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司会审第三百二十九章 布局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二百八十二章 蝴蝶效应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第五更)第六十三章 营造一场偶遇(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与王守仁谈心学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难题(第一更)第三百五十四章 储君好才是真的好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怀送抱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四十二章 奔赴府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顺门哭谏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一章 积善之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内鬼(第五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穷则变,变则通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一百五十章 应对之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外察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难题(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四章 国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双倍月票!】第五百一十八章 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