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改造神机营

对达延汗来说,恐怕褐云堡只是这次噩梦的开始。

就在他撤军后不久,有哨骑来报说宣府根本没有援兵。那日他在褐云堡看到的恐怕只是明军的疑兵。

气恼之际,达延汗打算杀回宣府。可又有哨兵来报,说这次从蓟镇方向有大股援军赶到,看样子不似是虚张声势。

这下达延汗彻底懵了。都说明人狡诈,他今日才算是见识了。这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之间,当真是叫人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粮草问题是困扰草原人的一大问题,原本达延汗是希望在攻克褐云堡后将劫掠来的粮食存放到此处,以解决粮草短缺之疾,可现在这么一撤兵再想攻克褐云堡难度就加了不少。

当然,达延汗要是不惜一切代价猛攻,还是可以拿下这座戍堡的,可他不敢这么赌,因为草原控弦之士数量太有限了,死一个少一个。

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走了。来宣府、大同随时都可以来,可大明天子可不会每时每刻都想着北巡。

没有这么一块肥肉勾引着,达延汗真担心族人有没有动力卖死命。

在愿望与现实间达延汗痛苦的挣扎着,便在此时,明军的一次夜袭彻底断绝了他的美梦。

这次夜袭的明军数量并不多,但他们明显是经过缜密计划,直冲着粮草来的。

一把大火将鞑靼人仅有的粮草烧了个精光,这下达延汗也不用纠结了,只能选择撤军。

士气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来时雄心满满的达延汗只得感慨老天不公,时运不济。

在对赌国运的这一注中,毫无疑问大明是获胜的一方。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正德皇帝朱厚照心情大好。

鞑靼人竟然真的退兵了,这一次他们直接退回了漠北,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折返回来。

朱厚照不得不承认,是夜袭鞑靼人大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这一策也是出自他的先生谢慎。

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谢慎俨然英雄一般。

他享受的不光有皇帝的嘉奖,还有整个宣府驻军的敬意。

朱厚照兴奋之余还微微有些失落。

他其实一直想亲自统兵和鞑靼人大战一场,这次是最好的机会,却是与他擦肩而过。

即便任性好战如正德,在这种时候也不会下令命军队追击。

鞑靼人只要绕过长城返回漠北,便如草原狼一般行踪难觅。这种时候追击很可能孤军深入,被敌军反吃。

意兴阑珊之际,朱厚照也没有在宣府继续待着的心思了,索性起驾回京。

天子决定返京,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正德三年元月的这次北巡,也算是有惊无险。

对谢慎来说,这次北巡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至少让正德皇帝清楚的认识了敌我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不会盲目的生出我天朝上国,国富军强,天下无敌的错觉。

别的且不说,鞑靼人在军事上还是有与大明掰一掰手腕的资本的。

只有让天子有了危机感,才有发展新军的动力。

谢慎一返回京城,便问询了燧发枪仿制的进展。

不得不说,大明匠人的手艺还是很高超的。只要把燧发枪的实物给他们拆解研究,再把基本原理讲明,他们就能仿制出八九不离十的东西来。

谢慎当即决定入宫将这一喜讯告诉正德皇帝。

在他看来这是一次改变大明历史走向的好机会,如果抓住了,大明强军强国将不再只是一纸空谈。

由于之前已经给正德皇帝通过气,这次朱厚照倒是没有过于惊讶,当即准奏,命兵部创建新军,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英勇之民。

在谢慎的建议下,神机营也完成了更新换代,将火铳全面替换成了燧发枪。

燧发枪的产量有限,全面推广有难度,但要想在小范围内配备还是能做到的。

“四明啊,老夫有时经常在想,你到底是不是我大明的人。”

内阁值房中,李东阳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说道。

“呃......”

谢慎十分尴尬的看着李东阳,心道这是什么意思?

“老夫阅人无数,可从没见过你这样聪明绝顶的,似乎你领先了所有人一个身位。”

我靠,不愧是老油条啊,李东阳该不会看出他是穿越者了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太尴尬了。

“西涯公谬赞了。谢某也不过是运气好了些。”

李东阳摇了摇头道:“一次是运气好,次次都如此就是实力问题了。为什么旁人不会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而只有四明你有?”

这......这话可该怎么接?

运气确实是实力的一部分啊。何况,他确实是实力比别人强。可他不能自己夸自己啊......

“额,可能和谢某平日里喜欢瞎寻思有关。”

“年轻人谦虚一些是好的,可也不要妄自菲薄啊。”

李东阳叹了一声道:“以你的本事便是来坐老夫的位子也无不可,老夫真的有些倦了。”

细细算来,李东阳入阁也有十五年了,加之其在翰林院蛰伏的时间,能看清的都已经看清,确实到了无所留恋的年纪。

用一句流行的话说,老夫已经阅尽沧桑。

不过谢慎却是不愿意李东阳就这么致仕。说一句自私的话,这是一个多好的挡箭牌啊。

有李东阳在,就不会所有人都盯着谢慎看,一旦李东阳、谢迁这批老臣不在了,就没人为谢慎遮风挡雨了。

天知道会不会有人盯着首辅的位置,随时准备使坏下绊子。

“西涯公老当益壮,可不能有隐退之意啊。”

谢慎由衷的说道。

“若不是放心不下陛下,老夫真想回乡过几天安生日子。”

稍顿了顿,李东阳接道:“四明啊,你知道心累的感觉是什么样吗?”

谢慎心中苦笑,心道也许没有人比我更明白这种感受了,作为一个穿越者,时刻要提醒自己不要被同化绝对是一个累心的事情啊。

“至少西涯公做出的这些努力卓有成效,如果西涯公不去做,固然可以得片刻清闲,可这事还能指望谁去做?”

在这件事上,谢慎是一定不会松口的。

别的事情都可以谈,惟独这件事没得谈!

想撂挑子不干,把活儿都推给我,你这是想累死我啊。

幼苗需要呵护,可不能这么揠苗助长!

但李东阳却一直盯着谢慎,弄得谢慎脊背发凉。

李东阳一副老夫很看好你哦的眼神,真的是叫人无奈。

好在此时谢迁适时的咳嗽了一声道:“这好好的,元辅何必说这些。不若一起去看看神机营训练吧。”

谢慎心道谢于乔真是救星啊,连忙道:“木斋公说的对,西涯公不是一直对这燧发枪好奇吗,正好陛下今日要看神机营操练,不如一起去看看吧。”

李东阳有些犹豫道:“这,这恐怕有些不好吧。”

谢慎心道李东阳这是抹不开面子啊,便笑道:“不妨事的,我不说,木斋公不说,有谁会知道西涯公去神机营的事情?”

李东阳不料被谢慎这么摆了一道直是无可奈何,遂点头道:“老夫倒不是怕什么,既如此便一同去看看吧。”

宣府的事情李东阳也多少有些耳闻,他也觉得大明的军队有隐疾在,既然谢慎能够给开出方子,那治上一治还是可以的。

却说内阁三巨头,呃是内阁三位大学士一齐翘班,出城去也。

神机营最早由明成祖朱棣一手创建,定员五千人。其中有步兵三千六百人,皆配备火器。骑兵一千人,以为辅助。另有炮兵四百人,顾名思义是掌控战时火炮的管理。

这支军队的构成还是十分科学的。事实上大明的建制火器部队甚至领先了西方一百多年。可问题是科技这东西是不进则退的。

由于种种方面的考虑,大明并没有给匠人很好的待遇,这导致民间官方创造力都极度匮乏。

加上军官吃空饷的问题,神机营也渐渐衰败了下来。到了正德即位,满额五千人的军队只有不足三千人。

放到全国来看,这个比例还算不错,但在京师,在天子脚下,能生生跑路两千人,天子的颜面何在?

只不过正德皇帝贪玩,平日里也懒得管这些。

可这次谢慎提起了神机营,正德皇帝也自然要过问一二了。

天子亲自过问,便是有再大的难处也得硬着头皮来了。很快,空额便被补齐,第一批仿制的五百部燧发枪也送到了神机营。

谢慎不由得感慨,有权力真的好啊。

神机营的突然雄起让京师三大营中的其余两营羡慕不已,但没办法,谁叫小阁老捣鼓出来的这个什么燧发枪跟神机营的关系最大呢。

却说内阁三巨头来到神机营时正德皇帝早已到了良久。

他见除了谢慎,李东阳和谢迁也跟着一道来了,颇为惊讶:“首辅和次辅也来了啊。”

“回禀陛下,老臣也想来看看这燧发枪究竟如何奇诡。”

李东阳不疾不徐的说道,依然是那么的得体。

“恩,既然都来了,那就一起来看吧。”

朱厚照大手一挥,侍候在侧的谷大用立刻高声道:“陛下有旨,步兵齐射!”

那排列成一排的五十人立刻端起燧发枪朝两百步外的靶子射去。

他们本就是熟练掌握火铳、火炮的使用,故而对燧发枪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上手极快。

因为要御前表演,之前他们已经演练过无数次,断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只听见清脆的声响,两百步外的靶子上出现了数个圆洞。

沉默了良久,朱厚照才连连拍掌道:“中了,全都射中了!”

他兴奋的像个孩子,冲谢慎道:“先生,这也太神了。”

朱厚照喜欢新奇的东西,故而在还是太子时就曾经随着弘治皇帝来到神机营。

在他的印象中一来火铳的射程没有燧发枪远,而来精确程度也大大不如。

燧发枪可以精确的命中两百步外的靶子,可火铳在一百步外就可能射脱靶了。

“陛下,这是时代的进步啊。”

谢慎笑了笑道:“陛下觉得这燧发枪若是全面普及,我大明的战斗力可以提升几成?”

“哈哈,这是天佑大明!”

朱厚照攥紧了拳头,咬牙道:“要是这燧发枪全面普及了。还哪里有鞑靼人什么事。那贼酋要是再敢犯我大明边境,朕就用这燧发枪狠狠的射死他!”

“对射死这帮蛮子!”

谷大用亦做出咬牙切齿状。

朱厚照直是被他逗乐了,连声道:“你个奴婢,是越发没有规矩了。朕和几位大学士讨论国事,你插什么嘴?”

谷大用却是笑道:“皇爷,奴婢不懂什么国事,但奴婢明白陛下是天命所归,有上天庇佑。不然老天爷为何把这么好的东西托小阁老之手献给皇爷了呢?”

谢慎心道怪不得皇帝都宠幸宦官呢,这太监讨人欢心的本事文官可比不了啊。

这倒不是因为太监天赋异禀,而是文官们顾忌的东西太多了。

要在士林清流圈子里混,最重要的便是官声,一旦被打上了谄媚君上的标签,那基本仕途堪忧。

其实一开始谢慎也是心情忐忑的。别管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其实射程都不能算远,这点其实优势比之弓箭并不明显。

但现在看来,至少在两百步的射程范围内,还是能够命中人形的,这就足够的。

火枪比之弓箭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密度的铺排作战。

这样可以避免弓箭阵列断层的问题。而且火枪部队不需要辅助部队,可以单独作战,这对于革新作战思想也是很有益处的。

至于用火枪列阵对付骑兵,实战操作起来可能不会那么完美,但总归是个新的尝试。

谢慎又不是神,不可能做到创世神那样毁天灭地,他只能在他能力范围内改造大明,让大明在军事、经济、制度上都有新的东西出现。

这个改变的过程或许会有阵痛,或许会让人感到不适,但却是必须经历的。

......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场问题第二百五十一章 惹上皇亲了第二百零七章 从私塾开课到科试开考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降救兵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一百零一章 但愿人长久第五百七十二章 攻守之势异也【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章 谁是幕后之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四百八十五章 宁王谋反(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风波平息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风波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报仇(二)第五十七章 我不夺案首谁夺案首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顺门哭谏第一百九十一章 这不公平!第五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上)【第一更, 求双倍月票!】第十五章 君子之风第五百二十一章 搬救兵(上)【第三更,求双倍月票!】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零七章 饵战!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试这个拦路虎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难料(第一更)第六章 孙家恶奴第二百九十五章 漏网之鱼(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蝴蝶效应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谢旭第四十四章 绍兴恶痞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四百六十八章 国运之争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织造厂(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场作戏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一百零五章 孙王两家的争端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四百四十八章 阴谋论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八十七章 巧遇陆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势迷离第四百一十章 肺痨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魁会(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五百七十二章 攻守之势异也【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谋定而后动第八十四章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桥码头血战(一)第九十一章 东厂的杀机第五百零九章 匕现第七十八章 返程第四百一十六章 谢慎的改革模式第一百五十四章 巡抚设宴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第三百八十八章 巫蛊之术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会宁员外(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你来我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二)第八章 拿你来做垫脚石第四百九十章 将计就计第三十四章 县试案首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九章 廷杖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酒楼计划提上日程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觅清幽第二百五十九章 风波平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风波第二百九十二章 厂卫之间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释前嫌第五十四章 别有一番风味第三百二十五章 鞑靼人扰边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术第三百九十九章 变天了(第三更)第五百四十章 谢迁致仕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厂卫之间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王守仁坐而论道第三百八十五章 内廷外朝之争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五百零一章 猪队友啊(第五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内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也要检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夺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一百六十三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第二百九十一章 骑墙的锦衣卫第四百五十五章 症结所在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四百章 借势分宠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会宁员外(二)第四十四章 绍兴恶痞第四百零七章 四边总督第二百七十二章 内宫助力第三百五十九章 与首辅交锋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二百一十八章 世道人心(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气势,你还别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