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

(求收藏,求推荐票!)

王守仁眼眸微微一转,似笑非笑的说道:“要去杭州府的不光是锦衣卫,还有东厂的人。而且听说李广李公公提前和东厂的人打好了招呼,这次怕是要下死手了。”

这下不光是王守文,便是谢慎也骇了一跳。光是锦衣卫要去杭州府已经够让人惊讶的了,现在东厂的人竟然也卷了进来。而且东厂一般都在京畿活动,这次竟然千里迢迢来到杭州府办案,直是叫人难以理解。

在谢慎的印象中,东厂的人一直是奸臣宵小的代表,如果说锦衣卫里面还能出几个仁厚忠义的指挥使,东厂的厂督则似乎都是竖着兰花指,阴阳怪气的阉人......

谢慎印象中弘治朝东厂的实际掌权者是杨鹏和罗祥。至于这二人在东厂的位席怎么排,谢慎却并不清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所有宦官阉人其权力在弘治朝都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即便是东厂的厂督都得夹起尾巴做人。几年前甚至有官员上书请求皇帝裁撤东厂,但弘治皇帝没有同意。此事后东厂的气焰便被压了下来,甚至不如一直被他们打压的锦衣卫。

宫廷太监的席位总得来说有一套定式。司礼监掌印太监是第一,下设司礼监秉笔太监数人。首席秉笔太监掌管兼领东厂,可以算二把手。这之后的席位名次可就没有规定了,完全靠皇帝陛下个人的喜好荣宠。

就拿本朝来说,王守仁刚刚提到的宦官李广很受皇帝的宠信,得到了传奉官的职位。这职位是于成化朝始设,弘治皇爷即位之初曾经废除。但因为李广十分擅长揣度圣意,最终得到了弘治皇帝的赏识,被破格授予传奉官。

传奉官,顾名思义其职责是传奉圣旨,可以直接任命官员。由于不需要吏部审核,廷议,传奉官本人拥有极大的权力,胆子大些的甚至可以假借皇帝的名义卖官鬻爵。

传奉官中最出名的要数成化朝的大太监梁芳了。由于他是万贵妃的亲信,故而皇帝对他很信任,几乎可以和当时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分庭抗礼。

到了弘治朝,虽然内监的权力被极大的削弱,但传奉官的职位还是极为艰难的保留了下来。

李广大权在握,自己卖官鬻爵,以谋取私利。这厮的历史评价很低,可以归到佞臣传里,最后也是不得善终。这样的人卷入到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里,谢慎是一点也不惊讶的。

别管李广是和罗祥还是杨鹏打的招呼,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东厂这次是和李广沆瀣一气了。而且似乎这件事东厂和锦衣卫是站在对立面的,在暗中争夺什么。

“实不相瞒,谢某对这件事也耳闻一二,不知守仁兄打算怎么营救?”

谢慎沉默了良久,还是发声。

本来他对于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并不想掺和,但事情牵涉到了王家,还是王守仁的叔父,若是谢慎不管不问作起缩头乌龟,真觉得有些对不起朋友。

谢慎一直对王守仁很推崇敬佩,但也深知他性格十分刚直。刚则易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王家现在之所以昌盛,那是因为王华王老爷子在朝中任要职,以王守仁的性子若真的入朝为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没他这个状元老爹撑腰,王守仁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谢慎可不想看着这么一个圣人因为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自断前程,适当的帮他分析分析局势还是应该的。

王守仁皱起眉头向北面拱了拱手道:“自然是写奏疏向陛下陈明情况,以营救叔父。”

谢慎心中无奈一笑。果然是王守仁的行事作风啊。

“守仁兄可曾想过,若是陈写奏疏就可以营救,王老大人在京师就可以写,写出来奏疏的分量也比守仁兄大的多,又何必让守仁兄千里迢迢的赶回余姚来营救呢。”

“这......”

王守仁一时语噎,谢慎话糙理不糙,王华说的话肯定比他这个举人分量高。

王华既然自己不上书,而是让王守仁这个做儿子的千里迢迢赶回余姚,一定有他的用意。

“那么,慎贤弟以为家父的意思是什么呢?”

谢慎连连摆手道:“事涉令尊,我可不敢妄言。”

王守仁连忙道:“无妨的,慎贤弟全当帮我了。”

谢慎也不好太过矫情,便清了清嗓子道:“既然守仁兄一定让我说,我便来分析一二,只是若分析的错了,守仁兄可不要怪我。”

王守仁点了点头:“慎贤弟但说无妨。”

谢慎整理了一番思路,淡淡说道:“其实这个事情说复杂有些复杂,但要说简单也很简单。我们首先要理清的是为何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都会来到zj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其次,便是守仁兄叔父在盐运使卢仲景案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再次,就是守仁兄叔父会被哪一方争取。”

稍顿了顿,谢慎继续说道:“当然归根到底,这案子已经成了御案,不能以常理忖度之,更不能用寻常的律法去套用。案子怎么办,涉案之人如何发落全在陛下一念之间。不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也只是个可以递话的人。”

说到这里,王守仁才是恍然大悟。别看谢慎年纪轻轻,可见识确实卓越。

他之前一直纠结的是该如何措辞上书。谢慎则指出虽然决定案件判罚的是皇帝,但能够左右这判罚的锦衣卫,或者东厂一样很重要。

皇帝陛下端坐皇宫大内,自然不可能对案情了如指掌。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锦衣卫和东厂就是皇帝的耳目,皇帝得到的讯息也自然都是从这两方面而来。换句话说,谢慎是告诉王守仁,必须先搞清楚他的叔父在盐运使卢仲景案中的角色和价值,然后选择东厂或者锦衣卫一方投靠,这才可能获得一线生机。

这种时候最忌讳的是犹豫不决,脚踏两只船。这么下去东厂和锦衣卫的人都会得罪,活局也会变成死局了。

......

......

第三百章 西域局势(第一更)第二百零五章 验封司主事第一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第三百一十二章 主政一方(第三更 月票200票加更!)第四百四十七章 钦赐田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贯徐元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童生也有梦想第四十八章 唇枪舌剑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风景第一百零五章 孙王两家的争端第三百六十四章 太子的教材第一百八十章 别离情第一百零六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元郎也要被催婚啊第六十二章 营造一场偶遇(一)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也要检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九十一章 东厂的杀机第五十三章 与巡抚对饮开个单章推书~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京献俘第三百四十三章 谢慎回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觅清幽第三百七十章 二桃杀三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主政一方(第三更 月票200票加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内臣第一百零二章 县学第一课(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别样的孔教谕第五百二十三章 国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双倍月票!】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五百零八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颜三卫第八十七章 巧遇陆渊第二百六十三章 直言上疏刷声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来如此(为舵主戰Dna火加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原来如此(为舵主戰Dna火加更!)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谢旭第二百九十八章 谁是黄雀(第四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五百一十六章 杀机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颜三卫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王守仁坐而论道第七章 县尊断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鸿门宴第五百零五章 蛛丝马迹(第九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大人的心思你别猜第四百三十章 医者仁心第四百零三章 刘娘娘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运来第六十二章 营造一场偶遇(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鸣和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脸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桥码头血战(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阴谋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五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道人心(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返乡第十二章 萝莉计第五百六十八章 你来我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前程很重要啊第五百二十四章 国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双倍月票!】第三十五章 拜谢县尊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四百六十五章 宣府的众生相第二百五十三章 嚣张的寿宁侯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机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七章 报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穷亲戚第三百二十五章 鞑靼人扰边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意和人情第九十章 风华绝代杭州府第九十一章 东厂的杀机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会宁员外(二)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诗会(一)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为进(下)第八十三章 洞若观火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仓储与国运(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此县官第一百九十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零七章 煎饼煎饼!第五百四十七章 杀人灭口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东厂?第三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办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百五十一章 解蛊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梁第四百八十四章 坑人与被坑第四百六十五章 宣府的众生相第三十四章 县试案首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旧布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酒楼计划提上日程第六十八章 国士无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子微服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