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丢人的皇帝

想想契丹军一路长驱直入,郑世民竟然连半点作为都没有。

他不怀疑才怪,只是,这个时候怀疑,怕是显得晚了一些。想到郑安现在在朝中党羽众多。宋喆就是满头大汗。

宋喆对郑安已经心生猜疑了。想到自己一直只信任郑安,宋喆感觉自己已经无信任的人可言了。

而且,郑安大权在握,儿子又手握重兵,只怕,搞不好,真要反他的话。可能他的皇位就要拱手相让了。

想到郑世民现在还掌握着十几万的大军,宋喆就心头大急。他连忙传出了圣旨,让郑世民回京述职。边关之军交由别人。

另一边,宋喆也在担心着江潮,江潮的子弟军始终是他的心腹大患。甚至比起郑安和郑世民的隐患更加的让他寝食难安。

可江潮的子弟军太厉害了,而且,江潮本身也太厉害。估计整个大赵能够对付他的没有几人了。

他现在在等靠山村和宁洲府那边的消息。听说,各路势力都想要去占领宁洲府和靠山村。

如果,靠山村被占,江潮的老巢被人端了的话,江潮的子弟军怕也就废了。

他知道江潮的子弟军完全是靠着靠山村的后勤支撑的,特别是那些火雷类的兵器。

要是没有了靠山村,以江潮现在二万的子弟军,慢慢耗他也能将江潮耗死。

只要靠山村那边被攻下来,他就准备对江潮动手。他做为皇帝手下的兵力还是很多的。各洲府军加起来,百万之军是有的。

江潮并不知道皇帝的打算,在收拾了东型关的残局之后,他带着子弟军和岳鹏举回靠山村了。

东型关则留了一个空关,到时谁想要占据,随他了,反正江潮也没有想过要占东型关。

回程的路上,他在等皇帝的消息,他让人散布出去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了。

要是皇帝还反应不过来,那这皇帝就是真的废了。只要皇帝打压郑安父子。引起他们之间的矛盾,皇帝只怕暂时也对他顾及不及了。

等到江潮离开东型关没多久,刚赶到安西府时,他就收到了手下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

皇帝命令郑世民回京述职,只不过,郑世民却又上书称边关还有契丹军的余孽,需要清除为由,拒不交出兵权。

他甚至带领着那十几万大军,将契丹军占据的几个洲府,又重新占据并夺了回来。

那里留守的契丹军只有几千之众,哪能够对抗得了他们十几万大军。此时的郑世民倒是变成了杀敌的勇将了。

郑安知道了皇帝对他生了疑心,因此,他决定先将兵权掌控在手上为好。

让他儿子回京述职,谁知道会是什么结果!而他自己,则留在了京都。因为他手下的门生遍布,更是掌控大权。

皇帝倒是一时将他无可奈何。再加上郑世民在外掌控兵权。

哪怕皇帝现在知道郑安有反心了,却也只能是干望着,碰也不是,不碰也不是!皇帝这时才知道自己有多憋屈。

朝中大部分知道这些事的大臣们,都表现得很冷漠,没有谁过来找皇帝商量对策。甚至全都装聋作哑。

由此可见,皇帝宋喆做得有多失败。如果,不是因为大部分的官员不想反叛,估计,皇帝可能早就被拉下皇位了。

这时的皇帝想到了江潮,或者,对付郑安一家,只有江潮有那个能力了。

最好,就是江潮跟郑安一家斗得个两败俱伤,然后,他坐收渔人之利。

而就在他想着找个机会准备将江潮调到京城对付郑安时,黄知洲等三名知洲带着耶律光明的尸体来到了京城。

当看到耶律光明的尸体时,皇帝宋喆差点没有一口老血喷死自己。

他满心的肉疼,这可是城池和金银啊,竟然就这样让江潮给杀了。他之前还不知道耶律光明已死。

他还以为耶律光明只是被俘虏了,正由三名知洲带回京城呢,他还在等着靠耶律光明敲契丹族一笔。

现在,敲个毛!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契丹族的怒火,耶律光明可是契丹军神,他被大赵给弄死了,契丹族不为他报仇!?

他没想到江潮竟然扔给他这么个烂摊子。这下,他是彻义的焦头烂额了。

特么的,郑安父子的事还没有解决呢。现在又来个契丹族的事。这尼玛的,以后他还怎么活!?

还没等他从怒火中回过神来,民间再次传起了契丹军被覆灭,靖边候江潮是如何大发神威,将契丹军灭于东型关的。

反正说得绘声绘色,将江潮说成了民族英雄。同时,也将那放契丹军进来的郑世民,说成了通敌卖国的贼子。

一时间,江潮的名声在民间一时无二,此时的江潮要是一呼而起,估计整个大赵都会百应。

皇帝的皇位将绝对不保。皇帝很想要将江潮给杀了,可是,他没有那个能力啊。

而且,现在江潮在民间呼声这么高,明着杀的话。他这个皇帝估计也要坐到头了。绝对会有人打着为江潮报仇的名头,将他赶下台。

现在的江潮是杀不了,也杀不得了!宋喆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气得吐了几回血。看着耶律光明的尸体,他满脸发苦。

无奈之下,只能是让人将耶律光明的尸体送回契丹族去,顺便还送了不少的金银珠宝。他这是想要熄灭契丹族的怒火。

听到宋喆这个决定后,朝中那些正真的大臣,差点没有撞柱而死。大部分的大臣全都对宋喆充满了失望。

这就是大赵之君啊,半点骨气都没有,明明是打了胜仗,可为了怕契丹族的报复,竟然卑躬屈膝。他哪还有大赵九五之尊的尊严!

简直是丢人丢到家了。这样的皇帝,实在是让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虽然,朝堂上,一众大臣一再的反对宋喆的做法,可是这昏庸无能的家伙,却是一意孤行,非要这样做。

一众大臣虽然心生不满,可人家是皇帝,他们能怎么办!?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家伙丢人了!

第510章:女真亡第181章:对江潮的截杀第98章:耍着玩第158章:物理小实验第200章:折腾第391章:城门争夺战第327章:我有证据第462章:包围圈缩小第366章:破城第316章:绝杀第78章:东离月的请求第393章:女真围城第490章:准备进镇第4章:命比草贱第289章:联军的对策第50章:镇国公的报复第321章:帮你夺位第368章:接手常洲第435章:进退不得第110章:江潮的打算第89章:你待会要崩溃第226章:皇帝的打算第449章:准备第81章:立志当杂交水稻之母第341章:东离采的成就第233章:逼迫第256章:天下震动第21章:土匪想造反第37章:先踹为敬第379章:应对第103章:大忽悠第222章:皇帝的屈服第446章:天下各势力的反应第307章:约斗第60章:郡主的心第282章:各势力分赃第278章:陈仁的热切第67章:震惊四座第145章:又将郑世经打了第406章:京都来人第63章:东离族父女第482章:细菌战第285章:满心的无奈第66章:大放异彩第69章:夜郎族的矛盾第211章:江潮被抓第455章:攻城战第459章:同心协力第357章:入蜀地第137章:江潮的艳福第475章:倭国人的战略第214章:卑鄙的黄申郎第130章:慕容芷睛的误会第488章:杀神江潮第260章:耶律光明进关第146章:亲就亲,谁怕谁第74章:杂交水稻第52章:往事纠葛第294章:江潮的喜悦第163章:世道艰难第484章:反击第130章:慕容芷睛的误会第124章:用强第177章:队伍遇袭第171章:遭遇刺杀第238章:出征第515章:反攻草原骑兵第350章:新战术的运用第282章:各势力分赃第259章:混战第256章:攻城第145章:又将郑世经打了第313章:无耻刘英第63章:东离族父女第93章: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第138章:对江潮的妒嫉第294章:江潮的喜悦第202章:情报收集第489章:百姓闯关的真相第482章:细菌战第508章:反攻半岛第410章:百姓苦第325章:选举家主第232章:气急败坏的杨林第1章:可怜的姐妹第323章:叶清影的困境第491章:了解情况第284章:初战失利第355章:第一道防线攻下第505章:三路齐进第42章:分配任务第349章:夺瀛洲第189章:在建的码头第133章:洲府的混乱局势第328章:你该看看第504章:李成奎出兵第271章:肉搏第180章:选择第417章:宗汉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