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

鼓声隆隆,喊杀声震天,经历了一夜的激战,到天亮时分,战斗终于结束了,须城县已被官军攻占,从东城突围的三万除了林冲、董平二人率千余人突围外,其余三万军队或死或降,已经全军覆灭,但宋江却率领两万精锐从南城门突围成功,在郓山乘船进入了梁山泊,消失在白茫茫的八百里梁山泊中。

童贯在数百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北大营,北大营现在临时改成战俘营,关押着俘获的近两万梁山战俘。

这时,大将辛兴宗从城内骑马飞奔而至,低声对童贯道:“卑职已经清点完毕,城内仓库余粮只余三百石,民饥已多日。”

童贯脸色顿时大变,原来梁山军真的粮食将尽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恐怕犯下大错,放虎归山了!

就在这时,有士兵跑来禀报:“启禀太尉,张司马求见!”

童贯知道张叔夜是来指责自己,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恼羞成怒道:“不见!”

童贯心中着实懊恼万分,他心里明白,尽管他们歼灭了三万敌军并占领须城县,但宋江的精锐之军却突围逃走了,再想集中攻灭就难了,令他又急又恨,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太尉,这些战俘该怎么处置?”战俘营的大将杨度问道。

童贯远远望着坐满了一地的战俘,想到正是这些战俘掩护,才知道他犯下大错,放虎归山,他心中杀机顿起,咬牙切齿道:“给我皆斩,人头送京请功!”

他转身离去,战俘营内一片惨嚎,上万官军士兵随即动手,将两万梁山军战俘屠杀殆尽,一时间血染黄土,冤魂遍地,童贯从此在郓州凶名远扬,此后十余年,郓州人提及童贯,无不为为之凶名所慑,连小儿听闻其名也不敢夜啼。

虽然童贯清楚自己犯下了大错,放虎归山,但他绝不会承认是自己失策,他随即上书天子,隐瞒了梁山军粮食罄尽的情况,大力表彰自己功绩。

‘臣秉承圣意,挟天子雷霆之威倾兵须城,三军将士为圣意感召,奋命搏杀,血战须城,须城一夜击破,斩敌三万,敌酋宋江乔扮卑卒,混入残军逃窜,微臣已派虎将追杀,务必将其斩尽杀绝;童贯再上呈天子,臣已攻破敌军老巢,收复须城、东阿、寿张、郓城等要害,至此,梁山余寇再无一城一县,重归荒山野鬼’

数天后,童贯的捷报送到天子赵佶手中,另外还有三万梁山乱匪首级正在进京途中,赵佶大喜,加封童贯开府仪同三司,赐玉带一条,明珠百颗,赏黄金万两,并催促童贯继续攻打梁山,务必将梁山余寇斩尽杀绝。

就在童贯上书天子的同时,张叔夜弹劾童贯的奏表也送到了朝廷,张叔夜在奏表指出,五万梁山军余粮仅剩不足千石,再困十天,梁山军必将粮尽而降,但童贯疏于防范,最终让梁山精锐突围成功,童贯不仅放虎归山,还欺上瞒下,将败局说成功劳,其欺君之心当诛,奏章最后,张叔夜恳请朝廷派御史彻查此事。

张叔夜的弹劾奏章仅比童贯的捷报晚一天送达朝廷,不过童贯的捷报是直接送到天子赵佶手中,而张叔夜的奏表却是送到兵部,兵部随即将奏表转给了相国王黼。

王黼是被梁师成推荐提拔,从通议大夫连升八阶,任命为宰相,提升之快在大宋开国以来也是绝无仅有,所有朝中有人戏称他为马相,‘昼行三千里,一夜升八阶’。

说起来,王黼本来也属于太子一系,但自从东宫事发,太子被严重警告,郑偏妃被贬为庶人,太子党羽一夜尽墨后,王黼也心惊胆战,他将太子写给他的信及纸条全部烧掉,又连夜托人进宫找到了李彦,送给李彦黄金五千两,汴京内城十亩美宅一栋。

虽然李彦替王黼美言,使王黼没有受到太子事件的牵连,但王黼心里也明白,李彦并不缺钱,要想保住自己的相位,光靠一点财物贿赂是远远不够,他还需要和李彦在权力上结盟,才会得到李彦不遗余力的庇护,王黼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而张叔夜的奏表却让他忽然看到了一个良机,当天下午,他便托一名当值侍卫将这份奏表带入宫中。

东宫密信事件不仅太子赵桓受到严重警告,梁师成的权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从前是由他替天子处理日常政务,朝廷各部司奏表都须经过他的手,再由他挑选重大军国政务上报天子。

现在他的权力被李彦分走一半,他原来的官房叫做进奏阁,位于文德殿后面,现在改名为东阁,李彦在西面的集英殿后面也有了一处官房,叫做西阁,分走了梁师成一半的权力。

当然,分权制衡一向是帝王最常用之术,就像赵佶用宦官集团来分权制衡文官集团,在宦官内部也是如此,用谭稹来制衡童贯,用杨戬来制衡梁师成,现在杨戬死了,李彦便被提拔起来,成为梁师成的死对头,赵佶又不可能让李彦一家坐大,所以梁师成虽然被大大削权,但依旧掌握了部分权力,勉强可以和李彦抗衡。

李彦着实志得意满,他不仅掌管后宫大权,同时掌管内库,现在又在外权上和梁师成平等了,既然梁师成可以被人称为隐相,那自己是不是可以称为‘内相’呢?

房间内,李彦正在苦练瘦金体,他读过几年书,书法底子不错,自从官家准他练习瘦金体后,他颇为卖力,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苦练瘦金体上面。

“总管,王相国托人把这个转给您?”一名心腹小宦官把一只封好的纸筒呈给了李彦。

李彦立刻放下笔,饶有兴致地接过沉甸甸纸筒,两端都用纸糊上,并盖上了印章,这会是什么,是一张面额巨大的会子?还是一块上万亩良田的地契?

李彦撕开封纸,从里面抖出一卷奏表,他有点愣住了,心中竟有一丝莫名的失望。

不过李彦打开奏表看了几眼后,他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了,这竟然是弹劾童贯的奏表,里面的内容李彦不是很关心,但王黼将奏表送给自己的这种态度,却让他心中一阵激动,这就意味着王黼要和梁师成脱钩,准备改上自己的船了。

过了好一会儿,王黼才继续看奏章的内容,他暗暗吃了一惊,如果这份奏章送到天子手中,恐怕童贯会吃不了兜住走。

他也没有想到童贯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把失败说成了大胜,明明是梁山军突围成功,却被他说成是攻克须城,不过李彦也能理解,童贯刚刚掌权就遭遇惨败,无论是谁都接受不了。

沉吟良久,李彦便将这份奏表锁进了一只小木箱里,找来一名心腹侍卫,把箱子递给他道:“你速去一趟郓州,亲手把这只箱子交给童太尉,就说是我给他的货礼。”

“遵令!”

侍卫接过木箱,行一礼便匆匆去了。

李彦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在他心中,张叔夜怎么能和童贯的地位相比,这份奏表的内容不仅是个天大的人情,同时也是一个把柄,童贯的把柄捏在自己手上,以后不怕他不听话,想到这,李彦有点得意地笑了起来。

=======

【求月票推荐票!】

第一百六十章 初见师师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战线 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二百八十三章 温柔之乡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南悍将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难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第六百九十一章 恋栈难去第五百七十二章 梁宦之忧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马大赛 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试科举 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编战俘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绝女将 中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县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愤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场第二百八十六章 师师失踪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争燕 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报新闻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 二十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约黄昏 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七百七十一章 码头遇旧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第五百九十章 夜袭永清第八百三十一章 难鸟各飞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东防御第一百零八章 食铺偶遇第二十一章 王贵心事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铜宋奴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礼 下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后捅刀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财第八十三章 上门拜访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为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临萧关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笼第一百章 形势严峻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 二十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调查细节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叶知秋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见易安第九百零一章 战火再起 下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战 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仓促北撤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乡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议和第六百一十四章 调查细节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穷寇尽追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点迷津第二十一章 王贵心事第八百二十七章 决战苏州 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紧急情报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买马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试前夕第八百零六章 临时内阁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礼 中第四十八章 洒泪惜别第七十五章 仗义救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马风波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一百零一章 县试初考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旧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于林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议之怒第三百六十七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零九章 山庙遇袭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断案 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八章 以直报怨 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别胜新第九百一十章 重责轻罚第九十五章 卢氏父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计取历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货可居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嚣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岗陷阱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辩论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 十八第五百九十二章 先夺涿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纷争再起感谢大家支持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轻气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题求解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