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断案 下

莫俊看完讼状便对李延庆笑道:“这个宋小乙借的一千贯钱是发生在去年夏天,他买铺子是去年秋天,时间上倒是衔接得起来,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第一,大宋律法不承认父债子还的道理,既然人死了,那这笔钱在法理上就可以不用还了;其次就看这笔钱有没有担保,如果有担保人,这笔钱就由担保人来还,如果有担保物品,那原告是可以要求用担保物品抵债,但借款契约书上写得比较含糊,只是说保证归还本息,这里的保证是指什么意思?就要看双方有没有口头约定了。”

李延庆又疑惑问道:“既然没有父债子还的道理,那为什么原告一定要盯住那间商铺呢?”

“或许他们认为借钱就是为了买商铺,那这间商铺就是宋小乙提到的保证,他们想转移理解,把商铺变成担保之物,不过,这间商铺究竟是花多少钱买的,这还是个问题,如果地段比较好,我估计就远不止一千贯钱,有一种可能就是宋小乙买商铺的钱不够,便问原告借了一千贯钱。”

李延庆点点头,这个可能性极大,他又问道:“那依先生之间,这个案子该怎么办判?”

莫俊微微笑道:“州县断民事案讲究六个字‘合情、合法、合理’,县君只要把握住这六个字,兼顾原告和被告的利益,那这个案子就好判了,不过在判决前最好充分了解情况,不要听双方的一面之辞。”

李延庆欣然笑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一名衙役进来禀报:“启禀县君,被告和中间牙人都已带到!”

李延庆站起身,“我们去看看这桩案子!”

………

一声惊堂木响起,案子重新开堂审理,李延庆喝道:“带牙人!”

大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契约管理也十分完善,有些交易诸如土地、房屋买卖还有官方制定的标准契约,象这种普通的借贷交易也必须有牙人见证的签押,契约一式三份,借贷双方各一份,居间牙人拿一份,若起纠纷官府则认契约,白纸黑字,落笔为准。

宋朝契约精神远超后世,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宋朝的君主往往会下诏赦免一些公私债务,以示恤民,但对债务人遇到这种恩赦却很不公平,所以很多债务人在契约上特别追加了‘恩赦担保’条款,以避免债权受君王大赦的影响。

一旦双方起纠纷打官司,就算借债人拿出君王恩赦来作为理由,要求豁免债务,官府也没办法,毕竟‘恩赦担保’条款就写在那里,官府也只能认契约,在《宋刑统》中也有明确规定,‘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也就说‘恩赦担保’可以对抗恩赦。

象今天这个案子就比较特殊,双方借贷的白纸黑字是要还钱的,但借钱人死了,这笔借款要不要由妻儿继续偿还,这个问题在北宋以前没有明确规定,官方是倾向于不用还钱,只是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款可依照。

直到南宋光宗时才为此明确立法,‘违欠茶盐钱物,止合估欠人并牙保人物产折还,即无监系亲戚填还及妻已改嫁尚行追理之文。’

但现在宋刑律中并没有明确条文,只是靠官府的经验的断案,所以债权一方才请了精通法律的讼师来帮忙打官司。

中间人叫杨栓儿,是一名牙人,他促成双方交易,却不是债务担保人,他慌慌张张上前躬身行一礼,“小人杨栓儿参见县君!”

“你手上可有一份契约?”

“有!小人带来了。”

杨栓儿连忙呈上,衙役将契约交给李延庆,李延庆连同被告的契约一起交给了莫俊,让他来核对,除了莫俊外,旁边还坐在法曹押录,他的职责是速记,将县令的询问和回答迅速记录下来。

李延庆又问道:“除了契约以外,双方还有什么口头约定?诸如担保之类。”

“回禀县君,当时宋小乙就再三保证一定会还钱,倒没有拿什么物品担保,不过他也说借钱主要为了买商铺,他手上钱不够,所以借一千贯钱,分三年还清,月息一厘,怎奈人却死掉了,事情麻烦了。”

李延庆又问道:“没有担保,贺老六怎么肯借钱?”

“启禀县君,因为宋小乙不是第一次借钱,他以前也借过好几次,都按时还了钱,信用很好,所以这次贺老六就没有要他的担保。”

李延庆点点头,“你先退下去,等会儿需要我再叫你。”

杨栓儿退下去了,李延庆又一拍惊堂木,“带被告!”

很快,一个浑身素白的年轻妇人被带了上来,她年纪也就二十余岁,长得眉清目秀,上前便跪了下来,悲悲戚戚道:“小女子江氏叩见县君大人!”

难怪前任县令判她不用还钱,这个女子看起来就是天生弱势,我见犹怜那种,李延庆便道:“起来回话,不用下跪!”

“是!”年轻妇人站起身,低头不语。

“我先问你,你丈夫生前借了一千贯钱,你可知道这件事?”

“小女子先是不知,后来清理先夫遗物时才知道借钱一千贯。”

“你丈夫买商铺一共花了多少钱?”

“回禀县君大人,小女子先是不知,后来整理遗物才知道花了四千贯钱。”

“你丈夫去世后留给你多少钱?”

“大概五百贯钱,可以买墓地安葬先夫已经花了两百贯,实际上小女子只有三百贯钱了,还要抚养幼儿,若没有这店铺租金,小女子就没法活了。”

“你的店铺做什么营生?每月租金多少?”

“店铺是开酒楼,每月租金二十贯钱。”

李延庆暗暗点头,在嘉鱼这种小地方居然能租到二十贯钱,说明店铺的地段非常好,难怪贺老六想要这家店铺。

李延庆沉思片刻又问道:“本官再问你一个私人问题,你儿子多大,你是否准备改嫁?”

年轻妇人脸一红,半晌道:“我儿年方三岁,至于是否改嫁,由娘家做主。”

“退下吧!”

年轻妇人施个万福,跟随衙役去东廊下等候,这时,李延庆对法曹押录道:“你去把那家店铺的契约调来,再去把居间交易的庄宅牙人也一并找来,我有话问他。”

法曹起身下去了,李延庆第二次退堂下去休息,一名茶童进来给他们上了茶,莫俊笑道:“看来县君已经知道该怎么判这桩案子了。”

李延庆喝了口茶,点点头笑道:“看看庄宅牙人怎么说?”

不多时,衙役进来禀报,“启禀县君,庄宅牙人已带到!”

李延庆喝完茶,这才回到了大堂。

庄宅牙人是一个三十余岁的瘦高男子,他躬身行一礼,“不知县君找小人过堂有何事?”

“你叫什么名字?从事庄宅牙人多少年?”

“小人叫蒋五郎,从事庄宅牙人近十年,在本县庄宅牙人中可排进前三。”

李延庆让衙役把契约递给他,问道:“这笔交易可是你做居间?”

蒋五郎看了看点头道:“正是小人做的居间,还是去年秋天的事情了。”

“这笔房屋买卖可有什么特殊之处?”

蒋五郎想了想道:“一切都很正常,好像卖方和买方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卖方因为要去京城谋生,便将这座店铺便宜卖给了宋小乙,只卖了四千贯,宋小乙急于买下店铺,不惜去借利子钱。”

“那你认为这家店铺正常应该卖多少钱?”

“它的地段很好,正好在城隍庙旁边,这么多年生意一直就不错,我认为正常价要卖到六千贯。”

李延庆点点头,“暂时问你这么多,你且不要走,等会儿还有事情找你!”

“小人不敢!”蒋五郎行一礼,也退了下去。

这时,李延庆已经完全明白了,名义上是为了借贷,但实际上是争夺房产,虽然债务人死了,在情理上可以不用再还钱,官府的先例判决也是不用还钱,但任何案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照搬其他官府的判决,尤其债权人是相信借款人的信用才没有要担保,这种互信行为值得提倡,所以这个案子不能只偏向于债务人的利益,也应适当考虑债权人的利益。

想到这里,李延庆喝道:“让原告、被告和中间人悉数上堂!”

原告、被告和中间人都坐在廊下休息,听见召唤,数人一起走上了大堂,躬身施礼,“参见县君!”

李延庆缓缓道:“本官经过详细调查,大概已经明白了事情原委,也做出了判断,现在我给你们一个选择,你们现在可以自行去调解,本官就不判了,如果你们不愿调解,要接受本官判决,那么一旦判下来就必须执行,若一方不接受,那就要承担全部后果,你们可想好了。”

贺老六和讼师商量一下,躬身道:“我们愿接受判决!”

“那你呢?”李延庆又望向年轻寡妇。

年轻寡妇悲悲戚戚道:“求大老爷为小女子做主!”

李延庆一拍惊堂木,“既然如此,就听本官宣判!”

=====

【向大家求月票推荐票!】

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试科举 七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和大家随便闲聊几句第三百七十三章 劝说汤王第五十五章 无福消受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货可居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赵桓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眠之夜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墙第七十四章 县城租房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第三百五十五章 仓促北撤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临钱塘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于林第八百六十四章 紧急出兵月初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月末求月票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访曹府第七百一十六章 关键阻碍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和大家简单聊两句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腾 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个要求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凑份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见童贯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贵消息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九百四十三章 神秘火器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袭第四百零九章 夜破莘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报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锤定音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备战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学年考第七百六十章 船只之重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马大赛 二十一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动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争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汤阴失陷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计划第七百八十六章 强势威逼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四十章 弓马大赛 十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庆殿试 上第十一章 漫天要价第七十章 进城赶考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猎 三第二百章 郑氏寿宴 二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现第五百零九章 山庙遇袭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来客第九百一十章 重责轻罚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礼物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啸之峡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见婿第四百八十一章 梁宦警告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试前夕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临太原第九百一十三章 决战太原 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阳消息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第四百六十章 幕后暗斗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横财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进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战击溃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营漏洞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请客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战线 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谈第六百零八章 宋金争燕 三第九百零三章 偷运军资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铺失火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