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面临抉择

bookmark

光阴似箭,一晃五年过去了,时间到了政和六年,李延庆已长成了一个十二岁的少年。『.m

李延庆在鹿山学堂已经度过了五年,今年春天,他和岳飞王贵等人将要参加县学考试,准备去汤阴县读书。

但他们师父姚鼎却有点烦恼起来,以李延庆积累的学识,直接去参加解试也足够了,如果考中,李延庆将成为相州有史以来最年少的举人。

但姚鼎又觉得李延庆还应该再磨练几年,过早考上举人对他没有好处。

一连想了几天,姚鼎最终决定问一问李延庆本人的意见。

姚鼎的房间和从前一样简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墙上依旧挂着当年李延庆写给姚鼎的那幅读书对联,只是已经换了几次新纸。

但姚鼎却变老了,须全白,背略有点驼,他已经六十岁,精力也大不如以前,说话变得很慢,气息也略显微弱,只是目光还一如既往的严厉。

“我还是上次的意见,让你再读两年县学和一年州学,三年后再去参加解试,不过你父亲却希望你今年就参加解试,我觉得还是让你自己决定。”

李延庆沉默片刻道:“就怕学生过早参加解试,县里不推荐。”

姚鼎呵呵一笑,眼角的鱼尾纹更深了,苍老的目光里露出一丝少见的柔和。

“这个你不用担心,以你在县里的名气,县里怎会不推荐,再说现在这个知县忙于武事,对科举之类的事情不甚重视,若县里实在不肯推荐,我找几个举人联名保你,一样可以参加解试,资格不是问题,关键是你自己的意愿。”

李延庆当然不想在县学里蹉跎岁月,眼靖康之乱只剩十年,他还什么都没有准备,他心中也有点着急,但离解试还有近一年的时间,他着急也没有用。

李延庆想了想说:“解试要到年底才举行,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学生索性去参加县学考试,读一年县学,年底再参加解试,这样县学方面也交代得过去,师父觉得呢?”

姚鼎见李延庆态度很明确,虽然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已经决定了,他便不再勉强李延庆。

“这样也好,其实我就是这个意思,在县学呆上两年再去考试,不过一年两年也没有什么区别,就这么定了吧!”

“学生明白了!”

姚鼎又随手从桌上取过一本李延庆写的《大圣伏妖记之天竺收玉兔》,笑问道:“最后一部应该写出来了吧!能不能给老夫先睹为快?”

这五年,李延庆已6续写了二十九部《大圣伏妖记》,最后一部天竺取真经即将出炉,姚鼎是在两年前一次家访时,无意中在李延庆家中现了《大圣伏妖记》手稿,他这才知道名扬天下的鹿山潇潇子原来就是自己的爱徒。

姚鼎很生气地训斥李延庆一番后,便将他这几年在学堂没收的《大圣伏妖记》翻出来细读,结果他也成了李延庆的忠实读者,而且他利用师父的特权,总是把李延庆的手稿抢来先睹为快。

李延庆连忙道:“已经写好了,学生明天给师父送来。”

“明天太晚了,就今天吧!中午你回去一趟,把书稿取来。”姚鼎的眼睛闪烁顽童般狡黠的笑意。

李延庆无奈,只得答应了,姚鼎便挥挥手,“去吧!去吧!我要去上课了。”

李延庆起身行一礼,离开了师父房间。

他刚走到学房口,后腰便被人一把抱住了,李延庆知道除了王贵外没有别人,他趁王贵惯性未消,用巧劲一甩,将王贵甩了出去,王贵一个趔趄,险些扑倒在地上,汤怀在一旁摇着折扇大笑,“可惜老李力道小了一点,否则老贵就要啃屎了!”

王贵悻悻道:“是我没有用全力好不好,从背后偷袭这种事我王贵会做吗?”

“行了!行了!我承认王师无敌,这下满意了吧!”李延庆笑眯眯道。

“不满意,除非你答应中午和我比剑。”

李延庆挠挠头,“中午我得回去一趟,师父要呢!”

王贵眼睛一亮,立刻举手,“我排第二个!”

汤怀也急道:“老贵给我。”

王贵和汤怀当然也知道了李延庆的秘密,结果在这两个小子的死缠烂打下,李延庆只得违心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猪八戒在修炼成仙前是西岐国的骠骑大将军,名叫王贵,而沙僧俗家姓汤,是流沙河汤家庄的少庄主汤怀。

甚至连师父姚鼎也暗示过李延庆,既然唐僧九世修行,那其中一世修行能不能姓姚。

弄得李延庆哭笑不得不,不得不专门在第十八部补写了《《大圣伏妖记之前世今生》,专门写唐僧八戒和沙僧转世前的故事,结果王贵和汤怀也成了名人,只是他们坚守承诺,并没有向其他人泄露李延庆的秘密。

当然,这里面也有他们的一点私心,他们还想继续在书中扮演其他角色,绝不能让李二李三那些臭小子抢了。

正吵得不可开交,岳飞从学房里快步走了出来,拉过李延庆急问道:“怎么决定的?”

岳飞和汤怀王贵都是今年考县学,他们当然希望李延庆也继续和他们一起去县学读书,这时,王贵和汤怀也围了上来,他们也想知道李延庆的决定。

李延庆道:“我和师父已经说好了,先去参加县学考试,在县学读一年,年底去相州参加解试。”

岳飞沉吟一下道:“师父准备让我走太学路线,索性我也在县学只读一年,年底我和你一起去相州,我去考州学,你去参加解试。”

王贵顿时急了,“那我和老汤怎么办?”

李延庆和岳飞对望一眼,眼中都露出了无奈之色,这两个家伙生性好武,尤其王贵沉溺于练武,学业相对较弱,依他们现在的水平,莫说考举人,就连州学也考不上。

李延庆笑道:“反正还有一年时间,我们在年底再决定吧!说不定到时大家一起去。”

“一起去!一起去!”

王贵狠道:“从今天开始,我王贵要那个....头悬梁,锥刺股,愤读书,一年后去参加科举,金榜高中!”

他话音刚落,旁边传来姚鼎冷冷的声音,“你这番话,我至少听了十遍了。”

四人吓得一缩脖子,溜进了学房。

......

鹿山镇学堂和从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就是学子人数猛增,鹿山学堂五年前在县童子会夺冠,刺激了很多条件稍好的人家,他们纷纷把孩子送来学堂读书,甚至邻近的卫南镇和张集镇也有不少富裕人家把孩子送来鹿山学堂,拜姚鼎为师。

正是人数猛增,使学堂又在操场北面盖了几间屋子当学房,同时又增加了两名师父,一个姓周,鹿山镇人,举人出身,负责教中学房。

另一个便是李延庆的堂叔李大光,李文贵最终还是革去了他宗祠的职务,李文佑又将他安插到学堂教书,专门教小学堂,他虽然不是举人,但考了十几年州试,教六七岁的孩童认认字也绰绰有余了。

其次的变化便是学风转变,这也和新任知县有关,三年前,知县刘祯办学有方,被提升为磁州通判,新任知县姓蒋,名叫蒋大道,绰号蒋大刀。

这位大刀知县走的是太尉童贯的人情,他却是个武官出身,用童贯的话说,汤阴乃北疆重县,文弱已久,不如用武人事之,以振武风,抵御辽番,一番大义之下,当今天子便特批了童贯的请求,蒋大刀脱去盔甲,穿上文官袍服走马上任了。

蒋大刀人如其名,做事雷厉风行,上任第一天便将童子会由文试改为武试,结果遭到所有学堂抵制,蒋大刀却毫不妥协,索性取消了童子会。

蒋大刀虽然粗鲁,却并不傻,童子会是前任知县的政绩,他做得再好也和他无关,蒋大刀走得是武路,在县学和各学堂强行推行武技课,每两天就要抽一个下午来练武,导致汤阴县武风鼎盛。

短短几年时间,汤阴县淳朴的文风荡然无存,学子们个个身强体健,刀法娴熟,可去年的解试却被抹了光头,县学士子一个都没有考上举人。

汤阴县武风强劲,鹿山镇学堂也受到了强烈冲击,学子们人人佩刀戴剑来上学,姚鼎虽然抵制,怎奈县学新规定,武技是必考项目,姚鼎为了学子能进县学读书,只得服从大环境。

加上李大光一心讨好知县,鼓励学子带兵器上学,姚鼎年事已高,索性撒手不管了,一心培养他的几个爱徒。

相比之下,李延庆四人却是最收敛的,李延庆和岳飞从没有带兵器上学,只有酷爱练武的王贵不知从哪里搞到一把极为锋利的短宝剑,从早到晚佩在身上,在学堂里耀武扬威。

汤怀却走新奇路线,他有一把亲戚花了十贯钱从京城买来的日本国折扇,他整天拿在手上,动不动就展开折扇吟诗念词,摆出一副风流文士的架势,据说这种派头在京城比较流行。

四人刚走进学房,李二便狂奔进来,大声喊道:“最新消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要来了!”公告:笔趣阁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将宗泽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约黄昏 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第四百六十五章 远方来客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马大赛 十九第九百六十四章 灭国之战 十七和大家简单聊两句第八十五章 马匹风波 上第五十九章 知县视察 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利消息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 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军营显威 中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 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三百二十章 军职难争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贼第九百五十九章 灭国之战 十二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约黄昏 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县救人 上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选择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凶 一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军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第二十章 四绅选才月初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五章 远方来客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营漏洞第七百章 天子召见第九百零九章 两方求情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七百一十三章 黄河南岸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七百三十七章 请君入瓮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贵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第七百零三章 强势作风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第七十九章 李张之争 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别重逢第五百六十二章 视察战备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砺之战 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梁宦钓鱼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发制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战石州 下第八百一十二章 润州探信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赵桓第七百一十四章 号角声寒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猎 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试探进攻 下第四百零五章 临战之权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纲罢相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灵州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试落幕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鹊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墙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南悍将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败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坝之战 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嚣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条件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报交换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诱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七百四十三章 议和苗头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第九百九十三章 范相议政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战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纵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种辞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斗争激烈 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骥伏枥第五十五章 无福消受第七百零三章 强势作风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见师师 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绝杀第三百七十六章 汤阴失陷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县第八百五十八章 袭取罗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夺证据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乱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