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

第416章 政事堂论政

却见蔡襄看了帐本半响,突而盖住道:“此更不可为之!”

范师道本欲言语,但听了蔡襄的话,似想到了什么,也没有说话。

蔡襄言道:“此钱敛财于民!我辈于心何忍?章判官我知你要说什么,此钱朝廷不取,势家亦要取之。但吾不敢开此先河,为国家一罪人!”

章越心道,我不为之,后世亦有人为之。

范师道看章越的神情言道:“度之回去吧!此事不可更改……不过这帐本还是不要让中书晓得为好,分红之议倒是可行。今年三司各衙门里的公使钱短缺巨甚……正好(把他分了)……”

章越看了范师道一眼心道,你真是范仲淹范文正相公的侄儿么?这就是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么?你这货不会是冒牌的吧!

蔡襄重重地看了范师道一眼,最后范师道还是叹了一口气,将帐本还给了章越。

“省主!”

章越脱去官帽道:“此事下官辞官事小,交引所存之事大,省主,交引所存之,便是盐钞存之!”

“为何交引所存之,便是盐钞存之,此中是何道理,你与说来?”蔡襄大声问道。

章越知胜败在此一搏,于是向蔡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

半个时辰,章越看着蔡襄,范师道仍露出半解半不解的神色,心知对于自己的理论,他们明白起来还是有点难度。

或许他的侄儿蔡京能够一听就懂。

蔡襄向范师道问道:“度之之言,你看如何?”

范师道沉思片刻道:“听得章学士这番长篇大论,似有些道理,下官亦觉得可行。”

章越听了心底吐糟,范师道这话与‘您写的字多,我信你’有啥区别。

怀疑×2!

蔡襄道:“你说三者不可兼顾,但如今我看来你,交引所,盐钞三者方不可兼顾,你如何选?”

章越胸口一热,正欲言语,最后还是道:“下官……下官……不知道!”

蔡襄闻言笑了笑道:“若此番话你还是拿去说服中书!”

章越闻言又惊又喜。

蔡襄对章越,范师道道:“你们随我去政事堂!”

六月汴京的西郊。

一行队伍缓缓行驶进汴京。

期间队伍至一旁路亭停下,但见亭内立着一人正是冯三元冯京。

冯京见了马车上走下一位老者迅速拜下。

“恭迎老泰山回京莅事!”

这老者自是富弼,他如今除服回京。

路亭里自有茶汤点心奉上,富弼在亭里坐下道:“罢了,罢了,这些虚礼都免了。官家的病好一些了么?”

冯京听富弼入京第一件事即关切官家病情,不由佩服地这就是大臣之体,老臣之忧。

冯京道:“官家前些日子本是好些,能在柔仪殿与太后一并听政,但之后又是犯疾不可服药。韩相公亲自奉药服侍官家,药碗却为官家打翻,污了韩相公一身衣,此事小婿在一旁亲眼见得。韩相公退出后,太后与他道了一句,相公殊不易。”

听得冯京说韩琦的狼狈之事,富弼没有半句奚落政敌,而是续问了句:“那官家服药了么?”

冯京道:“之后皇子仲针在旁,亲劝官家服药,官家方才服之。”

富弼便放下心来道:“这便好了。”

“那张枢相如何?”

富弼问得是枢密使张升。

那天官家有一日发病了,当着太后与韩琦,张升等二府官员面前说,张升此人要害朕!

此事令一旁的二府官员无不惊愕莫名。

张升退下后立即称疾辞官,张升毕竟是先帝留下的文官二号人物,马上就撤他的官不好,于是官家假惺惺地挽留道:“太尉不忙的话,五天来一次枢密府视事就好了。”

这时候司马光出面仗义执言,他说张升引退之事,是因为一些好事之人说老臣把着权力不放手,令他们不安其位。其实不思进取的年轻人就算上位也是白搭,而想干事能干事的老臣就算在任也无妨。似张升这样的清白之臣,绝不会误事。

司马光这话等于指着官家鼻子骂,谁是想干事能干事的大臣?谁又是不思进取的年轻人?

不过司马光有劝进之功,骂了皇帝也不怕。

富弼听冯京这么说,不由呵呵地笑起言道:“君实还是这般耿直敢言!有这般朝士,何愁风气不正呢。”

顿了顿富弼道:“官家实不太像话了。”

冯京一愣还道自己岳父会一如既往地保持君子之风,就算对官家有什么不满,也不过薄薄的责几句就是了。

没料到富弼居然说出这么重的话,不似他以往的作风。

“不过官家这边挽留张枢相,不许他辞官,枢相如今枢密府也不去了,只是称疾在家。那边太后却岳父为枢密使,如今官家不满枢相可谓天下皆知。”

没错,富弼进京后,朝廷就有两个枢密使。

不过换了旁人要尴尬,富弼与张升却是不必,张升是范仲淹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与富弼可是多年好朋友,不过还是要一番流程。

富弼问了官家与张升后,又对冯京道:“我听闻京师都盐院下有个交引所是否?”

冯京道:“是,此所前崇政殿说书,今判盐铁司章度之为之!”

富弼道:“我在西京都听说了,后生可畏!”

冯京微微一惊道:“我倒是看这交引所近些日子,逼得不少人破了家,听闻因此投河的便有京中几位有名富商!”

富弼道:“此中内情非外人看来这般。你以为章度之如何?”

冯京想起当初在官家驾崩时,他与章越的临场反应言语道:“我本以为他不过是百里之才,后以为”

富弼笑道:“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我晓得了!”

说完富弼站起身来,都管给富弼递上了一根竹杖。富弼伸手推去挽起冯京的手道:“走,进京!”

冯京精神一震,当即随着随着富弼的车马一并进入了汴京城。

就在富弼回京之事,章越已是与蔡襄,范师道一并来至政事堂。

此刻正值宰相们用公膳的时候,午前是政事堂集议。

宰相们因政事吵得是面红耳赤,到了午饭时,众人坐下来聊聊天,增进一番感情,几杯酒下肚,大家又可和好如初了。

当然丁谓给寇准‘溜须’的千古佳话,也是在这个场合发生的。

蔡襄等抵达时,韩琦,曾公亮,欧阳修三位宰相在食公膳,章越一看果真宰相的伙食不一样啊!

挨着大殿的廊下,三个人坐在一张团桌上,团桌里摆着十几道佳肴。

韩琦与欧阳修面前都有酒盏,韩琦的酒盏大一些,欧阳修小一些,至于曾公亮则是滴酒不沾,端着一碗米饭如今已是吃了半碗。

韩琦见了蔡襄当即招呼道:“君谟到了,一并食些。”

随吏立即端上碗筷,搬来椅登,蔡襄则毫不客气地坐下,至于范师道与章越则立在一旁,看宰相与自家上官吃饭。

蔡襄端起碗夹了筷子菜,然后边吃边与韩琦说话。

章越,范师道站得远,听不见说什么。

但见韩琦一面听着蔡襄说话,一面拿巾帕抹了抹嘴,对随吏吩咐了几句。

于是随吏给章越,范师道摆了食案席子,从桌上拿了两盘几乎没动什么筷子的菜端至食案前。

但见一盘是炙羊肉,另一盘则是清煮莼菜笋,上面浇着一勺肉酱。

章越也是饿了,就着米饭一阵狂扒,然后夹了几筷子炙羊肉,莼菜笋放入碗中,继续扒饭。最后举起一粒米不剩的空碗对一旁侍者霸气地道了句:“劳驾,再添一碗!”

一旁范师道见此嘴角都翘了起来。

欧阳修听着韩琦与蔡襄交谈,转头看向章越不由笑了笑,又让人从桌上端了两碗菜给章越,范师道。

章越这才吃了半饱,这边蔡襄与韩琦等几位宰相也初步交换了一番意见,那边侍者毫不客气地撤下桌案。

六人便在公廊之下纳着凉风。

章越,范师道依命上前,韩琦对章越言道:“当初说好了交引所不过是权宜之策,怎么交引所废除,盐钞便不存之?你说出个道理来!”

章越知道交引所存亡事关于此,自己若不能说服在座几位宰相,一切心血都是白费了。

章越咀嚼了下口中剩饭,当即道:“下官纵观古今……”

范师道轻咳了一声,觉得章越如此举动有些不太合礼仪。

韩琦笑了笑,示意无妨继续说。

章越囫囵吞咽后言道,“……但凡朝廷之钱财,有三者不可兼顾,分为是轻重,流转,兑价!”

众人:“???”

轻重他们尚可知也,轻重出于管子,管子中有‘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之说。

至于流转,兑价说得又是什么?

其实章越所言,就是后世经济学的不可能之三角的理论,就是独立货币政策,流通性,汇率三者不可能并存。

韩琦他们自是一脸茫然,看着满嘴油星的章越侃侃而谈道:“昔盐钞之设,为了商人入中陕西之用,买卖之人为粮商与盐商这等商贾之间。朝廷定解盐以一百一十六斤一席为六贯,三司与陕西约定每年兑盐钞以定额,一直相安无事,但后来盐政为何又变呢?”

“其后贩边的商人察觉,从陕西贩边回京,携铜铁之钱跋涉着实不便,故而他们问入中商人购之盐钞再回京卖给盐商,再后来朝廷钱法败坏,于是盐钞渐渐以楮币通行。”

韩琦道:“度之,从头到尾慢慢说来……”

章越道:“其实本朝钱法一直弊处甚多,铜钱铁钱在老百姓日常是足够了,但对于贩贸之事,大宗钱财出入则是不足。商人去陕西贸易扛着上千斤重的钱币极是不便,不仅费运力,还易遭贼人窥探。”

“后商人们看盐钞,觉得方便携带,兑换方便,于是购买量就增加了。还有的富商看储存盐钞比存储金银方便,也拿金银兑了盐钞,并且用在大宗交易贩贸之上。”

“由此盐钞自原先的交引,而变作了钱币!”

“交引与钱币有何不同呢?”曾公亮问道。

这个理论确实古人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时章越一等教学生的优越感油然而生,看着韩琦,曾公亮等大佬犹如学生一般坐着。

他言道:“当然不同,交引不可流转,但钱币可以流转。原本盐钞只是盐商贩商之间流转,一年也就是几万十几万席。”

“因盐钞流转之稀少(牺牲流通性),故而朝廷每年可定额发行盐钞(独立货币政策),再以六贯一席兑付(固定汇率),形成一个如同三角般平衡。”

“但盐钞成为钱币之后,从盐商贩商购买变为普通百姓都可以购之,故而具备了流动性!”

“换句话说盐钞具备了流通性后,为了形成新的三角平衡,那么朝廷每年定额发行盐钞(独立的货币政策)或六贯一席兑付(固定汇率),必须去其一。”

“说白了就是一个供,一个需,但买的人多了,平衡被打破,盐钞在民间被大量购买,最后三司衙门没办法,只能不断下放印钞权给陕西转运司。”

“如此朝廷失了轻重之权。”

韩琦等人对视一番,确实事情发展正如章越所言的这般。

朝廷以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的方式,来达到六贯一席的固定汇率和盐钞具备有货币的流动性,形成新的三角平衡。

需求端放大,为了维持价格平衡,只有在供应端上想办法。

章越道:“可是手握轻重之权的陕西转运司,哪曾替朝廷考虑,不断印钞,以至于虚钞盛行。等朝廷知悉时,要将轻重之权收回来时,已是来不及了。民间充斥着大量的虚钞!”

“故而嘉祐五年,制置解盐使范祥革其盐法,设立了都盐院放弃了六贯一席的兑付,改以五贯五百文对盐钞进行刚性兑付,盐钞涨上去时以最高价减去五百文抛售盐钞。”

“此为管子中所言的平准之法,堪称良法。”

不过范祥改革却引起了三司与陕西转运司的冲突……

章越道:“轻重之权(独立货币政策)在于朝廷,切不可失之,盐钞之流转利国利民(流通性)亦不可失之,故而要便唯有在六贯一席上下变之……”

(本章完)

第439章 蔡襄的难处第808章 书信第670章 将帅分歧第78章 知识就是金钱(两更合一更)第136章 邀请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150章 相赠第791章 浅攻的抉择第310章 青松第390章 圈套第39章 恩情第273章 论名第766章 齐家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1043章 良知(两更合一更)第377章 宫中第890章 国是第189章 相人第511章 新君第1032章 闽地一寒门第17章 山间岁月第1038章 大宋经济晴雨表第420章 有钱人家第261章 御览(第二更)第730章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第631章 不易第687章 广锐军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903章 王安石复相第462章 台谏(第二更)第602章 决定第761章 谈判第514章 荒政(两更合一更)第68章 三字诗作者(第三更)第323章 强干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501章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第395章 更替第971章 叔侄第934章 台谏第761章 谈判第77章 经学究(感谢董建新1115书友的盟主)第805章 计划与变化第192章 赔罪第11章 孺子可教第780章 下岷州第55章 考试第233章 弊案第1030章 大学士 郡公 尚书(第一更)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荐第849章 潼关道第207章 不累心第788章 城下第689章 营田第431章 入潼关第209章 再见郭师兄第349章 学到了第196章 村夫第3章 和离第834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702章 收复熙州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565章 朕不允第530章 商议第18章 女同学第718章 班底第784章 复仇第508章 儿臣想出来的第140章 李氏的眼光第340章 价钱挺合适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171章 不在曲中求第914章 安排第914章 安排第504章 似曾相识第615章 赏个执政作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52章 牧笛第396章 新君(感谢加十块钱牛肉面书友成为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乐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368章 开封府实在暗无天日第799章 加官晋爵第240章 吴充第385章 说辞第34章 进益第353章 却扇第34章 进益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826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第887章 兄弟同院第571章 章衡回京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178章 韩相公第158章 我的地盘第185章 五年之约